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錦田公路街市垃圾站驚現26支氣槍、7把刀及兩斧頭 警跟進調查
【有線新聞】警方今日(2日)接獲報案,指在錦田公路一街市及熟食中心的垃圾收集站發現一些懷疑槍械及武器。人員接報到場,發現26支懷疑氣槍、7把長約15厘米的刀以及2把斧頭。 案件列作管有違禁武器,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一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車CAM直擊|佐敦私家車撞壆翻轉釀5傷 事發片段曝光 出事前路中左搖右擺
【有線新聞】佐敦昨晚(1日)有私家車撞壆翻轉,造成5人受傷。網上今日(2日)流傳事發一刻的車Cam影片,可見涉事私家車於出事前在路中行駛時左搖右擺,隨後直撼石壆,私家車被撞至翻轉,四輪朝天。 根據影片可見,涉事私家車沿佐敦道往雅翔道方向行駛,期間在左線及中線位置左搖右擺,並打右燈疑似要上橋,惟最終直撼石壆,撞斷路牌後車身翻轉。目擊者見狀驚呼:「嘩,發生咩事呀」、「唔專心揸車啦條友」。 事發在昨晚近11時,涉事私家車駛到近擎天半島對開失控撞向上橋石壆翻轉。司機及4名乘客一度被困車內,消防到場將他們救出,由救護車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警方經調查後以涉嫌醉酒駕駛,拘捕59歲男司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市建局10月推中上環「City Walk」 設3大主題路線 500名市民遊客可免費參加
【有線新聞】中上環是香港開埠初期最早開發的地區,當中不乏具歷史的建築物,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中透露,中上環首個「城蹤遊」(City Walk)預計可於今年10月推出,並舉辦約40個導賞團供超過500名市民及遊客免費參加。 他指出,中上環「城蹤遊」會以位於中環核心地帶的中環街市為起點,途經荷李活道,並因應中上環的獨特性,設有三條主題路線供市民及遊客免費參加。第一條主題為「歷史與建築遊」,這條導賞路線會透過參觀區內一些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讓參加者了解昔日香港居民的生活及文化,包括擁有超過80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中環街市、前身為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大館」及文武廟、還有同為三級歷史建築的PMQ 元創方和前身為必列啫士街街市的香港新聞博覽館,以及由市建局進行活化的士丹頓街項目。當中一個重點行程,是參觀去年完成活化保育工作的士丹頓街項目。當局特意在士丹頓街88號這幢屬二級歷史建築的唐樓,保留了一個單位作「唐樓體驗館」。體驗館內除了展出一些生活舊物,更保留了唐樓的一些建築特色,包括傳統「上海批盪」、紅磚牆身和花紋地磚等,讓公眾近距離欣賞。 韋志成今天(2日)發表的最新網誌指出,市建局「城蹤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的士車隊|運輸署:制度促進良性競爭 單頭車主也可參與
【有線新聞】運輸署說在車隊制度下,規模較小的營辦商或單頭車主都可以參與組建車隊。 相信車隊制度可以促進良性競爭,鼓勵的士業界致力提升質素;政府也一直密切留意業界營運情況,透過不同措施紓緩經營困難,例如在不同地點設置上落客點,在交通環境可行情況下放寬部分禁止停車限制,方便的士上落客。署方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詳細研究業界提出的建議,可行情況下適當配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深水埗海壇街路陷續搶修 當局爭取周一重開路面
【有線新聞】深水埗海壇街路陷,工人繼續搶修,當局爭取周一凌晨重開路面。 工人操作泥頭車傾倒沙泥和碎石,繼續搶修路面,中電及水務署等派員到場。路陷範圍約十米乘六米、深約三米,水務署、渠務署及路政署跟進搶修。現場是海壇街近桂林街,路面懷疑受連場大雨影響,星期五路陷並逐步擴大。受路陷影響,介乎欽州街與桂林街之間一段海壇街要全線封閉,巴士要改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津港企業論壇舉行 李家超: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兩地互惠共贏
【有線新聞】津港企業論壇在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過視象致詞,說香港擁有高度國際化的營商優勢,可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李家超:「我們位處亞洲的心臟地帶,全球半數人口在香港五小時航程範圍內,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香港匯聚國際基金一流的金融人才、融資渠道豐富,法律體系與國際接軌,有助內地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特區政府繼續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推動香港和天津深度合作,互惠共贏,為津港兩地合作打開新篇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積金易6.26正式啟用 按先細後大原則「上台」 料明年底前完成
【有線新聞】「積金易」平台今個月26日正式投入服務。 積金局將根據強積金受託人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按照「先細後大」原則安排受託人接入平台,預計明年底前完成「上台」程序,屆時「打工仔」每人只有一個戶口,可一次過查閱所有強積金。積金局提醒受託人,會在加入「積金易」前提早通知註冊安排和日期等,如果受託人尚未到時間加入「積金易」,僱主及計劃成員亦毋須預先註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湯家驊:西方媒體對案件沒足夠理解 在港外資對國安法沒負面看法
【有線新聞】美國國務院因應初選案,對負責執行國安法的內地和香港官員實施新的簽證限制,行會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認為是政治偏見主導,批評西方媒體對案件沒有足夠理解。 初選案裁決觸發美國對執行國安法的內地和香港官員實施新簽證限制,行會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認為是政治偏見主導,西方媒體也對案件有相當程度的誤解,「初選從頭到尾都不是犯法,從頭到尾都不會因初選本身就拘捕、控告你違反國安法,但這一點被外國政客、傳媒借用來抹黑我們。其實他們根本從來不了解,甚至不提及背後的合謀顛覆政權的目的或手法。一是他們沒有足夠的事實理解,二是他故意不去了解這些事實。」 對於有說法指往後若政府做得不好,是否都不能引用基本法條文要求罷免行政長官,湯家驊說這是錯誤理解,議員正當合法地行使職權仍然可受法律保障,又重申今次裁決反映一國兩制下,尊重法治和人權的角度沒有改變,「完全沒有閉門造車,或者關起門莫須有地強行拉你去坐牢,完全沒有這些情況出現。你可能不同意法官的看法,但我們的制度容許上訴,雙方都可以上訴,每次上訴都有非常公開的討論。不要忘記到了終審庭,我們是有外國法官在席。」 他又說不少已在港的外資對國安法沒有負面看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港車北上」新一輪電腦抽籤 明起接受登記 6月7日公布結果
【有線新聞】運輸署今日(2日)提醒市民,「港車北上」第28輪電腦抽籤遞交申請將由明日(3日)上午10時至6月6日晚上11時59分接受登記,並於6月7日公布抽籤結果。 符合資格的「港車北上」申請人可透過指定網站(按此)登記電腦抽籤。中籤者須按電腦系統隨機分配的日期於指定時間內遞交「港車北上」的申請。 港車北上|申請人資格 申請人須為申請私家車的登記車主;申請人需為持有有效香港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即「回鄉證」)的香港居民,以及須領有其他相關的證件包括香港及內地的駕駛執照/駕駛證(如申請人屬其中一名指定司機)。 港車北上|車輛資格 登記車主必須以個人名義持有。另外,車輛需為8座位(包括司機)或以下、車長小於6米,車輛需持有有效的香港車輛牌照。獲批准的車輛會獲運輸署發出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以及內地的電子臨時入境機動車牌證。車輛註冊登記6年(或出廠年限6年)以上,需提交機動車安全檢驗合格證明。 港車北上|司機資格 每名申請人可就其私家車指定不多於兩名司機(其中一個司機可為申請人)駕駛往來香港與廣東省。指定司機須為持有有效香港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此外,指定司機須持有「回鄉證」,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家國天下|雲南布朗民族世代採茶 茶企建穩定合作關係 赴港上市走出國門
【有線新聞】雲南有著名茶企去年底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被視為中國茶行業資本化的重要里程碑。企業在當地以世界文化遺產景邁山的古茶林為種植基地,茶農世代以製茶為生,近年更積極發展茶旅共融致富。 在普洱市瀾滄縣的景邁山,行過九曲十三彎的山路,才到達其中一個少數民族,布朗族聚居的翁基古寨。這裡世代也以採茶、製茶為生,2021年村內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元人民幣,有茶農曾一天招待數百名遊客到她的民宿品茶。翁基古寨村民李娜藥:「我們這邊不打農藥、不施肥。曬乾了,然後就我自己挑選,挑選好了就我們在這裡賣。像你們一樣就來品茶,然後喜歡就帶一點,然後就叫朋友後期回購這樣子,每年茶葉出來了他們還會訂購。」 翁基古寨芒景村村代表南海明:「我們這裡布朗族就是這樣子,以前從遷徙過來到這裡以後的就是,差不多有1千多年,然後布朗族發現茶,把茶當自己的飲品,就是布朗族把茶當作生命的一部分。」相傳10至14世紀,布朗族等先民相繼遷徙至景邁山,認識普洱茶樹的生長特性後開始大量栽種,留下了千年萬畝的古茶林,並將獨特的種植方法傳承下去。2023年,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包括茶林、古村寨、茶產業和茶文化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網絡熱話|上水8歲女童遭的士撞傷 司機不顧而去 網民發文緝兇
【有線新聞】上水昨日(1日)發生交通意外,一名8歲女童疑遭的士撞倒受傷,司機事後不顧而去。有目擊者不忿司機行為,事後於社交平台發文,呼籲途經的駕駛者能夠提供片段協助緝兇。 事發在昨日早上約11時,一名8歲女童在上水寶石湖路及寶運路交界過馬路時,疑遭一輛衝燈的新界的士撞倒。司機事後不顧而去,女童頭、手、腳受傷,更有牙齒斷裂,有途人見狀協助報警,救護員趕至,將她送往北區醫院治理。警方正調查事件,追查涉案司機下落。 有目擊者事後在社交平台上載現場影片及圖片,可見女童額頭受傷流血,無助蹲在路邊哭泣,有熱心市民上前安慰及協助聯絡其家人。目擊者在帖文中表示,事件已由警方跟進,惟自己當時未有留意的士車牌,且附近沒有閉路電視,呼籲當時途經駕駛者能夠提供片段,協助尋出涉案的士司機。 帖文引起不少網民關注,紛紛怒斥司機所為,有人留言稱「務必嚴懲」、「真係離晒大譜,希望唔會對個小妹妹造成心理陰影」、「冇人性」、「呢啲司機累死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2日
的士車隊|小車行憂生存空間收窄 倡政府推預約APP 予同等機會接單
【有線新聞】的士車隊牌照剛截止申請,有15隊提出申請。有小型的士管理公司說申請門檻太高,擔心日後小型車行或單頭車主生存空間收窄。 莊永德公司有10輛的士,近年越來越難做,乘客少了,司機都難聘請,有時要自己駕駛。政府引入的士車隊,他擔心不只乘客,連司機也流失,屆時生存空間更窄。的士管理公司負責人莊永德:「廿多年前收入一萬多元,現在收入也是一萬多元,廿多年前通脹與今日通脹相差多少,變相沒有太多年輕人入行。屆時成立車隊成功的話,就會吸納所有司機。司機及細車主都要倚賴大車行去做,可能造成市場壟斷。」 根據運輸署數據,截至四月底約180,00輛登記的士,四成、約7,300多輛由約1,070間公司或機構持有,個人名義登記的車主有近8,000人。要做的士車隊持牌人,最少擁有車隊一成的士。以行走市區的車隊為例,最低門檻即要有30輛,撇除與子公司或者同行合作,能夠獨自申辦的公司有大約40間。 莊永德公司有替車主託管和出租的士,這40輛的士不當公司持有,如果想申辦車隊就要買車,加上要安裝行車記錄儀、推出預約程式等,成本以千萬計,小型公司很難負擔。莊永德:「幫人管理、收管理費,一輛車收1,000多、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