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港大風波|五人獲委任港大副校 張翔稱事前不知情 斥校委會動搖學術自主
【有線新聞】港大校委會通過委任多5名副校長,港大校長張翔指事前不知情,批評校委會行為動搖港大學術自主基石。教育局表示正了解事件,會向行政長官匯報情況。 張翔發電郵給港大教職員、學生及校友,指校委會上周任命幾位暫任副校長違反既定程序,人選建議並非由他提出,事前沒有諮詢他意見,批評校委會行為動搖香港大學學術自主的百年基石,不利港大和香港的穩定與發展,又說必須尋求解決之道,捍衛大學的尊嚴。校委會在上月28日開會,審議及通過多名副校長人選,由4人增至9人、即時生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控煙|消息:現階段難禁「火車頭」 先研禁排隊吸煙 學校、醫院外等設新禁煙區
【有線新聞】政府明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控煙策略諮詢結果及下一步措施,消息指現階段難禁「火車頭」,會先禁止排隊期間吸煙,據了解亦會提高走私香香煙的罰則。 盧寵茂:「就算未必有即時執法人員來,說得粗俗些大家怒視他,有個人在餐廳拿煙出來,全場所有人怒視他,我不相信會一個打這麼多人,我這是作個粗俗比喻,但我們需要共建一個這樣的文化。」 政府去年推出控煙策略諮詢文件建議擴大禁煙,建議包括禁止俗稱「火車頭」邊行邊吸煙的行為,消息指要禁「火車頭」有困難,可能會禁止排隊期間吸煙,會先定義何謂排隊。據了解,亦會訂立新的禁煙區,例如醫院、診所、學校門外,會列為禁煙區保護傷病老弱。考慮到擴大禁煙可能會令到私煙猖獗,消息指政府會針對私煙加重刑罰,同時研究加入「完稅香煙識別標籤」,如香煙已完稅會逐支加入標籤。 至於調味煙,例如加入水果、糖果及薄荷口味的另類煙草產品,消息指亦會研究規管。而前年4月30日起,控煙法例已禁止任何人進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及草本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丘應樺街舖空置率已改善、應由市場主導 邵家輝倡增內地客免稅額、准一簽多行
【有線新聞】對於有指本港出現結業潮,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街舖空置率較疫情時已有改善。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在本台節目建議,提高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有助本港零售業及經濟。 疫情過後,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都有所轉變,立法會上有議員質詢,問到商戶結業和退租情況,商經局局長丘應樺引述坊間機構數據指,街舖空置率由2020年第三季的18.3%改善至今年首季的6.6%。丘應樺:「其中一些核心區域,例如銅鑼灣和尖沙咀的空置率,甚至更低於6.6%的水平。商鋪在私人市場的租務情況,政府認為須由市場主導,讓私營機構因應經營環境、市場狀況以及商鋪的地點和空置率等不同因素而調節。」 丘應樺說會密切留意情況,因時制宜協助中小企渡過難關;而零售管理協會就表示,業界面對收入與營運成本不相稱,支持政府向中央爭取提高訪港內地客免稅額,加上有更多內地城市開放自由行,相信兩者能產生聯乘效應。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建議,免稅額由5,000元提高至3萬元,長遠再增至全年10萬元。邵家輝:「如果朋友來香港購物很容易超過5,000元,之後要打稅,當他在海關被檢查時,小紅書一刊出他們自然壓力很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國際旅遊展下周四開幕 料今年5,000萬訪港旅客 楊淑芬:人手不足是挑戰
【有線新聞】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預計今年將有近五千萬旅客訪港,又說現時旅遊從業員人手不足。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我們經常說人手都是一個挑戰,其中一個例子,其實泰國入境旅客數字已經恢復疫情之前,已超過疫情之前數字,但我們可以再接待更多(旅客),問題是泰語的導遊不足夠,這是一個難度、復蘇上的難度。」 香港國際旅遊展下周四開幕,今年有約500個參展商,當中約八成來自海外,也新增保加利亞、古巴及印尼等21個參展國家及地區,亦有多場講座及表演。展覽為期四日,首兩日是業界交流,公眾下周六起可購票入場,主辦方預計會有逾六萬人次參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有議員倡串聯島嶼促進海島旅遊 文體旅局:內會年內就南丫島石礦場發展提建議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說,今年內會就前南丫島石礦場發展方向提出建議,有議員建議串聯各個島嶼,促進海島旅遊。 商界一(經民聯)議員林健鋒:「舉辦 『島嶼巡遊』在梅窩、坪洲、長洲、大澳之間形成島嶼網絡,同時完善相關配套,讓遊客去完梅窩行山觀賞大自然風光,再到坪洲牛皮廠欣賞風格各異的藝術品,再去大澳買海味感受漁村風味讓旅客一次滿足多個願望。」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香港有不少島嶼,各個島亦有特色,反而是在行程設計上花心思,一直都有與旅行社設計路線,利用現有資源如何充分展現不同島嶼的特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政經CHAT|馬貝利拍片助「搶人才」 讚香港美食之都大呼「好味」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新宣傳片「搶人才」,去年申請高才通來港的前NBA球星馬貝利「打頭陣」,分享落户香港的原因。他又表示,香港是美食之都,他學會的第一句廣東話就是「好味」。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表示,最新宣傳短片展現香港活力和璀璨的城市面貌,並由9位世界各地不同專業和背景的人才親身分享落戶香港的原因。 其中,前NBA球星馬貝利在今日播出的首集宣傳短片中形容,香港是融會多元文化的城市,沒有語言障礙,到處都是新機遇。同時,香港是美食之都,盡享世界各式佳餚,更說第一句學會的廣東話是「好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品牌局進駐大灣區 打入廣州宣傳香港品牌
【有線新聞】由廠商會牽頭成立的香港品牌發展局,第二期以廣州作為落腳點,8月會在番禺設展覽,展出50個香港品牌的產品,同時亦會在微信小程序建立推廣香港企業的平台。廠商會副會長兼品牌局理事會主席陳家偉指,舉行地點鄰近廣州南高鐵站,交通便利,可以吸引不少人參觀,有助香港業界擴闊大灣區的業務增長空間,為港企拓展內地市場。 廠商會主席盧金榮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有超過8,600萬人口,是內地經濟的主要引擎,香港的企業須清楚了解當地的市場,才可突圍而出。業界要跳出固有的思維,重新思考經營策略,強調要把握好各種新機遇,才可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中化險為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政經CHAT|曬學堂畢業照 鄧炳強:除了肥咗啲個樣應該無乜變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公務繁忙,平時難抽到時間與老友見面。他在社交平台分享當年學堂畢業照,原來當年畢業的同期好友近日相約聚餐,他就因公務未能出席,不過席間有朋友分享當年照片緬懷一番。鄧炳強話,見到幾十年前「稚氣滿臉」的自己,對「當年辛苦努力得來的驕傲又湧上心頭」。 他在hashtag又提到,「幾十年嚟眼鏡都係招牌」、「除了肥咗啲個樣應該無乜變」以及「最緊要大家懷抱初心不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九巴、龍運工會要求加薪8% 增前線人手、節日津貼
【有線新聞】九巴工會跟管理層會面,要求加薪8%。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第二副主席黎兆聰:「我們疫情期間跟公司並肩而行,8小時工作沒有補水,收取底薪已經一兩年了。可能大家會說政府加薪也只有3%,我們不理會外來因素,我們是說公司集團賺到多少錢和着重這一年來工友收入,視乎管理層會否釋出善意,如果他們不願意加給我們,我們的要求的幅度會降下來。」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和龍運分會十多名代表到九龍灣車廠跟管理層會面,要求加薪和調整福利,例如在節日開工提供300元津貼和增加前線人手等 。九巴指將平衡財政能力、通脹水平等,同時參考政府及其他公營機構的指標調整員工薪酬,會繼續員工坦誠交流,勞資雙方一星期後再開會。去年6月底,九巴及龍運加薪4.2%。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海關旺角及火炭檢逾5000件冒牌藥和化妝品 拘5男女
【有線新聞】香港海關昨日(4日)在旺角和火炭採取特別行動,打擊售賣冒牌物品活動,檢獲約5000件懷疑冒牌物品,估計市值約62萬元。 海關早前接獲舉報,指有店鋪出售懷疑冒牌物品。經深入調查及在商標持有人的協助下,海關人員於昨日採取執法行動,突擊搜查3間位於旺角的零售店鋪,和一個位於火炭的儲存倉庫,並檢獲該批懷疑冒牌物品,包括藥物和化妝品。 行動中拘捕3男2女,年齡介乎28歲至90歲,包括3名負責人及2名員工。所有被捕人士現正保釋候查,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海關會將涉案貨品的樣本送往政府化驗所作測試,以確定其安全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荃灣南豐中心4童食意粉薯角後食物中毒 大家樂致歉:會配合調查
【有線新聞】4名兒童昨日(4日)進食荃灣南豐中心大家樂的兒童餐後,先後食物中毒,不適求醫。大家樂今日(5日)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非常關注事件,並向受影響食客致以慰問,涉事分店現時已停售兒童餐,強調集團會全面配合當局調查。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4日)公布,正調查2宗有流行病學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4人。當中首宗個案涉及一名6歲女童和一名10歲男童。他們5月31日於荃灣一間餐廳晚膳,約15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病徵。另一宗個案涉及兩名分別6歲和8歲的女童。她們同日晚上進食購自同一餐廳的外賣食物,約10至24小時後出現類似病徵。 4童進食兒童餐後食物中毒 2人對沙門氏菌呈陽性反應 全部受影響人士已求醫,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受影響人士曾進食共同食物,涉及的食物為肉醬意粉、薯角、粟米粒和啫喱。當中2人的糞便樣本經化驗後,證實對沙門氏菌呈陽性反應。食安中心人員已到該餐廳視察,並已指示有關處所暫停出售相關食品及進行清洗消毒處所工作。衞生防護中心及食安中心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包括食物及環境樣本的化驗工作。 大家樂回應傳媒查詢時強調,非常關注事件,並向受影響食客致以慰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05日
經陸路離境港人過去一年達7,460萬人次 同期訪港內地客僅2,819萬
【有線新聞】港人北上消費成風。政府的數字顯示,去年5月至今年4月,經陸路口岸出境的港人逾7,460萬人次,但同期內地來港旅客則只有2819萬人次。換言之,每月平均差距逾386萬人次。 商務及經濟局回覆議員梁毓偉的書面質詢,數字顯示,去年5月至今年4月本港居民經陸路口岸的總出境人次逾7,460萬,當中以今年3月最高,逾803萬人次。而同期內地訪港旅客則只有2,819萬人次,其中去年8月最多內地旅客入境,共有302萬人次。 港人北上和內地旅客入境數據比較,兩者相差逾4,641萬人次,即平均每月相距386萬人次。 商經局表示,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大格局下,無論是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城市消費,或大灣區居民來港消費,均是自然的經濟活動,亦某程度上證明多年來就大灣區建設的工作取得成果。 當局表示,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以及部分港人增加北上消費等因素,的確令部分本地中小企經營面對著不少挑戰。政府一直因應經濟情況和業界需要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援,協助它們應對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以及鼓勵它們提升競爭力和開拓更多元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