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4日
跨部門尖沙咀掃黃拘19名內地女子 年紀最細17歲
【有線新聞】警方油尖特別職務隊人員昨(13日)聯同入境事務處人員展開代號「烽火」的掃黃行動,突擊搜查區內多個地點,並在尖沙咀一大廈拘捕19名內地女子,年齡介乎17至36歲。 所有被捕人均涉嫌「違反逗留條件」被捕,正被扣留調查,稍後將交由相關部門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4日
HKTVmall疑售公院藥物 衞生署循非法銷售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方向調查
【有線新聞】網購平台HKTVmall有商戶懷疑轉售公立醫院藥物,衞生署正聯繫醫管局調查事件,會循非法銷售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方向調查。 政府表示,高度關注網上平台出現懷疑轉售公立醫院病人的藥物,並會嚴肅處理事件,強調衞生署一直有既定機制監察本港市場上銷售的健康產品及藥劑製品。衞生署正聯繫醫院管理局以嚴肅調查有關事件,並會果斷採取適當執法行動。 據初步了解,相關事件涉及一種名為「乳果糖」的藥劑製品,有關產品不含列載於《藥劑業及毒藥規例》毒藥表的物質,屬無須醫生處方或於藥劑師監督下而可銷售的「非毒藥」類藥物。 政府指出,如發現有人涉嫌非法售賣或管有藥劑製品,衞生署會即時展開調查,有需要時會與其他執法部門展開聯合行動,如發現任何違規行為,定會依法處理。就此個案,衞生署會循非法銷售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方向調查。 HKTVmall疑賣二手藥 組織:出售剩藥不常見 醫管局已聯絡病人了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HKTVmall疑賣二手藥 組織:出售剩藥不常見 醫管局已聯絡病人了解
【有線新聞】有網店去年懷疑經HKTVmall出售公立醫院藥物,HKTVmall指接觸過網店,對方無法提供出貨資料;事件曝光後HKTVmall將網店下架,指不容許有違法行為。醫管局指已經聯絡上藥物所屬的病人,正進一步了解。 懷疑被轉售的公立醫院藥物是滲透性瀉藥「乳果糖」,樽身貼上公立醫院標籤,有病人資料。事發於去年5月,一名孕婦在網購平台HKTVmall購買這款瀉藥,其後在平台留言投訴,上載照片顯示藥物貼有佛教醫院的標籤。 HKTVmall回覆查詢時說正了解事件,已經將商店下架,又證實去年7月接獲投訴已安排退款及回收,惟當時商戶指事隔超過一個月,出貨相片已被移除,無法提供資料。 有病人組織說的確有病人會出售剩餘藥物,但強調情況不常見。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見到現時銷售的藥物都是一些需要時服用的藥物,譬如是止痛藥、胃藥,有機會是因為現時覆診期愈來愈長,醫生因應病人下一次覆診可能是數月、半年,甚至是一年後,變相這些需要時服用的藥物會處方多一些,以備不時之需。變相藥物的數量可以是很多,當病人用不完便有機會於市面,轉售圖利也好,抑或是基於減少浪費。」 醫管局提醒市民不應擅自轉售藥物或給他人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巴黎奧運|商場人流增兩成 生意額多一成半 外賣平台通宵時段訂單增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期間,很多大型商場都播放賽事,有商場的人流增加兩成,連帶生意額也多一成半。外賣平台受惠凌晨賽事播放,通宵時段訂單亦有增長。 一連兩個多星期的巴黎奧運,全港多個商場都有直播賽事,市民站滿各個樓層,為大電視裡面的運動員加油。有商場負責人指有個別餐廳延長營業時間,商場人流比平時多兩成,生意額增加一成半。 信和集團資產管理董事蔡碧林:「這個奧運熱不只是頭幾場氣氛,當然香港隊在首五日出賽,我們真的直播到凌晨5時。因為最多香港代表出賽,亦是很大機會奪獎的項目,我們就在那時段播放賽事。不過整個氣氛,由香港政府宣布給四個電視台免費播映權,我們已見到氣氛漸漸出來。」 有外賣平台指與預期一樣錄得可觀增長,晚餐和宵夜時間特別多訂單。戶戶送香港區客戶經理主管馮雪瑩:「因為賽事在通宵時分,可能都是朋友聚在一起觀看,我們正因如此與很多餐廳、不同菜式的合作夥伴,考慮如何為香港人打氣,讓他們不用捱餓觀賽,所以由晚上10時至凌晨4時,推出七折甚至半價優惠。」他們計劃在接下來的殘奧繼續與不同餐廳合作推優惠,希望延續熱潮。 康文署表示奧運期間約七萬人次到康文署轄下體育館觀賞奧運賽事,另外殘奧將於本月28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共創明Teen|與學員參觀杭州國家版本館 陳國基:了解中華文化歷史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與「共創明Teen」學員繼續杭州考察團行程。 考察團第二天行程參觀杭州國家版本館,了解館藏和聽取工作人員介紹。陳國基說可讓學員了解中華文化和歷史,加上館內有很多環保物料和古樹,希望可學好環保意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警搗非法放債集團拘13人、最小14歲 涉洗逾億元黑錢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非法放債集團,涉嫌清洗逾一億元黑錢,拘捕13人,年齡最小只有14歲。 行動中檢獲手提電話及銀行卡等證物,警方指集團透過打電話及社交媒體接觸信貸評級較低的人,游說他們借錢。除了大額行政費,每年的利息最多相當於本金的16.4倍,並要求受害人短時間內償還,否則會透過電話滋擾及淋紅油等方式恐嚇。集團亦利用傀儡戶口放數及處理還款,一年內清洗黑錢金額超過一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香港仔車房起火 三女子疑吸入濃煙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香港仔一間車房起火,三人懷疑吸入濃煙不適,車房冒出白煙,籠罩附近大廈。 現場是香港仔大道一間車房,下午一時許,工人維修一輛私家車的輪胎懷疑火屑波及雜物起火,火勢猛烈,冒出濃煙。消防用一條喉灌救,約一小時後將火救熄。三名在附近大廈上班的女子懷疑吸入濃煙不適,送去瑪麗醫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涉隱瞞開同類公司 詐騙僱主供貨500萬 凍肉供應商前職員被廉署起訴
【有線新聞】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凍肉供應商前高級銷售員,控告他涉嫌於在職期間隱瞞利益衝突,並誘使其僱主出售貨品予由自己營運的同類公司,詐騙凍肉供應商供貨超過500萬元。 48歲被告鄭銘濂,為凍肉供應商海潤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海潤)前高級銷售員,被控一項欺詐罪,獲准保釋,案件星期四(15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以轉介區域法院審理。 廉署早前接獲貪污舉報,調查後揭發涉嫌欺詐罪行。被告案發時為海潤高級銷售員,職責包括替海潤尋找客戶和處理客戶採購訂單,他亦有權決定採購訂單價格及付款條件。海潤規定員工不得營運或受僱於任何與海潤的業務性質相同的公司。僱傭合約亦規定,被告不得受聘於、擁有、管理、營運、控制或參與任何食品及餐飲相關公司。 控罪指被告於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間,藉以欺騙,向海潤隱瞞營運浩鋒餐飲有限公司(浩鋒),並意圖詐騙而誘使海潤向浩鋒出售貨品,導致浩鋒獲得利益或海潤蒙受不利。 廉署調查發現,浩鋒於2016年成立,被告當時的妻子和母親分別為唯一董事兼股東及秘書。被告涉嫌在2021年介紹浩鋒成為海潤客戶後,曾以海潤高級銷售員身分處理由他本人代浩鋒下的採購訂單。 2021年7月至12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中央送贈大熊貓可望下月26日抵港 消息:楊潤雄周四赴四川跟進安排
【有線新聞】中央贈港的新一對大熊貓,據了解可望下月26日抵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後日會再去四川跟進大熊貓來港安排。 中央送贈香港的一對大熊貓,據了解可望下月26日抵港。行政長官李家超上月率領政府代表團以及海洋公園代表,到四川商討大熊貓來港安排,選定的一對大熊貓約5至8歲,雄性重約120公斤、雌性重約100公斤。李家超:「也希望真正可精壯地在香港誕下新一代熊貓,會帶給香港更多溫馨喜悅。」 消息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個星期會再到四川,跟進大熊貓來港安排。即使大熊貓到港,都要先檢疫隔離才能與公眾見面,根據早前說法,大熊貓來港前要在四川隔離30日,到港後也要檢疫隔離30日。 據了解,海洋公園已經派遣護理人員到四川做訓練及了解牠們的習性等,並由園方或廣東省運送竹葉到四川,讓牠們先習慣海洋公園現有竹葉的味道。而現有的兩個大熊貓館將會添加攀爬架、種植物等,亦會考慮加裝攝影器材,讓公眾實時觀察大熊貓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大埔六旬漢獨自八仙嶺行山失蹤 據悉商場最後露面
【有線新聞】大埔一名男子懷疑行山失蹤。 警方在三門仔漁安街搜索。據了解,失蹤男子60歲,昨日中午在太和路一個商場最後露面之後懷疑獨自去八仙嶺行山,到深夜仍未回家,家人報警。他當時穿白色短袖上衣、綠色長褲、白色波鞋,攜有一個螢光綠色斜孭袋,身高約1.6米、中等身材。警方呼籲有消息跟新界北總區失蹤人口調查組聯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流浮山數十人大混戰 警列打鬥案
【有線新聞】元朗流浮山昨晚上演街頭大混戰。據網上流傳的短片所見,數十人在流浮山海鮮漁村對開迴旋處聚集,期間互有拉扯推撞,有人在馬路上拳來腳往。 混戰中有一輛白色車駛出迴旋處,即被人包圍,亦有人踢向車身;期間有人在車旁跌倒,由其他人扶起,場面混亂。 警方表示,昨晚10時許接獲市民報案,指現場有多人打鬥,但警員到場時,涉案人士已經散去,案件列作「打鬥」,無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13日
騙徒假冒銀行發電郵 大生銀行︰已轉交警方調查
【有線新聞】本港各式各樣詐騙案不絕,大生銀行發聲明,指發現有人偽冒銀行發出電郵,事件已轉交警方調查。 大生銀行表示,近期發現多份署名為「Tai Sang Bank Limited」的 「Patrick Ma」發出的電子郵件,內容提及商業投資機會並邀約收件人聯絡。相關人士採用電子郵件地址包括「patrickma1975 @ taisanghk.com 」 和「PatrickMa_taisangbank_hongkong @ mail.com」等。 大生銀行澄清,銀行及管理層從來沒有發出相關電子郵件,亦沒有涉及相關商業項目,有關事件已交由香港警方調查。 而金管局亦表示,大生銀行已匯報事件,並提醒銀行不會透過短訊或電郵超連結,引領市民到其網站進行交易,更不會以電話、電郵及手機短訊(包括以超連結方式),要求客戶提供任何敏感的個人資料,包括登入密碼和一次性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