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黎智英案|控方質疑黎智英形容陳梓華的說法不一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質疑黎智英聯繫陳梓華目的並非只為安撫勇武派,而是進行國際游說。黎智英回應時批評主控瘋狂和無恥,法官要求他控制情緒。 黎智英早前先後作供對陳梓華的理解,包括「在前線的年輕人」、「勇武派中的保守派」,律政司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質疑有多個版本,黎智英說將「勇武」演繹成「前線」對他而言並無衝突。他指陳梓華處理眾籌登報是勇武派其中一名領袖,可安撫暴力示威者,亦是他與陳梓華聯繫的唯一目的。陳梓華其他範疇的工作他也有興趣,例如可連繫國際登報團隊和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訊息顯示黎智英曾經建議陳梓華可在倫敦會見「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及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他在庭上解釋只是出於好意介紹。 周天行指控黎智英明知兩人在英國游說實施制裁,陳梓華接觸他們根本與平息暴力無關,黎智英斥罵周天行不斷將說話強加於他,做法瘋狂和無恥,又激動反問是否連上廁所也要平息暴力,三個法官打斷指即使黎智英不喜歡盤問方式,檢控官有責任提出指控,提醒黎智英控制情緒。 黎智英說對羅傑斯的認知僅限於他曾經為香港絕食抗議,法官李素蘭問絕食對香港有何用?黎智英稱可讓人留意香港的情況,英國政府可能有所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賣豬仔|港女早前獲救今回港 保安局:感謝外交部駐港公署等支援
【有線新聞】日前在緬甸邊境獲救的香港女子,在保安局專責小組陪同下晚上由泰國返回香港。 保安局助理秘書長袁栢基:「今次這名獲救人士以及上星期與我們一起返港的人士也是由緬甸軍方從我們的提供的一份名單,當中核對及辨認出求助港人後將他們交給泰國軍方,然後再經由保安局專責小組協調後,將他們盡快帶返香港。至於九宗仍未返港的相關求助個案,我們會繼續與家屬保持聯繫,了解最新的情況。我們已更新了手頭上的資料,並且交了給泰國專責部門,方便我們根據每一宗個案特性去制定更適合的處理方案,希望盡快將被禁錮的港人安全帶返香港。」 袁栢基又指,已按當事人意願讓她回家休息,警務處稍後會與她安排會面了解個案詳情。專責小組上午在曼谷與該名女子見面,指她精神和身體狀況良好,保安局感謝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中國駐緬甸及駐泰王國大使館以及泰緬使節及有關當局等多方支援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政府擬准註冊消防工程師提供風險評估 有議員關注是否外判工作
【有線新聞】政府正就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草擬附屬法例,利用市場上專業工程師提供消防安全評估及審批等服務。 在計劃下,註冊消防工程師將獲准為指定處所提供消防安全風險評估,消防處會設立嚴謹要求,確保符合資格的人才可加入成為消防工程師。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有議員關注計劃是否將消防安全工作外判,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強調計劃並非取代消防處工作。 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政策目標是提供多一個選擇,還是一個很清楚的階段性做法,這一刻提供做法,不知道多少年後政府部門會退出這方面功能,純粹執法,會否有個這樣的路向?」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我們政策原意並不是由第三方替代消防處,我們消防處並沒有計劃退出,我們會繼續提供服務,我們只希望能讓不同持牌經營者有多一個選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貿易戰|李兆波:局勢持續恐拖慢本港經濟增長 商界:已發掘新興市場減低衝擊
【有線新聞】中美新一輪貿易角力,有學者認為若情況持續會拖慢本港經濟增長。本地商界說,已經透過發掘新興市場,減低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美國去年首三季是香港第四大出口市場,貿易金額2,200億港元,同期美國是香港第五大進口來源地,貿易金額1,500億港元。特朗普日前宣布對中國產品加徵一成關說,中方以加徵10至15%關稅還擊。有學者說不單影響本港貿易表現,如果緊張局勢持續,香港經濟增長或者會放緩,估計徘徊1至2%。經濟學者李兆波:「加關稅後對內地企業在美國的雙邊貿易有影響,打擊企業盈利表現,對中港股市不利,股市近日亦應聲下降,股市不利對樓市亦不利。」 本港商界說,近年因應國際地緣政局變化,已經採取分散風險策略。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例如生產線部署,供應鏈部署全球化,另外新興市場要發掘多些,除了東盟,中東最近有很客戶來香港參與展會,南美亦與香港簽署貿易協議,亦有助我們發展新市場。」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美國我所接觸到的商人,不論入口商或朋友,他們都擔心如果每個地方也有入口稅問題,對於入口貨品一定有加價壓力,會影響民生、每天消費。有些國家採取誰大誰惡誰正確態度,我們國家希望大家每件事理想談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預算案|稅務學會倡增富人稅 惟對改善財赤作用不大 另引累進式子女免稅額等
【有線新聞】香港稅務學會就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議,同意增加「富人稅」,不過認為對改善政府財赤作用不大。 稅務學會建議降低薪俸稅最高邊際稅率,由目前17%減低至16%,並將入息剩餘500萬以上的標準稅由目前16%提高至17%。學會同時建議豁免首次置業印花稅,目標為650萬以下住宅物業,受惠買家必須連續三年居住。又倡引入累進式子女免稅額及撫養子女免稅額,又建議為新興創科行業如電子商貿及跨境電商等行業提供稅務優惠,吸引海外公司落戶香港,提高香港競爭力。 香港稅務學會理事黃幹淘:「確實富人稅或者說是標準稅率,我們認為可以加一點,但對現在經濟狀況,若大家有認識,一直以來香港稅制相對狹窄,比較大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土地及印花稅。薪俸稅及一些高收入人士標準稅率,雖然本會建議可以略為提高,採取能者多付大原則,但幫助始終有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民青局辦新春酒會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舉行新春酒會。 行政長官李家超:「祝願國家繁榮昌盛、國富民強;祝願香港特區萬家安泰、民歡業旺;祝願香港市民如意吉祥、幸福安泰,乾杯!」 行政長官李家超、民青局局長麥美娟等主持祝酒儀式,多名官員、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及地區各界人士獲邀出席。麥美娟致辭時說,局方未來一年會繼續推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地區治理創新,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繼續團結社會各界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流感|青山醫院通報甲流組群 一女長期病患者離世
【有線新聞】青山醫院通報甲型流感病毒個案組群,一名長期病患者離世。 青山醫院一個成人精神科女病房自1月28日起先後有三名年齡由56歲至69歲病人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院方為病人進行病毒測試,都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當中一名長期病患者因病情持續惡化,三日後離世,其餘兩名病人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院方已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並加強感染控制措施,監察同病房其他病人的健康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羅淑佩:上月訪港旅客474萬人次 內地客佔373萬 均創疫後單月新高
【有線新聞】上月約474萬人次旅客訪港,其中373萬是內地客,是疫情後單月最高。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說,上月訪港旅客和內地入境旅客初步數字分別按年升24%和25%,創下疫情後單月最高訪港旅客和內地入境旅客人次的紀錄。 而內地春節黃金周首七日,入境內地旅客超過106萬人次,非內地旅客亦超過18萬人次,酒店入住率整體達九成,超過2,000個內地入境團訪港;其中年初三有超過440團,創下單日內地團最高訪港記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政經CHAT|「喜洋洋」和「樂融融」出場 人日送祝福
【有線新聞】今日是年初七人日,政府有七位女局長精心打扮,連同特首辦主任在政府總部草坪與「喜洋洋」和「樂融融」打卡送福。「喜洋洋」和「樂融融」是第15屆全國運動會的吉祥物, 是中華白海豚,今次出場和香港巿民送上美好祝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政府擬修訂《火器及彈藥條例》 非法製造最高可囚20年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訂《火器及彈藥條例》,非法製造火器或彈藥最高可監禁20年。 修例包括在非生意或業務方式,而且沒有領有牌照下不可製造火器或彈藥,違者最高可監禁20年。又建議將非法販運火器訂立為獨立刑事罪行,而合法製造火器時亦需要在火器上標識製造商名稱、國家、進口年份等以便追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修例是為了符合聯合國《槍枝議定書》要求,當局目標四月將草案提交立法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啟德體育園|料五萬人參與晚上演練 將首次打開天幕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主場館晚上舉行演練,將會打開上蓋天幕,園區亦有特別交通安排。 今晚球賽預計有5萬名觀眾入場,主場館的開合式上蓋會首次打開,環保署會派人監測音量水平。啟德體育園表示,技術人員會事先檢查路軌及各項機件,確保無障礙物影響操作。今晚園區不設泊車位或上落客位,如觀眾乘搭的士往來體育園,需使用宋皇臺道特別上落客區,運輸署建議觀眾應盡量使用宋皇臺站或啟德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4日
流感|劉宇隆憂外遊市民回港推高本地個案 指併發症致死背後原因複雜
【有線新聞】農曆年長假期後,外遊市民陸續回港,有專家說日本和香港都正流行甲型流感,大批外遊市民回港,有可能推高本地流感個案。又提醒本港正處流感季節,市民應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農曆年長假期很多人都外遊,日韓及內地都是熱門選擇。有專家說日本跟香港都正流行H1甲型流感,日本爆發強度更加遠超香港,旅客回港有可能推高本地流感個案。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因為一個感染的人回到香港後,一定會感染旁邊的人,所以速度會加快。但加快還加快,但是香港目前是處於高水平,但不是超高水平,因為有兩個數據可以觀察,第一次入院重症數據,雖然比對上一個同期多,但住院數目只是剛剛『踩界』,由輕度到中度,但我不是指我們可以掉以輕心。」 他說感染流感後,出現併發症甚至引致死亡,背後原因很複雜。「有的是本人自己有隱病,或長期慢性病,控制得不太好,所以這一批高風險成年人,18至64歲有心臟,病、肺病或者糖尿病的,甚至是有癌症需要治療或治療完後身體比較弱,還有孕婦這些都是高危群組。」 今年首四個星期,本港已有199宗流感重症或死亡個案,劉宇隆提醒要盡早接種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