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網傳大亞灣核電站爆炸 保安局澄清消息純屬謠言
【有線新聞】保安局表示,有社交媒體謠傳大亞灣核電站發生爆炸,消息純屬謠言。 保安局發言人澄清無收到內地的通報,與廣東省核應急委員會辦公室查證後,確認核電站運作正常。有關消息毫無事實根據,純屬謠言,市民應留意政府公布,切勿輕信謠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尖沙咀私家車藏偽鈔衝路障避截查 司機棄車逃落網
【有線新聞】警方在尖沙咀截查私家車搜獲小量懷疑偽鈔,拘捕南亞裔司機。 23歲司機黑布蒙頭在場協助調查,警員在車內檢獲小量500元偽鈔。昨晚大約9時半,警方在麼地道設置路障截查可疑車輛,一輛私家車涉嫌衝越路障轉入漆咸道南近金馬倫道,車上有人下車逃跑。警員趕至以涉嫌偷車、拒捕及行使懷疑偽鈔等罪拘捕司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清水灣道電單車撞野豬 兩人受傷
【有線新聞】西貢有電單車撞到野豬,兩人受傷。 電單車司機肩膊受傷,女乘客擦傷膝部膝頭,送到將軍澳醫院治理。凌晨3時許,電單車沿清水灣道往九龍駛至大坳門附近,有野豬突然從路旁衝出,電單車懷疑收掣不及,撞向野豬後翻側,野豬事後逃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鄭嘉如就任記協主席後遭華爾街日報解僱 向勞工處入稟申索
【有線新聞】記協主席鄭嘉如七月上任後被華爾街日報解僱,她向勞工處入稟申索,認為公司做法違反基本法保障的結社自由。 鄭嘉如:「我覺得這件事嚴重傷害了我個人及記協及華爾街日報聲譽,這事很難回頭,但我相信如果華爾街日報認為這不是他們的企業作風,也有方法嘗試作出補救,然後向公眾說他們不是這樣一間公司,而且認為這是一個錯誤決定。」 鄭嘉如昨日將申索表格交給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她說曾與公司調解但失敗,會循民事及刑事申索,她對華爾街日報沒有回應她提出的內部投訴感到不滿。本台向華爾街日報所屬的道瓊斯公司查詢情況,但道瓊斯公司未有回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3日
1+審批機制再批兩款新藥 治療慢性腎病貧血 早前已於內地獲批
【有線新聞】再多兩款治療貧血的新藥在「1+」審批機制下獲准註冊。 兩款新藥是用於治療慢性腎病引起的貧血,已獲內地藥物監管機構批核,早前申請在本港註冊,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檢視過臨床數據及徵詢本地專家意見後,認為新藥符合安全及質素標準,批准在香港註冊。 「1+」審批機制將嚴重或罕見病新藥的註冊門檻降低到只須在一個外地藥監機構註冊,機制生效一年已批准7款新藥註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英外相稱續爭取釋放黎智英 外交部公署強烈反對、斥說三道四
【有線新聞】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下周三續審,英國外相林德偉指會繼續要求即時釋放黎智英,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不滿。 林德偉上星期與黎智英兒子黎崇恩會面,指黎智英案是英國政府的優先事項,會繼續爭取即時釋放及領事探視擁有英籍的黎智英。 外交部公署堅決反對,批評林德偉說三道四,妄圖干擾法庭依法辦案,強調中央堅定支持香港依法維護國安,敦促英國停止插手香港事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曾於東莞注射肉毒桿菌毒素 38歲女子懷疑中毒入院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北上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後懷疑中毒。 38歲女子上月27日在東莞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兩日後出現四肢乏力、吞嚥困難及雙眼局部下垂,到過當地醫院求醫,留院治療後徵狀持續,上周五到北區醫院求診,同日入院,臨床診斷懷疑是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導致中毒,現時情況穩定。衞生署提醒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應由註冊醫生處方及施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科大擬全球招募過百人才 助應付未來發展、包括籌備申辦醫學院
【有線新聞】科技大學計劃全球招募過百名人才,應付大學未來發展,包括籌備申請開辦醫學院。 科大首席副校長郭毅可:「我們已經有一些人才,我們要不斷擴展,數目沒有甚麼限制,我們主要的問題是我們要找最好的人,這是主要的目標,不會去人為限制多少人。你說在哪裏找?全世界。我們沒有甚麼方向、地域性,我們希望是全世界頂尖,這是我們唯一的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消防處引入快速部署小站系統 應對網絡訊號不穩、協助消防員搜救
【有線新聞】消防處引入快速部署小站系統,協助消防員在網絡訊號微弱或不穩定的地方進行搜救,提升救援效率。 小站系統如一個背囊大小、重8公斤,在網絡訊號邊緣設置,可將網絡訊號延展4至5公里,從而增強消防員搜救時的網絡覆蓋。每一個小站系統價值100萬元,已在大帽山進行多次測試。 消防處亦與通訊網絡供應商簽署合作備忘錄,研究引入應急通訊車、流動網絡訊號放大器以及連接國家北斗衛星系統的定位器,加強消防科技基礎建設。 消防處助理消防區長(行動支援)王德輝:「在山嶺環境、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可能這些地方網絡覆蓋始終是差一點,始終山型地勢涉及一些盲點產生,如果這些時候要執行行動,同事們很多時候就進入了一個通訊黑點,那就聯絡不上。希望透過引入這些新的通訊設備,在這些情況之下仍然維持有效通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首批JN.1新冠疫苗抵港 市民最快下周二可接種
【有線新聞】JN.1新冠疫苗抵港,首批11萬劑,市民最快下周二可接種。 JN.1疫苗現階段只會提供予12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第二批11萬劑稍後亦會分批到港,不過幼兒及兒童配方的採購安排仍在探討,6個月大至11歲的兒童暫時只可繼續接種XBB疫苗。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污水監測及個案基因分析,近乎所有樣本都屬於JN.1變異病毒株,疫苗科學委員會早前已建議改用JN.1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低空經濟|無人機修例明年提交立會 「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明接受申請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召開首次會議,工作組指會完善無人機規管制度,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審議。 政府指會參考內地及其他地區的法例和標準,更新現時的民航相關法例,包括研究25公斤以上無人機的規管制度,目標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審議。運輸及物流局亦會與業界合作,明年初推行「監管沙盒」試點項目,首階段會以無人機載貨為主,周三起接受申請,科技園及數碼港會擔當場地伙伴,為不同試點項目提供場地及配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2日
立會討論放寬狗隻入食肆 有議員冀加快 漁護署另擬縮短寵物內地返港檢疫期
【有線新聞】政府正研究放寬狗隻進入食肆法例,有立法會議員希望加快步伐,亦有議員認為應有限度放寬。漁護署亦透露正與內地討論縮減寵物過關檢疫期。 政府今年初表示了解社會文化改變,正檢討《食物業規例》下禁止狗隻進入食物業處所的條文,有議員希望當局加快處理。陳凱欣:「食肆目前經濟環境也不好,其實很多食肆有一些室外地方,但現時法例總言之食肆範圍狗隻就不能進內、是違法,覺得這個在海濱地方其實很吸引亦幫到業界。」陳家珮:「很多年輕夫婦不生小朋友,寵物需要會愈來愈大,希望局方在這方面做多些工作中。」 有議員就有保留,認為當局可考慮只放寬狗主帶狗隻在餐廳戶外範圍用膳。張宇人:「入到去可能會影響到,其實生意不一定會多。你猜我喜不喜歡?多些生意帶予業界當然喜歡,但很多狗在的時間便有困難。」 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淑嫻:「食環署不時收到有關食肆讓顧客帶寵物狗入內投訴,所以現在正審慎研究會否有空間放寬建議。政府檢視時會包括不同因素,包括公眾安全、衞生、食肆營運環境以及社會的接受程度,達至動物和市民和諧共處政策目標。」 亦有議員希望便利寵物往返內地,漁護署說寵物返港檢疫期可望大幅縮短,正在與不同部門商討,希望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