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十一國慶|煙花匯演首增無人機環節 砌出熊貓、「75」等圖案 預算逾1,800萬
【有線新聞】今年國慶煙花匯演於十月一日晚上9時在維港上演,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指會於國慶黃金周期間,加強各個口岸的人手,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遊體驗。 紅色五角星及紫花在空中綻放閃耀,慶祝國慶75周年,為煙花匯演揭開序幕,還有高、低層次的微笑圖案,及「心心相印」,寄語觀眾微笑面對高低起伏;另一幕「喜迎國寶熊貓」則以綠色為主,發放竹葉等煙花圖案,以背景音樂《Kung Fu Fighting》,襯托歡樂氣氛。 煙花匯演共分為八幕,由三艘躉船及六艘小浮船,合共發放逾三萬枚煙花,歷時23分鐘。 今年首次在煙花前,加入歷時五分鐘的無人機環節,600架無人機將在維港夜空砌出熊貓及「75」等圖案,整個大匯演預算超過1,800萬。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温幸平:「今次無人機前奏是首次有幾百機無人機在船上發射,即是在非穩定狀態發射,香港是未試過的,希望這個創新元素可以帶來新意義,應該就會比以前多遊客來看。」 如果天氣不穩定,主辦方會於當日正午12點決定會否放煙花,以及匯演前一個半小時宣布會否繼續無人機匯演。 主辦方指有上次旅客滯留的經驗後,相信不會重蹈覆轍,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指會密切留意,黃金周的旅客訪港情況,局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公務員學院推中國近代史專題課程 由晚清至建國後重要歷史事件切入
【有線新聞】公務員學院推出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習課程。 課程首個單元有約270名中高級公務員參與,他們來自超過40個決策局或部門。課程有5個單元,以晚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重要歷史事件為切入點,剖析中國近代政治、經濟、社會和外交的變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今年國慶75周年,公務員更要虛心學習,深入認識中國歷史,了解國家現代化之路,並思考自己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的身分、角色和使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福島核污水|餐飲零售界指已習慣水產禁令 但放寬最理想
【有線新聞】有本港餐飲零售界指,基本上已習慣水產禁令。如果能確保食物安全可控,亦期望政府可盡快放寬。 香港日本食品及料理業協會創會會長黃傑龍:「業界一般做法都是不能進口就不進口,能進口都會繼續進口。起初當然不方便,你要尋找不同替代品。質素未必夠,價錢亦不同。但經過一年市場本身都已習慣,但習慣了不等於沒問題。如果可以全面放寛,對香港整個食品業,和市民有全面選擇當然最理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觀塘貨車突溜後10米撞工廈更亭 女職員被困獲救
【有線新聞】觀塘有貨車溜後撞毀大廈管理處,一名女職員被困,由消防救出、無受傷。 管理處損毀嚴重、圍板倒塌。事發中午12時許,一輛密斗貨車停泊在開源道凱源工業大廈門口斜路,期間貨車突然溜後約十米,撞向管理處,一名女職員被困,消防員到場將她救出,毋須送院。警方初步調查,懷疑貨車未有拉緊手掣導致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大坑西邨重建|13居民興訟獲頒令擱置法律程序 平民屋宇申上訴 官改閉門處理
【有線新聞】大坑西邨13名居民因拒絕搬遷的訴訟,早前獲頒令擱置法律程序,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申請上訴,法官改為閉門形式處理。 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早前起訴67名拒遷居民,其中13人在上月22日的和解會議未能達成和解,平屋於是申請恢復法律程序,遭區域法院聆案官撤銷,平屋向區域法院申請上訴。審訊性質原本是公開,法官高勁修在庭上說,處理上訴應以「重審」方式「時光倒流」至8月22日,重新處理聆案官當時處理的申請和事宜,因此按照當日的情景,改以「非公開」形式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Coldplay香港演唱會|有議員關注觀眾離場安排 冀政府及早協調交通配套
【有線新聞】英國樂隊Coldplay明年4月將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行演唱會,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歡迎,指本港過去缺乏大型場地,今次是推動大型演唱會的里程碑,但他關注屆時五萬名觀眾離場安排,希望政府及早協調交通配套。 楊永杰:「若純粹依靠屯馬綫去做疏散,我認為未必足夠,是否可以透過一些付費的旅遊巴接送觀眾到紅磡站,因為紅磡站有隧道巴士、東鐵綫,可以疏散人流,甚至去鑽石山站,透過觀塘綫疏散。我覺得這些也是一些好的交通疏散方案,甚至是否可以一些付費穿梭交通到關口,這些都可以便捷旅客的出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京港洽談會|陳茂波:港IPO融資達65億美元、全球第四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投資香港」作主題介紹,提到本港股票市場新股融資達65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四,內地與本港互聯互通可以為國家發揮更大作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多的內地企業正在全球布局,應對地緣政治的挑戰,並且深度參與國際產業的分工與合作。這些企業在開拓海外業務時,不僅要管理好供應鏈,同時也需要國際融資和風險管理。香港的專業服務水平很高,也熟悉國際市場的標準,且擁有遍布全球的商業網絡,能夠提供全面完善的配套服務。香港是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最佳平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京港洽談會|周霽:香港金融穩中有進、迎合作最佳時機 李家超冀更多北京企業來港
【有線新聞】第27屆京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在北京開幕,港澳辦副主任周霽說今年以來,香港金融形勢穩中有進,京港合作迎來最佳時機。行政長官李家超說,香港具有「超級聯繫人」優勢,希望更多北京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 京港洽談會開幕式選址在譽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舉行,見證15個重點項目簽約。 港澳辦副主任周霽致詞,形容香港今年金融形勢穩中有進,希望香港把握機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作為投資興業的龍頭,示範市場經濟。 港澳辦副主任周霽:「旅遊服務轉型升級,頭部企業紛至沓來,國際合作廣泛深入,招商引資引才成效顯著。事實證明香港一直是,現在仍然是全球企業和各類人才投資熱土、創業沃土、築夢樂土。中央政府及中央有關部門始終關心支持香港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就說,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有背靠國家、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希望今次洽談會促進京港交流合作。李家超:「事實上愈來愈多環球企業與人才對香港投下信心一票。今年以來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總共協助390間公司在港成立或拓展業務,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四成,帶來達411億元投資額。歡迎更多北京企業與人才來香港大展鴻圖,同時促進更多香港朋友在北京發展,攜手為兩地企業創造最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飛鵝山電單車失控撞壆 司機拋落5米深山坡受傷
【有線新聞】飛鵝山有電單車失事衝落山坡,司機受傷。 21歲男司機盤骨和手腳受傷,經初步治理後由救護車送去伊利沙伯醫院。上午8時半,他駕駛電單車,由扎山道落斜路,轉入清水灣道時失控,撞向路壆。他被拋落五米深山坡。消防接報到場,游繩而下用擔架床將他救回路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元朗721|林卓廷等7人被控暴動 辯方續結案陳詞
【有線新聞】元朗721事件,時任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7人被控暴動,辯方繼續結案陳詞。 部分獲保釋的被告到庭應訊。第七被告楊朗一方結案陳詞反駁控方指控其證供不可信的說法,說當時大堂有白衣人不斷襲擊閘內的人,而港鐵站內的閘機無法阻擋。被告目睹多人受傷,覺得有需要保護自己和其他人,因此才開始射水。辯方同意被告在20秒內的決定未必是最好,但不應指控他射水有破壞社會安寧的意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23條|男子認網上發布煽動訊息 違發布煽動刊物罪 判囚14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58歲男子在社交媒體發布煽動訊息,承認一項《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明知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罪,判囚14個月,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 58歲男子區健威承認今年3月至6月期間,透過社交媒體YouTube、Facebook及X,共四個帳戶發布共239段煽動訊息,包括用中文及韓文歌曲製作音樂影片,加入具煽動意圖的圖片,提及「習近平、李家超下台」等。他在警誡會面承認,目的是發表他的政治宣言。 辯方求情說,被告沒刻意隱藏身份,帳戶以真名命名,只有共20多個追蹤者,數字「少得可憐」。又指被告有社交障礙,只想有人認同他的理念,社交媒體是他的迴聲室。辯方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舊煽動罪不同,沒有「串謀、意圖」等字眼,不是預防性罪行。法庭要考慮被告的文字是否真的煽動到他人。 裁判官判刑說,被告在廣為使用的社交媒體挑戰國家主權,目的是引起香港居民對國家根本制度和特區的離叛和藐視。雖說被告帳戶的追蹤者數目少,但有帖文有66個讚好,並非完全沒人注意,內容重複更容易洗腦。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把煽動罪最高刑罰由3年上調至7年,原意是反映罪行嚴重性,因此判處刑罰要有阻嚇作用,防患於未然。 被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20日
新田科技城|工程即日起招標 港府:不會因司法覆核停止 劉振江不認為是「做壞規矩」
【有線新聞】新田科技城的相關分區大綱草圖刊憲,並就平整及基建工程招標,預料年內動工,政府表明雖然面對司法覆核,亦不會停止推展項目。有資深大律師指,除非法庭批出臨時禁制令,否則毋須停工。 新田科技城的城規程序來到最後一關,所在的三張分區大綱草圖獲特首會同行會核准。不過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正面對司法覆核,並獲法庭批出許可,報告最終有可能被推翻。 政府將草圖刊憲的同時,宣布為科技城的平整及基建工程招標,政府指不能蹉跎歲月,項目已經過充分研究及諮詢,合法合規,社會有強烈聲音提速發展創科,政府不會、亦不應純粹因個別人士提出司法覆核,而停止推展裨益社會的項目,將全力應對挑戰,期間會審慎務實推展項目,年底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期望首批創科用地2026年完成平整。 曾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劉振江不認為政府「做壞規矩」,又指具爭議的填塘工程要留待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建成才開展,認為仍有時間處理。 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劉振江:「香港以往很多工作停了下來,因為遇到少少挑戰就停下來,令香港很多工作做不到,現在看有關程序,如何能夠在合適程序當中,假設留意到真的有事情是不可逆轉,我們如何留心該事是否真的不可逆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