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郵務員初步確診 昨日仍有上班 旺角郵政局明起關閉兩天
【有線新聞】一名郵務員初步確診。 香港郵政表示,該名郵務員於旺角郵政局工作,最近一次上班是昨日,她在櫃位隔板後工作,與顧客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上班期間有量體溫及戴口罩,香港郵政已即時安排所有一同工作的郵務員檢測,並消毒局內所有設施及郵件。旺角郵政局、智郵站及郵政信箱大堂明日及後日都會關閉。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中大多8名學生染疫 確診學生轉住獨立套房 同層宿生已完成快測
【有線新聞】中大新增8名學生初步確診或確診新冠肺炎。 中大昨日接獲通知,8名學生中,2人確診,6人對病毒呈陽性反應,校方已消毒他們去過的宿舍房間等校園設施,並安排確診學生入住有獨立浴室及廁所的房間,等候政府進一步安排,居於同一座相同樓層的學生亦已做快速病毒測試,校方會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聯繫,採取必要措施跟進。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網上另一名義宣傳 婚紗店Dolly Bridal突結業 逾百對新人涉被騙近百萬元
【有線新聞】有團體接到準新人求助,稱在一間婚紗店買婚紗後店舖突然結業,事主們無法要求退款。 涉事的Dolly Bridal,Facebook專頁在去年平安夜後就沒再更新。 工聯會說收到約110名事主求助,涉款近100萬元,有個案更損失多於3.2萬元。這間婚紗店會在社交網站用另一名義宣傳,吸引事主到店舖試身,但收款的又是另一間公司,有事主月初想再試身,聯絡時發現店舖已在去年底結業。 協助他們的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形容這是有規模的詐騙,促請海關嚴肅跟進,調查商戶是否有意圖欺騙消費者。 消委會高度關注事件,敦促商戶盡快主動聯絡受影響顧客,以及處理預繳套餐等安排,說如果商戶在收取款項時,並無意圖提供合約列明的貨品及服務,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增1,347宗個案 3歲女童危殆 醫局認千計患者未送院 須優先接收老幼重症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347宗新型肺炎個案,初步確診創單日新高,約有2000宗,多4名患者危殆,都是長者或幼童,醫管局首度承認,數以千計的患者在社區無送院,會實施新分流措施,優先安排長者、幼童及重症患者入院。 危殆的3歲女童,星期六到威爾斯醫院急症室求診,入院後情況惡化,轉到啟德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暫無使用人工肺,第五波疫情,有300多名4歲或以下兒童中招,她是其中一個。 醫管局實施新分流措施,將隔離病床留給病情嚴重長者及兒童病人,讓他們優先入院。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希望大家將醫療資源留給最有需要的病人,我們會大減醫院非緊急服務、預約檢查及診症等,以便調動所有資源應付今次危機,若情況進一步惡化,我們不排除會暫停部分醫院的常規服務,以便一些醫院集中接收確診病人。」 本港新增1345宗本地個案,九成五懷疑是Omicron,第五波疫情累計約8,300宗本地個案,本月的個案,平均每隔兩、三日就倍增,大量患者滯留家中,李立業:「現時醫院的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數目,嚴重超出我們可應付容量,我們的隔離設施已飽和,我相信必然有數以千計的病人仍在社區中,這個是不理想的,至於年輕、病情穩定及症狀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牛池灣彩雲居逾廿名長者快測陽性未送院 院友未隔離 家屬:等一鑊熟?
【有線新聞】多間院舍爆發疫情,屯門扶康會良景成人訓練中心全部院友要檢疫,另外牛池灣彩雲居多名長者快速測試呈陽性,但未獲安排送院,有家屬形容,等同要所有院友一齊受感染。 再多11間院舍出現感染個案,包括新蒲崗百樂護老院、元朗厦村青松護理安老院等。其中屯門扶康會良景成人訓練中心多名院友確診,整間院舍的人都要檢疫。至於前一日公布有5名院友及一名員工初步確診的牛池灣彩雲居護理安老院,其他長者還未送入檢疫中心,有院友家屬引述院舍說,累計有20多名長者快速測試呈陽性。 院友家屬溫小姐:「院舍說有3人情況嚴重已入院,其他人即使救護車送到醫院都打回頭,說沒有床位接收。衞生署一直叫他們等,完全沒有人上門幫全部長者檢測,完全沒有,一直都在等。」 溫小姐說,院舍安排檢測陽性的長者集中搬到同一區域,不過那些房間的間隔並非密封,擔心其他長者都會受感染:「是擔心,但甚麼也做不到,因為衞生署指引列明不准出入,甚至我今天聽到院長說,連快速測試包最基本可以做的都用完。(政府)最基本是否應將確診長者送入酒店或一些地方,隔離開沒染病的長者。你這樣等、等、等,等他們『一鑊熟』嗎?只是等全部長者感染。」她說她70多歲的父親仍未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院友檢疫急增亞博將爆滿 當局急尋更多檢疫設施、籌備短期內再增亞博床位
【有線新聞】社會褔利署聯同衞生署,正籌備短期內再增加亞洲國際博覽館的院舍檢疫床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說,由於疫情越來越嚴峻,亞博館用作院舍院友檢疫的床位將在數日內爆滿,正在尋找更多合適作為檢疫的設施,短期內會將亞博的檢疫床位由現時的640個再增加至1028個;他又建議透過新一輪防疫抗疫基金,為前線的院舍員工提供為期五個月、每月兩千元的特別津貼。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林哲玄倡分區全民強檢 安排長期病患者轉到私家醫院
【有線新聞】立法會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建議分區推行全民強制檢測。 林哲玄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有必要透過大型強制檢測,盡量找出社區的傳播鏈,認為可以用區或屋苑作單位,但要有配套配合。舉例指市民要出示「綠碼」,即是打齊針、有陰性檢測結果,沒去過高危地區,才能搭港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他又認為,可安排在公立醫院覆診、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轉到私家醫院,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30年來升17倍 有病人組織促政府審視藥物資助門檻
【有線新聞】本港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過去30年間上升了17倍,病人組織調查發現,患者平均一天腹瀉9次。 香港結長友會去年12月至上月透過問卷訪問61名患者,四成六患者在30歲或之前確診,發病最嚴重時平均一天進出洗手間9次。醫生說嚴重的患者可能要切除結腸,建議用生物製劑治療,但申請藥物資助的門檻高,促請政府審視。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母攜染疫女嬰急症室苦候半日:醫療系統已崩潰 有人強檢後四天始知中招
【有線新聞】近日很多確診者未獲安排送院,有市民帶檢測陽性的女嬰到急症室,等了超過13小時仍未能入院,亦有人檢測後4天才收到初步陽性短訊通知。 雷小姐13個月大的女兒周六晚上開始不飲不食和發燒,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連她的丈夫也呈陽性,全家與外傭連夜到急症室求診,雖然獲安排做檢查和跟進,但要在外面等床位,雷小姐:「但問題就是到了發燒區後情況就很差,因為你真的是坐在這裏,在帳篷下。起初我們還坐在帳篷外,就是坐在這裏不知道在等甚麼,等、等、等。我明白這並非是醫護的問題,醫護們都很樂於助人,根本是配套不足夠,我認為醫療系統其實已經崩潰了。」最後等了超過11小時,女兒和爸爸入到醫院的走廊,有一張小床,不過仍要繼續等安排。 和她一樣要等的人,還有住在黃大仙東匯邨的王小姐,因為大廈有確診個案,本月4日開始要做五次強制檢測,首四次都即日收到陰性結果短訊,不過上星期三做完第五次檢測,隔了四天,至周日早上才收到初步陽性的結果,王小姐:「自己居家隔離,中途幾天不斷打電話,沒有一次能打通。自己會害怕,沒辦法肯定自己真的確診,中途沒有任何電話打給你,現在是陽性的話要怎樣做,就算想自己入院也不知可如何做,只是不停看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沙田茂泉樓、上水呈祥樓解封 分別發現8宗、6宗初步陽性
【有線新聞】沙田水泉澳邨茂泉樓及上水祥龍圍邨呈祥樓,完成圍封強制檢測,分別發現8宗及6宗初步陽性個案。 茂泉樓的強制檢測在早上約10時半完成,居民出示陰性檢測結果後可離開。行動中有1,150人接受檢測,發現8宗初步陽性個案,政府派員到訪490戶,其中60戶無人應門。 至於上水祥龍圍邨呈祥樓,行動在11時半完成,有約1,550人做了檢測,發現6宗初步陽性及1宗不確定個案。另外在到訪的640戶中,有60戶沒人應門,政府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跨境司機接連確診致物價上升 消委會籲勿搶購:政府昨與內地溝通、供應沒問題
【有線新聞】近日接連有跨境運輸司機確診,內地供港的貨物供應不穩定,令食品價格上升。消委會說供應不會有問題,呼籲市民不用搶購。 消委會主席林定國:「昨天政府都說了與內地都溝通了,似乎實際食品各樣供應本身不應該是問題。我想都是那句,市民自己有準備是合理的,但千萬不要一窩蜂,原本不緊絀的都變了很緊張。大家你做我又做,羊群效應,反而會令社會氣氛太繃緊,我認為不太需要,也未必幫助到整件事。」
- i-cable
- 2022年02月13日
醫生拒寫豁免信 長期病患嘆疫苗證影響生活 團體憂病人為「通行」貿然打針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落實在即,有不適宜接種疫苗的長期病患者不獲醫生簽發豁免信,擔心影響日常生活。有病人組織憂慮,有病人為了減少不便而貿然接種疫苗。 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Peter,一直都想接種疫苗但病情不理想,醫生也說他不宜接種,卻不願幫他寫豁免信。Peter:「普通科就說他不能作主,我亦回去看內科,她就不建議接種的,但著她寫豁免信,她說什麼也不會寫。大多數是不會給予任何理由,總之她說不寫便不寫。」 到最近有醫生願意幫他寫,不過只是暫緩打針至本月22日。Peter:「我是無助的,連買必需品或者買頓飯我們都做不到,我們留在家又如可呢?他們每一刻只要求我們做這事、那事,但完全沒在病人的角度想過。」 有病人組織質疑接種指引不清晰。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在政府谷針的情況下,會不會這類證明書會有紀錄?會否令那醫生有點麻煩?對發出證明書存有疑慮。」他不希望這類病人為了疫苗通行證而貿然打針。林志釉:「有些病人可能自身也行動不便,加上他亦不能去某些場所,亦擔心他們為免生活上的不便,貿然去接種疫苗,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要判斷有長期病患的人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林志釉認為政府需要訂立更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