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預算案|謝偉銓:可考慮公務員、問責官員、議員等凍薪一年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發表,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在本台節目提出公務員、高官和議員凍薪,同時要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表現好才獲加薪。 面對千億元以下財赤,本身是紀律人員薪常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在本台節目《議員同你傾》,說可以考慮公務員、公營機構、問責官員和議員凍薪一年。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大家都知過去我們調整不高,1%多一些,就算要我們凍薪,我覺得我會支持。減薪就要看幅度,都要衡量造成的影響,包括公務員的士氣及對私人企業方面的影響。」 謝偉銓擔任召集人的立法會板塊「G19」,亦共同建議一併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你做得好、達標的便有增薪,你特別出眾的,是否該年可以有獎金?做得一般、比較平庸的,是否可以不讓他們增薪?省下來的錢可以給積極的人。不是純粹用這方面減少開支,反而是提升績效。」 政府之前在預算案已提出削減部門1%經常開支,謝偉銓相信有空間再減,建議兩年內最少減5%,「逼使大家認真看,很多時資源方面有沒有可以削減?程序上是否太過冗長、重疊?正如過往也有,我們做建造最容易,就是面積,三個主要部門都看面積,大家同樣的,後來便說某個部門看完,以它為準便可。」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袁國勇:院內病人感染機會很低 籲肚瀉勿隨便服抗生素
【有線新聞】瑪嘉烈醫院腫瘤科懷疑爆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涉及3名醫生、一人短時間內死亡。港大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認為院內病人受感染機會很低,又提醒市民一旦出現肚瀉不要隨便服食抗生素。 協助調查感染源頭的袁國勇指,目前只是懷疑爆發,因為只有一人驗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但會循群組方向調查。他提及醫院環境很乾,而且每天消毒,不利病毒生存,院內病人受感染機會很低。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因為它不是靠空氣傳播,不是一個呼吸道感染。因為我們檢查病人前會先做手部衞生,然後才會接觸病人。因為病人去醫院受感染就不是很可能,再加上食肆的可能性,如果真的食肆引起爆發就不會只是腫瘤科醫生。」 三名醫生曾經共用洗手間,他說可能是傳播途徑,考慮到這種病毒通常活躍在夏天,加上離世醫生年輕和沒有長期病患,不排除是化學藥物或自體免疫疾病引起。他提醒一旦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腹瀉,服食抗生素反而增加併發症機會。 袁國勇:「我呼籲醫管局同事,如果有肚瀉情況不要隨便服食抗生素,以及立即把大便驗清楚。尤其我們年輕和身體好的人。根本腹瀉,無論是病毒或病菌是不需要服食抗生素,把它全部排出便沒事;只是年紀大或年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長沙灣貨車失事翻側 尾隨電單車收掣不及 六旬鐵騎士腳傷送院
【有線新聞】長沙灣有貨車失事橫臥路中,尾隨一輛電單車剎掣時失控翻車,司機受傷,貨車司機涉嫌危險駕駛被捕。 密斗貨車橫臥路中,阻擋著部份行車線,路邊防護欄損毀。清晨六時半,貨車沿龍翔道東行駛至蘇屋邨附近失事,撞向路邊石壆翻側,尾隨電單車剎掣時懷疑失控翻車,63歲司機雙腳受傷送院。警方拘捕43歲貨車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引致他人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元朗兩男倒斃住所 朗屏邨一男墮樓亡 據悉三人為親屬關係
【有線新聞】元朗三名男子被發現分別倒斃住所及墮樓死亡,消息指三人是親屬關係,警方正調查兩宗案件有否有關連。 消息指,三名死者是父子及爺孫關係,警方昨晚8時許接獲報案,宏達路振興新村一間村屋有兩名長者昏迷不醒,到場證實兩人明顯死亡,初步調查是兩父子,父親約90歲、兒子約70歲,發現兩人有疑似刀傷。差不多時間,朗屏邨悅屏樓一名男子墮樓死亡,死者年約20歲,消息指是振興新村90歲死者的孫兒,重案組探員檢走一些利器,懷疑與案有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慢病共治|至今逾10萬人參加 計劃擬擴展至涵蓋血脂檢查
【有線新聞】慢病共治先導計劃推出一年多,有超過10萬人參加。 計劃資助年滿45歲的市民到私家診所,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醫衞局指完成篩查的有約四成診斷為血糖偏高,甚至有糖尿病或高血壓,認為見到成效,確診市民亦可獲資助部分費用,繼續在家庭醫生接受診症、取藥及化驗,每年4至6次。基層醫療署亦正計劃將「慢病共治」擴展至血脂檢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2日
電車申請加價3毫至3.3元 稱乘客量未恢復至疫情前 運輸署:會審慎考慮
【有線新聞】電車申請加價,當中12歲或以上成人票申請加3毫子至3.3元。運輸署指會做好把關,審慎按既定程序審批。 小童票則申請加一毫子去到1.6元,65歲或以上長者票價申請加兩毫子至1.5元,月票維持不變。電車公司解釋乘客量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較2018年低逾一成五,面對營運成本攀升、保養及翻新車隊開支,所以申請加價。 運輸署指會考慮電車服務及改善計劃的質量,上次調整票價後的成本及收入變動、未來收支及利潤等預測,以及公眾接受程度,聽取意見後再向特首會同行會提交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元朗兩男倒斃屋內 警方正調查事件原因
【有線新聞】元朗兩名男子倒斃屋內。 多名警員到場,拉起封鎖線,在村屋內蒐證。警方晚上8時許接獲報案,指振興新村有2名年長男子在屋內昏迷,救護員證實兩人明顯死亡,警方正調查事件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蕭澤頤︰研修例針對「傀儡戶口」持有人 降低檢控門檻
【有線新聞】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討論去年罪案數字,蕭澤頤說當局正研究修例,針對傀儡戶口持有人降低檢控門檻。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新加坡的條例其實在檢控方面,其實他們如果能夠證明到他是允許其他人操作其戶口,或甚至他沒有採取一個合理措施查明資金的來源,檢控已經可以做得到,我們正在這方面研究中。」商界(二)廖長江︰「受害者往往受騙原因,騙徒能很準確地報出他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當中如果他們(受害者)申請時涉及一些可能是中介公司等,我們都會將相關情報交給內地公安進一步調查,在香港同樣亦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將採用「能力為本」新模式培訓醫學人才
【有線新聞】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將採用「能力為本」新模式培訓醫學人才。 醫專主席李錦滔在傳媒春茗表示,醫專轄下15個學院的培訓課程重點,將逐步落在知識、技能和態度上取得可衡量成果,持續評估和回饋,取代單以完成固定時數培訓和傳統單次考試。 由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支持的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已提供7個專科培訓,李錦滔期望將來可利用深港培訓中心,互相承認兩地醫院的培訓時間,「好處有很多,可以互相交換培訓學員,接觸更多病例有更多臨床經驗,幫助培訓同時又沒有減少人手,對整體培訓有幫助。現在有幾個專科都相對地比較缺人,包括麻醉科醫生、放射診斷醫生都缺人,眼科亦都缺人,這些都是較大專科缺人,在整體做多些專科培訓,看能否改善人手。」 醫專亦會為明年5月生效的預設醫療指示條例推出「實務指引」,由法律框架、標準表格、居處離世、保障治療提供者等範疇,詳細解釋條例應用情況,讓醫生學習與病人溝通。預設醫療指示小組召集人謝文華醫生︰「亦需要評估病人同家人的情緒,及對這件事的接受性,有些很容易立刻便會說,有些家人不是很想說,病人卻很想說,要記住照顧計劃的傾談不是一次性,切勿一次傾談就要逼病人簽名。」醫生又指預設醫療照顧計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警暫加裝615組閉路電視 冀每年多2500組 蕭澤頤:助三謀殺案8小時內破案
【有線新聞】警方在全港各區安裝閉路電視系統,至今已經有615組,目標未來每年加裝2,000至2,500組。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新安裝的閉路電視一共協助警方破獲122宗案件,當中包括主要罪案、兇殺案、爆竊案及行劫案等,亦幫助我們拘捕202人。有25宗是在兩天內破案,再深入說,這25宗案件三類罪案超過一半是在一天內破案,例如三宗謀殺案更加因為有閉路電視協助,能夠在8小時內破案。」 蕭澤頤希望到2027年全港至少有7,000組閉路電視,會研究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警方交代去年治安情況 指國安風險仍在 通緝犯親友助查屬依法行事
【有線新聞】去年全年錄得近9.5萬宗罪案,按年升5%,主要由於詐騙案增加,警方說逾300名「港漂」學生受騙,部分人輕率看待防騙資訊,至於國安風險仍然存在,邀請通緝犯親友協助調查是依法行事。 警方交代去年治安情況,一共錄得94,747宗罪案,當中近四成七是詐騙案,按年升11.7%,假冒客服騙案急增,錄得5,500多宗。318宗騙案受害人是「港漂」學生,被騙金額超過2億元,警方說會加強宣傳防騙訊息,務求內地學生來港前已經有認知,亦會改良防騙問卷做法。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最近有一宗案件涉及內地『港漂』學生,他有填問卷但最後仍然受騙,之後我們問這名學生,他與我們分享其實他填問卷時以輕率態度填,這當然不理想。」 而港區國安法及維護國安條例生效後,截至去年底拘捕316人,六成被檢控,警方說國安風險仍然存在,有人竄逃海外繼續危害國安。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簡啟恩︰「向通緝犯身邊人調查及搜集資料,這亦是我們依法辦事的一貫做法,如果大家可以理解,有些案件有通緝犯,或者簡單如有案件涉及失蹤人士,我們都會向身邊人搜集資料,當然另一風險是軟對抗風險,看到很多人仍然打『擦邊球』,利用言語或利用網上散播不利國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1日
中大醫院向立法會爭取再順延3年償還政府貸款
【有線新聞】中大醫院向立法會爭取再順延3年償還政府貸款。 中大醫院2015年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出40億元政府貸款,原本須在2023年3月還款,2021年因應疫情提出順延兩年還款,今年3月19日屆滿。醫院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去年11月錄得開業以來首次錄得單月損益平衡,反映營運模式是商業可行,但預計在今明兩個年度仍會錄得虧損。而約1.8億元現金結餘不足以支持還款,有需要尋求財委會批准再順延三年還款,相信隨着醫院床位逐步增加,財務狀況有望改善,在順延貸款期間會探討可行的融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