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增986宗確診 九旬患者離世、三人危殆 院舍續有人中招 逾千人居家檢疫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986宗新型肺炎確診,一宗是輸入,大部分本地個案都屬於Omicron。初步陽性有約800宗,另外多一宗死亡個案,是感染Omicron的94歲長期病患者,她沒有打針。 離世的94歲女患者有長期病,周二因為呼吸困難、心臟衰竭入院,延至周四下午死亡。她感染Omicron、沒有打針。另外有三人危殆、六人嚴重,都是50歲或以上,大部分人沒有打針。出現死亡個案的深水埗溫暖護老院再多三人感染,整間院舍要檢疫。七間院舍再有人中招,包括院友、保健員及廚房工。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計及今日的個案,超過20間老人院有院友或員工確診,開頭都是個別人士,最近開始見到有爆發。院友不外出,工作人員會出入,很多時在自己居住地方或社區感染了,帶回院舍。」 懷疑爆發的還有愉景灣廣場,有客戶服務人員、清潔工及店舖職員確診,廣場要關閉大清洗。確診數字由過千宗稍稍回落,據了解是因為檢測量太多,趕不及化驗,未必反映真實情況。被問到圍堵政策是否仍有用、會否繼續圍封大廈,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目前能力或硬件配套下,早發現、早隔離的大前提盡量實行,政府一直維持動態清零的目標。」 當局短期內會啟用竹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明愛醫院內科病房爆疫 疑因染疫護師授課時傳五病人 同房醫護上班前須做快測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懷信樓12A內科病房出現爆發,至少有兩名護士和五名病人染疫。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估計,源頭是一名確診臨床護理導師。 該名臨床護理導師在2月7日接受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翌日確診。醫院追蹤時發現病房再有五名病人初步確診。 袁國勇到病房視察後,說導師2月7日曾經在病房教導新入職的護士,懷疑這是爆發原因。袁國勇:「該名護師教學時,常在病區6和病區5在外面走來走去教導學生,她間中會進去,和學生在床側看着弄餵食或小便的喉,過程中相信她要說很多話,以致這些帶病毒的微粒送到其他病人,令他們受到院內感染。」 五名受感染病人都是70歲以上,有長期病、沒有接種疫苗。其中兩人病情去到末期,主要會做紓緩治療;另外兩人獲處方瑞德西韋;還有一人則因為病毒量低,要再觀察是否需要藥物。而同病房另一名確診護士沒有接觸過確診護理導師,但照顧過一名等候檢測結果的病人,當時只戴了外科口罩,該名病人其後確診。 袁國勇說同病房其他醫護人員不用隔離,不過每天上班前要做快速測試。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新世界贈基層20萬套檢測包 下月起由六機構派發
【有線新聞】新世界與檢測公司Prenetics合作,向基層捐贈20萬套快速抗原檢測包。 這批檢測包在本月下旬起會由社區組織協會、聖雅各福群會等6間非牟利機構推薦及甄選服務對象,再安排發放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檢測者可自行收集鼻腔拭子樣本,15分鐘就會有檢測結果。集團亦會向旗下管理的屋苑每戶免費派發兩包檢測包。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曾與初確記者同場 林鄭月娥檢測呈陰性 慎重起見會恆常快測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晚完成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 行政長官辦公室說,因應有出席特首記者會的記者初步確診,即使舉行記者會的演講廳有足夠距離,出席傳媒亦全程佩戴口罩,感染風險極低,但為慎重起見,行政長官會繼續恆常進行快速抗原測試,以策安全。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私隱署共收逾200宗「起底」投訴 正調查40宗相關案件、研加「被遺忘權」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正調查40宗涉及起底的刑事案件。 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起底刑事化條例去年10月生效以來,公署收到超過200宗相關投訴,比法例生效前多超過七倍。署方已要求12個平台移除超過1,700個起底信息,對於有議員建議在條例加入「被遺忘權」,讓市民有權提出移除網上關於自己的負面訊息,公署說會研究海外經驗及香港情況,再向當局提出建議。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朗屏邨兩廈、天盛苑盛賢閣解封 共錄24宗初步確診
【有線新聞】元朗朗屏邨兩幢大廈完成圍封強檢,合共發現14宗初步陽性個案。同樣完成強檢的天水圍天盛苑盛賢閣,則發現10宗初步陽性個案。 鵲屏樓及鳳屏樓下午2時許解封,居民陸續落樓離開,有救護車到場接走居民,共1,870人接受檢測,兩幢大廈圍封後分別有7宗初步陽性個案。大廈因為污水樣本呈陽性,昨晚圍封強檢。 另外,天盛苑盛賢閣下午3時許亦解封,發現10宗初步陽性個案,另有4個樣本須再次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稱政府沒放棄落實「雙普選」 曾國衞:大家要給予耐性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特區政府並無放棄落實「雙普選」,正努力創造條件,希望大眾給予耐性。 曾國衞:「畢竟過去廿多年,有些情況下,在民主發展方向上的確出現問題,以至需要撥亂反正,現在正逐步完善過去方向上出現了問題的情況。我相信隨着中央完善我們的選舉制度,包括愛國者治港全面落實、逐步改善,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條件會逐漸具備。大家都要給予耐性,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在解凍的情況,也需要一些時間慢慢重拾發展步伐。」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職安健最高罰千萬 議員批無共識:鮮判最高刊罰難阻嚇 勞工處:告知法庭嚴重性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修訂職安健條例,代表勞資雙方的議員都批評政府未有做好諮詢,就建議最高罰款額上調至1,000萬元,勞工處處長孫玉菡說修例不是為了懲罰,而是保障勞資雙方。 25年都沒有修訂的職安健條例,政府終於肯改,但勞資雙方都不滿意事前無做好諮詢。勞工界、勞聯周小松:「你說有幾輪諮詢?諮詢過甚麼工會團體?能否告訴大家?其實勞顧會星期三我有留意到,他們不同意將罰則下降至1,000萬,是沒有達成共識。」 工程界、經民聯盧偉國:「今次修例影響不只是工程建造行業,是各行各業,今次諮詢是否廣闊包含各行各業?我覺得相當懷疑。」 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如果由50萬升至1,000萬,即20倍,一個普通中小企,剛創業有沒有1,000萬資本放在這裏?」 勞工處處長孫玉菡強調法例不是為了懲罰雙方,孫玉菡:「各位企業、僱主不應該過分擔憂,如果僱主本身做足功夫,就算有意外也不一定被檢控。在職安健條例下既有檢控僱主的條款,亦有清晰針對犯法犯錯僱員的條款。」 有議員說過往鮮有判處最高刑罰,質疑提升最高罰款額也未能提高阻嚇力。孫玉菡:「在法例下大幅增加嚴重個案的罰則,清晰告訴法庭同類案件嚴重性大大提高,建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良傑樓解封共73人染疫 居民批生活打亂 稱願合作惟「政府也要配合我們」
【有線新聞】圍封了四晚的屯門良景邨良傑樓完成強檢,共發現73宗初步陽性個案,有居民不滿政府逐日延長圍封、打亂工作安排。 一聽到可以離開,大批居民馬上落樓。急不及待的還有牠們,讓工作人員檢查過陰性檢測結果短訊後,居民終於重獲自由。 不過就未必人人都像他那麼興奮,居民陳先生:「我認為不值得開心。我現在去補給家中這五天已用完的物資。(延長)一天再一天,日常生活部署被打亂,要持續與僱主溝通,今天可能又不能上班。」居民張先生:「衛生情況比較差,沒有人倒垃圾,垃圾全堆在電梯口。」 有居民自己可以離開,但擔心一群確診的街坊和他們的家人。居民徐女士:「現在確診的居民全部留在家中怎辦?等?是,林鄭月娥是叫他們等,但等待也要讓沒有確診的(家人)做檢測,他們很擔心,家中有小孩又有長者。圍封不要緊,我們市民很喜歡合作,但合作之餘你們要配合我們,政府也要配合我們。」 政府由星期日晚上7時半開始將良傑樓列為受限區域,發現73宗初步陽性及三宗結果不確定個案。良傑樓的居民在圍封四晚期間,一共做了三次檢測,解封後毋須再強制檢測。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逾二百人待送院 當局籲輕症者求診私醫 有市民照赴公院 林哲玄:診所難隔離增感染風險
【有線新聞】至少有200名新型肺炎確診者仍等候送院,部分人已經等候四天,醫管局呼籲病況輕微的市民不要去急症室,轉找私家醫生求醫。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反駁私家診所沒有隔離設施,這樣做會增加傳播風險。 明愛醫院急症室外,有懷疑確診市民通宵在帳篷等待覆核。到早上,有市民不適,打算直接去醫院檢測。洪先生:「發燒,公立醫院會幫我照肺,私家醫院不會,好像來這裡會好些,可以做深喉唾液檢測。」來覆診的市民就說不擔心,蔡女士:「腳關節,最重要做好自己,洗手、不要除口罩。」市民:「我來整牙,我不怕,打了第三針,感染了都無事。」 瑪嘉烈醫院在室外擺設七個帳篷分流,如果急症室太多人,就會安排有病徵的病人在這裏等看醫生。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公布,截至周日,超過200名確診者仍等候送院,最久已經等了四天。 公立醫院內科病床平均使用率達98%,有七間已經爆滿,聯合醫院最嚴重,達119%。醫管局前一日呼籲,市民有病徵、病況輕微的不要去急症室,找私家醫生求醫,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反駁這樣做會增加傳播風險。 林哲玄:「私家醫生診所不能用來照顧新型肺炎患者,亦沒有隔離設施,即是想快些傳播出去,應該找一個地方集中處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D類食肆試行疫苗通行證 茶客嘆不便惟需從政令 有酒樓擬停業:生意如冰封
【有線新聞】D類食肆即日起率先試行疫苗通行證,12歲或以上人士至少要接種一劑疫苗,才可以進入食肆,但有酒樓負責人說疫情嚴重,加上生意差,打算暫停營業。 「先生,掃一掃你的安心出行,看看你有沒有針紙。」想在這裏飲茶,除了要量體溫、掃安心出行,還要職員用手機檢查有沒有打針,聽到這一聲才可以安心飲茶。旺角這間酒樓早上茶客不多,有食客說朋友仍未打針,沒法來茶樓飲茶。 茶客黎先生:「我有些唱粵曲的部分長者不可以來飲茶,這種危急時間都是沒有辦法,疫情嚴重,都是情非得已,雖然很不方便、沒辦法,大家想好便一定要這樣做。」 蕭先生:「不麻煩,都是在樓下掃安心出行,再上來出示針咭,都在安心出行的應用程式,很方便,政府這樣的政令,我們都要跟住走。」 食客跟着走,老闆亦打算休息一下,酒樓負責人打算周五起暫停營業,蘇萬誠:「新春後的茶市,現時只有約5%生意,我有兩層茶樓茶位也沒有開,所以是差不多是冰封狀態,昨天公布有約千宗個案,有些同事也要放半日假期,乾脆放餘下的假期,大家安心會好些。」 酒樓負責人指由於疫情持續、生意越來越差,已經與員工協商放無薪假,但暫時無計劃裁員,希望可以捱過此波疫情。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新例一度禁辦婚禮 政府終容兩見證人:為滿足註冊需要 有新人批安排不足徹夜憂心
【有線新聞】新的防疫規例下不少準新人都關注可否舉辦婚禮,因為政府網站兩日內修改兩次規定,由不能舉辦婚禮,改為新人之外最多給兩個見證人入內。 疫情下要「拉埋天窗」可以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要以為他們拍照這麼開心,本身可能拍照也不能,因為不知婚禮到底要否取消。 翻查前一日的防疫規例,寫著2月10日至23日不能舉行婚禮;去到晚上改為可以舉行不多於20人的婚禮;隔了一晚又不同了,除了登記官、監禮人等必要人員,只可以有兩名見證人觀禮。 有排了期早上註冊的新人說擔心了整晚,梁太:「消息不確實,7時說明早等消息,直至8時許都不確實,男女各一個家長,沒有、之後再看相。」她妹妹都是早上行禮,黃太:「不幸中大幸是可以完成到願望可以出嫁,其實整晚都在這等這個消息。」羅生:「也是平常心對待,如果今天不行,便再擇日。」 真的有準新人要再擇日,有證婚律師說有客人原本星期五才簽紙,但因為簽紙後要回內地工作,決定提早在新例實施前匆匆簽紙。徐志剛:「收到消息指今日開始不能證婚,(準新人)便即時致電給我,我唯有便扔下所有事,衝去寫字樓,在約5、6時為(該對新人)證婚,情況很混亂。」 有新人說這日行完禮,都還要想何時設宴,怕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