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民建聯曾斥僅派局長接待梁萬年 林鄭月娥稱不介懷 籲日後可查詢特首辦
【有線新聞】民建聯早前質疑政府只派局長接待國家衞健委專家梁萬年,其後發現特首早已親自接待而向她公開致歉,林鄭月娥說不介懷事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席李慧琼將新聞稿轉述給我,亦親自向我致歉。我的回應是毋須介懷,如果日後民建聯朋友就政府的工作有任何疑問,可以向特首辦查詢,亦不用提升到行政立法關係,我們與每個政黨交往都坦誠。」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七廈解封 共發現887宗確診
【有線新聞】昨晚被圍封強檢的7幢大廈已經解封,共發現887宗確診。 其中何文田愛民邨德民樓約1,300人做了檢測,209人確診,陽性比率約16%;黃大仙富山邨富仁樓同樣有16%人確診,有186宗個案;屯門友愛邨愛曦樓則有1,640人做了檢測,206人確診。 另外秀茂坪順天邨天樂樓及天暉樓檢測了的1,540人中,有222人確診;至於青衣長亨邨亨翠樓、牛池灣怡發花園分別有59人及5人確診。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港大研究證倉鼠可自然染疫再傳人 反映或為新冠病毒另一宿主
【有線新聞】第五波疫情,社區不單有Omicron變種病毒,還有Delta的傳播鏈,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研究確認倉鼠是自然感染Delta變種病毒,再傳染人類,反映倉鼠是病毒另一宿主。 寵物店女職員1月中確診感染Delta變種病毒,懷疑經染病的倉鼠傳染,當局撲殺了2000多隻倉鼠。研究人員其後在寵物店及倉庫收集了超過100隻倉鼠的樣本,有一半倉鼠均帶有Delta變種病毒,再透過全基因分析發現倉鼠數個月前在外地已被人傳染。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牠們與歐洲的Delta病毒基因極之相似,達99.99%,(病毒)在倉鼠中蔓延了大約3個月,很可能感染源頭來自農場。」 潘烈文又說,病毒可在倉鼠之間互相傳播一段時間,再傳染給人類,反映倉鼠有機會是病毒另一個宿主,即是病毒可以在動物的體內生存及繁殖。潘烈文:「病毒可由一隻倉鼠傳染給其他倉鼠,情況就類似禽流感,一個農場中有禽流感的話,能夠蔓延開去、以致傳播。倉鼠感染後未必有嚴重病徵,可繼續在倉鼠農場或聚集地方,可以繼續傳播。」 全球至今已發現水貂、白尾鹿及倉鼠均可感染到新型冠狀病毒,潘烈文建議要長期監察這些高危物種,檢驗牠們的樣本有否帶病毒。政府說已停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保安局設專隊處理拒絕隔離者 鄧炳強:市民不可選擇入住與否 稍後或票控一人
【有線新聞】消防處推出熱線讓確診者申請盡快入住隔離設施,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已成立專責隊伍上門處理拒絕入住隔離設施的個案,其中一人或會被票控,他提醒有隔離令在身的市民不可選擇是否入住。 熱線推出至今收到的24,000個訊息,當中只有一半是想盡快入住隔離設施的確診者,其餘一半並非真正求助或是資料不全,累計只有26,00人獲安排隔離。對於有市民不願意隔離,鄧炳強說設立了專責隊伍上門處理,「我們的專隊去了79個家居的地方,經終極解釋後有78人有應我們的要求前往隔離設施,餘下一人我們現時正檢視證據,稍後可能會以傳票方式檢控。」 快速測試呈陽性的患者申報後會收到短訊,詢問是否願意入住隔離設施,鄧炳強說市民其實並不可選擇是否入住:「出了隔離令後我們有關當局要求你去隔離中心,你便要去,這個是非常負責任的行為,(詢問意願)只是協助我們安排優次,並不是說不想去便可以不用去。主動要求進入比較容易,屆時如果人人也反建議說不想去隔離中心,沒有能力確定他的情況是否這樣。」被問到會否令市民不再申報,鄧炳強希望社會可以盡自己一分力,令疫情盡快退卻。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政府拒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港大研究指禁晚市堂食無助遏疫 林鄭:獲澄清屬斷章取義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目前亦很難下定論疫情是否已經見頂,仍未是時候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12歲或以上的市民第一針接種率已經超過90%,不過特首林鄭月娥說社交距離措施仍未能放寬。林鄭月娥:「不是簡單而言當疫苗接種率達至某一個地步,就可以完全放棄這些社交距離措施,因為疫苗接種最重要的效果是減低重症,甚至死亡,它未必可以讓我們整個社會很安全,從而不需要再有一定的社交距離措施。到底香港第五波疫情現時是在高峰的平台期,還是仍會再上升,還是已踏入下降期?暫時是太早,要不斷監察。」 港大團隊發表研究分析本港之前幾波疫情,指在限制食肆座位後禁晚市堂食無助減低病毒繁殖率。林鄭月娥說早上就此事與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了解過,「我這天早上得到粱卓偉教授的澄清,那份報告提到晚市禁堂食對遏制疫情及病毒傳播是無效,是斷章取義的。」 至於全民檢測到底做不做、何時做?林鄭月娥說要把握好時機才會做,目前會集中圍封強檢。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近四萬院友經外展隊打首針 政府擬下周五前到訪所有院舍 羅致光籲家屬改變主意撐打針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下周五前為所有院舍院友接種至少一針,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接種率已經過半。 截至昨天全港近1,100間公私營安老及殘疾院舍中,已有近970間院舍、共4萬名院友獲外展隊或到診醫生接種疫苗,接種率是52%,政府會在未來一個多星期為餘下約130間院舍適合打針的院友打第一針。 勞褔局局長羅致光說目前仍有一成院友的家人反對長者打針,呼籲他們改變主意。羅致光:「實際上在院舍的環境,替長者打針同時能保護其他人,因任何一個體弱長者當他不打針而不幸感染,感染身邊或其他院友的機會很高,甚至一些不適合打針,醫生評估不適合打針也會因這情況而受感染。」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鄧炳強稱消防處熱線收逾2.4萬條訊息 設專隊處理拒絕隔離者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消防處熱線,讓確診者盡快入住隔離設施。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推出至今收到約24,000條訊息,並設立專責隊伍,處理拒絕入住隔離設施的人士。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九龍灣公司遇電騙失損過千萬元
【有線新聞】九龍灣一間公司遇到電話騙案,損失1,100萬元。 公司位處九龍灣宏通街,59歲女負責人昨天報案指早前接獲一名男子來電,自稱是總公司的負責人,要求事主將公司戶口內的資金轉帳至指定戶口,事主按指示分七次,將合共約1,100萬轉至兩個本地銀行戶口,其後她懷疑受騙報警。
- i-Cable
- 2022年03月10日
太古廣場傷人案 事主危殆 梅窩男涉企圖謀殺被捕 初步顯示二人不相識
【有線新聞】金鐘太古廣場傷人案,事主目前危殆。警方在梅窩以涉嫌企圖謀殺拘捕一名男子,初步顯示他與事主互不相識。 被捕的23歲運輸工人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凌晨由水警輪從梅窩帶到香港仔水警基地,警方在他家中檢獲案發時穿著的衣物。 星期三晚,一名70歲的退休男子在金鐘太古廣場坐在座椅上看手機,被人突然從後箍頸,倒地後再用腳踢。事主頭、臉受傷,送院後情況危殆。警方調查後,星期四在梅窩拘捕疑犯。 港島總區重案組總督察鍾志強:「事實上是否與受害人不相識?暫時沒有證據顯示他們認識,這是其中一個調查方向。疑犯當時的精神狀況是調查方向之一,至於他的精神病記錄,因為拘捕了他不久,其他資料仍在調查中。」警方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
- i-Cable
- 2022年03月10日
港大日前清太古橋標語 學生會聯院會指感遺憾、促校方交代原因
【有線新聞】港大日前清除太古橋標語,學生會聯院會對事件感到遺憾,促請校方交代原因。 聲明提到早前校方圍封太古橋是以改善環境為名,行清除標語之實,而聯院會曾透過電郵向校方詢問工程細節,但在標語被清除後仍然未獲回覆;又指校方如今抹去對港大學生社政參與極具意義的標語,損害學生表達意見的自由,令人失望。
- i-Cable
- 2022年03月10日
聶德權指約6,400名院友或家屬反對打針 至今已為逾900院舍院友接種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截至二月底,約6,400名院友或家屬反對接種疫苗。 政府早前預告會設外展隊為院舍打針,聶德權在社交平台說,星期三成立了一個外展接種協調中心,公務員事務局、勞福局、社署及衞生署都有參與,目標下星期五前加快協調外展隊到全港院舍為院友接種疫苗。他說已有930間院舍獲安排為院友打了至少一針,中心會安排外展隊為剩餘約170間院舍院友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