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聖保祿醫院將協助營運港灣道長者暫托中心
【有線新聞】聖保祿醫院將協助營運位於港灣道的長者暫托中心。 政府早前透露會在社區會堂等地方增設7至8個長者暫託中心,希望私家醫院聯同非政府機構承辦,安排醫護駐場。聖保祿醫院表示將與樂善堂合作,承辦港灣道體育中心,為暫托中心提供醫護人手。中心現設有130張病床,照顧病情較穩定的院舍長者,直至檢測呈陰性後再送回院舍。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政府擬立法暫緩追租 有人建議公帑補貼商戶交租 陳茂波反問社會能否接受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立法暫緩業主追討欠租,有人反建議用公帑補貼商戶交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要反問整體社會是否能接受。 財政預算案提出立法,禁止業主追討商戶欠租三個月。陳茂波在網誌說,正全力籌備立法工作,會有優化措施平衡各方意見。對於有人對建議有保留,希望政府用公帑補貼商戶交租,陳茂波說很多更困難的基層市民生活及交租都有壓力,反問社會能否接受用公帑補貼商舖。加上外圍經濟波動、本地疫情反覆,運用公帑必須更加謹慎預留財政實力應對變化。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聖保祿醫院將協助營運港灣道長者暫托中心
【有線新聞】聖保祿醫院將協助營運位於港灣道的長者暫托中心。 政府早前透露會在社區會堂等地方增設7至8個長者暫託中心,希望私家醫院聯同非政府機構承辦,安排醫護駐場。聖保祿醫院表示將與樂善堂合作,承辦港灣道體育中心,為暫托中心提供醫護人手。中心現設有130張病床,照顧病情較穩定的院舍長者,直至檢測呈陰性後再送回院舍。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林鄭料逾30萬人居家檢疫 指內地人因疫情不願來港工作 物資包明加入止痛退燒藥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估計,超過30萬名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正留家檢疫。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估計仍在家檢疫或隔離的人數超過30萬,但30多萬可能是較高估的數字。2月底修訂剛才提到的完成檢疫或隔離安排,第六、第七天完成﹙快測陰性﹚就可離家,現在掌握的數字可能高估了。」 創新及科技局說,聯同廉政公署,自上月21日起累計向超過20萬個家庭,共46萬人派發抗疫物資包,入面有口罩、快速測試劑、探熱針、中成藥及心意卡等。食物及衞生局說明天起會再加入多兩件醫療物件。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明天開始、3月14日起,在抗疫物資包加入含撲熱息痛成份的止痛退燒藥,減緩感染人士的輕微症狀,為他們提供更周全保障。除了治療藥物之外,也會在明日、3月14日起,開始陸續向有感染人士家庭派發脈搏血氧定量計,即坊間稱為血氧儀,供家庭成員檢查心率、血氧量。」 另外,安老院舍人手不足,林鄭月娥昨日說在內地招聘照顧員遇到困難。她今日解釋,是由於香港疫情嚴重,內地人未必願意來港工作,不過已經成功招聘約100人。林鄭月娥:「困難未必一定在於薪酬待遇,加上特設抗疫津貼已經超過三萬港幣,不只是補充勞工、內地照顧、香港照顧員都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立會周三二讀僱傭條例修訂 羅致光期望高速處理
【有線新聞】立法會將於星期三二讀《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期望能高速處理。 羅致光在網誌說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疫苗通行證亦已實施,修例成為了優先工作,由法律角度釐清因抗疫措施引致的僱傭事宜,期望能在立法會高速處理。修例已於上月25日刊憲,包括訂明員工如需檢疫或隔離將視作病假,僱主亦不能因此解僱未能上班的員工。如果僱員不接種疫苗,又未能提供充分醫學證明,則會被視為正當的解僱理由。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七廈解封 共發現940宗確診
【有線新聞】至於昨日圍封的7幢大廈解封共發現940宗確診個案。 屯門的翠寧花園第1座發現41宗確診,友愛邨愛義樓、愛樂樓分別有215宗及223確診。 黃大仙東頭(二)邨偉東樓及竹園南邨雅園樓,分別找出34宗及101宗確診個案。另外兩幢大廈觀塘安達邨賢達樓及何文田愛民邨信民樓,共發現326宗確診個案。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有心理輔導協會指港人習慣拒絕求助 本港沒救災系統提供支援
【有線新聞】有心理輔導協會說,疫情求助熱線開通10日後接到25個求助,認為港人習慣拒絕求助,本港亦無救災系統提供支援。 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一名住在劏房的婆婆79歲,這類個案有兩、三宗 ,女兒是家中唯一照顧者,還有一個孫兒。女兒等救護車,等了20幾小時在家中離世。婆婆本身有柏金遜症,但他們三人確診後沒有與鄰居分享。」 他形容現時情況好像發生火災才找消防喉,建議政府應預先商討如何應對疫情及早培訓人才支援醫生、護士等。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立會周三二讀僱傭條例修訂 羅致光期望高速處理
【有線新聞】立法會將於星期三二讀《僱傭修訂條例草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說期望能高速處理。 羅致光在網誌說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疫苗通行證亦已實施,修例成為了優先工作,由法律角度釐清因抗疫措施引致的僱傭事宜,期望能在立法會高速處理。修例已於上月25日刊憲,包括訂明員工如需檢疫或隔離將視作病假,僱主亦不能因此解僱未能上班的員工。如果僱員不接種疫苗,又未能提供充分醫學證明,則會被視為正當的解僱理由。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屯門翠寧花園第1座解封 發現41宗確診
【有線新聞】屯門翠寧花園第1座早上解封,發現41宗確診個案。 大廈約727人接受檢測,發現41宗確診個案,而在到訪的350戶中,有22戶無應門,當局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有心人疫下派物資、當樹洞 百名義工「鍵戰」回答疑問 冀民間自救:很多人心靈受傷
【有線新聞】過去兩個多月,檢測、隔離安排一改再改,市面搶糧搶藥。有人則決定放低自己的生意,到處籌集和派發物資予有需要人士,希望民間自救,共渡疫情。 Emily:「快速測試套裝、傷風感冒藥,林林總總的物資,較兩年前疫情初期更難找。」家裡變成貨倉,物資不是搶購回來的,早在兩年前疫情初期,Emily已經在網上籌集,再轉送予有需要的人。Emily:「回覆求助訊息、整理、派送物資,只有我自己一個人。」 Emily:「保重,到達時再致電你。」每次都走遍港九新界,今次先去屯門,Emily:「有些這兩年來支持我的捐贈人,變成了確診者,他們倒過來問我,今次要你幫忙,可能是這樣﹙讚好﹚,對方不斷點頭,每一天都很累,看到這些情節,很感動。」 一個人、一輛車,還有一個畫面,撐住她做到今時今日。Emily:「看新聞見到有老翁排隊買口罩,輪到他時已經售罄了。老翁不斷哭,前面有一名年輕人買到口罩,走過去說讓給他,很心痛,為何會這樣。我當時在日本工作,立刻去買口罩。照顧家人需要後,全部拿出來免費派發。」 求助者:「我不知道應該要做甚麼,我有些無助。」每日數以百計的求助訊息等住Emily送貨後逐一回覆,家中好像變成急症
- i-Cable
- 2022年03月13日
私院遭質疑拒收患者違醫德 鄧竟成:疫下應互助、勿被規條局限
【有線新聞】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早前質疑私家醫院拒收新冠病人有違醫學原則,有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說,疫情下應互相幫助,不要被規條局限。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鄧竟成:「心中有些想好像做鴕鳥,將自己的頭貼在地上,為何香港會變成這樣?在一個危急、災難的情況下,大家不是應該盡快伸出援手?而不要將規程規條拋出來,找理由、藉口不去做。大家應該千方百計、同心協力,處理這個每人都要面對難題。」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亞博缺人手致使用率低 特首:已請求中央派醫療團 另指院舍放寬外勞惟招聘仍存問題
【有線新聞】林鄭月娥說亞博社區治療設施因為人手不足導致使用率偏低,已經請求中央派內地醫療團隊協助。 林鄭月娥:「中央原則上一定會支援香港,但因為兩地制度不同需要制定一些方案,他們到達後究竟如何協助,或者輔助醫院管理局進行治療的工作。」醫管局相信內地團隊來港支援後可減輕人手壓力,但沒回應他們的實際角色。 至於安老院舍人手問題,林鄭月娥指社署已經放寬輸入外勞條件,招聘仍然存在問題,但沒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