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住所、行李箱檢約3000萬元疑似海洛英及冰毒 男子涉販毒青龍頭被捕明提堂
【有線新聞】警方在青龍頭拘捕一名男子,檢獲市值約3,000萬元毒品。 警方根據線報,昨日在一幢大廈外截停一名男子,在他的行李箱檢獲32磚懷疑海洛英,其後在他租住的單位再檢獲34磚懷疑海洛英,以及六包共重六公斤、用茶葉包裝的懷疑冰毒。被捕34歲男子涉嫌販毒,明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警方荃灣帶走15人 懷疑非法集結及違反限聚令
【有線新聞】警方在荃灣拘捕15人涉嫌非法集結及違反限聚令。 下午5時許,14男1女在香車街街市附近被警員截查,靠牆一字排開,違反限聚令被票控。警方亦調查他們三輛私家車,無發現武器或違禁品。警方較早時接獲線報,懷疑有人因金錢糾紛醞釀衝突,到場埋伏,拘捕15人,被捕人士介乎17至63歲,涉嫌非法集結被押上警車帶走。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牽晴間第六座、長青邨青楊樓、麗晶花園七及八座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四幢大廈強制檢測。 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七及第八座居民陸續到檢測站採樣,粉嶺牽晴間第六座亦要圍封。政府說這些大廈污水樣本呈陽性,決定圍封強檢。 至於青衣長青邨青楊樓,因為近日有多宗確診,居民感染風險較高、要圍封。全部大廈目標明日下午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大埔林村河一片綠 環團解釋「大薸」無毒 料隨雨水上游漂至下游
【有線新聞】大埔林村河近日有大量綠色植物漂浮,河裏面亦發現死魚。 大埔林村河河面一片綠,看仔細些,一個個像魚塘的浮萍隨水漂浮,有些漂到渠口浮游。河裏有死魚,河邊的白鷺一於少理,繼續覓食。前一天更密集,附近太和橋底像鋪了草皮般,「綠」上行舟。 楊先生:「昨天(星期一)橋底有兩艘船打撈了一天,有數千朵,這些沒有毒素的,鄉下用來餵豬的。」李先生:「(怕不怕會影響你的魚?)不會,我來玩而已,釣到放回河裏。如果有毒的話,雀鳥會死。」 有環保團體說這些浮游植物叫大薸,通常在水流較靜的淡水環境繁殖,估計在林村河上游被雨水沖下來,渠務署預計星期四才能清理。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大薸本身沒毒性,不會產生毒素。腐化時會影響水裏氧氣,繼而令水產生異味,不像紅潮會產生毒素導致水裏生物中毒。」 鄭睦奇表示,附近屋苑會排放污水到林村河,本身水質不好,不會使大薸大規模繁殖,相信對河中的魚影響不大。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增7,596宗確診、連續四日少於一萬 張竹君指如人流增數字或反彈 另多151人死亡
【有線新聞】確診數字連跌六日,單日新增7,596宗確診,多151人死亡。首次有患者在專收輕症的中大醫院死亡,兩名長者有長期病患、都無打針。 星期一單日新增131宗死亡個案,滯後的有20宗,介乎43至106歲,大部分是長者,其中兩宗個案來自中大醫院,兩人都無打針。106歲女死者有長期病患,有腎衰竭,本月15日對病毒呈陽性後入院,上星期一轉到中大醫院,七日後死亡,死因可能跟新型肺炎有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她比較多病,本身有癌症、腎有問題、有大便出血的情況,都知道有一些情況,不會做很深入的調查。」 另一個89歲男死者患有慢性疾病,本月5日快速測試陽性後入院,16日轉到中大醫院,星期日轉為陰性,翌日死於細菌性肺炎,死因跟新型肺炎無關。 確診數字連續四日少過一萬宗,新增的個案4,432宗來自快速檢測呈報平台,繼續佔大多數,其餘經核酸核測找到。張竹君:「整體數字來看的確有慢慢回落的趨勢,至於再下降趨勢,究竟會慢慢向橫行還是會回落,還是會再低一些,甚麼速度呢?現時較難估計。當然疫情的趨勢跟人流非常有關係,如果人流增加當然有機會反彈。」 醫管局說,至今已向私家醫院借出超過400個新冠口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立法會搶文件案 梁國雄藐視立法會罪成 加監14天
【有線新聞】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在2016年立法會會議搶走官員的文件,裁定藐視立法會罪罪成,判監14天。 梁國雄被控違反《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的藐視罪,控罪指,他於2016年11月15日立法會會議搶走時任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的文件,引起騷亂,令會議程序中斷。案件在2018年被無限期擱置,至去年9月發還東區裁判法院重審,梁國雄否認控罪,今日被裁定罪成。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入稟指當局扔家當 無家者各獲賠100元 狄志遠批裁決「笑話」促政府道歉
【有線新聞】深水埗八名無家者指警方三年前丟掉他們的家當,入稟索償二千至一萬三千多元,審裁官裁定康文署須賠償每人100元。 起初有14個無家者入稟,現在四個失聯、兩個逝世,其中一人月初死於新型肺炎,只剩下八人見證裁決。無家者陳志:「有些交代,告訴他們我們贏了官司,上炷香告訴他們。多少不是問題,我們取回公道就算。」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最後一堂,律政司要求賠2.6萬訟費,完全無法理解作為最弱勢的無家者,都要被追訟費?」他說幸好無家者勝訴,不用支付律政司訟費。 事發於2019年冬至前夕,康文署聯同防暴警員在深水埗通州街公園清場,將無家者家當放在附近壁球場十二個一米高的垃圾車內,三日後棄置。小額錢債審裁處審裁官林希維說,沒證據顯示康文署有惡意,案件關鍵是處理家當是否合理謹慎。 署方解釋有透過現場無家者通知不在場的人,又說沒責任主動找回物主。審裁官反駁康文署事後沒在公園貼告示,而無家者未必互相認識,難確保不在場的人知道物品去向。康文署亦沒有盡「非自願託管者責任」,沒將無家者物品拍照、分類,只是混在一起,放入垃圾車,要無家者伸手入一米深垃圾車是強人所難。 不過無家者沒有單據證明有多少家當,只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臨時失業支援下月截止申請 工聯會促提高金額兼放寬門檻 涵蓋停薪打工仔
【有線新聞】政府推出一萬元臨時失業支援,下月中截止申請,有工會建議政府放寬申請門檻。 工聯會指現時申請人數多,失業情況比政府統計嚴重,提出多項建議擴大受惠規模,包括提高津貼金額,由一次性改為每月九千元、為期 6 個月,工會同時建議將申請資格放寬,涵蓋停薪留職、放無薪假等人士,取消失業前月入須低於3萬元的限制等,並簡化申請程序。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清真寺下月可重開 限人流迎齋戒月 沐浴室企位特別安排 冀信徒安心禮拜
【有線新聞】宗教場所可望下月21日重開,九龍清真寺負責人說,屆時將按照政府的防疫要求,實施分流及人潮管制,限制每個時段寺內人數,讓回教徒安心在寺內禮拜。 下月齋戒月回教徒迎來好消息,屬宗教場所的清真寺有望下月重開,教徒終於可以入寺禮拜。負責人說,重開後會實施分流及人潮管制等措施,限制寺內人數。九龍清真寺秘書艾歷斯:「其實我們守齋期一定要在清真寺參拜,但現在沒辦法。以前正常時最多可以三、四千人參拜,疫情後便一直縮減,現在最多四、五百人。周五最多人,疫情關係分開了兩個時間。」 回教徒進行禮拜的地方,地面貼上紅色和黃色膠紙,紅色前面不准站立,希望將信徒隔疏一點,艾歷斯:「回教人拜神時一定要站在一起,站在一起、不可超過四至五尺,在家中不是在清真寺,便會無法做到排成一直線,總之回教人不可以在網上拜神。」 為了令信徒更安心,信徒禮拜前清潔臉、手腳的沐浴室,有部分用紅色膠帶封著,梅花間竹般隔開信徒;又聘請人員來清真寺消毒,為的是希望在齋戒月信徒能夠順利禮拜。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運輸署要求79條停駛巴士線恢復服務 61條線續暫停至4月10日
【有線新聞】運輸署要求專營巴士公司恢復79條路線服務。 九巴、新巴、城巴等較早前獲准暫停140條路線服務,運輸署考慮最新車長缺勤情況有改善,加上政府公共服務下月逐步回復正常,要求各巴士公司恢復79條路線服務,並批准維持日間繁忙時段的班次調整,最多延長不超過10分鐘,延長後的班次間距不會超過30分鐘。 其餘61條包括額外班次的輔助路線、特別郊野路線等,繼續暫停至4月10日。
- i-Cable
- 2022年03月29日
教聯調查:逾七成受訪老師不支持下月復課
【有線新聞】小學和幼稚園最快下個月19日恢復面授課,有調查指七成受訪教師反對。 教聯會本月以問卷訪問約1,300名教師,發現超過七成受訪者不支持下月復課,原因包括幼稚園及小學學生疫苗接種率低、單日確診個案仍有數千宗,如期復課會有風險。 教聯會說政府應與業界和專家商討恢復面授課的標準,亦應在復課後提供快速測試劑給教職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