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四廈污水呈陽性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再有四幢大廈污水呈陽性被圍封強檢。 九龍灣麗晶花園第五及第六座有警員在大廈外駐守,居民陸續到檢測站採樣。柴灣翠灣邨翠福樓及翠樂邨翠祿樓亦要圍封,居民要在今晚完成檢測,預計明日中午至下午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據報林鄭赴深圳會見夏寶龍 特首辦回應指沒有補充
【有線新聞】有報道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往深圳會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特首辦說沒有補充。 林鄭月娥原定早上舉行抗疫記者會,因為日程調動暫停一天。有報道指,她前往深圳會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討論特首選舉及抗疫工作,特首辦回覆查詢時說沒有補充。另外選舉事務處發稿指,特首選舉提名期星期日開始至本月16日結束。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綠置居本月恢復揀樓 近百分之六貨尾單位被撻訂 招國偉倡日後予買家落訂前先睇樓
【有線新聞】因應疫情暫停揀樓兩個多月的綠置居計劃,本月21日恢復揀樓,今期同時推售的800多個租置屋邨貨尾單位,有近百分之六被人撻訂,有房委會委員建議安排買家落訂前先參觀單位。 「綠置居」計劃首次連同租置屋邨的貨尾單位出售給綠表買家,這815個單位平均售價約40萬元,最便宜的一間約14萬元就有交易,不過這些「平價樓」撻訂情況相比新樓嚴重得多。翻查各條租置屋邨的成交記錄,由去年10月至今,至少有48宗撻訂,佔總單位數目近百分之六,同期已經全數沽清的新樓啟鑽苑,只有一宗撻訂。 37條有單位出售的租置屋邨當中,以觀塘翠屏北邨最多、有九宗撻訂,大埔富亨邨、粉嶺華明邨及黃大仙東頭二邨各自有四宗。公屋聯會估計撻訂嚴重可能因為經濟不明朗,亦有可能是買家收樓時不滿意單位環境。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房協有安排一些準買家,在簽署買賣協議前容許去看看現樓的情況,我相信這個值得房委會在一些租置屋邨時、日後推售時,有否條件做一些相關安排,令買家可以實地看看單位,令自己更安全地看看單位是否合適自己購買。」 招國偉又說,最便宜的單位首期只是7,000元,買家未必覺得心疼,所以撻訂的人都多了。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警瓦解操控未成年少女賣淫集團拘五人 尋獲四名被操控少女、包括一失蹤女童
【有線新聞】警方瓦解一個操控未成年少女賣淫集團,拘捕三男兩女,包括集團女主腦及一名嫖客,受害女童至少有十多人。 檢獲的證物包括現金、冒牌手袋、首飾及香水等。警方說,集團去年起在網上認識受害女童及招攬嫖客,以交朋友、送禮物、提供食宿等手法,博取女童信任誘騙她們賣淫。當嫖客在社交平台下單時,集團會安排名貴房車接送女童到酒店與嫖客發生關係,女童事後分到的報酬極少。西九龍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鍾雅倫:「其中一個我們找到的女童,她的初夜、即是貞操,集團主腦以2萬元賣給嫖客,這位受害女童只得100元,即2萬元中有19,900元並非歸於少女,因此是很離譜。」 警方尋獲四名被操控的少女,介乎15至17歲,其中一人是失蹤女童;又發現過千段兒童色情影片及照片,保守估計至少有十多名女童受害,正追查其他嫖客的下落,不排除再有拘捕行動。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增5,823宗確診、120患者亡 當局指錄兩宗Omicron亞型輸入個案、暫未流入社區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823宗新型肺炎確診,衞生防護中心說數字仍屬高水平。英國近日出現多宗新的Omicron亞型變種病毒感染,本港亦有兩宗相關輸入個案,暫未流入社區。 最新的5,000多宗個案中,有2743宗是經核酸檢測確診,由快速測試平台呈報佔3,080宗。確診宗數連續一周維持在四位數,由上月26日的逾8,800宗,隔日減少千多宗。 疫情雖然好轉,不過英國近日出現多宗感染個案,是由兩款Omicron亞型病毒株混合而成。衞生防護中心說本港亦有兩宗相關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是兩位旅客、在機場找到的,是在較早時找到,暫時在香港社區沒有找到這種病毒,可能都是輸入的情況。這些病毒的情況、特徵是否真的傳播性特別高,會否引發嚴重的情況,這些需要等候進一步的分析。」 死亡個案方面,連同滯後個案多120人死亡,單日就有96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38歲男病人接種了三針科興疫苗、有精神科病歷,上月17日快速測試陽性後,情緒受困擾自殘,手部和胸膜受傷,送院後情況持續轉差。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繼續處方類固醇瑞德西韋及抗生素,病人繼續情況轉差後,見到他有肺炎跡象,有肺栓塞的情況,都是跟新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香港觀鳥會:全球黑臉琵鷺數量突破六千隻 本港棲息按年升近一成
【有線新聞】香港觀鳥會發現全球黑臉琵鷺數量突破6,000隻,在本港棲息的黑臉琵鷺亦按年上升近一成。 調查在今年1月完成,收集全球超過40個地點,包括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后海灣、南韓等,發現全球黑臉琵鷺數量達到6,162隻,按年上升18%,是有紀錄以來最高;而在后海灣棲息的黑臉琵鷺數量錄得369隻。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立會選舉開支申報出爐 李慧琼花241萬居首 非建制劉卓裕、馮檢基均逾220萬
【有線新聞】去年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選舉開支申報出爐,誰人「水喉」開得最大、收捐款「吸金」力最強、背後「金主」又是甚麼人呢? 花費最多在直選的是九龍中的民建聯李慧琼,用了241萬多元,主要由黨支付,當中影相用了2萬元,11萬多元租宣傳車連司機。其次是同區報稱無黨派的楊永杰,不過過半開支可以用捐款支付,其中徐莉捐了60萬元,與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同名。 同樣獲社團「泵水」的無黨派候選人,還有新界北的「港漂」張欣宇,深圳社團總會捐90萬元現金。張欣宇、楊永杰及非建制的譚香文都在選舉眾籌「吸金」,楊永杰的小額捐款最多,有25萬多元。 非建制派之中用最多錢在選舉的是新界西南的劉卓裕,用了226萬元,本身創立公關公司的他,第二大筆開支是在公關管理用了30萬元。劉卓裕在選舉收到170萬元捐款,全部來自一間報稱在英屬維京群島的公司。 九龍西馮檢基是非建制派之中第二多錢做選舉,用了222萬多元,不過無申報有否收捐款。當中最大筆錢是用在一份價值150萬元的服務協議,拍片、請人等都分別用了六位數。馮檢基亦是被食環署罰了萬元移除物品費的人,不過申報被罰款的都至少十多人。 另一名非建制新思維黃俊瑯選舉開支都過百萬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2019年國慶黃大仙參與暴動罪成 三人判入教導所
【有線新聞】11名男女被控2019年國慶日在黃大仙參與暴動罪成,其中三人判入教導所。 被告19至20歲,法官判刑說案發時是公眾假期,對公眾及交通影響較低。當日有人投擲汽油彈、有欄杆等設施被拆毀,暴動過程歷時40分鐘,但沒有對警方造成損傷,亦不能證明三名被告有份號召、鼓吹或煽動他人暴動;考慮被告年輕,相信是沒有深思熟慮、衝動行事,報告顯示他們有悔意,認為給予更生機會更符合公眾利益,判他們入教導所。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截至2月近萬五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 有議員批司法程序被濫用
【有線新聞】保安局說截至2月,約有14,800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有立法會議員批評聲請人濫用司法程序,有人更留港十年。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最大問題是政府政策,一旦有司法程序,遣返行動便會停止,他們(聲請人)充分運用司法程序內所有可以用的東西,包括重複司法申請、逾期司法申請,每一宗也上訴至終審法院。」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司法機構亦曾經作出很多改善工作,頒令不可以濫用程序,除非得到法官批准,否則他們不可提出司法覆核,我們入境處配合的程序,當如果(法庭)頒布命令,我們會盡快安排遣返。」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前區議員葉子祈去年巴士除口罩 獲判緩刑罰款八萬 官:有權不滿措施但沒權違法
【有線新聞】前西貢區議員葉子祈去年在巴士除下口罩與乘客爭執,違反口罩令等四罪罪成,判監八個月,緩刑三十個月,另外罰款八萬元。 案發去年5月,葉子祈乘搭巴士到將軍澳隧道時除下口罩,之後在巴士轉乘站向警員虛報患有焦慮症及呼吸困難不能戴口罩,早前被裁定誤導警務人員、公眾滋擾、故意阻撓巴士司機及違反口罩令,全部罪成。 由於他確診,四度押後判刑,裁判官說市民有權不認同政府的防疫措施,但無權違法。四罪共判監八個月,考慮已還柙一段時間,緩刑三十個月。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有議員關注醫護流失 新醫院有否足夠人手 食衞局:積極裁培本地人才、引入海外醫生
【有線新聞】政府正重建多間公立醫院,有議員關注醫護人手嚴重流失、新醫院落成後是否有足夠人手應付需求。食衞局說會定期檢視人手,亦有引入海外醫生。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所謂開源和節流都是非常重要,開源方面,當然我們十分積極栽培本地的醫療人才。不論醫生、護士及各種專職醫療,教資會資助學額,已由1,300個增至1,900個,增幅達五成,每三年會就醫療人手的報告調節資助學額的增加。不論是海外醫生,新的條例容許他們回港執業外,亦增加有限度註冊或者考試配額制度等等。」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警方啟用首個微信舉報平台 市民可拍片舉報危駕、衝燈等非緊急交通罪行
【有線新聞】警方啟用首個微信電子舉報平台。 這個應用程式名為「影住駕」,市民掃描二維碼後,可以上載行車紀錄儀或手機拍到的交通違例片段,向警方舉報非緊急交通罪行,例如危險駕駛、未有依照交通燈號,但不包括違例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