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林鄭籲全民下周一連三日自願快測 稱不會取代全民強檢 今聯同局長落區派防疫包
【有線新聞】防疫服務包開始派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起下星期五一連三日「全民自願快速檢測」,但不會取代全民強檢。 特首戴手套、面罩上陣,向西營盤居民派防疫服務包之餘,還有一個呼籲,林鄭月娥:「並不是替代了全民強制檢測,我們真的希望全城眾志成城、團結抗疫,所以能夠呼籲大家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將更可以鞏固這種團結抗疫的力量。」 林鄭月娥引述港大研究,找了一萬人做快速測試,星期五得出的患病率1.21%,推算全港人口現時有八、九萬人患病,所以希望全民快測盡快找出社區的個案。林鄭月娥:「不是一個完全的科學篩查的作用,如果你剛才聽得清楚,只是能找到一個得一個,然後讓我們可以拍一張照,知道一下現時的情況是如何,但不會是百分百。每一位市民只要用數分鐘便可幫助整個香港社會走出逆境,今次根本不可能強制,如何上門知道每個人有進行快速抗原檢測呢?有些工作是需要市民有那種公民責任感。」 她又說不會禁止市民該三天外出,但呼籲他們用防疫服務包內防護性較強的KN95口罩,政府亦會安排社工上門教長者如何做快速測試。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社聯稱已上門為700人打針 蔡海偉:有部分人臨時取消、籲政府加強解說
【有線新聞】社會服務聯會聯同醫學組織,上門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打針,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計劃開展近兩星期,已為約700人打針,約有一至兩成人臨時取消接種。 蔡海偉:「有一些姑娘上門為他們量血壓,發現血壓太高,醫生再檢查也認為不適合打針,這裡也佔了約一成。也有部份是因為臨時不同原因、如憂慮,聽到家人或其他親友的聽來消息,說打針後會有不適,令他們擔心。政府在大規模推行時,解說要做多些,有很多獨居長者得到的資訊並不全面。」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天氣轉冷「倒春寒」 市區早上低見13度
【有線新聞】天氣轉冷「倒春寒」,早上市區氣溫介乎13至16度。 荃灣早上氣溫約攝氏14度,市民出動長袖衫褲和頸巾,做運動的人繼續短褲上陣,但都有風衣保暖。元朗、上水、黃大仙、觀塘等都錄得14度,九龍城更一度只有13.3度,而大帽山就錄得6.1度的低溫,天文台說今早多區氣溫較昨日低4至5度,今明兩日清涼及風勢頗大、隨後回暖。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英官請辭 杜淦堃稱對本港司法制度影響有限 陳澤銘:只在法律專業判斷事件
【有線新聞】兩名英國法官早前辭任,律師及大律師代表說對香港司法影響有限,又提到法官是法治的守護者,希望社會給予時間,讓法院解釋國安法內容。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及副院長賀知義辭任,引起外界討論香港是否仍能保持司法獨立,律師會會長陳澤銘說過去幾年新聞、醫療等行業都受政治影響、立場兩極。陳澤銘:「特別在我們的專業範疇,只在法律專業判斷事件,有沒有受到壓力?在這方面是有,是否支持政府、 保皇?我的角度一定不是,是以法論法。如果政府真的做錯、超越界線,做了非法、不合憲法的行為,我絕對不介意出聲指證。」大律師公會主席杜淦堃:「每件案在法庭用的時間很多,我們可能審幾十天,有些案件可能準備了幾年,牽涉那麼多事情、證據,大家不要只看結果,或只看一篇報道中的百幾字下定論。」 杜淦堃又說對香港司法制度仍有信心,兩人辭任的影響有限,相信香港仍有很多法律人才。杜淦堃:「在英國頂級大學在法律學院名列前茅的學生,很多都是香港人,人才我們是有,要努力怎樣吸納這些人才,希望他們回來香港,希望他們加入我們行業 。」 他們說國安法實施後,終審法院只處理過一宗與國安法有關的保釋案件,希望大家給予時間,通過法庭的案件解釋國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英國現Omicron XE新變種病毒 許樹昌:傳染力較原來高一成 下周將討論長者打第四針
【有線新聞】英國出現新的Omicron變種病毒,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說,當地至今約有七百宗個案,新病毒雖然未成氣候,但值得本港關注,他又說科學委員會下星期將會討論長者接種第四針。 確診數字過去一星期持續回落,清明及復活節將至,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擔心疫情會反彈。許樹昌:「始終我們現時推算已有四百萬人受感染,但仍有三百多萬人未有染病,始終一旦有人群聚集,病毒便又有機會反彈,所以大家都是要小心,這段時間避免參加大型活動。」 Omicron引致的大爆發未平,另一波可能又來臨,英國自今年1月至今出現,數百宗由兩款Omicron亞型變種病毒BA.1及BA.2混合而成的新變種病毒Omicron XE。許樹昌說本港早前有兩宗由德國經荷蘭到港的輸入個案,驗出有類似的變種病毒,但基因排序與XE並非一模一樣,他認為暫時影響不算大。許樹昌:「英國由1月至今大約有七百宗個案左右,主要都是Omicron成份為主,所以都是短發病率,嚴重程度未見有所增加,世衛也提醒要開始留意一下,但未至於令人擔心到關注的地步,初步看來XE比BA型的傳染力會多一成。」許樹昌又說科學委員會下星期會開會討論接種第四針的安排,預計長者會是第一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日日有頭條:00年天頌苑地基沉降現輕微傾斜
【有線新聞】2000年,天水圍天頌苑六幢大廈原定1999年落成,但L座於安裝升降機槽時,發現地基出現不平均沉降,揭發L及K座有短樁問題,房屋署需要招標進行加固工程。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立選功能界別開支 狄志遠花近50萬元 不少候選人轉攻串流平台吸選民
【有線新聞】繼續2021年立法會選舉開支報道,我們前一天看過多名地區直選候選人過百萬開支用途和捐款吸金力,功能界別的選舉開支比較少,不少候選人都拍片放上網接觸選民。 唯一有非建制派參選的社福界,當選的新思維狄志遠是最「揼本」那個,總選舉開支花了近50萬元,其中化妝、髮型、拍照共支付9,000元,Facebook等社交網站賣廣告70,000多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申報的聲明書,是由久未公開露面的太平紳士兼職工盟創會主席劉千石見證。他的兩個對手廣告開支較少,朱麗玲與黨友一樣「揼錢」到無綫的MyTV SUPER,葉湛溪用30,000元在Youtube賣1個月廣告。 紡織及製衣界當選的陳祖恒同樣多用Youtube,用了50,000元拍片宣傳,這條召集鄉親支持的片段,1分鐘盛惠4,000元。這條片玩「快問快答」,2分鐘一樣4,000元。連任失敗的對手鍾國斌較傳統,7,000元印傳單宣傳、無拍照等個人開支。 同樣冧莊失敗的金融服務界張華峯也有拍照,納入近20,000元個人開支,當中8,000元是找人協助寫競選綱要及準備出席論壇。勝出的對手證券業協會主席李惟宏,選舉開支多張華峯7,000元,不過獲爸爸
- i-Cable
- 2022年04月02日
分別涉藥駕及販毒 新蒲崗及旺角兩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新蒲崗及旺角分別拘捕兩名司機,涉嫌在藥物影響下駕駛及販毒。 被捕的27歲男司機在車旁協助調查,昨晚10時許,一輛私家車沿爵祿街往大成街方向行駛,在彩虹道與一輛的士相撞,的士司機受傷送院治理,警員在私家車車上檢獲約5克懷疑大麻花,並派出緝毒犬協助,而私家車司機未能通過藥物測試,帶回警署扣查。 另外、凌晨1時許,警方在旺角登打士街與廣東道交界截查一輛可疑私家車,在車上檢獲約37克懷疑大麻花,27歲男司機涉嫌藏毒被捕。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屯門醫院遺失一名女病人組織樣本 院方已呈報醫管局 並向病人及家屬致歉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遺失一名女病人的組織樣本。 屯門醫院放射科醫生周三為該名女病人,進行超聲波引導乳房穿刺活檢,取出組織樣本,並進行X光影像記錄,但樣本送到博愛醫院病理學部化驗時,職員發現容器內的樣本遺失,隨即通知上司及相關部門。院方就事件向病人及其家屬致歉,安排病人今個月內再次進行活檢。院方已將事件呈報醫管局,將展開調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立會法案委員會討論暫緩追租條例草案 當局指難訂減租標準 望本月底三讀通過
【有線新聞】立法會法案委員會首次開會討論暫緩追租條例草案,有議員關注會否有業主輕微減租,便可在保護期內追租。當局說難以訂下減租標準,期望本月27日可三讀通過。 財政司司長私人辦公室顧問卓永興:「『針沒兩頭利』,可能業主覺得俗語是『你吃掉我隻車』,要我減租50%你才豁免。如果政府出來說,起碼減租30%才達到豁免要求,似乎很具爭議性,反而令條例執行有困難,因雙方難達共識。」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香港民研:逾四成受訪者認為傳媒沒充分發揮言論自由 滿意度創97年來新低
【有線新聞】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顯示,逾四成受訪者認為傳媒沒有充分發揮言論自由,創有記錄以來新高。 調查上星期訪問逾千位市民,只有28%受訪者滿意香港的新聞自由,較上次調查下跌三個百分點、創1997年以來新低。調查也發現,兩成一受訪者靠閱報了解新聞,較上次調查下跌七個百分點,亦創近30年以來新低。
- i-Cable
- 2022年04月01日
北角私家車與單層巴士相撞 六人受傷
【有線新聞】北角有私家車與巴士相撞,六人受傷。 涉事的私家車與單層巴士車身嚴重損毀,私家車的車胎飛脫。下午近5時,私家車沿天后廟道行駛,駛至近寶馬山消防局對開,與對面行車線一架單層巴士相撞。兩名司機及四名乘客受傷,部分傷者要消防救出,再由救護車送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