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0日
李慧琼倡下屆政府做好抗疫、檢討失誤 林健鋒倡重啟內地免檢疫通關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新一屆政府要繼續做好防疫抗疫工作及檢討兩年來的失誤,亦應該重啟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的工作。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我認同他﹙李家超﹚的方向,總體香港的競爭力當然重要,結果為本當然也是市民期望見到。但在現階段,無論是現任行政長官,還是將來上任的政府,我認為最重要都是要做好防疫抗疫工作。藉着新一屆政府,我認為應認真有效檢討過去兩年抗疫的失誤。」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要認清重要的事實,香港並非孤島,人通、路通,財才會通。所以在疫情穩定可控後,首先的工作,我們經常說要通關。新一屆政府上任後,要盡快重啟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的工作,也要尋找一個平衡點,恢復與海外人員的正常往來。」
- i-Cable
- 2022年04月10日
李家超競選團隊指已收過百張提名票、形容各方很熱情
【有線新聞】李家超正式宣布參加行政長官選舉,競選團隊透露,目前已經收到過百張提名票。 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陳勇:「已經開始很緊張四處求提名票的工作,我在這方面負責多些。昨日聽不到這麼多電話,數百個電話一直打來,各方面都很熱情、熱烈。譚耀宗主任也說了,近二百張﹙提名票﹚也正陸續統計,但仍需要法律觀點去評估每張提名票是否完全符合選舉事務處要求。」 新選舉制度之下,參選人要在選委會五個界別取得至少15張提名票,合共不少於188票才可入閘。
- i-Cable
- 2022年04月10日
政府明年建16間資助安老院 羅致光承認宿位數目仍不足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明年會興建16間資助安老院,提供約2,800個宿位,興建量是四年內第二多,但承認宿位數目仍然不足。 羅致光在網誌中指,資助安老院舍宿位數目在過往四年增加了逾一成七,承認數字不足,現屆政府亦沒有訂立在人口老化下,安老服務為公共財政帶來挑戰的方案。但他指已建立機制,確保將來有足夠的資助宿位,未來亦會以合約院舍為主,由政府出資興建更多院舍,讓私營機構競投營運。當中一定比例用作非資助宿位,建立具質素及規模的私營宿位巿場。
- i-Cable
- 2022年04月10日
日日有頭條:00年政府推出副學位課程
【有線新聞】政府2000年推出副學位課程,提高本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但其認受性及質素保證受到質疑。當局鼓勵成立私立大學應付副學士升學需要。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日前辭去政務司司長政助 蕭嘉怡任李家超競選辦義工
【有線新聞】辭任的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蕭嘉怡說,會擔任李家超的競選辦義工。 蕭嘉怡早上現身競選辦所在的中環廣場,她發聲明說全力支持李家超參選行政長官,會在他的競選辦擔任義工。 蕭嘉怡本身是民建聯成員,2017年9月出任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她星期五請辭,即時生效。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梁振英支持李家超參選 劉兆佳料日後減省行政程序 蔡子強:做法如否定「AO治港」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支持李家超參選。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估計,李家超當選後施政或會減省法律或行政程序。不過,有學者認為這個做法是否定「AO治港」。 張宇人、盧偉國、盛智文等在李家超宣布參選的同時,主動到中環廣場交提名。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我相信在香港很難找到一個人選,無論在政府內或政府以外的人選會認識所有範疇,他絕對不可能認識金融界議題。雖然我們不是長期合作,但從我接觸他的經驗,他是願意聆聽的人。」 商界一(經民聯)林健鋒:「在警隊時他一直與我們有很好的溝通,他很多時問及我們有關商界的運作、問題,有甚麼問題要處理,所以我認為他各方面都非常關顧得到。」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袁武說已提名李家超,認為他是領導香港的合適人選。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亦支持李家超參選,希望新一屆政府在新特首領導下掌握機遇、改善民生。 劉兆佳說李家超不受政治派系和既得利益者影響,是他團結社會的優勢。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這方面可能不是太多朋友,但同時他沒有甚麼敵人,比較能在中央領導下、比較照顧集體利益。」 有學者就分析李家超說會以結果為目標,日後施政可能會減省行政程序。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李家超競選宣言提變革 認政商界人脈不夠深入 競選團隊名單出爐、包括譚耀宗等人
【有線新聞】李家超提出要變革,但不是為變而變,好的政策包括北部都會區計劃會保留。他首度承認政商界人脈不夠深入,說這樣可以確保公平公正處事。 大半小時的競選宣言,李家超提出要變革。李家超:「變革不是為變而變,好的東西、好的措施、好的做法會保留,我對北部都會區的看法是正面的。如果我真的當選,上任後會再跟團隊其他人士再談這個問題。」 李家超沒有提出具體政綱,說要解決房屋、醫療、青年發展、香港這三大深層次問題,靠的是走入社區與市民溝通。李家超:「做的過程不單單是行為動作,態度和出發點都是重要的,態度要真誠。有人認為我是強硬的,我對每件事處理方法是按每件事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去做。在修例風波引申出來的問題,大家看到明顯涉及港獨、外部勢力推波助瀾。面對其他問題,處理的方法當然會用不同手段,要確保對事情有正確判斷。」 正確的判斷不是靠他一個人,而是管治團隊,他亦首次承認自己在政商界等領域有不足。李家超:「我可能跟部分人士沒有深入的關係,但這個正正確保香港特區政府會公平公正處理事情。另外,我沒有任何無包袱,整體利益是我首要的考慮,不是某個界別的利益。在我組班、邀請其他人參與政府要職時,我會充分考慮他們的熱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今增2,535宗、多53人死 當局指網上呈報約六成沒病徵、證有市民響應全民快測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2,535宗確診,近六成半個案經快速測試平台呈報,比例有所上升。衞生防護中心相信不少市民響應政府呼籲,參與自願快速檢測。 新增的2,500多宗個案中,有897宗是經核酸檢測確診,是二月中以來再度回落到三位數。政府呼籲全港市民周五起自願快速測試,一天過後,經快速測試平台呈報的個案有1,638宗,比前一日多三百多宗,當中1,200多宗是周五做檢測。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網上平台報告的個案,例如六成多都是有病徵,一向大約三成是沒有病徵,但昨日(周五)呈報的數字就是有約三成有病徵,約六至七成是沒有病徵,證明有一些人是有響應呼籲。」 單日多53人病逝,介乎58至107歲。包括一名60歲男病人,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有運動神經元疾病,本月3日發燒、快速測試呈陽性,醫管局說病人身體情況較差,即使處方口服藥亦無效,延至周五死亡。 另一名58歲男病人本身有神經內分泌瘤,上月24日因呼吸困難、血含氧量下跌送院,當時的CT值是16、即病毒量高,延至周五離世。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疑被單藏毒涉款3,600萬元 一對男女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對男女涉嫌利用被單藏毒,檢獲總值3,600萬元懷疑毒品。 警方周五在屯門截停一對本地情侶,押解兩人到其附近租住的寮屋搜查,在單位內檢獲51公斤懷疑冰毒及2.5公斤氯胺酮,另外在18張被單中發現一批獨立包裝、曾浸泡液態可卡因的棉布。 兩人涉嫌販毒被捕,警方說疑犯的一對年幼子女亦在該單位居住,如誤服毒品,後果不堪設想,男疑犯將於下周一提堂。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沙田顯徑邨顯祐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沙田顯徑邨顯祐樓圍封強檢。 居民下午開始陸續落樓做檢測,當局說審視了包括污水病毒量、相關確診個案、環境因素等, 決定圍封大廈,預計明天中午12 時解封。另外3月27日至今天,曾身處顯祐樓逾兩小時的人士須在星期一前接受強制檢測。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疑藉助套現消費券賺差價 三人涉欺詐罪被捕
【有線新聞】三人涉嫌套現消費券被警方以欺詐罪拘捕。 警方派出喬裝探員拘捕疑犯,三人報稱店舖東主及售貨員,年齡介乎33至45歲。警方指他們在社交平台登廣告,相約市民到指定地點或商店及提供店舖的付款碼,以八至九折的現金兌換消費券、賺取差價。警方正追查與疑犯套現的人士,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若發現違法商戶,會凍結帳戶或列入黑名單。
- i-Cable
- 2022年04月09日
林鄭:無認知能力院舍長者如沒監護人反對 醫生可判斷需否打針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如果院舍長者沒有法定監護人作出書面反對,而且無認知能力,醫生可根據臨床判斷為他們接種新冠疫苗。 林鄭月娥:「這個所謂家人反對,與醫生的專業判斷對他的病人最佳利益,應該有一個平衡的看法。醫生覺得院舍長者沒有醫療原因不可接種,所以一定會為他打針,令到長者日後感染後都不會出現重症、死亡。我認為是醫生專業必須做的事,每天醫生醫治病人都有風險,如果病人在他診治下出現情況,我認為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