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女子柏架山道遭野豬咬傷手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柏架山道被野豬咬傷,送院治理。 42歲女事主手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治理。事發下午四時許,事主與家人途經大潭柏架山道近大風坳時,被一隻野豬襲擊,咬傷手部。警員接報到場,傷人的野豬已經逃去。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石澳行山男疑拍攝時失足墮海 昏迷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石澳行山期間失足墮海,送院後不治。 32歲男事主昏迷,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要用心外壓儀器搶救。下午三時許,男事主與朋友在石澳鶴咀海岸保護區一帶行山,懷疑拍攝時失足墮海,被大浪捲到海中,同行朋友報警,警方派出多艘水警輪到場,將他救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居民要接受強制檢測。 當局在翠桃樓外面設立臨時帳篷供居民做檢測,政府說考慮到大廈污水檢測病毒量、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大廈,居民晚上九時前要完成檢測,目標明早10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增946宗確診、跌穿四位數 衞生防護中心籲勿鬆懈:有機會反彈 多67名患者離世
【有線新聞】本港新型肺炎單日確診跌穿四位數,再多67人離世,衞生防護中心說疫情反彈風險仍然存在,呼籲市民不要鬆懈。 單日確診多946宗,是兩個多月來首次錄三位數,上一次已是2月10日。核酸檢測及快速測試的確診各佔約一半,雖然個案少了,但衞生防護中心繼續呼籲大家不要鬆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如果比較第一至四波,現時約1,000宗都是高水平,可能有估計200萬至300萬人沒感染,這群人可能已經接種疫苗,但打了針始終都未必能防止感染,所以大家要小心繼續戴好口罩,始終有機會反彈。」 輸入個案則有11宗,其中四人星期四乘卡塔爾航空QR818由多哈抵港,觸發熔斷機制,航線星期六起要停飛一星期。 至於特首林鄭月娥上月9日開始一星期六天舉行抗疫記者會,亦因為確診數字跌至三位數而暫時不再舉行。林鄭月娥:「但我也會繼續會見傳媒,就恢復行政會議每星期二前,我很願意會見傳媒,就着廣泛大家有興趣的問題回答大家,不過下星期二沒有行政會議,因為仍然是復活節假期。多謝大家,好的,今天記者會到此為止,我們下次有機會再見。」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大埔鐵皮屋火警傳爆炸聲 疑煲湯期間燒雜物 女子逃生時跌傷
【有線新聞】大埔有鐵皮屋起火,一度傳出爆炸聲,一名女子受傷。 鐵皮屋幾乎全屋焚毀,傢具電器燒成焦炭,一片頹亘敗瓦。下午大約1時,大埔滘新圍一間鐵皮屋有村民煲湯期間燒著雜物和枯葉,火勢迅速蔓延,並傳出爆炸聲。 消防出動一隊煙帽隊用一條喉灌救,附近另一間村屋一名39歲女子逃生時跌倒,腳部受傷送院,火勢在半小時後撲熄。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李慧琼指本港仍存官僚問題 冀新任政府與立會加強溝通 避免政策出台方知會
【有線新聞】特首參選人李家超正編寫政綱,民建聯表示本港官僚問題仍然存在,期望新一屆政府有變革決心,與立法會建立新型關係。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這個新型行政立法關係,是加強政府和立法會,特別是各黨派的溝通;特別在政策醞釀的時候,能夠讓不同政黨有一個合理參與,讓到在行政主導底下,行政立法各司其職、互補不足,讓我們立法會能夠將市民聲音帶到政策制訂的不同階段,避免或者改變過去當政策已經完成時才知會各政黨,或者只是尋求支持。」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國安教育日冀提升全民意識 林鄭指執行國安任務屬任內挑戰 遭「無理」制裁仍以此為榮
【有線新聞】《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第二年舉行國家安全教育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會繼續努力提升全社會的國家安全意識。 林鄭月娥:「要動員全社會參與,切實提高香港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務求做到維護國安、人人有責,無論是去年或今年的活動,都包括舉辦社區校園展覽、公眾教育,希望將國家安全的信息帶進社區和校園,特別讓小朋友從小學習及認識國家安全。」 林鄭月娥在社交網站發文指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是她任內一大挑戰,她和多位官員因執行國安任務受美國政府無理「制裁」,但他們每一位都以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為榮。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復活假首日離島湧人潮 有市民指沒法擔心疫情:避無可避
【有線新聞】復活節假期的第一日,大批市民到離島遊玩。 在中環5號碼頭,大批市民排隊準備乘搭渡輪去長洲,大部分是一家大小、多人同行,有人表示疫情緩和,希望趁假期出外逛逛。 伍梓欣:「去長洲、去海灘玩耍、去食東西及玩沙以及買復活節禮物。」蔡小姐:「去行山、吃喝玩樂,都是這些,帶小朋友去玩,10人同行,有大有小,已經很久沒有聚會。(會否擔心疫情?)我覺得都沒法擔心,是避無可避。」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新蒲崗巨型伸縮帳篷疑遭強風吹塌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新蒲崗有巨型伸縮帳篷懷疑受強風吹至倒塌,無人受傷。 現場是彩虹道近大有街,鋁製的伸縮帳篷早上9時許,從高處跌至一座大廈平台,扭曲變形。消防員升起雲梯,用鋼索綁緊帳篷、移除到地面,警方一度封閉部分路面處理。 天文台早上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平均風速每小時超過40公里,陣風間中達到烈風程度。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專家憂復活節假令疫情反彈 飲食、電影業界稱對防疫要求感壓力 冀當局放寬規限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擔心復活節假期疫情會反彈,至於下周四起放寬的社交距離措施,他認同酒吧較高危,應該最後放寬。有飲食業界說,員工須每三日做快速檢測,增加經營壓力。 放寬措施之前復活節假開始,許樹昌擔心市民外出會令疫情反彈。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目前(病毒)即時傳播率約0.5至0.6,如果上升至超過1、甚至接近2,一個人傳染給兩個人,(確診個案)很快就幾何級上升。」 政府下周四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許樹昌說放寬步伐進取,相信考慮了經濟因素;認同酒吧屬高危處所,顧客經常除口罩及大聲說話,應該最後才放寬。 可以放寬的晚市堂食,食肆員工要三日快測一次。有飲食業界說費用多數由老闆負責,對經濟和行政都有壓力,希望疫情穩定後取消這項要求。稻苗飲食專業學會主席徐汶緯:「一間很細小的普通餐廳或雲吞麵店,假設有10個員工、每三日檢測一次,就有1,000元一個月的額外成本;如果一些大型酒樓酒店或其他中型餐廳、食肆,隨時要兩至三萬元成本。」 重開的還有戲院,政府要求所有員工及顧客打齊三針才可以飲食。電影業界說很難執行,對入座率上限得五成感到失望,希望第二階段可以放寬至七成半或以上。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學生會被禁用理大名稱、轄下組織遷出校園 前會長質疑校方受壓:態度180度轉變
【有線新聞】理工大學不再允許學生會使用理大的名稱,並要求他們在七月中前遷出校園,學生會對校方決定深感遺憾,認為等同不承認學生會,暫時未決定是否會解散。 繼中大學生會解散,港大、教大不再承認學生會,理大學生會也收到校方通知,要求他們停用「香港理工大學」的名義,否則會被視作違法。校方自13年起要求學生會簽署協議,承諾不會做有損校譽的行為,換取校董會授權他們使用大學名稱,校董會亦可以隨時終止授權。 學生會說校方原本願意與他們商討修訂協議細節,不過到今年年初突然說不接受修訂方案,更劃下死線,1月31日前必須簽署,最終學生會召開會員大會否決了。理大學生會前會長胡偉權:「學生會的取態一直以來都不是不簽署協議,一直有與校方商討這份協議的內容要如何修改,令雙方都同意內容,我們才簽署這份文件,校方也接受,但突然就告訴學生會,不接受我們的修訂版本,態度是180度轉變,似乎有些壓力給校方,因為我不只一次在會議上問他們為何不再接受我們的修訂,他們都沒有正面回覆。」 除了不准用理大名義,校方亦要求學生會及轄下組織7月15日前遷出學生會大樓。胡偉權說超過80個學生組織受影響,學生會暫時未決定去向,胡偉權:「解散這
- i-Cable
- 2022年04月15日
合資格人士下周二起可預約上門打科興 政府將藉社署、醫管局資料主動聯絡
【有線新聞】政府下周二起開放網上平台讓70歲以上長者或行動不便人士預約上門接種科興疫苗服務,又說會採取「針找人」策略,主動聯絡仍未打針的特定群組人士鼓勵接種。 看看第五波疫情的死亡數字,超過八成七的死者均是70歲或以上,這個群組至今只有約七成三人至少接種了一針,政府透露未來不會再坐著等市民來打針。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採取一個『針找人』的策略,主動聯絡目標服務群組。社會福利署已整理近20萬領取相關社會保障津貼,而又未接種疫苗的長者資料,會逐一致電聯絡他們。醫院管理局的護訊鈴會主動接觸未注射疫苗的普通科門診長者病人。」 政府未來亦會擴大上門打針服務,70歲以上長者又或者行動不便人士,下周二起可在網上或致電預約上門接種科興疫苗,外展醫護本月26日開始會上門。 聶德權:「為期八個星期,我們會用一個分區形式推展服務,每星期會針對大約四至五區,進行上門疫苗接種服務。以四周為一個循環,接種了第一劑疫苗,28日後會再為他們安排上門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 院舍接種方面,至今已經有67%安老院舍院友及超過80%殘疾院舍院友接種了至少一針,下月10日前亦會為康復的院友打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