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DSE開考 有人休息不足盼毋須快測 有人未怕入竹篙灣:少人啲靜啲可能仲好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今日開考,首日先考英文科閱讀及寫作卷,考生早上要做快速檢測,陰性才可應考。 幾乎整個高中生涯都在疫情下度過,終於來到這一日,考生難免有些緊張。應屆文憑試考生林灝天:「我5時半左右起床,大約6時就來到這裏,早些回來感受氛圍,讓自己有一些心理建設。」 早了起床,除了做心理準備,還有一件事要做。應屆文憑試考生Jason:「要做快速檢測,6時半前如果驗出陽性,就要打電話(呈報),所以早了起床。第一日考試考生都是半睡半醒,不是休息得很足夠,所以如果不用快測較好。」應屆文憑試考生SAMUEL:「其實很簡單,只是撩一撩就可以,也不是太擔心。確診了只是入竹篙灣應考,可能更好,那裏沒那麼多人,靜一點。」 入試場前先探熱、拉下口罩讓職員核對身分及檢查健康申報表。廠商會中學校長周修略:「基本上都順利,應該有4、5名同學沒有填寫申報表,所以來到後我們再讓他填寫,這個情況會拖慢一點。明日會增加一、兩個檢查站,讓檢查過程加快。」 第五波疫情下,考期由以往一個月壓縮到三星期,中英數通識四個核心科一星期考完。
- i-Cable
- 2022年04月22日
日日有頭條:01年當局改良郊野公園人工巢箱
【有線新聞】當局於郊野公園放置人工巢箱,希望吸引野生動物到合適的環境生活、保護稀有物種,但成效一般。漁護署後來改良設計,一起看看有甚麼特別。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海關截查內地抵港貨車 檢獲千五支疑走私血液 樣本轉交衞生署跟進
【有線新聞】海關在一輛由內地抵港的貨車,檢獲1,500支懷疑走私血液。 海關星期三在文錦渡管制站截查一輛入境貨車時,車上550箱已申報的貨物,其中兩個發泡膠箱內發現1,500支血液樣本,懷疑未列貨物艙單,樣本轉交衞生署跟進,而58歲男司機就協助海關調查。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晚市堂食重開首日 有自助餐訂座爆滿 餐廳料生意回至第五波前水平 望可八人一枱
【有線新聞】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晚市堂食重開,每枱最多四人,不少市民都選擇出外開餐,到酒店吃自助餐、放鬆心情。 第一天重開晚市,加上放寬至四人一枱,旺角一間酒店,來吃自助餐的都是一家大小。張衍朗:「開心。」張太:「我們都被困了很久,所以要出來吃一頓好的。都不能怕這麼多,都要正常生活。」劉太:「一聽見有堂食,便隨即第一時間來訂位。(在家)很悶,經常要自己煮飯,想出外膳都不可以。」 晚市有堂食加上生日,夠開心了吧。Chloe:「很久沒出過來,加上生日,喜上加喜。因很不容易才能生日後一天,一家四口一起外出吃自助餐。」黎太:「碰巧今天是我生日,所以我丈夫訂了自助餐,碰巧今天又放寬,所以乘機出來慶祝,因在家已困得太久。」 餐廳的經理說,第一日晚市訂座都訂滿,餐廳經理伍子豐:「因消費券關係,我們都認為可回復至第五波疫情前的八成至九成。四人(訂座)為主,所以現時少了些大型家庭聚會,如果政府將限制人數放寬至八位,對生意好、對客人都好。」 有晚市堂食固然開心,但記得每次想離開座位,例如離座拿食物,都要戴好口罩。除了離座要戴口罩、入座前掃安心出行和出示針卡都是指定動作。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四人以「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年長女性 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等罪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三男一女用「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手法犯案,涉及金額115萬元。 檢獲證物有現金、電話和電話卡等。警方周三在炮台山一個公園拘捕兩名疑犯,他們當時正在收取受害人款項,之後再在北角一間酒店,拘捕兩名詐騙集團主腦。部分人有三合會背景,涉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等罪被捕。 警方說詐騙集團主要以女性長者為詐騙對象,騙徒會隨機致電受害人,冒充子女或親人,取得信任後,以不同藉口向受害人索取4萬至15萬元不等的現金。港島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唐為國:「該詐騙集團共有三層架構,第一層是集團主腦,負責策劃犯案細節、招攬中層骨幹成員,以及操縱其他集團成員致電受害人。第二層是中層骨幹成員,負責招攬最下線的人去看風,當最下層成員在受害人身上收取騙款後,他們會逐層將騙款先交予第二層。」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李家超續網上交流 有選委批航班熔斷機制過緊 旅遊業界促與時並進、靈活改變措施
【有線新聞】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繼續與選委在網上交流,多人批評現行航班熔斷機制太嚴謹,期望新一屆政府認真檢討。 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部分我不認識的人都向我說『請幫忙』、『請幫忙』,我們一定做點事回應,因為他們是香港居民,同時要讓國際機構回來,我們要恢復正常的生活。」旅遊業議會副主席譚光舜:「我們是時候要與時並進,靈活地改變策略,例如將熔斷機制起點改為5%乘客確診率,或者更加科學化。」 李家超:「無論我們的確診數字如何,都一定有較為穩定的情況,我們一定要開展不同的活動。通關問題、特別是與內地通關,對香港至為重要,所以這是我努力的重點。」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西灣河私家車剷路撞兩途人 男子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西灣河有私家車懷疑失控剷上行人路,撞到兩名途人,其中一名男子送院不治。 私家車車頭損毀,有路牌和花盆被撞毀。下午近4時半,一輛私家車沿西灣河街西行,駛至近太寧街交界,懷疑失控剷上行人路,兩名男子走避不及被撞倒。男子由救護車送往東區醫院搶救,其後證實不治,女途人輕傷送院治理,男司機事後被帶上警車,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獲聘後染疫 復工前職位另聘他人 平機會首代表康復者入稟告公司殘疾歧視
【有線新聞】平機會首次代表一名新型肺炎康復者,涉嫌受到殘疾歧視入稟區域法院。 平機會說申索人之前獲聘一間公司的業務發展經理,但上班前確診,留醫兩星期後康復,通知新公司可以上班時,被告知原來的職位已經由其他人取代。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僱主若基於某人殘疾,包括曾經存在的殘疾拒絕或故意不聘請該人士,即屬違法,又說希望透過本案,提醒僱主不應歧視已經康復的求職者或者僱員。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懲教署下周一起逐步放寬親友探訪
【有線新聞】懲教署下星期一起逐步放寬親友探訪安排。 懲教署說社區仍有感染個案,監獄內疫情有機會反彈,下星期一至下月8日有限度放寬親友探訪,還押在囚人士每星期可接受兩次親友探訪,每次只限一名訪客。而定罪在囚人士,每月則有兩次探訪,每次可有兩名訪客,目前仍有約90名確診在囚人士接受隔離和治療。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M+重開換走九件作品 包括隱喻六四畫作 館方稱早擬輪換、管理層沒參與策展內容
【有線新聞】M+博物館重開後更換部分展品,包括隱喻「六四事件」的畫作,西九管理局說是以專業藝術角度策展,早已計劃更換部分展品。 內地藝術家王興偉的《新北京》,藍圖參考攝影師劉香成在1989年拍攝的相片,M+上年11月開幕時有展出,不足三個月因為疫情閉館,重開已經看不到。換上同一個藝術家的《多疑的人》,質疑中國藝術界一些主流概念。 另一幅被換走的《毛澤東: 紅色方格二號》,模仿文化大革命時隨處可見的畫像,如今換上同一個內地藝術家王廣義的另一幅作品,同樣有格子圖案,代表文革時期印刷海報的技術。 計及這兩幅,閉館期間一共換了九件作品,分布在不同展廳,資料在M+官網仍然找到。管理局解釋開幕的1,500件展品,其中超過200件一早計劃在一年內,即今年11月前輪換,未來數月會繼續更換餘下展品;又說是以藝術角度策展,管理層及M+董事局沒有參與策展內容。M+董事局主席陳智思:「我們M+的專業策展人團隊,他們負責下這個決定,我絕對相信我們所有M+的收藏,絕對不會出現法律上問題,因為如果有法律上問題,我相信不應該會在我們的藏品出現。」 至於藝術家艾未未的作品,《洗白》和《長安街》則繼續展出。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增628宗確診 多26死 7宗學校呈報確診、其中兩人同校 中心會調查是否涉爆發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628宗新型肺炎確診、再多26人死亡,包括一名59歲有末期癌症的病人。另外衞生防護中心收到7宗學校呈報陽性個案,其中有兩人是同校,會調查校內是否有爆發。 新增的個案中,輸入個案25宗,大韓航空有超過3宗確診,觸發熔斷機制,未來七日要停飛。 本地個案方面,有317宗是經核酸檢測確診,由快速測試平台呈報有311宗。再多六間學校呈報7宗陽性個案,涉及5名教職員及2名學生,有兩名教職員是同校。衞生防護中心會調查學校是否有爆發,亦有5人曾經回過學校,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他們較早前全是檢測陰性,當中有兩人都是剛開學,之前沒有返回學校。另外有5人是復課後曾回校,之前回校時檢測都是陰性,今早檢測才呈陽性。」 至於剛放寬的社交距離措施,未來會否有機會再放寬?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是否再繼續放寬,要視乎放寬第一階段後疫情的發展,才可判斷是否放心可繼續放寬,需要時間觀察。」 對於有報道指,有40萬宗康復個案的資料,衞生防護中心仍未上傳到資料庫,中心澄清報道並不正確,強調所有資料已上傳。 檢測化驗承辦商Prenetics漏發近500個檢測結果短訊,醫管局說已要求承辦
- i-Cable
- 2022年04月21日
運輸署恢復牌照服務現人龍 市民:早知要排六個鐘就不來 署方籲網上申辦
【有線新聞】運輸署恢復即時申請牌照的櫃位服務,多個辦事處外大排長龍。 位於長沙灣政府合署的牌照事務處,地下大堂站滿了要辦理申請的人,有人更帶同椅子等候,顯示牌寫着即時排隊要輪候7小時,運輸署呼籲市民盡量用網上預約,亦可郵寄或用投遞箱遞交申請表及支票,牌照事務處會加強人流控制,並盡量優先處理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牌證續領申請。 有市民排了近6小時都未能進入辦事處內,江生:「我未到11時已在排隊,早知今天就不來排隊、很後悔,打算只需排兩至三小時,怎知道要6小時,現在至少都要6至7小時。」 文生:「10時排到現在。(現在到頭位了?)現在轉入最後直路,趕着補領牌簿、轉名,都是要今天做,因我之後沒空。」 董小姐:「12時許、1時左右開始排,排到現在4時半,我以為可能最多只會排到門口附近,但沒想過原來排到在樓下兜了一圈。我有以防萬一,都在網上預約了5月中,但最快真的只有5月中,我怕公司等不及,所以就照來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