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24日
日日有頭條︰00年調查發現近半遊客指香港物價太高、空氣污染嚴重
【有線新聞】香港素有「東方之珠」美譽,吸引不少遊客。不過2000年,有調查發現近半遊客認為本港物價太高,空氣污染又嚴重,令他們的印象大打折扣。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記協開會商修改解散門檻 下月收集書面意見 陳朗昇:不敢說一定解散
【有線新聞】記協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討論是否修改解散門檻。主席陳朗昇會後說,下月底收集書面意見後再決定 。 記協主席陳朗昇:「過去半年大家看到香港新聞自由的情況,記協不得不思考(前路)問題。最重要我認為是必須讓會員有機會去表達,以及我們去聆聽,亦不只是執委會,讓不同意見的會員去表達他們的意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會議,還有未來的書面意見,是否最終要解散?我自己不敢說是一定。」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鑽石山悅庭軒第二、三座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鑽石山悅庭軒第二及第三座。 政府審視污水病毒量、確診個案及其他環境因素,決定圍封兩幢樓,居民要在晚上九時前檢測,目標明日下午一時前解封。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增523宗確診、9人亡 當局指疫情穩步跌 復課後12學校現個案、料非校內感染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523宗新型肺炎確診,多九人死亡。衞生防護中心認為,本港疫情正穩定地回落。 新增五百多宗個案,經核酸檢測確診佔252宗,有271宗是由快速測試平台呈報。衞生防護中心認為,本港的疫情正緩慢地下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過去七天,平均每日有621宗,與之前的七天比較是有回落的,之前七天平均每天有1,259宗。長假期剛過加上學校復課,會增加在社區傳播的風險,所以我們需要密切注視未來一至兩星期疫情會否繼續向下回落。」 周二至今299間學校復課,當中12間學校合共呈報了15宗個案,中心相信大部份並非在校內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陽性前一天也有上學,但這些學生對病毒呈陽性後已經沒有再上學,之前亦是經檢測陰性才回校。復課一段時間後,有可能會出現與學校相關的個案。」 再多九名病人死亡,介乎66至102歲,五人沒有接種疫苗。 另外,英國當局通報過百宗成因不明的兒童急性肝炎個案,中心指受影響的主要是10歲以下的兒童,初步了解與疫苗接種無關,本港亦暫未發現相關個案。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年輕情侶涉販毒被捕 警檢逾二千萬元毒品 指販毒集團以一千元報酬誘人運毒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對情侶涉嫌販毒,檢獲約30公斤毒品,包括冰毒、海洛英及氯胺酮,總值2,310萬元。 警方星期五在打鼓嶺截查一名19歲男子,發現他藏有約1公斤冰毒及約1.5公斤海洛英;再在附近村屋單位調查,搜出冰毒、海洛英及氯胺酮,拘捕單位內一名18歲女學生。警方說犯案男女年輕,相信是金錢引誘而犯案。 毒品調查科(行動)高級督察吳嘉倫:「這單案件找到的毒品可以用2,310萬元賣出,但他們只給1,000元運送一件。對於青年人來說,是否真的值得去做?最主要之後要承擔的法律風險是10年、20年,甚至30年的監禁。」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冒認百貨公司騙受害人網購賺佣金 11人涉網上購物及求職詐騙被捕 涉款460萬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11人涉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涉及金額460萬元,其中四人被起訴。 檢獲證物有電話、電腦、電子網絡裝置等,警方星期四及五拘捕七男四女,年齡18至74歲,其中九人涉及網上求職詐騙,其餘涉及網上購物詐騙。警方指他們集團式運作,主要以搵快錢作招徠,要求受害人到網購平台購物並付款到指定戶口,聲稱完成後會全數退回及獲取佣金。 新界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馮俊達:「他會冒認本地知名百貨公司,模仿有貨品出售,騙徒指示受害人購買特定數目產品,包括日用品及名貴產品。購買貨品達一定數目後,騙徒會與受害人說戶口需要增值再買其他貨品,指示受害人將款項轉入他們操縱的戶口,當然他們無實際貨品提供予受害人。」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譚耀宗指李家超月底公布政綱 或交代是否增設副司長
【有線新聞】李家超競選辦主任譚耀宗透露,有選委建議新一屆政府增設副司長,認為有利統籌工作。 李家超競選辦主任譚耀宗:「如果有副司長職位,對牽涉幾個部門的事情,如果有副司長級,有利統籌工作、加快推動流程。有人提過的,容許我賣關子,大家在施政報告中看看有沒有答案。」 譚耀宗代表競選辦接收多個青年團體的建議書,說李家超仍在草擬政綱,估計月底正式公布,未來會落區與市民交流。他又回應競選辦延遲向選舉事務處提交3份選舉廣告支持同意書的事,解釋是工作人員一時心急向市民發布訊息,已提醒同事留意。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文憑試次日 21考生赴竹篙灣應考 3人確診不適缺考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第二日開考,考評局指有21名考生在竹篙灣隔離設施應考。 今日是英文科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試,考評局指分別有13名檢疫及8名確診考生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應考,另外有3名確診考生因為身體不適不應考。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元朗七旬老翁過馬路被吸糞車撞倒 頭部重傷 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75歲男子在元朗過馬路被吸糞車撞倒,送院後不治。 警員在車頭指揮燈位置蒐證,司機在場協助調查。 上午9時許,吸糞車沿大旗嶺路駛往元朗公路,去到大旗嶺東村附近撞倒正在過馬路的老翁,他頭部重傷昏迷,送往博愛醫院搶救後不治。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周末本地遊市民感興奮冀通關︰等到頸都長 司機擦亮旅遊巴復工︰終於看到希望
【有線新聞】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首個周末,有本地遊成團出發。不少團友說困得太久,要放鬆一下;停業多時的旅遊巴司機復工,希望政府再放寬措施。 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不少人約同三五知己來遊玩,市民叢女士:「我朋友打電話問我,有旅行團去不去?我們當然說要去,為甚麼不去?去!當然很開心,亦可以與朋友見面。」市民譚女士:「希望快點通關、盡快吧,人人也等了很久,等到望穿秋水,無法遊玩人人也很鬱悶。」 要玩得放心,上車前都要量體溫、用消毒液搓手、掃瞄安心出行及檢查針卡,這間旅行社還額外要求團友先做快測,停工數月的司機急不及待迎接這一日。 旅遊巴司機鄧先生:「非常開心,一早便取車來駕駛。(有無洗車?)有,車輛已擦亮。終於看到希望,旅遊巴司機有工作。希望政府放寬多一點,多點人去旅遊、大家有工作。」 出發了,26個團友去旅行。第一站來到中環裏的綠洲元創坊,空中花園成為「打卡點」,行不夠還可以去大館看歷史建築。不只可以玩樂,還提供膳食,玩到累便坐下來用膳。這一團去三個景點、包一餐任食火鍋,價值109元。旅行社說本地遊利潤很微,只是希望員工有工開。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11人灣仔暴動罪成還柙候判 官指口罩手套非平常帶備物品、選擇留下圖壯大聲威
【有線新聞】11名男女被控2019年在灣仔暴動,違反禁蒙面法等罪名,法官指他們明知發生暴動,選擇留下、意圖壯大聲威,裁定全部人罪名成立,還柙至下月7日判刑。 被告蘇朗豪到區域法院聽裁決,他與10名被告同被控2019年10月6日在灣仔軒尼詩道一帶暴動,7人違反禁蒙面法。 法官裁決指當日有500多人聚集,擲燃燒彈、縱火、用磚頭堵路、有人鏈傳物資,屬於破壞社會安寧;全部被告有口罩、防毒面罩、手套等,這些並非平常情況會帶備的物品,法官指被告蓄意裝備、參與示威,他們知道自己身處地方有暴動,選擇留下,成為人群一分子,意圖壯大聲威,被告在警方推進後才開始撤退,對於辯方說前線示威者未能離開,可能因為人群擁擠,法官反駁指他們有足夠時間離場,被告有否逃走亦不影響裁決,裁定全部人暴動等罪名成立。 至於被告蘇朗豪褲袋有鐳射筆,法官認為他準備用來干擾警方觀察示威者,引述專家指激光功能可以短距離傷害眼睛,鐳射筆不是攻擊性武器,但用來傷人就符合罪名的定義,裁定罪成。 11名被告要還押到下月7日判刑,等候索取背景報告,其中3名被告未成年,法官會為他們索取教導所報告。
- i-Cable
- 2022年04月23日
新版斑馬線黃波燈試用 加強閃燈提醒駕駛者讓路 有行人司機稱不察覺有變
【有線新聞】運輸署在葵涌試用新版的斑馬線黃波燈,加強了閃光功能,提醒駕駛者讓路予行人。 黃波燈用了數十年終於有「2.0版」,除了不斷閃,還加了不會「掉下來的光環」,黑白柱的白色部分亦會跟著閃,率先在葵涌葵聯路兩條斑馬線試用。新設計加強閃燈效果,原意是為了令司機更易注意到、讓路予行人,是否真的有用?我們在現場觀察過。 原則上行人一踏入斑馬線,司機便要停車讓行人過馬路。我們觀察了十分鐘,大部分司機都守規矩,但都有驚險場面。 電單車在斑馬線上的人群中穿過,有人未過完,貨車司機轉彎沒停車、直接駛過。看了這麼久,沒停車讓人行的司機屈指可數,是否新黃波燈發揮到作用呢? 行人楊小姐:「你這樣一說,我都沒有留意、沒留意裝了新燈柱。」行人李先生:「裝了這個燈我都不覺。」行人鄔先生:「其實沒有留意,你說我才留意,對司機沒有太大分別。」 司機黃先生:「都是差不多、沒甚麼分別。」司機陳先生:「我天天都來,我沒有留意到。我都不知道,我看線的,我不是看燈的。」 新版黃波燈會試驗半年,在深水埗、九龍城及大埔三條斑馬線增設,之後會檢討成效,考慮是否推展到其他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