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廉署起訴四人 涉於建築工程行賄受賄100萬及串謀偽造帳目
【有線新聞】廉署起訴四人,涉嫌貪污一百萬元及串謀偽造帳目,明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 控罪指去年7月,協興建築時任高級經理吳和能,收受利成泥水工程有限公司股東兼董事姚樹穩一百萬元賄款,協助對方獲得私營建築項目,以及啟德體育園的泥水工程,兩項工程總值超過三億元。另外姚樹穩與公司另一股東麥鴻藻、姚順貿易公司東主姚順,全被控串謀偽造帳目罪。三人涉嫌於2015年7月至去年11月串謀不誠實捏造多份會計文件,掩飾包括賄款的開支。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男生承認反修例期間旺角警署外參與暴動 判入教導所
【有線新聞】一名男生承認反修例期間在旺角警署外參與暴動,被判入教導所。 被告曾俊傑案發時只有16歲,被控2019年9月22日於旺角警署外的路障點火,去年提堂後潛逃,其後被警方尋回。區域法院法官胡雅文判刑時說,被告有預謀縱火,但沒有阻止消防員撲火或者與警員對抗,考慮他年輕、有更生需要,判他入教導所,最長刑期不超過三年。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政府減「上網電價」 回購價每度減5毫至1元
【有線新聞】政府削減上網電價,每度電回購價減5毫至1元。 最新的上網電價,由以往每度電3至5元,減至每度電2.5元至4元。政府解釋,可再生能源巿場投資成本大減、回本期縮短,兩間電力公司截至今年首季批出1.8萬個申請,估計每年可生產接近三億度電。 環保局2018年引入計劃,市民在屋頂等安裝太陽能板並接駁到電網,可獲兩間電力公司以最高5元一度電回購。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屯門蝴蝶邨蝶心樓圍封強檢
【有缐新聞】屯門蝴蝶邨蝶心樓圍封強檢。 政府說,審視蝶心樓的污水檢測病毒量及相關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大廈,預計明早約十時完成行動。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電子煙周六起禁售 商戶稱本月生意增三倍 煙民嘆無奈或轉抽傳統煙
【有缐新聞】電子煙、加熱煙星期六起禁售,有店舖負責人說,這個月生意額大增,有「煙民」就說,可能會轉抽傳統香煙。 Ryan賣了加熱煙7年,禁售在即,他表示這個月生意多了三倍、已經賣了逾2,000部,加熱煙關注組成員Ryan:「現在有時有些人都多買兩部,一個人買三部,他身邊可能還有朋友一次過買十多部、幫朋友買。很多客人說不吸(加熱煙),就吸傳統香煙,只會衍生更多黑市買賣。我舉個例子,50元吃一頓飯能吃飽,為何2,000元的廚師發辧都有人訂座,人們有需求。」 Ryan說全世界有70多個地區,包括內地,都選擇規管電子煙及加熱煙,希望政府考慮規管,而非一刀切禁止。 日常吸煙的人有否準備存貨呢?何生:「會多買一點。有機會轉抽真煙(傳統香煙)。不然怎樣?沒辦法。」王生:「都有幾部、還夠用。應該要繼續賣。(為甚麼?)有另一個選擇,不一定要傳統香煙,可能是傷害沒那麼高、令空間環境沒那麼臭。」 立法會去年10月通過禁售電子煙、加熱煙,星期六起便不可再賣,進口、製造、宣傳也不可以,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半年。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疫苗到戶服務展開 20隊外展隊上門為逾260人打針 聶德權小西灣視察
【有線新聞】疫苗到戶接種服務展開,為超過260人接種疫苗。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到小西灣邨視察到戶接種服務的情況,他說共出動20隊外展隊,上門為超過260名住在東區的長者,及行動不便的人接種科興疫苗,星期四開展西貢區上門服務。 截至星期一晚,收到約7,900人登記,外展隊會以分區形式編排,陸續到全港18區上門打針,並逐漸增加外展隊的數目,加快接種步伐。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鄰座單位外「含水噴門」 葵涌邨男住客認吐痰罪 官斥自私播毒判囚30日
【有缐新聞】葵涌邨一名男居民到鄰座單位門外及走廊吐痰,判監30日。裁判官指事發時本港第五波疫情非常嚴重,斥責被告的行為自私,造成散播病毒風險。 35歲被告吳麟聰,被控今年1月22日在春葵樓9樓走廊及單位門外吐痰。他被捕後向警方表示因為患嚴重敏感,喝水時「濁親」才會這樣做。 他在庭上承認兩項在公眾地方吐痰罪,辯方求情說明白被告行為令人厭惡,希望向公眾致歉;他還柙了3個月,相信已經得到教訓,但行為未嚴重到需要判監。 主任裁判官徐綺薇判刑時反駁說,案發時第五波疫情非常嚴重,斥責被告故意吐痰的行為自私、不顧他人健康,造成散播病毒風險、無公德心,缺乏常人應有的衛生標準,不接納辯方指被告的行為只達到令人厭惡的程度,罰款不足以反映罪行嚴重,最終兩罪各判20日,部分同期執行、共判監30日,遊蕩罪就獲撤回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增347宗確診、多7死 一校復課後三人先後染疫 當局料非校內感染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47宗新型肺炎確診,多7名患者離世,一間學校復課後累計3名學生染疫,衞生防護中心認為不是在校內感染。 新增的347宗確診,205宗經核酸檢測找到,142宗經快速檢測陽性平台呈報,第五波累計超過。119萬人確診多10名學生及3名老師確診,分別來自13間學校,有一間學校累計3名學生染疫,其中2人來自同一個家庭,星期一確診,另一名學生是新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周一)那兩個學生都沒有上學,一月之後已經沒上學,(這天確診)的學生沒有接觸他們,可能是偶然。」 兩名教師較早前從外地返港,抵港後第12天在社區檢測驗出陽性,CT值超過30、病毒量低,由於他們上月底在外地曾染病,相信今次驗到的是殘餘病毒。 衞生防護中心說,新增個案當中至少7名師生星期一曾經回校上課,張竹君:「我們暫時未見這些學校有傳播的情況,當然會繼續觀察,學生和老師都是社區一部分,都預期他們上學時可能有機會檢測到是陽性,見到數字暫時的比例較社區整體不算高,可能還低一些。」 張竹君又說現時確診數字仍高達數百宗,何時恢復追蹤全部個案要再研究,現階段著重分析院舍及學校等較高危場所的個案。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鍾劍華稱4月底已非民研僱員 未曾討論解散 信民研可持續運作
【有缐新聞】日前離港去英國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視像出席民研記者會,說他離開不影響機構運作。 鍾劍華:「我們的操作不會因為一個人離去與否而會受到影響。雖然我4月底後不再是民意研究所僱員,但我可以清楚告訴大家,我相信民意研究所如果不受到政治、行政,以至一些無謂的人,及無謂的傳媒的針對同干擾,我相信香港民意研究所仍然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有效地運作下去。我們是沒有討論過,香港民意研究所要解散這個可能性。」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19年天水圍殺女案 抑鬱母認神志失常下誤殺 押至下月判刑
【有線新聞】一名患抑鬱症母親三年前在天水圍天恒邨寓所殺害16歲女兒,她否認謀殺罪,但承認受神志失常影響,改認誤殺罪。 案發19年10月10日,54歲被告郭蓮彩坐在窗邊企跳。警方破門入屋,發現有自殺遺書及藥丸,被告女兒倒卧房間死亡,床邊有一把染血跡的水果刀。法醫確定女兒死因是在藥物影響下被掐頸。 精神科報告指,被告一直情緒不穩,曾多次企圖自殺,案發時受嚴重抑鬱症及精神病症狀影響。法官陳慶偉押後至5月17日判刑,待索取被告的背景及感化報告。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私隱專員拘41歲男 疑因商業糾紛將三人資料發布上網 為起底刑事化後第二宗案件
【有線新聞】私隱專員公署拘捕一名男子,懷疑因為商業糾紛將三人的資料起底放上網。 三名事主的個人資料,包括全名、電話號碼、任職的公司及職位等,被發放到不同社交平台。公署接到投訴展開調查,拘捕一名41歲男子,涉嫌在未經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檢走他的電話及電腦。公署指,他與事主有商業糾紛,今次是起底行為刑事化後第二宗案件。
- i-Cable
- 2022年04月26日
葵涌邨男住客到鄰座單位門外及走廊吐痰 判監30日 官斥責被告行為自私、無公德心
【有線新聞】一名葵涌邨男住客早前到鄰座單位門外及走廊吐痰,判監30日。 35歲被告吳麟聰承認兩項在公眾地方吐痰罪,他被控今年1月22日在春葵樓走廊吐痰。辯方求情說,明白被告行為令人厭惡,但未嚴重到需要判監。主任裁判官在判刑時表示,案發時第五波疫情非常嚴重,斥責被告故意吐痰的行為自私,有散播病毒風險、無公德心,缺乏常人應有的衛生標準。兩罪各判囚20日,部分同期執行、總刑期30日,遊蕩罪就獲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