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警搗賣淫集團 五人被捕、據悉包括沙田民政助理專員林方達 民政署稱正了解事件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一個賣淫集團,拘捕五人,消息指包括沙田民政助理專員林方達。 警方星期三起,一連兩日拘捕四男一女,涉嫌控制他人賣淫、依靠他人賣淫收入維生及容許管轄的處所賣淫。消息指,其中一名被捕人是沙田民政助理專員林方達,他獲准保釋候查,月中向警方報到,民政事務總署說正了解事件。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大專生前年葵涌警署外被搜出藏汽油彈 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 囚14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大專男生前年在葵涌警署外遇到警員截查,被搜出兩支汽油彈,判監14個月,上訴期間申請保釋被拒。 案件在觀塘法院審理。裁判官判刑時指,涉案汽油彈不排除用作襲擊警署,又不同意辯方說被告是賺錢心切而誤中圈套,裁定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罪成。 24歲被告林偉豪,被控前年4月13日在葵涌警署附近攜有兩支汽油彈。案發後數天,葵涌警區警長蘇志恒涉嫌妨礙司法公正被捕,懷疑自編自導區內一宗涉藏汽油彈案,事後復職及未被起訴。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13歲女生去年何文田遭八人施虐 19歲女被告判入教導所 法官寄語「好好做人」
【有線新聞】一名13歲女生去年在公園受凌虐,八名童黨被捕,其中一名19歲女被告早前認罪,判入教導所。 裁判官判刑時說,被告犯案後的反省流於表面,態度迴避,又說她過去多次被羈押,警告若情況持續,她將來的人生將經常出入法庭,因此給予最後重回正軌的機會,寄語她好好做人。 案情指,一名13歲女生去年在何文田忠孝街公園,懷疑被八人施虐,剝去衣服及要求自行掌摑等。案中另外一名15歲女被告,早前被判入教導所。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東鐵綫過海段會展站 大堂設本地藝術家維港作品 月台放二戰炸彈殼展覽
【有線新聞】東鐵綫過海段今個月15日通車,唯一新建的會展站率先開放給傳媒參觀,車站有甚麼特色呢? 會展站其中一個出入口在B3,接駁行人天橋通去會展,其餘五個出入口分別去到金紫荊廣場、海港中心等。下兩條電梯就到大堂,售票機對著閘機,增值和購票都不用行去客務中心。入閘後見到大堂整幅牆都是維港海水相片,是本地藝術家梁志和在不同時期影的作品,叫《水記憶》。 大堂落一層就是月台,最先去到的是往金鐘方向,單邊月台設計。等車有時間不妨停下腳步,看看百年東鐵展,見證九鐵1916年啟用,到今天,東鐵綫可以過海。如果想去羅湖、落馬洲方向可以再落多一層月台。上落車有時間可以看放在月台的這枚二戰時期炸彈殼,它是在會展站工地地底發現,當時一共找到三枚炸彈。 會展站施工七年才完工啟用,工程延誤三年,除了因為掘到添馬艦殘骸、戰時炸彈,亦包括工地沉降要停工,施工期間亦被揭發工程問題,分判商將鋼筋鐵籠調轉方向擺放。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禁售加熱煙首周 旺角兩男涉非法售賣另類吸煙產品被捕 警檢一批電子煙及煙彈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兩名男子涉嫌非法售賣電子煙和煙彈。 衞生署星期三聯同警方在旺角一個流動零售點,檢獲94盒懷疑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煙彈及74部電子煙機,拘捕了兩名28歲和31歲男子,涉嫌非法售賣及管有第一部毒藥,以及非法售賣另類吸煙產品,被扣留調查。政府上月30日起禁售電子煙及加熱煙,進口、製造、宣傳也不可以,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半年。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懲教院周一起恢復親友及公事探訪 訪客須申報當日快測陰性結果
【有線新聞】懲教院所下星期一起恢復親友及公事探訪安排。 懲教署說為減低病毒流入院所風險,訪客探訪當日要做快速檢測及申報陰性結果,亦要出示疫苗接種記錄以及使用安心出行。確診在囚人士或密切接觸者不能接受探訪,但可接收物品一次。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首個「轉廢為能」焚化設施設於石鼓洲 料每年產生電力予10萬戶、2025投入服務
【有線新聞】本港首個處理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焚化設施、預計2025年投入服務,工程費達180億。 該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I-PARK1位於離島石鼓洲,佔地16公頃,目前工程完成四成。落成後預計每天可處理3,000噸都市固體廢物,每年產生的電力可以供給10萬戶家庭。設施第二期位於屯門曾咀的煤灰湖,預計可以處理多1,000噸固體廢物,預期同年招標、2030年年初落成。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雷學良:「大家覺得不像去了一個焚化爐,或者處理垃圾的地方。我們會與當區居民或者代表溝通,究竟在附近I-PARK,有甚麼社區設施可以引入,去回饋當區居民。」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增321宗確診 包括17宗輸入個案 一人街頭暈倒送院後證確診、腦出血持續惡化後亡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21宗新型肺炎確診,包括17宗輸入個案,再多5人死亡。其中一名死者在街頭暈倒,他在入院篩查時證實確診,之後被診斷為腦出血,因情況持續惡化、昨日離世。 5名離世病人中,一人年紀不詳,該男子星期一在街上不省人事,送去明愛醫院急症室。他曾經嘔吐、血壓高及瞳孔不對稱,經掃描發現腦出血,轉送到廣華醫院腦外科病房,需要插喉及藥物紓緩腦壓,但持續惡化、星期三離世。醫管局說未掌握他的病歷,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以腦出血來說,在科學上來說通常有數個可能性,有長期高血壓導致腦部有血管瘤,其次是天生或本來有其他疾病導致血管瘤也可以。」 新增的321宗確診,核酸檢測及快速檢測呈報分別有148宗及173宗。另有26宗學校呈報個案,涉及2名教職員及24名學生,其中同校的2名學生來自同一家庭。 星期三公布的印尼輸入個案,去年3月在當地確診,上月19日從印尼抵港,第12日檢測呈陽性,但因為病毒量極低,衞生防護中心判斷是復陽。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復陽個案多數在(康復)後幾個月至半年內出現,康復後病毒有殘餘未清被檢驗到。他去年3月(感染),當時Omicron仍未出現,可能在近期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明設造勢大會 被問是否收上帝旨意參選 僅回應冀建關愛社會
【有線新聞】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明日在會展舉行造勢大會,本身是天主教徙的他,被問到參選是否因為收到上帝的旨意,他指希望建立關愛社會。 李家超:「宗教是個人的信仰,我希望我的宗教是保持我個人一件事情。我參選的理由及理念,我已經多次強調,我是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一個實踐型及執行型的政府,令香港長遠而言我們的競爭力、很多的問題都得以解決。因為我覺得我們有一個共同意願,將香港變成一個多元、包容、關愛及大家都有希望的社會,我在這方面希望可以做到大家期望的事。」 至於李家超的造勢大會將於明天下午4時舉行,他的競選辦主任譚耀宗表示邀請了所有選委、競選辦主席團及顧問團成員出席,屆時會有「重量級」人士分享,呼籲出席者先做快速檢測。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內地醫療隊離港 特首感謝與醫管局合作治療患者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稱中央及時援港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歡送內地援港醫療隊,特首林鄭月娥說,醫療隊與醫管局建立了中西醫合作機制;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說,希望內地醫護未來能夠協助解決香港醫療人手不足等問題。 391名援港醫療隊成員來自內地25間醫療機構,特首林鄭月娥向代表送上紀念旗,內地醫療隊回贈全體隊員簽名的保護衣。林鄭月娥致詞時感謝內地醫療,在過去兩個月與醫管局合作治療超過1,200名病人,「推動建立中西醫深度融合的合作機制,務求優化整個服務的流程。中西醫團隊除了共同評估新冠病人的病情外,也共同值班、共同巡房、共同商討制定及提供中西醫結合的治療。」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將來在大灣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希望你們繼續跟醫管局交流合作,幫我們解決人手不足、服務不夠等種種問題。」 中聯辦副主任何靖致詞時就說,中央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及時對港施以援手:「目前香港疫情明顯好轉,這離不開援港醫療隊的貢獻。香港抗疫再次證明,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堅強的靠山、祖國的支持是香港戰勝各種困難的最大底氣。」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星期三關閉,最後這一批內地援港醫療隊即日啟程返回內地。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黃大仙下邨龍樂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圍封黃大仙下邨龍樂樓。 龍樂樓樓下搭起多個檢測帳篷,多名警員在場戒備,政府審視污水病毒量、確診個案及其他環境因素,決定圍封龍樂樓,目標明日中午12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5月05日
即日提早放寬三疫令 戶外除罩運動、打波按規則人數組隊 泳灘市民游早水稱似放監
【有線新聞】即日起三項社交距離措施提早放寬,食肆增加至八人一枱、戶外運動毋須戴口罩、泳灘亦重開,有市民說一直困在家中,專程去游早水。 跑步講求呼吸節奏,後面有市民似乎頂不住要除口罩。這樣做無問題,因為即日起在戶外運動毋須戴口罩。曾經感染過的他照樣戴口罩,孔先生:「口罩令罰款太貴,雖然我有抗體,不想被罰款。﹙今日起不用戴口罩﹚今日不用?我立即除口罩。可能特首、司局長不是經常運動,他們不知道戴口罩對運動表現打折扣,對訓練有影響。」 來到球場踢球,終於可以除口罩。雖然四人限聚令仍然生效,不過隊際比賽可以跟規則。 限聚令在泳灘同樣適用,想三五成群一起嬉水,就要再等等,落到水就不用1.5米距離。鄧女士:「很開心,困了很久不能游泳,好像放監一樣。」王女士:「很開心,可以出來舒暢下,心情都不同,輕鬆多,不會感到焗促。這兩年經常困住不能外出,感到很悶。」不玩水的話都可以在海邊慢跑,跑這麼快,知道你興奮。Vicky:「沒有地方放電,一重開就來了。」 重開的還包括泳池和水上設施,不過康文署要時間消毒池水,市民要等多一星期,下星期四才可以到泳池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