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任內公屋輪候時間升 陳帆稱已盡力 指第五波源頭仍在調查:現不宜談論
【有線新聞】距離政府換屆還有一個多星期,超過一半局長都無法過渡,包括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 任內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6.1年,即將卸任的陳帆說已盡最大努力滿足社會對住屋的需求。陳帆:「但時間始終有限,我們做了多少,我相信大家見得到,也知道,我希望交給大家自行判斷。所有工作都有進步空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我們在餘下日子都會堅持下去,做到最後一刻。」 要繼續努力的還有國泰「客機去貨機返」的調查,政府年頭指會徹查國泰有無違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可以向各位保證,是不會、不會不了了之。」但任期只剩不足兩星期,調查結果則仍未有,林鄭月娥:「我要交給運房局回答你。」 陳帆:「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當下我不適宜作公開談論,謝謝。(會否在任期完前有交代?)因有關工作仍在進行中,真的不適宜在公開場合討論。」調查結果不能在現時交代,陳帆則公開讚揚拆局後的兩位新局長林世雄及何永賢是負責任的專業人士。 同樣不會過渡至新一屆政府的有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聶德權:「過去五年出任政治委任官員,深感使命光榮、銘記於心,所以我在此祝願新一屆政府一切順利。」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聶德權稱新聞處處長屬內部招聘 遴選到尾聲 議員倡聶換身分服務香港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不會過渡至下一屆政府,有議員在一個委員會上在問及新聞處處長懸空時,建議聶德權以新身份服務香港,聶德權未有正面回應。 金融界陳振英:「關於新聞處處長,現時還未有公布,官方組織其實在新聞工作上都做得比較好,一個是警務處,另一個我熟悉的是金融管理局,他們對外發放訊息都做得較貼地。想感謝聶德權局長,知佢很快就享受人生。」 選委會界別(新民黨)黎棟國:「希望聶局長不要休息太久,其實香港這個社會仍然有許多地方可以發揮。不知你是否有興趣考慮參選立法會議員?」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新聞處處長都是內部招聘,即除了新聞處同事外,整個政府中不論來自一般職系、專業部門或者紀律部隊都可以,有關遴選進行當中,都去到尾聲。」 聶德權又說,大部分首長級公務員以內部晉升方式選拔,是為了提供晉升階梯挽留人才、維持團隊穩定,當局亦會盡可能安排部分職位開放招聘。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六合彩回歸金多寶下周一攪珠 頭獎一注中可獲八千萬元
【有線新聞】下周一攪珠的六合彩頭獎,高達8,000萬元。 馬會表示,下周一攪珠的六合彩回歸金多寶,將有6,000萬元金多寶,估計頭獎基金高達8,000萬元,明日的六合彩攪珠後開始發售。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每百港男一個家庭主夫 全職爸爸Patrick:和孩子一起成長 遠大於金錢回報
【有線新聞】全職照顧家庭的男性,回歸前全港只有7,600人,20年後變成4倍,2016年有近32,000人,每100個男士才有一個家庭主夫,但同一年每100個女性就有14個家庭主婦,總共有51萬人,對比之下全職照顧家庭的男性仍然是少數。 兩個兒子和太太還未起床,Patrick已經煮好早餐,他5年前辭掉在銀行的工作,全職照顧小孩。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調查:第五波疫情近四成港人體重升近一成 WFH進食多、運動少為主因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第五波疫情下,近四成成年港人的體重上升近一成,主要是因為疫情下要在家工作及減少做運動。 第五波疫情下,健身室、游泳池都曾關閉。運動少了,隨時胖了也察覺不到。市民傅先生:「(重了多少?)沒有量度,身形上變化見到(胖了)。出戶外較麻煩,因為要戴口罩。」市民黃女士:「吃多了食物、零食吃多了,不是太好。」 不只他們,香港肥胖學會委託民意研究所上月訪問了559人,發現近200人體重較疫情前增加近一成,假設一名體重60公斤的人,疫情時增磅六公斤,香港肥胖學會副主袁美欣:「很多人用食物減壓,另外因為要居家避疫或在家工作,運動方面減少了很多。除了病毒清零,發覺很多人運動清零。」 做運動的人又如何?調查發現人體內的生存機制,會令正減肥的人食慾增加,減慢新陳代謝。香港肥胖學會主席徐俊苗:「可能做完運動,一個本身肥胖的人士會覺得比平常人更累,更容易在剩餘的空閒時間坐多一些、休息多點。不太運動、沒精神,會間接、不經意令基礎代謝率減少。」學會建議市民正視肥胖問題,有需要時尋求醫療團隊幫手,由生活習慣入手,或者用藥物等治療肥胖。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麥美娟掌民政青年事務局 黃國信能勝任 狄志遠稱表現值得觀察
【有線新聞】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出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新思維主席狄志遠說她日後的表現值得觀察。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我估計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可能較多人關注,一來新任局長在議會過往的表現都有一定爭議性,要面對青年人,如何復和、與政府關係密切,一個相當巨大的挑戰,對麥美娟來說是值得觀察,或發揮上比較大挑戰的崗位。」 工聯會理事長兼立法會議員黃國則說麥美娟熟悉地區工作,除了勞工議題,亦都關心青年事務,認為她能勝任局長一職。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候任官員近三分一曾任政務官 譚耀宗:可釋「武官治港」疑慮
【有線新聞】政府新班子近三分一人有政務官背景,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可以釋除部分人對「武官治港」的疑慮。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這個組合真是多方面的,曾經有人說『武官』得勢、『文官』不被重視,又不是這樣的情況。找(政務官)繼續做(官員)不拘一格,不是說一定政務官就不起用,我相信一定不是這樣,這個組合釋除了有些人的疑慮。有些人原先的分析不太準確,中央對這些人都是信任的。」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涉2019年9.29政總遊行 男子暴動罪成囚五年 官形容淪策劃暴動者炮灰
【有線新聞】一名音樂製作人2019年在金鐘參與遊行,暴動罪成判囚5年,法官說案發是敏感時刻,是赤裸裸挑戰香港政治權力核心,判刑要具阻嚇性。 36歲被告莫震宇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他與另外兩人被控於2019年9月29日在政府總部外參與暴動,法官陳廣池說被告是策劃暴動者的棋子或棄子,成為戰場上炮灰,對他的家人及社會是可悲。 法官判刑時,形容當日是近年最嚴重的暴動之一。暴徒用橡皮筋、石頭攻擊警員,在香港最繁榮地帶發生「攻防戰」,而立法會同年七一亦被大肆破壞,成為外國政客眼中最美麗的風景線,但同時變成守法港人的悲痛史;加上暴動發生在敏感時刻,是十一國慶節前兩日,政治意義及標籤明顯,是赤裸裸挑戰香港政治權力核心,因此判刑要具阻嚇性。 法官陳廣池又說,本案規模大而且驚心動魄,沒有嚴重傷亡是可幸及不可思議。同案其餘兩名被告早前被判囚四年半,法官說首被告莫震宇求情時無絲毫悔意,他積極參與暴動,刑期會比較長。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慶回歸活動 要求出席者周四起閉環管理、每日核酸 6.30入住特定酒店
【有線新聞】政府仍然未公布七一會否有國家領導人訪港,不過部分慶回歸活動,要求出席者事前一星期要閉環式管理。 有政界人士收到民政事務局發出的慶回歸活動邀請,出席者星期四起要閉環式管理,只可以來往住所和辦公場所。如果必須去其他公務活動,不可以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可以參加有聚集的活動,到6月30日要入住政府安排的酒店。 出席者除了要接種了疫苗,還要每天核酸檢測,同住家人和司機也要每日檢測。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梁振英專訪|稱基本法起草時沒人倡公民提名 歸咎民主派搞政治致社會積怨
【有線新聞】梁振英又在專訪中提到,基本法起草過程中,無人要求公民提名選特首,他又歸咎民主派搞政治、累積社會怨氣,令政府施政寸步難行。 「普選行政長官這願望能夠成為事實。」25年來,香港人最有機會一人一票選特首,是梁振英當特首的時候,不過前提是要接納人大劃出的831框架,最終方案過不到立法會,亦觸發了79日佔領行動。 梁振英指香港不是國家、不是想做甚麼都行,梁振英:「基本法通過之後,就是我們的初衷,不能說過了20年、25年,想要跟基本法條文規定的不同。起草過程中,沒有人要求公民提名選行政長官,沒有這樣的。香港回歸後,若干年前突然香港變成政治掛帥,曾有立法會議員這樣說,我得到的票數較行政長官在選舉委員會得到的票數還要多,你要聽我的,不是這樣的,這不是民主,根據基本法落實的才是民主。」 社會矛盾一直未解決,民主派歸咎普選無出路,梁振英將矛頭指向他們,梁振英:「成立創新科技局、文化局亦一樣,反對派拉布,道理何在,天理何在?他們搞政治的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在社會上不斷累積怨氣,香港發展得愈不好、社會怨氣愈大,反對派得到的票愈多。(一隻手拍不響,政府做得好,市民有眼見。)房屋問題又好,經濟轉型、社會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梁振英專訪|稱有人勾結外國斷送額外治權 中央只管國防外交屬曲解基本法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接受本台回歸系列專訪時指,中央過去25年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權,較基本法通過當年更大,但有人得寸進尺、勾結外國,迫使中央不得不出手,又說如果以為外交、國防以外其他事情都是由香港自己管,是曲解基本法。 「高度自治」四個字清楚寫在基本法,25年來不同人有不同解讀,回歸前擔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的梁振英說,有一種理解一定錯,梁振英:「外交、國防由中央負責,不等如其他事情都在香港自治範圍內,有說法指外交、國防由中央負責,其他全部由香港管,這是曲解基本法。(香港的日常事務,港澳辦、中聯辦不時提意見,特區政府難道有權不聽嗎?)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中國政府及在港代表關心,說到底我們是國家一部分,不排除有個可能性,在醫療問題上、老人照顧的問題上,以至解決房屋問題,我們都需要中央或內地地方政府協助。中央任命特首及主要官員後,他們的表現如何?中聯辦在香港應該有角色、有責任向中央人民政府反映。(任命是否等同於聽命?)根據基本法。」 寫在基本法的,還有特區要自行就基本法23條立法,梁振英說中央一直很有耐性,直至2019年,梁振英:「中央一直沒有強迫香港進行基本法23條立
- i-Cable
- 2022年06月20日
林鄭認官民關係不佳 歸因反修例事件及防疫措施 不擔心換屆政策不連貫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回顧5年任期,說市民與政府關係不太好,主要源於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又說相信下屆政府會延續現屆制訂的政策。 5年任期來到尾聲,林鄭月娥承認與市民關係不太好,林鄭月娥:「2019年中發生了這些事,如果他是屬於參與社會動亂的人,他一定不滿政府;如果他是屬於中立的人,都會認為為何弄得社會那麼亂。抗疫期間經常關閉處所,不讓人做這樣、不讓人做那樣,心情是有些鬱結,心情不好時當然對政府有些意見,這我也很平常心,我認為這是正常的。」 新一屆政府班子出爐,有人形容是林鄭班底「清零」,她說不擔心政策不連貫,林鄭月娥:「我現在聽到的是現屆政府的政策在下屆的延續性很高,無論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或者明日大嶼的交椅洲填海。甚麼叫「林鄭班底」?在我任內至這一刻,我的司局長就是我的班底。我的司局長個人有甚麼取態,等於我自己有取態,就是我不想再連任,交棒,所以個別官員都有自己的考慮。」 林鄭月娥又說自從宣布不連任,如釋重負,林鄭月娥:「(退休後如何平衡家庭生活?會不會多些時間還給林生?)我想現在他也擔心我每天煩着他。(找多些朋友)是,所以我都打算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