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元朗電纜橋大火事件 中電修復完最後一組電纜、區內供電恢復正常
【有線新聞】元朗電纜橋上周起火焚毀,中電完成修復最後一組電纜,區內供電恢復正常。 中電指第三組13萬2千伏特電纜在今日凌晨3時通電,區內供電已回復正常。中電經過現場檢查及搜證,正展開移除電纜橋的工作,預計一周內完成。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七一活動嘉賓明起酒店「閉環管理」 據悉8時升旗、10時酒會 請柬未提主要嘉賓
【有線新聞】獲邀參與慶回歸大會及政府就職禮的賓客,陸續收到邀請函,星期三起要入住指定酒店「閉環管理」。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傍晚陸續返回君悅酒店接受「閉環管理」。不止他們,據了解獲邀出席七一回歸活動的嘉賓陸續收到電郵通知,周三起要入住酒店「閉環管理」,屆時須出示電子版邀請函及身份證明文件,獲邀的包括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明天(周三下午)1時入住酒店,6月30日下午(會展)有合照及會見,有些人入住君悅酒店,有些住萬麗海景酒店,我暫時收到的通知是君悅酒店,請柬沒寫得很仔細,只是說何時、在哪有會見及合照,沒提及有甚麼主要嘉賓。」 消息指,邀請函亦提及七一當天早上8時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禮,10時在會展舉行酒會及就職禮,出席者可穿著正裝、制服或民族服,亦可以戴勳章。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政府稱正全力籌備回歸活動 將延遲公布授勳、太平紳士名單
【有線新聞】政府延遲公布授勳及太平紳士名單。 名單以往在每年七一在政府憲報刊登,政府解釋由於正全力籌備慶祝回歸25周年活動,決定延後公布,又說過去亦因特殊情況,例如疫情,改於其他日子公布名單,政府會適時公布。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19年身上藏有玻璃槌 被控管有物品意圖損壞財產罪成 男子上訴遭駁回
【有線新聞】25歲男子因管有物品意圖摧毁或損壞財產罪成,判囚3個月,他不服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 案發2019年11月13日,荃灣有示威者用雜物堵路及佔據路面,被告雷震霆被警員搜出一把玻璃槌,早前被裁定罪成,判囚3個月,他不服上訴,質疑警察當時有可能弄亂了不同人的背囊。法官黃崇厚指,涉案的背囊一直由上訴人保管,不認為有弄錯身份的可能性,認為定罪穩妥,決定維持原判。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香港故宮周六開放 首月門票售逾七成 設安檢禁攜長傘、摺椅、有輪行李入場
【有線新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周六開放,入場前行李要安檢,館方說這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協議。 想一睹900幾件北京紫禁城的珍寶,來到香港故宮的上落車位,經過電梯,去到地面正門位置,沿著簷篷走,經過右手邊的售票處,開館首三個月不能在此買票,不過經中旅社及飛豬訂票的市民要在這裏換實體票。 在戶外排隊等入場,踏進紅色大門,隨身行李要安檢,不可以帶長傘、摺椅、有輪的行李,袋裏面可以放水和食物,但場內不准除口罩,即是不能進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袁貺霖:「沒有一個清單指明哪些物品可以帶、哪些不可以,保安團隊會用他們的專業去判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安檢的安排是我們和故宮博物院兩間館共同協議出來,是保護文物安全的措施。」 香港故宮又規定行李不可以大於55乘35乘20厘米,否則就要寄存到儲物櫃。M+的儲物櫃是免費,但這裏是要付錢,小的儲物櫃每小時5元,大的就每小時10元,館方說收費可以鼓勵市民帶少點行李。即使袋子較小,不用寄存,香港故宮要求將背囊背在前面,參觀展覽可以拍照、拍片留念,但記得千萬不要用閃光燈。 香港故宮逢星期二閉館,星期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53歲男被控煽動、藏仿製槍械、無線電等三罪提堂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被控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罪,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53歲男被告星期日被警方國安處拘捕,涉嫌藏有仿製槍械,其後被落案起訴三項罪名,包括作出具煽動意圖行為、管有攻擊性武器及無牌管有無線電。 被告正在留院無法出庭,國安法指定法官羅德泉將案押後到星期四,期間由警方看管。同案另一名31歲男子獲准保釋候查,7月初再向警方報到。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葵涌道三車連環相撞 貨車司機被困 獲救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葵涌道有三車相撞,一名貨車司機被困,送院搶救後不治。 網上片段見到密斗貨車切入中線不久,懷疑收掣不及撞向收慢停下的重型貨車。密斗貨車上的46歲貨車男司機困在駕駛室,被軚盤夾著、重傷昏迷,消防用工具撬開車頭,約一小時將他救出,送院搶救後不治。 上午11時許,密斗貨車沿葵涌道入新界駛至荔景邨對開,前方的巴士和重型貨車收慢,貨車撞向重型貨車車尾,重型貨車再撞向巴士,重型貨車男司機及巴士男乘客要送院。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多名高官調動、李百全升任保安局常秘 譚耀宗望各常秘配合局長落實政策
【有線新聞】政府早前公布高層官員調動,包括廣播處長李百全將升任保安局常秘,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希望各常秘日後積極配合局長落實政策。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很高興看到很多高級公務員能擔任常秘這個職務,常務秘書長這個職務很重要,希望他們可以與各局長充分合作、配合各局長的政策需要。該如何落實?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佘達明倡院舍長者原址檢疫 指年初全送亞博、急症致情況慘不忍睹
【有線新聞】近期老人院舍再出現感染群組,有老人科醫生認為,讓列為緊密接觸者的長者原址檢疫,對病人及醫療系統比較好。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上一次如果我們將所有長者送到亞博館、急症室的話,你看到情況慘不忍睹,許多有病的人入不到醫院,以致死亡率好高。經過上一次教訓,我們今次不可以再重蹈覆轍。長者很淒涼,自己都不知發生甚麼事就送去陌生地方,照顧者不同、食物又不同,對他們來說很焦慮,很多時候有情緒問題。其實院舍支援相當足夠,院舍入面很多時有醫管局老人科外展隊,衞生署有醫生,(院舍)自己亦有私人、私家社區醫生去到院舍支援他們。哪些院舍有問題我們再派醫生上去幫助他們,我想效果會好一些。」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澳門第三輪全民檢測增57宗確診 周五起入賭場需陰性證明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57宗新型肺炎確診,這波疫情累計414人染疫,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累計發現13個混管樣本呈陽性。 近49萬澳門人做了檢測,約21萬人呈陰性,發現13個混管樣本陽性。這輪全民檢測於昨天展開,今天下午6時結束,限期內無做檢測的澳門人健康碼會被轉為黃碼,可能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不能離境及被警察送到指定地點接受檢測。 另外7月1日起,所有人進入澳門的賭場都要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檢測證明,員工上班前要再做快速測試。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消息指政府研放寬入境隔離至「5+2」 商界盼再減 醫生建議檢測後才准離開酒店
【有線新聞】消息指,政府研究放寬入境隔離限制,包括考慮「5+2」檢疫方案,商界表示歡迎,但希望再縮短一點;有醫生建議更改檢測安排,減低個案流入社區的風險。 據了解,考慮方案之一是海外入境人士先在檢疫酒店隔離5天,再家居隔離2天。消息亦指政府會審視數據,做好準備才會放寬,包括會研究核酸檢測如何做得更快、更準。商界說縮短一定比維持現狀好,但認為可以更大刀闊斧。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5+2其實不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對一個在香港無居所,要來港辦公務的,5+2,那兩天如果無家可歸,他都是要留在酒店,對他來說是沒改變、沒吸引力。(縮短至)總共3天,我覺得是因應現在的病毒是可以應付,或者不要說3天,5天酒店(檢疫)不要連同+2。」 現時抵港人士要先在指定檢疫酒店隔離7天,在第五天做一次核酸檢測,第六、第七天快速測試陰性就可離開酒店,再家居隔離7天。有專科醫生說如果縮短檢疫期,就要更改這個安排。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在離開酒店當天,一定要在當天早上做核酸檢測陰性才准離開酒店,這樣就可用盡酒店隔離日子。因現在提早了兩天,雖然是7天酒店隔離,但實際只用了5天,容易有第六、七天的走漏
- i-Cable
- 2022年06月28日
2019上水清潔工中磚命案 一被告母供稱兒子患焦慮、錄口供時欲服藥遭拒
【有線新聞】一名70歲清潔工於2019年懷疑被磚頭擊中死亡,兩名分別18及19歲男子由謀殺改控誤殺罪,兩人不認罪。 被告劉子龍和陳彥廷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陳彥廷的母親出庭作供,回應辯方盤問指警方帶走兒子時,指他涉及一宗傷人案,因兒子有焦慮症,在大埔警署錄口供時手腳震動、眼不能對焦,她想讓兒子服藥,但警察說錄口供期間食藥要申請,沒批准他服藥。控方就問證人,警方控告兒子謀殺,有否感到被背叛,她說自己只擔心兒子有否病發,形容「警察不會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