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參與前年七一遊行 前區議員陳榮泰非法集結罪成囚15個月
【有線新聞】前年民主派發起七一遊行,時任東區區議員陳榮泰被裁定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罪成,判囚1年3個月。 56歲被告陳榮泰前年6月30日連同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等人,在終審法院外非法煽惑他人參與七一遊行,他經審訊裁定未經批准集結罪罪成。同案被告胡志偉及前民陣召集人陳皓桓等七人去年認罪,判囚6至12個月。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澳門增57宗確診 至少4人違防疫規定被移交檢察院
【有線新聞】澳門昨日新增57宗確診個案,這波疫情累計1,583宗。 昨日是澳門進入「相對靜止狀態」首天,個案數字與前一日的59宗相若。第八輪全民核酸檢測今早開始,明天下午六時結束。澳門實施有限度禁足後,至少4人涉嫌違反防疫規定被移交檢察院,分別外出跑步、踏單車、散步,以及沒戴口罩。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古思堯抬棺抗議未遂 煽動意圖罪成 官:構成煽動不需暴力元素
【有線新聞】社運人士古思堯今年2月計劃抬棺材到中聯辦抗議,被裁定企圖或準備作出煽動意圖行為罪名成立。 患有第四期直腸癌的古思堯由囚車押送至西九龍裁判法院。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奧開幕日,古思堯計劃抬自製棺材到中聯辦抗議,未行動已被警方國安處拘捕。主任裁判官羅德泉表示,同意不需要暴力元素才會構成煽動,認為棺材上的字句帶侮辱性,不單純表達不滿,而是有煽動意圖,影響國家安全。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2019上水清潔工中磚命案 兩被告誤殺罪脫、暴動罪罪成 下周五判刑
【有線新聞】清潔工三年前在上水被磚擊中死亡,兩名青年暴動罪罪成,誤殺及有意圖傷人罪不成立,押後至下周五判刑。 被告19歲劉子龍及18歲陳彥廷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兩人被控2019年11月13及14日與其他人在北區大會堂外,誤殺70歲食環署外判清潔工羅長清、意圖傷害另一名男子及參與暴動。 兩名被告最初被控謀殺,最終法官杜麗冰認為證據不足,確立不了謀殺罪的控罪元素,決定以誤殺罪替代。在控方承認致命磚頭並非由兩名被告扔出下,法官以「夥同犯罪」原則引導陪審團,即被告是否夥同他人行事,令死者暴露於危險之中。又提醒陪審團裁決不應感情用事,同情死者及被告,不應被偏見蒙蔽雙眼。 兩男五女陪審團退庭商議近7小時後,一致裁定兩人誤殺罪不成立,大比數裁定兩人有意圖傷人罪不成立,但暴動罪罪成,押後至7月22日判刑。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指紅黃碼僅用於抗疫 李家超:政府必然守法 據悉袁國勇、許樹昌留任專家顧問團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安心出行加入「紅黃碼」,初步只會針對確診者及酒店檢疫人士,強調不會用於非抗疫用途,如果有任何人有意藉此製造事端,都不是事實。 政府研究推出「紅黃碼」,特首李家超說希望將市民的不便減到最低。李家超:「現在紅碼和黃碼針對的,只是剛才我說的兩種類別人士,即是確診者為紅碼、酒店檢疫人士為黃碼,其他人不受影響。」 對於有議員擔心「紅黃碼」成為政治工具限制市民出入,李家超強調只會用於抗疫。李家超:「政府必然會守法,所以將任何措施用於非抗疫範圍是不會發生、也不切實際。如任何人在這方面嘗試製造事端,我可以告訴他絕對不是事實,大家亦不要相信。我們運用任何措施如不符合法律,第一,政府不會做;第二,一定會有後果。」 他說,制訂防疫策略時會聽專家意見,很快會再委任專家顧問團。據了解,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可以繼續留在政府專家顧問團,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以及成員孔繁毅亦會加入。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李家超明率三司赴首場立會「前廳交流會」 梁君彥稱助行政、立法建緊密關係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會以身作則,明早帶領多位司長及副司長到立法會出席首場「前廳交流會」,希望加強與議員聯繫。 李家超:「前廳交流會是一個起點,因為我希望常設一個機制,讓大家有一個互相認識、交流及跟進的機會。這個起點之後,會有很多發展或延續的交流機會及活動,會交回有關立法會議員及司局長跟進。之後前廳交流會可如何再發展,進一步優化不同細節,我們在過程中可以很務實,以提升我們的聯繫為目標,大家去不斷優化。」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歡迎有關安排,相信恆常交流有助行政立法機關建立更緊密的協作關係,特別是政府可在政策醞釀階段聽取到議員意見,更了解市民聲音、令政策更有成效。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觀塘德田邨德義樓完成圍封強檢 發現十宗確診
【有線新聞】觀塘德田邨德義樓完成圍封強檢,發現10宗確診及2宗不確定個案。 德義樓近1500人接受檢測,當局派員到訪612戶,有86戶沒人應門,政府會採取措施跟進。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據悉議員陳紹雄快測陽性 昨曾於立會晤數名官員
【有線新聞】消息指,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正家居隔離。 據了解,陳紹雄昨日曾在立法會與數名官員及議員開會,亦曾出席立法會的事務委員會會議。他目前有輕微感冒徵狀,他過去一周每日都有做快速檢測,今早結果呈陽性。
- i-Cable
- 2022年07月12日
政府擬限的士車頭最多放兩手機 羅淑佩:足夠接單、導航僅輔助 業界歡迎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立法規管司機座位附近最多只可放兩部流動通訊設備,的士業界表示歡迎。因確診正隔離的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說,的士司機有兩部設備接單已足夠。 羅淑佩:「我們發牌給他們(的士司機)之前要考試,考試有考路線,只靠全球定位系統、完全不識路的話,全球定位系統不是百分百能帶你到目的地,這只能作輔助,不能說要長開全球定位系統才懂得駕駛的士,這是有問題。有兩部電話,一部用來接單,另一部如有需要時可用作全球定位系統,或不需要時用來接單。」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修例後,租車時提升管理,對的士發展都有好處,最主要是實施後,我相信乘客對司機駕駛安全的形象及信心更有好處。我們的會議有建議政府同步監管(接單)平台,我們覺得平台比較多及良莠不齊,定好標準時管好平台,有好平台、有好生意、有好司機、有好服務才可接單。」
- i-Cable
- 2022年07月11日
深圳灣口岸有旅客檢測陽性後自行離開 醫生憂致社區傳播 盧寵茂:會去了解
【有線新聞】深圳灣口岸檢測陽性的旅客不准出境,不過我們發現旅客可以自行離開,有醫生擔心造成社區傳播,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會了解和處理。 深圳灣口岸繼續有大量旅客出境,他們在口岸即場做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才可獲發綠色手帶過關去深圳,檢測結果陽性的會獲發紅色手帶。不過有人獲發紅色手帶後,職員無將她分隔開,她逗留在口岸外一會兒自行離開。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被問到會否成為防疫漏洞,他回應說:「這要當時同事安排,我會去了解再去處理。政府對於確診人士有一套機制,一發現核酸檢測陽性,應該要有隔離令通知。」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衞生防護中心或政府,可能要有機制如何處理這類人,一旦發現是確診患者,有可能未必迅速能點對點回家,有機會在社區造成傳播。」林緯遜建議,考慮盡快提供點對點交通配套,讓即場檢測陽性的市民回家,等候衞生防護中心進一步指示。
- i-Cable
- 2022年07月11日
梁子超指「紅黃碼」難防輸入個案 狄志遠稱沒急切性、憂被濫用作管治工具
【有線新聞】有議員認為沒急切需要,推實名制和「紅黃碼」,擔心會用作疫情以外的政治工具;有醫生認為「紅黃碼」有輔助功用但未能防止輸入個案。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這個是防止去一些高危表列處所,只是傳播風險的一小部分,檢疫是防止檢疫途中傳給他人,尤其是家人,這個「健康碼」不能處理,也不能在外防輸入或封控起太大作用。」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今天而言看不到有急切性,這個安排是可以用在其他用途,特別是社會管理甚至政治方面,都可能有機會被濫用,事實上內地亦出現過問題,這個措施系統用在防疫以外的工作,這些情況令香港市民擔心。」
- i-Cable
- 2022年07月11日
安心出行實名制增「紅黃碼」 盧寵茂強調非為追蹤 周五起居家隔離須戴電子手環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安心出行會實名制及加入「紅黃碼」,識別確診者和檢疫人士,禁止他們去高風險場所,強調不是用於追蹤。 紅黃碼仿傚內地限制市民出入部分場所,確診者的安心出行會變成紅碼,入境檢疫人士就是黃碼,黃碼不影響搭公共交通工具,不過紅、黃碼都不能到高風險場所,例如醫院、院舍。 盧寵茂說未有實施時間表但愈快愈好,他說:「主要作用是識別確診及檢疫人士,並非用於追蹤,亦不會限制沒確診、毋須檢疫市民的自由。所有這些都是精準抗疫,我們不希望增加整個社會成本,包括封城的措施。如果有黃碼識別,原本在定點檢疫酒店的入境旅客,我們是可以考慮相應調整,(例如)能否改為局部居家健康監測。」 不過星期五起,居家隔離人士恢復戴電子手環的規定,為何還要紅、黃碼? 盧寵茂:「手環可以拆走,這些情況出現我覺得我們要有多一道防線。你說為何不相信市民?我相信香港市民都很高質素,為何香港要有警察呢?要有法庭呢?始終不保證所有人完全遵守,在隔離時有時未必故意,有可能是不為意。」 被問到安心出行有疫苗通行證已經變相實名制,是否無須再推安心出行實名制,盧寵茂說程式沒有確診和檢疫資料,不能取代紅、黃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