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涉訛稱以優惠價賣迪士尼年票 一女被捕、涉款逾13萬元 警料數百人受騙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涉嫌訛稱迪士尼樂園高層親屬,聲稱用優惠價出售樂園年票和酒店套票,但收款後失去聯絡,初步有22名受害者,被騙超過13萬元,警方估計受害人數多達三、四百。 迪士尼樂園的社交平台近日有不少留言,矛頭指向一名「員工」,說向她付款購票後,對方失去聯絡。警方星期五在屯門一間酒店拘捕一名34歲姓陳的無業女子,她涉嫌今年5月起,在網上討論區聲稱是樂園高層的親屬,能以低價取得樂園門票及酒店套票,以8折至85折出售,最少22人付款後聯絡不到賣家,共損失超過13萬元,最大一筆支付了四萬元。 旺角警區重案組高級督察劉鈞豪:「首先建立口碑,跟受害人作數次成功交易,受害人認為優惠很吸引,推介予身邊朋友。一傳十、十傳百,所以我們相信潛在受害人多達三至四百人,金額比較龐大,希望受害人主動聯絡我們。」 警方調查指,被捕女子並非迪士尼樂園員工或高層親屬,只是有樂園的「尊貴會員證」,估計她用來購買門票後再轉售賺取差額。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馬季煞科日 單日投注額達20.3億元 有馬迷指氣氛不太濃:自己享受就可
【有線新聞】本年度馬季煞科,不少市民到沙田馬場欣賞賽事,單日投注額達到20.3億元,創回歸以來新高,本年度投注總額達到1,400億,新一季9月11日開鑼。 雖然陽光頗猛烈,仍然有不少馬迷在沙田馬場露天看台觀賽。因應疫情,市民要預約才可以入場,並要符合疫苗通行證要求,在場內亦要保持社交距離。有馬迷說人雖然少了,但最重要是自得其樂,觀賞現場實況。 譚先生:「少了人入場,變得沒有那麼熱烈、熱鬧。因為以前入場,可能國際賽或者開鑼都會爆滿,坐滿人會高興些。」鄭先生:「沒那麼多人可能氣氛沒那麼濃,自己覺得還過得去,自己享受就可以,最主要看到現場、看到賽馬真實情況。」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光城者」七人被控煽動顛覆政權 全部被告將認罪
【有線新聞】組織「光城者」七人涉嫌擺街站派單張及發表言論,被控串謀煽動他人實施顛覆國家政權罪,全部被告將會認罪。 其中五名被告在區域法院提堂,辯方指他們打算認罪,連同早前表明認罪的兩人,案中全部被告將會認罪。案件押後至下月20日答辯,控罪指他們去年1月至5月,在香港一同串謀煽動他人組織、策劃、實施或參與實施以武力、威脅使用武力或其他非法手段,旨在顛覆國家政權行為。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梁君彥專訪|否認前廳交流會屬閉門造車 稱新議會無拉布是「重回常態」
【有線新聞】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前廳交流會加強官員及議員溝通,他指交流會內容未必適合公開,不認同是閉門造車。 新政府上場半個月,特首帶同司長去立法會前廳跟議員交流一個半小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形容是好開始。梁君彥:「(以往立法會,可能有一些官員跟議員『摸底』,還有沒有需要有這個新平台?)其實交流『摸底』,很多時是因為有政策,(政府)想『箍票』。今次的交流會有一個好處,可以啟發其他議員有不同的想法,多了數位臭皮匠一同思考,分分鐘勝於諸葛亮。」 前廳交流會會否取代上屆特首提出的短問短答,梁君彥說留待今屆政府思考。梁君彥:「(『短問短答』時,立法會會直播給巿民收看。目前『前廳交流會』是閉門,大家不知道議員和官員在裡面談甚麼,讓人感到你們好像閉門造車。)在交流會當中,很多時候有新的建議,或將巿民所急的事說出來,這也是未成熟的事。貿貿然去公開,對政策的醞釀未必有幫助,但你亦看見大部分都公開知道我們談及甚麼題目。(討論完之後,你們可以選擇不說某些事情予巿民知道。)我想議員之間的說話,不能說的話也說了出來,一定是很公開,沒有隱瞞。」 新議會再沒有「拉布」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稱新型肺炎已成「風土病」 學者倡逐步放寬防疫 盧寵茂:政府此刻不能躺平
【有線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孔繁毅以及另外兩名港大學者認為,新型肺炎已成為「風土病」,確診數字即使上升亦毋須擔憂,除口罩令外,其餘社交距離措施應逐步取消。 四名港大學者撰文說,確診數字近日重上三千宗是因為大部分人中和抗體顯著下跌,但認為香港人有經驗,知道確診數字不是警號,新型肺炎事實上正邁向「風土病」。最佳應對方法是在冬天前達到「混合免疫」,即推高接種率,同時社區有低度傳播令市民感染。除非有大量入院個案,否則應逐步取消社交距離措施,口罩令除外 。 當第二針接種率達95%就不用再圍封大廈,否則昂貴、浪費,更打亂生活;學生亦不用每天再做快測,只需要設立機制監察學校疫情。但疫苗通行證要「加辣」,建議入超市、街市都要用針卡,令更多長者打針。至少第六波過後才取消疫苗通行證,到時全港人口要不已打針、要不曾受感染。 通關方面,團隊說內地仍實行清零政策,因此香港應優先與外國通關,建議隔離期逐步縮短、改為家居隔離,最終可改為不用隔離,只需旅客首七天戴追蹤手環,做足七天核酸測試。當政府更新「安心出行」後,要限制入境人士首七天到餐廳及酒吧。 專家估計所有建議都做齊,每日確診宗數在3,000至21,000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19年國慶前夕汽油彈案 四人認罪囚27至38個月 包括12港人案兩被告
【有線新聞】2019年國慶前夕汽油彈案,12港人案其中兩名被告,連同另外兩人認罪,分別判囚27至38個月。 被告鄭子豪、廖子文、李威龍及鄭進由囚車押送到區域法院。控罪指,他們在2019年國慶前夕,在灣仔一個單位管有半製成汽油彈及鋁熱彈原材料等。四人較早前承認管有物品意圖摧毀或損壞財產罪,法官游德康索取各人心理報告。 辯方求情指,鄭子豪和廖子文均涉及另一宗12港人案,已被判囚10個月;廖子文已還柙18個月,多出的刑期不能扣減,希望法官考慮輕判。不過法官隨即反駁「不合邏輯」,法官指,案件涉及製作20至30枚汽油彈,數量多、威脅大,是加刑考慮因素,現場搜出大頭針及防毒面具,反映被告有預謀。 鄭子豪和廖子文案發時,單純在涉事單位出現,其餘事情一概無關,亦非同案被告的Telegram群組成員,角色相對較消極,而且案發時年紀輕,分別被判囚28和27個月。兩人周五因12港人案判囚10個月,部分刑期分期執行,兩人均總共監禁31個月。至於被告李威龍因參與度高,被判囚38個月;鄭進的角色雖然不及李威龍,但管有單位匙卡,判監29個月。 法官說鄭子豪及廖子文年少無知,天真地以為可以逃避法網,但事與願違,最終歷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外媒社評質疑港宗教自由 稱國安法沒清晰定義外國勢力 陳國基:執法皆基於證據
【有線新聞】《華爾街日報》一篇社評,質疑香港宗教自由受到《港區國安法》威脅,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去信反駁。 社評以「香港宗教將面臨鎮壓」為題,提到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被捕,說《港區國安法》未有清晰定義外國勢力,若中國藉此針對教徒並不出奇。陳國基去信《華爾街日報》反駁,說香港執法機關的行動全部基於證據,與被捕人的背景和宗教信仰無關。他說香港宗教及言論自由受《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障,《港區國安法》亦列明要依法保護宗教自由,但他重申香港無人可以凌駕法律。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日前指安心出行須實名制 盧寵茂改口稱非優先考慮 強調紅黃碼僅影響少數人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說,安心出行首要做實名制,事隔六日後改稱實名制並非優先考慮,又否認紅黃碼是加強管控。 盧寵茂︰「以安心出行程式實名制是會有幫助,政策的改變、其實變幻是永恆。」不足一星期,他的說法有所轉變,他多次提到抗疫要「以結果為目標」,但安心出行實名制不是抗疫目標,亦不是政府優先考慮。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實名制只是一個手段,需否實名制達致結果、識別這些人,其實是在執行、程度上去做,現在看根本不需考慮這事,這不是我們優先考慮的事。我們的目標不是實名制,目標很清晰,結果要做到精準地把風險分析。」 至於安心出行研究加入紅黃碼,限制確診者及入境檢疫旅客的活動,他說不會影響絕大部分香港市民,是保護他們免受感染。盧寵茂︰「不是想收緊,黃碼賦予境外入境的旅客,通過黃碼更精準地識別他們,才可考慮放寬入境旅客,酒店檢疫時間的要求、日數。」 而深圳灣口岸往內地的旅客要分別在兩地口岸做兩次核酸檢測,將來能否變做「兩地一檢」,盧寵茂說兩地檢測的方法、步驟和意義都不同,要時間考慮如何合併。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麥美娟︰正研究區議會職能 委任議員亦是一種進步 稱正籌建地區服務關愛隊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正研究區議會的職能,甚至將來是否繼續有區議會,她又認為委任議員也是一種進步。 麥美娟︰「現時真的沒有一個定論、不能說,基本法沒有提及區議會是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無論用甚麼形式出現,或會否用現有的區議會,或一個更貼合香港情況的區域組織。不會認為委任制的人不接地氣,我不認為有委任議員就不進步,當年我都是透過委任加入區議會,當時委任制是一個很進步的方向。」 麥美娟說正籌建特首政綱中提及的18區地區服務及關愛隊,工作不只做義工或派發防疫包,舉例天水圍早前大停電,關愛隊都要出動,又說服務隊要將區內的實況上達政府,強調不是監察市民。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政府擬小巴裝安全帶感應器 倘無戴好會有聲響 未來或擴至巴士等車輛
【有線新聞】政府研究在小巴安裝安全帶感應器,乘客無戴好會發出聲響,會分批在新車試行。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正在試行一樣東西,就是在所有小巴座位加上感應器,有乘客坐下後感應器就會知道,然後會感應你有沒有戴安全帶,沒有戴安全帶的話,我們會有聲音和圖表,大家在車上會看到,戴回就不會有聲。旁邊的乘客可能都會提醒他,旁邊的先生小姐,你要不要戴回安全帶?將來巴士或其他車輛是否都可以裝,我們朝着這個方向。」 至於社會有聲音擔心城巴新巴合併後會加價,羅淑佩強調,巴士公司加價要經行政會議批准,若兩條路線相似但價格不一,加價時會考慮將價格拉近。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澳門增31人確診 有限度禁足延長至下周五 政府:堅持動態清零
【有線新聞】澳門新增31宗確診,這波疫情累計1,706宗。澳門政府延長暫停工商業活動至下星期五,又說會堅持動態清零目標,希望最終達到與內地免檢疫通關。 澳門今波疫情持續一個月,確診數字不斷上升,單日最多有146人感染,星期一實施有限度禁足後回落到31宗,但政府說不夠低,把措施延長五天至星期五。 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保障廣大居民的生命健康。未來一星期我們會進入清零期,相對靜止措施會延長五天,維持着管控社會人員的流動,並繼續採取密集式全民式核酸檢測。」 賭場、公司等工商業活動及場所繼續暫停營業,只有有必要工作、購買物資或有緊急原因才可以外出,同時要做多三輪全民核酸檢測,居民自己亦要每日快測,達到動態清零才會再考慮放寬措施。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我想也有人說,有沒有必要把事情弄得這麼大。這個不是澳門這一次反應過分而提出這種要求,是因應實際需要,不要說人類,之前大家也不斷反映對動物、寵物也造成很大影響,沒有人願意實行這些措施,澳門是否具備條件,好像之前行政長官所說,我們放任採取躺平、共存防疫政策呢?是不可能。」 澳門政府又指即使將來
- i-Cable
- 2022年07月16日
批有人長期對國教污名化 李家超:力推愛國教育、理直氣壯糾正青年價值觀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可以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實踐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教育局將會支援學校推行國民教育。 行政長官李家超︰「過去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勾結外部勢力,刻意誤導青年對國家的觀念,長期把國民教育污名化。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理直氣壯、正義凜然的糾正青年錯誤價值觀,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教育局將全面支援學校有系統的規劃和推行國民教育,讓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