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科大新學年必修法律教育科 涵蓋憲法、國安法等 合格方可畢業
【有線新聞】科大新學年起將《憲法》、《國安法》列為必修科。 九月入學的科大新生必須修讀新設的法律教育科,內容涵蓋《憲法》、《基本法》、《國安法》和本港法律制度。新科屬於網上課程,設有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要考試,合格方可畢業。連同科大,八間資助大學中有六間相繼推行國安教育。 另外,科大新學年將成為第八間停止為學生會代收會費的院校。科大回覆稱是將校內所有學生組織「一視同仁」,由學生自行選擇聯繫有興趣加入的學生組織。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公營小學校長副校9月起加薪 教局:助校內防範政治或違法活動
【有線新聞】今年9月起,公營小學校長和副校長會加薪。 小學校長的月薪由原本最高9萬元上調至12萬元,中層管理人手亦會增加。教育局指理順薪酬及人手安排,提升教育質素,當中校長、副校長等要加強督導、執行和檢視,確保教師秉持專業操守、守法,加強防範制止校內違反《基本法》和《國安法》的活動,預防政治或違法活動入侵校園,加強學生守法意識和國家安全觀念。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李家超召開首次抗疫專家顧問團會議 沒安排會後見傳媒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召開首次專家顧問團會議,與六名專家顧問開會。 專家孔繁毅、劉澤星、劉宇隆、許樹昌、梁卓偉及袁國勇參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政務司司長及副司長陳國基、卓永興,以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都在場,李家超指專家意見有助政府科學為本抗疫。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較早前表示,專家開會後會統一發布消息,避免資訊混亂,但今天無安排會後見傳媒。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六旬男港鐵紅磡站失蹤 4小時後始發現倒卧於廁所 送院後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66歲男子星期三在港鐵紅磡站失蹤,職員於4小時後,發現他倒卧於無障礙洗手間內,送院後不治。 港鐵表示,星期三下午6時,紅磡站職員接到一名女士來電,要求幫忙到洗手間尋找失聯的親人,職員隨即檢視站內所有洗手間,並通知其他車站及鐵路綫同事協助。晚上10時多,紅磡站一名清潔員工發現,非付費區的無障礙洗手間反鎖,開門發現一名男子倒卧,送院證實不治。警方正調查事件,港鐵說深感惋惜,向死者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三公司2017年綠置居裝修工程合謀定價 罰款39萬至148萬
【有線新聞】3間裝修公司於2017年,本港首個綠置居項目裝修工程中合謀定價,違反《競爭條例》,罰款39萬至148萬元。 聯合金輝、金光工程及豪景工程,為景泰苑提供裝修服務時,列出一模一樣的宣傳單張及工程項目,涉嫌合謀定價及編配顧客,訂立瓜分市場協議。法庭判金光工程罰款148萬元;豪景工程罰款約143萬,公司主管林保旺罰款28萬元;聯合金輝罰款約39萬,公司主管陳金水取消董事資格3年。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新問責團隊民建聯續佔最多 民主派清零、劉兆佳指不損威望 過半政助具傳媒背景
【有線新聞】新的問責團隊有傳媒背景的人歷來最多,政黨分布亦有改變,雖然民建聯出身的仍然最多,但新民黨冒起,較上屆多了3人入「熱廚房」,民主派背景的人「清零」。 新委任的副局長、政治助理,以新民黨背景的最多,有4人,其中施俊輝是升職。民建聯有3人,蕭嘉怡是舊面孔,由政務司政助平調去教育局。經民聯「零的突破」有梁宏正,他的爸爸是經民聯榮譽主席梁君彥。 不過計及之前公布的新班子人選,仍然是民建聯出身的最多,其次是新民黨、工聯會,而經民聯、自由黨各有1人。跟上屆問責班子比較,新民黨多了3人,升幅最多。過去兩屆政府問責團隊有羅致光、張炳良等民主派背景的人加入,不過今屆暫時「清零」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中央、特區政府也好,都不太緊張團隊中是否有一兩個人來自民主派陣營,民主派人士對威望影響有限、甚至沒有。最重要是政府能否團結一致,盡快做出成績。我不會用『分餅仔』角度看,但當然從政府角度看,肯定希望爭取不同黨派,特別是立法會有影響力黨派支持。」 新委任的11名政助還有一個特點,過半人有傳媒背景或學歷,4人曾任職電視、電台或報紙,而蕭嘉怡、李世華曾讀新聞傳播。 劉兆佳:「過去政治助理角色比較模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白田邨麗田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深水埗白田邨麗田樓圍封強檢。 大廈外設置帳篷,居民排隊檢測,政府根據污水病毒量,及確診個案等因素決定圍封,目標明早11時解封。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財會通過公務員劃一加薪2.5% 有議員質疑加幅欠依據 楊何蓓茵:太著眼數字
【有線新聞】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公務員加薪,涉每年約68億元撥款,追溯到今年4月生效。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本人認為參與表決的議員,多數贊成這項建議,這項建議獲得通過。」無論高、中還是低級公務員,都劃一加薪2.5%,最快下個月可領「新糧」及補追薪酬。 有議員質疑,今次加幅沒有跟隨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的建議背後依據為何,立法會議員陳紹雄:「為何是(加薪)2.5%,不是2%?又不是3%?這個不是算術式,不是數學式,而是政治藝術。」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今年決定並無偏離有關機制,問題是可能我們太著眼數字,如果將來可以改進機制,有一些「質」方面的評價,或有一些觀察和數字一起發放,對數字有多大程度適用在公務員身上,是有幫助的。」 有議員就覺得對做得好的人不公平,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做的人(加薪)2.5%,不做的又是2.5%,對一些勤力工作,為公務員、為政府付出很多的人,是不公道。」楊何蓓茵:「執法工作可能會和目標市民有不快地方,不容易量度到。他的工作表現為政府增加了多少分呢?」她又表示2017年至今,有57個公務員因工作表現不理想,拿不到增薪點,會考慮加強監察。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中五生投訴髮禁涉歧視 鄧飛:倘平機會要求學校讓步、教育界將有大震盪
【有線新聞】一名有性別焦慮的中五學生向平機會投訴學校不准男學生留長髮,本身是中學校長的教聯會副主席鄧飛指,校規設計未必與性別定型有關,如果平機會要求學校讓步,對教育界有很大震盪。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學校設計校規,除了遵從教育局規定及辦學團體價值觀外,向來第一是整潔、第二是樸素,與為何所有學生要穿校服一樣,不一定從性別角度出發。中學時男同學可能會大汗一點 ,女同學相對在體育活動時沒有這麼大汗 ,男女生身心上存在差異 ,因此有一定程度差別對待 。如果差別對待被視為性別定型,甚至是性別歧視 ,是不是要將男女生的所有事一定要一刀切、劃一,才不叫性別定型?」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童樂居虐兒案 多一名職員認罪判囚5個月8周 官:拳打胸、用腳踩 令人氣憤難平
【有線新聞】保護兒童會童樂居虐兒案,再多一名幼兒工作員認罪,判監5個月8星期。裁判官批評被告打胸口及用腳踩施虐,若非親眼看見,不相信文明社會的照顧者會有這樣的行為。 被告林美寶由囚車押送到九龍城法院,她承認三項虐兒罪,裁判官判刑時批評被告一日內三度襲擊兒童。 案發當日被告派水樽予兒童,一名兩歲女童推了她一下,隨即被她揮拳打胸口兩下。裁判官說被告可選擇捉住女童或訓斥,她的做法不是管教,作為成年人看見女童正哭泣,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力、女童有多痛,幸好女童跌落在軟墊上。 之後另一名三歲女童飲水時,被告用水樽撞向女童的臉,被告稱是不小心。裁判官說有閉路電視拍到證據確鑿,被告的解釋令人氣憤難平,女童並沒有挑釁她的情緒,認為被告並非一時衝動,是將工作壓力發洩在兒童身上,連對人的尊重也沒有,行為有侮辱成分、最嚴重。 同一晚,約20名兒童在房間睡覺時,被告看見一名兒童的腳在動,於是用腳踩他,被告說擔心影響其他兒童才這樣做。裁判官批評是一派胡言,兒童在眾目睽睽下被打,心靈受到傷害就算身體沒有受傷,都為他帶來痛楚。裁判官又說若非親眼看見,不相信在文明社會照顧者會有這樣的行為。 被告的三項虐兒罪部分刑期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連續兩日破4000確診 醫管局:或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需要時會重開亞博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4,270宗新型肺炎確診,本地個案佔4,090宗,多6名患者離世。醫管局說會再調動病床和人手,應付愈來愈多的患者。 連續兩日確診人數破四千,醫管局說多170人入院,加上已經有超過1,200人留醫,無可避免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隔離病床會由1,200逐步加到2,500張。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北大嶼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我們亦隨着疫情會有一個記名的員工調配到那裏,接着會開不同的病房,現時那裏已經開了八個病房。另外亞博館現時我們會密切監察,有需要時當然我們有預案和機制,我們會調配人手,亞博館會重開。」 多6人離世,介乎72至97歲,全部都有長期病患。兩人在家中暈,到急症室求診,其中97歲女士發燒4日,入院已經沒心跳脈搏,檢測呈陽性。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年紀大有少許不舒服,家人見到他有點不妥,都應該看看,懷疑是否有機會染疫,要做快速測試,或者家人自己有少許不適,都要做快速測試。」 學校呈報442宗個案,當中365個是學生,新增8間學校有班別要停課一周。
- i-Cable
- 2022年07月22日
上水一男涉販毒被捕 檢市值3,000萬元大麻花
【有線新聞】海關拘捕一名涉嫌販毒男子,檢獲市值3,000萬元大麻花,是海關歷來搗破最大宗的大麻花儲存案。 海關人員將黑布蒙頭的疑犯押走,海關本周四在上水金錢村一個村屋單位,拘捕該名30歲無業男子,搜出由透明膠袋包裝、約159公斤大麻花,正追查來源。疑犯涉及去年另一宗大麻種植案,被控兩項販運危險藥物罪,周六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