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4日
智創未來|醫療機械人轉化成臨床應用 趙偉仁:病人得益為最終目標
【有線新聞】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成立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積極將創新技術轉化成臨床應用,期望醫療機械人的使用可以更普及令病人受惠。 一般的內窺鏡可以用作腸胃道基本檢查,這個手術機械人內鏡平台則可以協助醫生為早期胃腸道癌症病人做手術。內窺鏡末端裝有微型攝影機,醫生可以即時從螢幕觀察患者的內臟,手術工具也可利用柔軟的管道伸進患者體內,完全不需要開刀。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這種機械人系統是一種軟性機械人,所謂軟性就是它的手臂要伸到進去是距離口部或者肛門大概百多厘米的地方,深入腸胃部的深處去做手術。」 至於部分必須要開刀進行的腹腔手術,就可以靠這個腔鏡手術機械人縮小傷口的範圍,減低病人的痛楚同縮短康復的時間。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歐國威:「腹腔鏡手術機械有幾個很精細的工具,大概只是8毫米粗度,只是需要在你身體開四個孔進入你的身體,因為它裡面有一些很靈活的關節,所以容許在一個很狹窄的身體裏,可以做到複雜的手術。」 接駁機械臂的微型手術刀可以因應醫生的需要更換,大大小小的切除手術或者傷口縫合都可以處理,腔鏡手術機械人的部件大部分由中大工程團隊研製。 中大醫學院及工程學院於2020年成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4日
私密部位被潑灑不明液體 關注組成立半年收逾170投稿 機構促擴大性罪行法例涵蓋範圍
【有線新聞】近期街頭接連發生私密部位被潑灑不明液體事件,有受害人開設關注組半年收到逾百篇投稿,服務機構希望擴大性罪行法例涵蓋範圍。 這些投稿都是來自在街頭無端被人將不明液體,潑向私密部位的受害人。關注組成立半年已收到超過170個投稿。關注組版主CHARLENE:「最初的打算只想把大家的聲音聚集在一起,讓每人知道不是自己一個,並讓社會更多人知道這件事正在發生,而且發生在不同人身上。」 Charlene萌生這個想法是因為經歷過同樣的事情。去年在灣仔港鐵站出閘,臀部突然有暖感,轉身發現長褲濕透,「我很困惑,不知怎去定義這件事,在街上大腿、小腿被水濺到,都會突然想起是否沾濕了,所以有水滴下來,有很多疑神疑鬼的情況。」 法律改革委員會2012年曾討論性侵罪行的涵蓋範圍應超越觸摸或身體接觸,7年後撰寫的報告書就建議加入「作出涉及性的射尿液、吐唾液或排出其他體液的行為」作為罪行的構成元素。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當然覺得那些提議是有修改的價值,但最終政府能不能夠照單全收,或者只是接收部分的建議,這個是政府的決定。這個修改性罪行因為太多了,其實法改委是以斬件形式,令到某些項目可以早點出爐。」 最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4日
今年投考入境處人數增逾兩成 委任青年大使冀吸引更多內地港生投考
【有線新聞】入境處近年積極到內地招聘港生,過去大半年更加委任24名內地港生擔任青年大使,入境處為他們提供交流及培訓,希望成為橋樑,吸引更多內地港生投考。 入境處去年11月委任首批在北京讀書的香港學生擔任青年大使,負責推廣及介紹入境處,計劃之後擴展到上海、廣州。他們說計劃令他們即使身處內地,都有機會參與香港事務。 入境處青年大使Chloe:「之前發生過在(北京)昌平線有些小意外,地鐵上有香港學生,當時他們也立刻詢問我們,發生了意外應該第一時間聯絡誰。」 入境處青年大使Sam:「內地同學都會問我,如何來港工作或者讀書,要用哪個人才計劃呢,我幫助他們之後,也對入境處有一份歸屬感。」 青年大使也協助入境處到內地招聘。上個財政年度,投考入境事務主任的逾6300人,有250人是內地港人學生。而整體投考人數,今年亦增加了逾兩成一,平均每7.7人爭一個空缺。入境事務助理員的申請者,亦比去年同期多大約三成。 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其實效果相當不錯,不過將來靠他們再幫忙宣傳,應該會更多。愛國愛港是他們必須有的理念,而且要與部門理念必須一致,這是首要條件。」 警隊和消防近年都下調入職體能要求,入境處說暫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4日
公主道截查可疑車|車廂檢獲毒品 司機涉襲警及販毒等罪被捕
【有線新聞】何文田公主道警員昨晚追截可疑車輛,司機倒車逃走時撞倒一名警員,最終可疑車被截停,警員拘捕涉案司機。 凌晨被捕40歲男子、黑布蒙頭鎖上手銬,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警員被押到私家車旁邊調查,警犬亦奉召到場進入車廂蒐證,其後檢獲約60包懷疑可卡因。 經初步調查男子涉嫌狂亂駕駛,襲警及販毒等罪被捕,他亦報稱頭暈不適,送住伊利沙伯醫院治理。 警方公主道追截可疑私家車時一度擎槍 有警員被撞倒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港府批《紐約時報》國安展報道不實、誤導 形容虛偽及雙重標準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批評《紐約時報》一篇文章針對香港國家安全展覽廳報道不實、誤導和偏頗。 《紐約時報》刊登「港府如何用國家安全展覽重塑城市記憶」的文章,在介紹國家安全展覽廳時稱,展覽重點展現抗議者擲燃燒彈的畫面,但沒有提及警方行動,質疑展覽操縱歷史。特區政府聲明指,《紐約時報》對展覽廳作出不實和誤導性的報道,表示強烈不滿。反駁指,展覽廳是特區首個有系統介紹國家安全的專廳,對參觀者認識國家安全有積極意義,批評報道虛偽和雙重標準。重申維護國家安全,以及提高市民守法意識是應有之責,會堅定維護國家安全,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公主道截查可疑車|司機倒車逃走撞傷警員 警一度擎槍警告
【有線新聞】警方在何文田追截可疑車輛,司機倒車逃走時撞傷一名警員,多名警員擎槍警告,拘捕司機涉嫌狂亂駕駛及販毒等罪,檢獲60包懷疑可卡因。 銀色私家車卡在黑色和白色車中間,大批警員包圍。銀色車突然後退,撞到一名警員,私家車再衝前猛力撞到黑色車之後停下,多個警員擎槍戒備,拉開車門將車內的人拖出並制服。男子之後被帶上警車調查,受傷的警員倒臥路邊,由救護員急救。 涉事銀色私家車右邊車頭嚴重損毀,車內安全袋彈出,大批警員留守現場調查,反恐特勤隊亦到場戒備。現場是何文田公主道往窩打老道方向,近培正道休憩花園。據了解,警方晚上8時許在黃大仙發現可疑車輛,懷疑與毒品有關,展開追截,案件交由九龍城警區重案組調查。 至於受傷男警員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搶救,送院時要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和用頸箍固定頭部。 公主道追截可疑車|車廂檢獲毒品 司機涉襲警及販毒等罪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十一國慶|統籌黃金周預備工作 楊潤雄料訪港旅客增加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召開會議,統籌國慶黃金周預備工作。 會議由楊潤雄主持,聯同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聽取海關、警務處、入境處等部門的黃金周準備工作,旅監局、旅議會、酒店業亦有代表出席。楊潤雄說預計國慶黃金周訪港旅客增加,各部門和相關機構會保持緊密合作、提早部署,並與內地對口單位協調溝通,為旅客提供優質體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舊滅火筒搬運期間爆裂 西貢工人遭打中受傷
【有線新聞】西貢有工人搬運滅火筒期間,滅火筒意外爆裂,工人受傷送院。 男事主頭部受傷清醒,送將軍澳醫院治理,底部爆裂的滅火筒事後放在車上,行人路留有碎片。現場是萬年街87號對開,黃昏大約6時,消息指,男事主用手推車回收舊滅火筒期間,意外撞到消防水龍頭,滅火筒爆開打中事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院舍4周錄170人染新冠 衞生署下周再推外展接種服務
【有線新聞】衞生署下周一起再推出院舍外展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衞生防護中心最近四星期錄得15宗安老院舍及8宗殘疾人士院舍新冠病毒爆發個案,共170人感染,較前四星期71人感染增加逾一倍,而這類高風險優先接種疫苗人士加強劑接種率不高。衞生署下周一至11月17日會再推出院舍外展接種疫苗計劃,強烈呼籲高風險人士盡快接種加強劑,到診醫生會獲發特別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初中公經社科性教育被指過時 教育局指不正確:課程保護未成年學生
【有線新聞】教育局最新公布的初中公經社科指引,包含性教育。局方指要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對有評論指本港性教育未能追上社會發展,局方說是不正確。 教育局發表文章,指日前公布公經社科指引,一方面是肯定嚮往親密關係是自然的發展,同時提醒學生必須守法,應堅拒婚前性行為,課程想保護未成年學生,以免他們犯下終身抱憾的過失;又說性教育的理念是希望培育學生整全價值觀,讓學生將來在思想和條件成熟時,對性的課題作知情及負責任的決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大灣區跨境救護車今演練 過程大致暢順 冀年內試行
【有線新聞】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進行「人車」演練,過程大致暢順。 深圳跨境救護車從港大深圳醫院出發,經深圳灣口岸到達屯門醫院,再駛往香港兒童醫院,最後經深圳灣口岸返回內地。今次演練由特區政府聯同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進行,會檢視流程,目標今年內推出為期一年的試行計劃,並爭取盡快訂定跨境救護車入境香港的長遠安排。 目前本港與內地沒有直通跨境救護車運送病人的安排,只能在口岸「車過車」移交病人,對某些有特別醫療需要的病人可能造成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8月23日
國家隊運動員訪港名單出爐 全紅嬋、陳芋汐、樊振東及孫穎莎等65名健兒來港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將於8月29日至31訪港,隨團名單今日出爐,包括跳水全紅嬋、陳芋汐;乒乓球馬龍、樊振東及孫穎莎等、游泳潘展樂、張雨霏等,合共65名健兒。 代表團抵港後將展開一連三日訪問活動,包括出席由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會和晚宴,亦會到訪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運動員交流。代表團成員將出席三場公開活動,包括8月30日晚上於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奧運健兒大匯演」,以及8月31日上午分別於伊利沙伯體育館和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舉行的兩場「內地奧運健兒展風采」運動項目示範。 項目 運動員 賽事 田徑 楊家玉 女子 20 公里競走冠軍 羽毛球 陳清晨、賈一凡 女子雙打冠軍 拳擊 吳 愉 女子 50 公斤級冠軍 拳擊 常 園 女子 54 公斤級冠軍 拳擊 李 倩 女子 75 公斤級冠軍 獨木舟 季博文、劉 浩 靜水男子雙人 500 米冠軍 獨木舟 徐詩曉、孫夢雅 靜水女子雙人 500 米冠軍 單車 鄧雅文 BMX 女子自由式技巧賽冠軍 跳水 謝思埸 男子單人 3 米跳板冠軍 跳水 王宗源、龍道一 男子雙人 3 米跳板冠軍 跳水 曹 緣 男子單人 10 米跳台冠軍 跳水 練俊傑、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