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中學全日面授條件收緊 教局11月起要求九成學生打三針 有校長批太倉卒、難達標
【有線新聞】後天就開學,隨著疫情回升,教育局收緊中學全日面授課門檻,要求全校或按級別至少九成學生打齊三針,有校長認為推行倉卒,擔心難以達標。 星期四開學,中小學和幼稚園繼續維持半日面授。中學可以安排全日面授,不過由11月1日起申請條件收緊,學生需要由打兩針改為打齊三針,接種率要達到全校或個別班級的九成或以上。 至於課外活動安排,10月1日起中小學生亦要打齊三針才可以放學後或上學的另一個半日,參與非學術性的課外活動,例如音樂、體育活動或校隊訓練;亦可以在校內參與不佩戴口罩的活動,例如吹樂器、踢足球、打籃球。部分人士可獲豁免,包括5至11歲接種兩針復必泰,或者曾經確診的學生。 有本身申請全校面授的中學校長話,雖然校內學生兩針接種率達98%,但兩個月之內要催谷接種三針有難度,質疑將第三針和全日面授掛勾的必要性。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很多學生未必回家午膳,很多時候出街吃飯,約三五知己在餐廳吃飯,可能危險性遠高於在學校上全日(面授)餐廳環境不會比學校好,學校做足隔板和地方較大。」他建議將接種三針的要求延遲到年底,令學生有足夠時間打針,否則會令原本全日面授的學校,無辦法繼續成功申請。 另外,教育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近月多案瘧疾輸入個案 醫管局組隊篩查抵港旅客 至今發現50人染病
【有線新聞】本港早前有多宗非洲抵港內地人感染瘧疾個案,醫管局月初組織「醫療飛虎隊」到機場協助篩查抵港旅客,即場找到50名旅客確診瘧疾。 「醫療飛虎隊」成員,包括急症科、傳染病科醫生、護士及資訊科技人員。小隊組成至今出動5次,在機場為368名由非洲幾內亞抵港人士抽血,檢查他們有否患上瘧疾。確診者會安排入院治療,陰性就在酒店隔離,接受小隊定期遙距健康監察,醫管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工作地點不是醫院、診所,而是候機大堂,入面傢具有限,我們要帶許多不同醫療設備、電腦,將它變成小型醫療站。」 除了地方及設備有限,語言口音亦是行動另一挑戰,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註冊護士劉炳發:「因為這群旅客比較特殊,他們是山東、陝西人,有時他們已經回到內地沒特別跟我們說,他回覆我們『正在非洲隔離』,追查才發現他正在福州隔離。」 今年截至上星期,本港錄得180宗瘧疾個案,50宗由醫療小隊發現,醫生承認疫情嚴峻,加上要處理瘧疾個案,對醫院人手及設施構成額外壓力,黎靖匡:「我們有應急指揮中心,會檢視所有聯網、醫院有多少負壓病床才將這些(瘧疾)個案分配到不同醫院處理。」 這隊「醫療飛虎隊」大約30多個成員隨時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12港人案|喬映瑜涉妨礙司法公正、藏危險藥物 還柙至下月再訊
【有線新聞】「12港人」喬映瑜早前因組織偷渡在內地刑滿返港,她被控妨礙司法公正及藏有危險藥物罪,案件再提堂。 喬映瑜被控2020年1月至8月在香港連同及其他人意圖妨礙司法公正,即協助自己、李宇軒和鄧棨然等人逃離香港,阻止對警方的調查,同年1月在旺角利民大廈一個單位管有小量大麻。 案件押後至10月12日,待警方調查及索取法律意見,其中妨礙司法公正案準備轉介至區域法院,被告須還柙看管。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劏房租管逾半年 租戶稱仍被濫收水電費、被大幅加租 社協促設起始租金
【有線新聞】劏房租管條例實施超過半年,有團體促請政府訂定「起始租金」,堵塞業主簽新約時大幅加租的漏洞。 社協聯同劏房戶到長沙灣,與差估署署長蕭家賢會面,指有劏房業主涉嫌違法濫收水電費,收費維持在條例實施前水平,亦有業主強迫租戶放棄簽訂書面租約,或簽新租約時大幅加租。 社協促請政府兩年內訂定「起始租金」機制,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收水電費要按帳單攤分,發覺許多業主和管理人都沒有做,仍然收取每度電1.7元或1.8元和(自訂)水費。最重要是(訂立)「起始租金」,署長稱未有的政策會向局長反映,既有政策的會逐個個案約見,再視乎個案跟進。」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黃碼放寬後會展首個大型展覽 主辦方:宣傳時間短、未有黃碼者到場
【有線新聞】政府放寬黃碼人士可參與特定展覽後,首個大型展覽今日在會展舉行,但主辦機構說未有黃碼人士到場。 康亞有限公司董事李志生:「改政策的時間很短,我們沒甚麼機會做海外宣傳,目前黃碼進場參觀人士差不多是未有。跟足政府、會展所有防疫措施做,會場內完全沒有進食和喝東西,一個人到一個大商場或是地鐵平台分別不大,會展樓底七米高空氣相當流通,所以我們一點也不擔心。」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警獲手令查手機新聞資料 黎智英覆核遭駁回 官:國安法賦警額外調查權力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提出司法覆核,質疑裁判法院無權批出手令,准許警方檢查他手機內的新聞材料,被高等法院駁回;判詞說新聞自由並非絕對,國安法賦予警方額外權力檢取證據,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黎智英當庭提出上訴,法官下令暫緩手令七日。 黎智英前年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國安處人員檢取他兩部手機,他要求高等法院裁定警方無權查閱手機內的新聞材料,資料暫時封存。直至上月警方根據國安法實施細則申請搜查令,獲指定法官、裁判官羅德泉授權檢取手機內的「指明證據」。 指定法官陳嘉信在判詞說,基本法保障的新聞自由並非絕對、不等如禁止披露新聞材料,而新聞材料不是至高無上,某些情況下披露出來是為了公眾利益,國安法第43條賦予警方額外權力調查,實施細則中的「指明證據」是指包含危害國家安全證據的「任何物件」,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 對於黎智英一方說,根據《釋表及通則條例》,新聞材料受到保障,警方要向區域法院或高院原訟庭申請,質疑裁判官無權批出手令。判詞反駁這個說法是轉移視線、本末倒置,國安法不受此條例所限,而條例本身亦沒有排除新聞材料,是否批出手令,視乎法庭如何平衡公眾利益,裁判官有酌情權處理。 黎智英的司法覆核被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中學全日面授課要求 曾祈殷倡增至三針
【有線新聞】現時中學九成學生接種兩劑新型肺炎疫苗超過14日,及教職員符合疫苗通行證,可以申請全日面授課。醫生曾祈殷認為,全日面授課的接種要求可以改為三針。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希望避免年青人有重症,繼而影響公營醫療系統。在行政、指令、措施、政策上作出這些做法希望達至雙贏;在家長、學生來說,達到後可以有實體面授課;在政府方面,希望可以避免小朋友及青年人因重症進入醫院。」
- i-Cable
- 2022年08月30日
海關打擊私煙行動 拘28人、年紀最小14歲
【有線新聞】海關採取打擊私煙行動,28人被捕,年紀最小的14歲。 海關昨晚在秀茂坪寶達邨截查一輛私家車,在車上檢獲懷疑私煙及毒品,隨即拘捕該名男子。海關說今個月行動至今,在東九龍區偵破25宗,檢獲16萬支私煙,市值43萬,拘捕24男4女,年齡介乎14至71歲。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空姐襲警罪成上訴得直 官指警長證供不符閉路電視、原審裁斷不穩妥
【有線新聞】2019年底一名空姐被截查時,被指涉嫌襲警罪成,她不服上訴,獲撤銷定罪及判刑,法官指警長證供跟閉路電視片段不相符,原審的裁斷不穩妥。 2019年11月29日,警方到九龍灣太平洋貿易中心蒐證,截查41歲上訴人韋秋盈,偵緝警署警長盧嘉昇指,被上訴人踢傷及咬傷,原審裁判官莫子聰前年裁定襲警罪成、判囚兩個月,她不服上訴。 法官在判詞指,不斷翻看閉路電視片段,警長捉着上訴人的手向前推,令兩人跌下,上訴人並沒有拉跌警長,倒地後亦沒有用「單車腳」踢他,與警長供詞不符,連帶警長供稱有表明警員身份等說法亦成疑,裁判官根據警長供詞裁斷不穩妥。 法官認為,上訴人乘電梯時手舞足蹈、情緒未平復是覺得驚慌,驚慌的表現方式人人不同,不同意裁判官認為她極不符合驚慌表現,又指警員沒有表明身份,亦從來沒有解釋她有何可疑,做法明顯不符法律要求,不屬正當執行職務。上訴人遭遇7、8名不知名男子截查,不難想像會驚慌氣憤,裁判官偏頗地裁斷上訴人不誠實可靠,極不公平。 裁判官對警長及上訴人的證供,在多項重要事項裁斷都不穩妥,上訴人是否出於自衛咬警長亦一樣,最後裁定空姐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及判刑。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東南亞騙案|再多一名受害人返港 當局至今收43求助 15人仍受困緬柬
【有線新聞】再多一名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工作的港人返港。 該名港人今日由泰國回來,當局至今共收到43名港人求助,24人已回來,當中13人由保安局專責小組協調回港,仍然有15人身處緬甸及柬埔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 i-Cable
- 2022年08月29日
教育局收991宗港生內地升學申請 八成個案獲批
【有線新聞】教育局共收到991宗協助到內地升學的申請,批出超過八成個案。 截至凌晨的遞交表格限期,教育局共收到991宗申請,主要目的地為廣東及福建,其餘個案較為分散。超過八成學生選擇以陸路入境,836宗個案已獲批,教育局已發送電郵通知結果及後續安排。 局方的專項查詢電郵、WhatsApp、微信及電話熱線會維持運作一段時間,讓有需要的學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