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牛池灣私家車撞欄翻轉 司機輕傷拒絕送院
【有線新聞】牛池灣有私家車撞欄翻轉,司機輕傷。 涉事私家車嚴重損毀,翻轉橫臥路中,車胎飛脫。凌晨1時許,一架私家車沿清水灣道往秀茂坪方向行駛,駛到牛池灣市政大廈對出失控撞毀約四米欄杆翻轉。司機受傷自行爬出車外報警,救援人員到場,司機經治理後拒絕送院。
- i-Cable
- 2022年12月15日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周日補選 六候選人對民生議題有何看法?
【有線新聞】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補選周日舉行,六名候選人對不同民生議題,究竟有甚麼看法? 今次的立法會補選,六人爭奪四個議席,1,400多名選委可投票,我們先了解他們對防疫抗疫有甚麼看法。內地提出「新十條」,究竟他們覺得香港有甚麼地方可以借鏡? 候選人黃錦輝:「我認為重點應該是內地政策,欣然見到他們逐步逐步開放。香港近幾年很需要快些通關,香港要做好配合、做好自己的健康。雖然開放,健康都好緊要。最緊要是快些通關,令經濟做好。」 候選人陳永光:「內地政府一直採取生命至上、科學抗疫的原則,按照最新的疫情和科學數據提出『新十條』,這是負責任做法。我認為香港有條件逐步放寬防疫政策,但是必須堅守科學原則,按照實際情況逐步調整。」 候選人何敬康:「抗疫方面,我認為政府應該與業界有商有量。復業需要大量準備工作,我會提倡政府提交一個時間表,及盡力協助中小微企。」 候選人黃梓謙:「盡快實現內地與香港免檢疫通關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確保內地與香港正常商業往來,以及帶動旅遊業發展。未來我們會善用西九文化區、北部都會區的紅色、綠色旅遊,希望吸引更多旅客,做到香港百業興旺。」 候選人尚海龍:「我想香港一度比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油麻地七旬翁捱電單車撞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油麻地有途人過路期間被電單車撞倒,送院搶救後不治。 19歲電單車司機在場協助警員調查。晚上8時許,該輛電單車沿彌敦道往尖沙咀方向,駛至咸美頓街期間撞到一名70歲男途人,他倒地受傷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警員正調查意外經過。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國泰口頭承諾改善下月更表 工會不滿未有具體方案、或考慮罷工
【有線新聞】國泰工會與管理層開會,商討更表混亂及待遇等問題,工會指公司口頭承諾下月更表會改善,但沒有具體說明情況,對談判結果並不滿意,會繼續與公司溝通,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包括罷工。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外務副主席蕭詠恩:「他有提出某些班次或航班的改進,但就沒實際地提出究竟改善了多少小時,或一些很實際的數字。暫時公司宣布1月的更表將於12月19日推出,我們會密切留意,然後盡量收集不同同事的更表再作應對,所有行動都在考慮之內。」 國泰說與工會會面四小時解釋新編更安排,包括調整長途航班、機組人員的外站逗留時間及避免機組人員,要於抵達外地當晚回程等。國泰指已邀請工會代表,下星期一公布1月更表後再會面,及明年2月再見面商討共同關注事宜。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院舍外勞|安老業界斥杯水車薪促再加位 有工會憂本地員工被壓價、難吸新人入行
【有線新聞】有安老業界歡迎政府放寬院舍輸入護理員限制,但認為只是杯水車薪。有工會擔心計劃會壓低本地護理員薪酬,難以吸引本地人入行。 本地護理員多年來招聘困難,有院舍指近年受疫情及移民潮影響,加劇人手流失,空缺率達兩成半。 政府放寬輸入外勞限制有助補充人力,但只是增加約3,000個名額,仍是杯水車薪。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原因是有很多新增服務,舉例古洞北新發展區有一個綜合照顧大樓,另外小欖精神復康大樓,這些宿位需要大量護理人手,兩個地方共需要1,000個名額,只餘2,000個。現時殘疾及院舍照顧有1,100間院舍,只餘2,000個名額,分配給多間院舍是很不足夠,欠缺1.1萬人才有3,000個名額。」 李輝認為至少再加多2,500個名額才足夠,不過有工會反對指,現時護理員入職薪酬只有大約1.5萬元,擔心放寬輸入外地護理員會壓低本地員工薪酬。健康服務從業員協會主席劉錦萍:「如果政府大量輸入外勞,即是不需要本地員工,薪金可以不用加,不用加多些,亦無晉升,完全沒機會。」 工會認為應該增加入職薪酬到2.1萬元,提供更多進修機會才可吸引人入行。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本港增14870宗確診 多35名患者死亡
本港增14870宗確診 多35名患者死亡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14,870新型肺炎確診,896宗屬輸入,多35人離世。 973間學校呈報2,311宗個案,其中約八成半個案是學生,40間學校共42班需要停課。院舍就有58宗個案,涉及32間安老及殘疾院舍。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反修例事件|狄志遠引述鄧炳強:料數周內決定是否檢控約三千示威者
【有線新聞】立法會再舉行前廳交流會。 第五次交流會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隊,連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與議員會面約一個半小時。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引述鄧炳強在會上說,反修例事件過萬人被捕,6,000幾人未被起訴,預計幾星期內會決定是否檢控其中約3,000人。據了解,政府期望明年首季完成處理全部反修例案件。 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我從警務處處長口中得知比較輕微的個案,他們會盡快用寬容態度處理,盡快結束,因為處長說希望讓年輕人重新起步。我覺得拖得太久對當事人和家人造成很大負擔,如果他們犯罪了你就進行檢控,但你懸掛著這些個案。三年時間來說,這種折磨是不能接受,所以我們追著政府盡快處理。」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保健中心前營運董事涉造假帳騙3800元佣金 遭廉署起訴
【有線新聞】廉署落案起訴一名保健中心前營運董事,她涉嫌詐騙中心佣金,被控三項偽造帳目罪。 案發在前年3至4月,46歲被告江碧蕙涉嫌捏改保健中心三份銷售紀錄和兩張代理佣金收據,使一名朋友「看來」轉介了13名客戶予保健中心,獲發及可獲發轉介佣金共約3,800元。 廉署調查後發現,該名朋友從來沒有轉介任何客戶,亦沒有收取保健中心的佣金,被告獲准保釋,明日在東區裁判法院答辯。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院舍外勞|議員批未充分諮詢勞工界 促提高待遇吸引港人入行
【有線新聞】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批評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事前未有充分諮詢勞工界,認為應該優先提高待遇、吸引本地人入行,又認為輸入護理員的比例不合理。 勞工界(工聯會)議員梁子穎:「計算這些外地勞工人數時是以所有在該院舍內的工作人員去計算,例如會計入院長、廚房工作人員、清潔、司機,以院舍現時的本地工人總人數計算,在私營和自負盈虧院舍可以請夠一比一情況下,會大量吸納外地勞工,在資助院舍亦以二比一的比例去聘請外地勞工.我們擔心以這樣的計算方法,大批聘請外地勞工會影響本地就業市場。」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涉煽惑非法集結上訴得直 鄒幸彤獲撤定罪刑期 官:警沒採措施便利集會
【有線新聞】六四煽惑他人非法集結案,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上訴得直,獲撤銷定罪及判刑。法官指未能確立集會禁止令的合法性,因此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亦不屬違法。 鄒幸彤涉嫌去年5至6月,於社交媒體及報章發文呼籲市民到維園參與六四集會,被裁定煽惑他人非法集結罪成,判監15個月,鄒幸彤不服定罪及刑期上訴。 當時警方以公共衞生為由禁止集會,代表鄒幸彤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警方沒有履行責任,主動提出措施減低集會風險,又指案發時疫情已緩和,演唱會等大型公眾活動都可舉行,市民可以有條件聚集,所以不用全面禁止集會,認為警方的決定不符合執行相稱性。 律政司一方指,警方發禁止令前已考慮眾多因素,包括新型肺炎屬高傳染性及可致命疾病,亦認為集會主辦方沒有能力實施減低風險的措施。 高等法院法官張慧玲裁決時指,根據公安條例,警方須主動考慮集會可否在適當條件下舉行,如果條件未能達到目的才可禁止集會,警方沒考慮主辦方提出願意遵守任何合理要求,亦沒有主動提出條件,包括限制入場時段、人數等,就質疑主辧方無法執行。 而衞生署的專家報告只是不建議批准不戴口罩進食的大型集會,維園集會不屬這類,認為警方沒考慮這份報告,同時沒主動考慮可行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油塘地盤工遭工字鐵壓著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油塘有地盤工人被工字鐵壓著,傷重不治。 消防坍塌搜救隊用了約一小時將工人救出,他多處受傷,救出時已失去知覺,送聯合醫院搶救最終不治。地盤位於東源街魚類批發市場附近,現場消息指上午11時半,55歲工人協助拆卸工字鐵期間,一條約四米長工字鐵突然倒下,他走避不及被壓著。
- i-Cable
- 2022年12月14日
康文署三體育館部分設施下月重開 不再作防疫用途
【有線新聞】康文署下月重開三個體育館的部分設施,不再用作防疫用途。 官涌體育館、元朗體育館下月6日重開健身室、活動室等,源禾路體育館亦會在下月13日重開健身室、活動室、乒乓球室和壁球室。市民稍後可以透過康體通或親身去櫃枱訂場,其餘設施的重開日期容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