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社協到立法會請願 籲關注劏房兒童居住問題
【有線新聞】社區組織協會及基層家庭到立法會申訴,呼籲關注劏房兒童居住問題。 請願人士到立法會公共申訴辦事處遞請願信,由管浩鳴代表接收。社區組織協會指,去年為二百多名劏房兒童檢查,當中九成有脊骨或脊椎問題,13人懷疑患有脊柱側彎,要轉介或詳細檢查。又估計全港有近5萬名兒童居住於不適切居所,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政府安排他們優先上樓,以及為輪候公屋的兒童家庭提供租金津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渣馬2025|啟德體藝館一連四日舉行博覽會
【有線新聞】香港馬拉松星期日舉行,啟德體藝館一連四日舉行博覽會。 場內有跑手牆、打氣站及許願樹為跑手打氣,還有逾40個攤位,由不同專家解說跑步及運動相關議題。今屆賽事的參加者可根據預約時段到博覽會領取選手包,有第二年參加的跑手說希望能安全完成賽事。跑手組合ESH:「去年參加過覺得好,再參加。目標也是安全完成,不敢想衝破去年(紀錄),在限時之內已經很開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仁濟女童縫針後心臟驟停 留醫八個多月後延至今早離世
【有線新聞】一名女童去年在仁濟醫院縫合頭部傷口後心臟驟停,她留醫八個多月後延至上午離世。 女童心悅去年5月撞傷頭,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縫針,期間懷疑因為掙扎,由病人助理用手固定,縫針完成後發現心跳停頓,要急救18分鐘才恢復,心悅之後在瑪嘉烈醫院留醫。醫管局表示,她本週初開始情況轉差、病情危殆,延至上午離世,醫管局對心悅離世感到極度難過,向家屬致最深切慰問,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跟進事件的議員陳穎欣表示,會關注涉事兩名醫護刑事責任會否有調整,會陪伴心悅父親跟進法律程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預算案|G19議員倡部門經常開支兩年內至少減5%
【有線新聞】立法會版塊G19議員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提交預算案建議,包括加大削減部門經常開支幅度,兩年內至少減5%。 G19提出多項共同倡議,包括全面檢視公營、資助機構、基金收支和績效,取消過時服務、回撥過剩儲備,並改革公務員增薪點制度,獎勵表現優異者。他們又建議檢討各類政府收費,例如咪錶、公營醫療收費,以及研究將更多體育博彩規範化,打擊非法外圍及避免稅收流失,優化推動及資助盛事機制,容許資助演唱會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預算案|A4聯盟倡維持2元乘車優惠適用年齡
【有線新聞】立法會A4聯盟提出25項財政預算案建議,包括維持2元乘車優惠適用年齡。 A4聯盟認為2元乘車優惠計劃可以鼓勵長者及殘疾人士外出,參與社區活動,應該根據樂悠卡使用數據調整,並且加強打擊濫用。又建議容許居屋住滿10年放售予綠白表申請者,業主亦可獲得白表資格。至於開源方面,建議讓累積一定消費額的旅客獲得出入境禮遇通道,同時開拓演唱會經濟、宗教經濟,並與大灣區城市共同開發郵輪經濟等特色旅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預算案|工聯會促為低收入僱員、自僱人士代供強積金
【有線新聞】工聯會就財政預算案提出要求,促政府為低收入僱員及自僱人士代供強積金。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希望政府是否有具體落實時間表和路線圖,相信特區政府在承諾中一定會按照承諾推動有關工作。另一方面也想說,為低收入代供強積金預算計算過大約十多億,但受惠人數是數十幾萬,這是一個『小錢辦大事』,應使則使,這是對基層勞工很大幫手,另一方面亦是對於低薪僱員如何完善退休保障很重要支柱。」 工聯會的鄧家彪又提到今年5月1日起強積金制度有重大改革,包括取消強積金對沖,相信可提升僱員忠誠度,長遠改善僱傭關係,工聯會將到各區講解注意事項及推廣積金易平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黎智英案|黎承認早前供稱沒留意初選是沒講真話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圍繞初選盤問。黎智英稱,為他管理Twitter的李兆富曾經協助挑選初選投票程式,承認早前供稱沒有留意初選是沒有說真話。 控方第10日盤問黎智英,問他2019年12月是否曾經跟李永達討論初選。黎智英說,當時他們只是討論對選舉最有利的部署,形式與初選類似。他在訊息中,向李永達提及李兆富「是初選程式的始作俑者」,叫李永達找李兆富討論,因為李兆富熟悉網上投票,所以負責尋找合適的投票軟件,但程式並非由他開發,只是參與討論和提出意見。黎智英說,用電子投票是李兆富的主意,自己認同這是最方便的模式,補充可以用手機投票。 法官李運騰關注初選這個主意最初由誰人提出,黎智英說不知道,但有聽過李永達閒聊提起,又說民主派本身就關注分薄票源問題。控方質疑黎智英早前供稱沒有留意初選,又否認與陳梓華討論過初選,但證據顯示他似乎對初選程式很熱衷。黎智英回應是因為他答應在電子投票上提供協助,所以希望確保軟件能夠有效運作,之後在盤問下承認早前沒有講真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貿易戰|美國對華加徵關稅包括香港 林健鋒:商界已準備好應對、今年一定比去年好
【有線新聞】美國對華進口貨加徵一成關稅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美國郵政亦同時停收香港包裹,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說商界早已準備好應對貿易戰。 美國周二起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通函指措施包括來自香港的產品,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說商界對中美貿易戰已做好準備。「看到香港商界早有準備,看不到這個關稅對香港有很大影響。製造方面,很多廠商已把部分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重要部分仍在香港製造,外來投資覺得今年一定比2023、2024年好。」 美國郵政同時宣布停收香港包裹,林健鋒相信影響不大。「美國郵政佔整體郵件的一部分,商界也用很多DHL等郵遞服務,這是是政治態度,實際上是否所有郵件已經停頓,我認為不是的。另外現時科技發達,可以用科技將實質樣板,用視像傳遞過去,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私人郵遞也可以做到。」 對於美國向中國商品增加10%關稅後,中方亦向美國煤炭及原油等進口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林健鋒認為是合適回應,做法亦得到其他國家認同。又說美國加關稅,會令本土國民怨聲四起,相信特區政府會見招拆招。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東鐵綫太和站工程車故障 港鐵強調沒出軌 服務於中午後逐步復常
【有線新聞】港鐵東鐵綫太和站附近一列工程車故障,列車一度嚴重受阻,運輸署協調加強巴士服務,及後工程車移走,服務在中午後逐步回復正常。 工程車停在太和站以北、康樂園附近路軌,見到其中一節轉向架偏離路軌。有車輪凌空,工程人員搶修。列車要單線雙程行車,大埔墟來往羅湖及落馬洲最受影響。在太和站,南北行列車要用同一月台,大批乘客在車站候車,部分出入口要關閉實施人流管理措施。在上水站,車站職員協助乘客,有乘客知道服務受阻,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李先生:「我聽到新聞,所以時間都預有留。(覺得港鐵處理情況如何?)都很清晰,預早說明交通情況。」陳小姐:「來去都不方便,我都想知道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你打算乘搭甚麼交通工具?)沒有啦,叫我兒子來接載我。」上水站有指示提醒前往金鐘方向的乘客,要中途落車再轉車。 港鐵稱工程車當時完成路軌更換石枕工程,準備離開時,其中一節吊運車廂水平感應系統故障傾側,澄清工程車沒有出軌。港鐵車務工程維修總管李劍雄:「我們準備離開時候,整個車卡和所有車輪都在路軌上,為審慎起見,我們會做好水平系統更正,所以我們需要在調校當中,令到列車會晃動,當中中令到車輪偏離路軌一段短時間。」中午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流感|徐樂堅:料高峰期持續3至4個月 有家庭醫生籲高危群組人士戴口罩
【有線新聞】本港上月錄得199宗流感嚴重或死亡個案,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稱,流感陽性個案仍在攀升,預計高峰期持續到3至4月。 本港踏入冬季流感季節,隨著假期結束,港人外遊返港,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估計校園及工作地點會爆發更多流感個案。 徐樂堅:「每年流感季節似乎都是這些時間,大概一月,當很多海外地方都是高峰,香港人很多去外遊的地方,外遊後放完假回來,通常在學校會更多爆發,回到香港開始復常上班,亦都會在工作地點爆發。預計小朋友下星期開始復課,變相在學校和工作環境上,預計傳播會更嚴重。」 徐樂堅指近期市民對流感警覺性提高,多了年輕人查詢接種疫苗,目前藥廠仍有至少14萬針供應,呼籲私家醫生盡快訂購疫苗,讓未打針的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至於有家庭醫生指,診所有一半求診個案都是外遊回港人士。林永和:「今年流感好多不確定因素,日本20年以來首次爆得這麼厲害。今年短短一個月,已經多過去年的兒童嚴重個案,重症數字趨勢都不少,雖然暫時整體流感爆發未到最高峰,種種跡象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輕心。流感爆發需要12星期才完結,現在還有幾個月,人們還未去完旅遊回來。我今天開診半小時,已有流感個案來求診。」 剛到訪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東鐵綫太和站工程車故障 張欣宇指有需要討論是否採取懲罰機制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有需要在周五的鐵路事宜小組討論東鐵綫今次事故是否要採取懲罰機制,又稱事故處理需時,但相信工程人員判斷正確。 張欣宇:「雖然處理時間很長,始終都要將安全放在首位,既然根據現場工作人員判斷,如果強行將車輛拖離正線,有不安全情況。都支持現場人員判斷,就不應該這樣做,否則帶來的後果會想快得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05日
美國停收香港包裹 林健鋒:商界已做好準備 指美方姿態多於實際
【有線新聞】美國郵政停收香港包裹,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說,商界對中美貿易戰已做好準備,相信有其他方式將包裹寄到美國,美方是姿態多於實際,相信對本港商界影響不大。 林健鋒:「美國郵政佔整體郵件的一部分,商界也用很多DHL等郵遞服務,這是是政治態度。實際上是否所有郵件已經停頓,我認為不是的。另外現時科技發達,可以用科技將實質樣板用視像傳遞過去,如果真的有需要,自己私人郵遞也可以做到。」 對於美國向中國商品增加10%關稅後,中方亦向美國煤炭及原油等進口產品加徵10%至15%關稅,林健鋒認為是合適回應,中國做法得到其他國家認同。又說美國加關稅會令本土國民怨聲四起,相信特區政府會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