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0日
一線搜查|寶琳北路行人天橋倡建升降機 一個原因起唔成? 議員倡改用公家用地
隨著人口老化,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日益增加。其中將軍澳寶林邨寶德樓對出設有黃色行人天橋,連接對面巴士站,該巴士站是居民重要的交通樞紐。不過有街坊投訴,指天橋設計對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不友善,希望能夠增設升降機,方便街坊上落。 西貢區議員譚竹君向《一線搜查》表示,將軍澳英明苑外設有兩邊巴士站,其中東行方向是往坑口、將軍澳醫院、調景嶺方向,以英明苑及寶林邨的街坊使用為主。她指出,雖然附近有黃色天橋連接兩邊巴士站,但由於是舊式設計,只有樓梯及斜路,並無升降機,而斜路太長亦對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不友善。 「好少用,係落雨先用。依家年紀大,行樓梯又有少少問題。」有居住在寶德樓30多年的街坊表示,平日甚少使用該行人天橋,除了因為樓梯多,其斜路亦轉到頭暈。現場可見,該行人天橋設有四段式斜路,專為輪椅人士設計,而樓梯共有80級,對長者來說不容易,不少市民心急下棄用天橋,選擇橫過馬路。譚竹君說,雖然設有行人過路處,但沒有斑馬線,加上該路段車速非常快,過往亦曾發生交通意外,部分有陪診服務的機構認為太危險,會拒絕帶長者使用該行人過路處。 譚竹君曾在西貢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上提出在天橋增設升降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0日
天文台今早錄得最低溫11.9度 為入冬以來最低紀錄
【有線新聞】受冬季季候風影響,廣東天氣寒冷。本港方面,天文台表示,截至上午7時30分,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1.9度,是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 天文台預料本港地區今日天晴,早上寒冷,日間非常乾燥,最高氣溫約19度,吹和緩北至東北風。展望未來一兩日天晴及非常乾燥,早上相當清涼。下周初至聖誕節早晚仍然清涼,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 根據天文台分區天氣,截止今早7時50分,本港多區降溫至11度左右,當中黃竹坑10.6度;觀塘、沙田及屯門低見10.9度。 另外,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由於天氣寒冷,市民特別是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採取適當措施,保障健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9日
一線搜查|區議員倡設計分制 舊樓、長者較多三無大廈 優先進行消防設施改善工程
政府推動改善管理三無大廈「聯廈聯管」試驗計劃,不過有舊樓的消防問題迫在眉睫,立法會早前通過《2024年消防安全(建築物)(修訂)條例草案》,賦權政府為舊樓改善消防設施。九龍城區議員林博建議政府可設立計分制,為樓宇較多、長者較多的三無大廈,優先進行消防設施改善工程。 林博到位於土瓜灣石塘街的一幢舊樓,視察其消防安全設施。現場可見,大廈門口上方掛著雜亂的電線、大量電箱外露,未有裝置防熱板保護,而通道及樓梯亦相對較窄,未有安裝滅火筒、喉轆及貓眼等消防設備。天台亦未有放置水缸,反而被棄置了大量雜物,包括單車、玩具、鐵門等,連防煙門亦甩脫。 林博表示,該舊樓為三無大廈,擔心雜亂的電線及電箱外露,萬一發生漏電或短路會導致火警,對於人生安全構成危險,「萬一發火生火警,大廈冇設備救火,隨時有生命危險,如同佐敦華豐大廈今年4月發生的奪命三級火。」 他又直言,九龍城區有不少三無大廈,當中部分三無大廈為「死法團」或「長者法團」,他們不具備專業知識,亦不懂如何處理招標、開會等事宜,很多時候演變成控告他們。「好似呢幢樓,之前已經上咗庭,但我哋見到就算被控告,都唔會有太多業主出席,連去到最後關頭亦只有部分人以代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9日
寒冷天氣警告生效 天文台料明日市區最低溫約12度、新界再低幾度
【有線新聞】受乾燥的冬季季候風影響,下午廣東地區氣溫普遍較昨日低三至四度。天文台在今日下午4時20分發出寒冷天氣警告,並預測本港明日早上天氣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約在12度左右,新界會再低幾度。 天文台表示,明早寒冷,市區最低氣溫約12度,新界再低幾度。日間非常乾燥,最高氣溫約19度,吹和緩北至東北風。展望隨後一兩日天晴及非常乾燥,早上相當清涼。下周初至聖誕節早晚仍然清涼,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 天文台呼籲市民注意保暖,多穿禦寒衣物,並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社署及衞生防護中心呼籲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注意保暖,提醒氣溫驟降可能令病情惡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PANDA GO|首階段閉幕活動 西九12.28「全港首場」煙火無人機匯演
【有線新聞】全港最大型熊貓主題展覽《PANDA GO!香港遊》持續掀起熱潮,主辦單位宣布將於12月28日週六晚8時15分,在西九文化區舉行全港首場《PANDA GO! 香港遊》煙火無人機匯演,作為展覽首階段的閉幕活動。 是次煙火無人機匯演出動1,000 架無人機,將交織出多款生動活潑的熊貓,亦展示極具香港特色的圖案,加強公眾對熊貓的關注之餘,沉浸於本地文化的魅力之中,香港專屬IP《熊貓香港親友會》亦會登場。 以無人機搭載煙火表演是全新嘗試,更是香港本地首例,將歷時約10分鐘,合共有7幕,其中 3 幕無人機結合了煙火效果。主要有兩種效果,包括第3及第7幕的瀑布型煙火效果,第6幕則是閃爍型煙火效果,每幕時間長短不一,大約20秒至50秒。 主辦單位表示公眾屆時可於西九文化區觀賞表演,而建議觀賞位置及當日人潮管理措施將於稍後公佈;活動期間,請遵從在場工作人員指示,保持秩序,注意安全,以避免發生意外,同時請維持環境清潔和愛護公物;訪客請盡量選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西九文化區,包括港鐵九龍站或柯士甸站及途經博物館道的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避免駕駛私家車前往西九文化區一帶。 影片連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8日
一線搜查|沙頭角走私寵物生意旺 小紅書網店「一小時送到」 避檢疫恐累瘋狗症爆發
《一線搜查》揭露沙頭角走私貓狗問題,原來背後已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內地寵物店更在小紅書大量出片,主力推銷香港人「幫襯」,甚至標榜「一小時到免隔離」托運。有動物協會專家直指貓狗同樣為瘋狗症(狂犬病)病毒載體,未經隔離檢疫就帶入本港,隨時導致瘋狗症爆發,屆時全港20多萬飼養寵物的家庭恐怕「有得震冇得瞓」。 在內地社交平台搜索「寵物托運」字眼,就可以見到很多帖文,有不少內地寵物店更以「免隔離」、「當天送達」作招徠。細心查閱這些帖文,很多都是以香港人做銷售對象。當中有帖文影片可見到,有些貓由內地直送去新界村屋,有些則由內地直送去大埔公屋,有影片更影到沙頭角公路。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麥志豪向《一線搜查》表示,走動物猖獗全因錢作怪,「說的不是以千計的了,現在是幾百元,牠病了,牠死了,那就要另一隻囉。」麥志豪指在網上太容易找到一隻那麼便宜千的寵物,飼主會很容易放棄有病的寵物,去買過第二隻。 麥志豪更警告走私情況未能根絕,隨時會令香港成為瘋狗症疫區,後果不堪設想,「禽流感的時候要殺雞,豬流感就要殺豬,瘋狗症就要殺狗,還有貓,因為貓也是瘋狗症其中的載體。」麥志豪明言如香港的防線失守了,全港20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7日
中學「學霸就餐區」吃定食 輿論猛轟差別待遇 網民突破盲點:是狀元宣傳
【有線新聞】內地網絡近日就有網民發文,指四川成都石室成飛中學設置「學霸就餐區」,而且在「學霸用餐區」內用餐學生的餐點如同「豪華定食」,與一般學生的有明顯差異。圖片引起熱議後,學校職員曾否認存在區別對待學生,又聲言「只要考好就可以」,遭輿論猛烈評擊。 職員:月考特別獎勵 平時不這樣 相關圖片顯示,食堂的一部分區域桌上擺上了「學霸用餐區」的標誌。另一張圖片顯示,「學霸用餐區」內不少學生在用餐,其餐點用上如同日式定食的餐盒。工作人員回應表示,這是每次月考對優秀同學的獎勵,獎勵的對像是單科第一、班級第一和進步第一的學生,「會給學生發一個學校的文創產品和一頓免費的餐食,平時不這樣。只要考好了就可以,不存在區別對待學生。」 「道理我都懂,可為啥學霸要吃日式定食?這破玩意兒除了貴,也不比一般食堂餐好呀?」、「就是餐盒吧,看裡面的菜也沒多好,不就是正常快餐」、「不太貴,只需要和其他人區分開來就好了」,網民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是有助鼓勵學生,但亦有人認為是「內卷」,令學生只會成績至上,「讓學生時代就感受社會的叢林法則不是壞事!只是直接叫學霸,有點過於簡單粗暴」,「你真的不懂學校對升學率的重要性和對學霸狀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7日
刀郎隱退11年復出巡演 女歌迷二千元「炒價」扮保安 網民:真的進去了!
【有線新聞】內地歌手刀郎相隔11年「重出江湖」,今年在內地的巡迴演唱會各站均引起哄動,而其中在11月底舉行的廈門站引來大批黃牛「搵食」,而且猖獗程度可史上罕見,有歌迷硬食2,000元「炒價」得到居然不是黃牛飛,而是一套保安服。 黃牛:保證能把你帶進去 內地傳媒報道,該名女事主被發現假扮保安混入了場館,但只過了幾分鐘就被民警識破。女事主被翔安公安帶返調查時,自稱是被一名黃牛所指使,並為此花費了2000元,對方表示「保證能把你帶進去」。當她期待能順利進入活動現場時,卻被執法人員當場揭穿,最終只能在公安局「留影」。 當局表示演出期間還接獲另一次報警,發現有穿著保安服的男子冒充工作人員。警方趕到現場時,一名30多歲穿西裝的男子被工作人員圍在中間,工作人員直言「我們不認識他,他的工作證也是假的」。見到民警後,男子坦言確實不是工作人員,「證件是之前在外地買的」,由於很想看當天的出,還專門從外地趕來,無奈買不到票,於是就打算碰運氣。 網民:可不保證帶出來哈 除此以外,上月19日同樣在廈門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中日大戰」,更發現有男子試圖帶人混過初檢門。「你們有票嗎?」面對警員質疑,男子猶豫著掏出手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7日
天文台下調冬至前夕溫度 周五最低溫13度 持續清涼至聖誕節
【有線新聞】乾燥的東北季候風正為廣東帶來普遍晴朗的天氣,天文台預料本周餘下時間早晚持續清涼。天文台今日(17日)將本周五的溫度預測再下調一度,即冬至前夕(20日)市區最低溫13度,新界再低幾度。 天文台表示,今日正午時分,本港各區的相對濕度普遍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天晴乾燥,吹和緩東至東北風。另外,一股乾燥的季候風補充會在明日(18日)抵達廣東沿岸,天文台預料未來兩三日該區天晴乾燥,氣溫稍為下降,內陸地區寒冷,日夜溫差較大。 天文台預料,季候風會在周末至下周初持續影響華南,本周餘下時間至聖誕節早晚持續清涼,日間大致天晴及非常乾燥;周五市區最低氣溫在13度左右,新界再低幾度。根據天文台未來九天天氣預報,周四(19日)市區降溫至最低14度,周五介乎13至19度,隨後4天最低溫亦維持在14度,當中下周二平安夜(24日)溫度介乎14至19度,部分時間有陽光,早上相當清涼,日間乾燥,而下周三聖誕節(25日)氣溫開始逐步回暖,介乎15至20度,至於下周四Boxing Day(26日)氣溫介乎16至20度。 另外,根據自動分區天氣預報預測,周五早上7時,多區最低溫降至12度,天水圍、上水、沙田等新界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7日
一線搜查|直擊沙頭角走私寵物黨 大叔大媽踩單車載貓狗 直出直入中英街
沙頭角一向是走私貓狗的熱門地方,據了解,有不法之徒將一隻隻幼貓幼犬以螞蟻搬家的方式,用單車逐隻經中英街運入香港。《一線搜查》收到可靠線報,攝製隊一連數星期在沙頭角埋伏,直擊有大叔及大媽踩單車、載著貓狗在中英街出入,甚至有人準備進入香港範圍,但見到關員進行檢查,竟直接調頭離開。 有觀眾眼見近年沙頭角走私問題越來越嚴重,匿名向《一線搜查》報料,指沙頭角一向都有貓狗走私,有原居民會以單車將貓狗偷運來港,多數以大叔大媽為主,近日更出現有小學生踩單車運送,經過單車尾籃不時聽到有幼貓叫聲,更指「基本上日日都有,都密,一日可以幾轉。」報料人又稱,中英街檢查站日日貨如輪轉,警察僅負責檢查居民證件,而海關亦只會間中檢查。 攝製隊一連數星期沙頭角觀察,發現邊境禁區人及貨物來往頻繁,不少人直接踩著單車過關。一般情況下,市民要進出中英街,需要在出示禁區紙,惟現場可見,大部分人僅簡單展示,人員未有仔細檢查,部分時間甚至只有警員及保安人員駐守,未見有海關人員站崗。攝製隊更發現一名身穿紅衣大叔,踩著插有國旗的單車不斷進出中英街,其單車尾籃更傳出貓叫聲,惟當時並無任何關員將他截停或查問。國旗男離開中英街後,直接踩出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出外境吃江水魚 主持遭4.4cm魚骨「穿胃插肝」險死 醫生:強行吞骨最危險
【有線新聞】細嚼慢嚥不但對消化有好處,更可以避免一些無妄之災。上海東方衛視知名主持人百克力日前突然消失好幾天,結果原來是因為劇烈胃痛入醫,檢查發現竟然是吃魚惹的禍,長達4.4厘米魚骨不僅刺穿胃,還插到了旁邊的肝臟,讓他痛苦得「生不如死」。 以為吃壞肚子 忍至晚上才掛急診 百克力12月14日在社交平台短片,講述自己因為誤吞魚刺而要做手術。他指事發當日在湖北武漢工作,期間吃了一道江水魚,下午工作化妝時就感到有點胃痛,起初以為是吃壞肚子,沒想到疼痛感越來越強。直到晚上痛到受不了,他才前往協和醫院掛急診,經CT檢查顯示為「異物穿孔」。 因為他中午吃過魚,當時醫生就推斷異物可能是魚刺,長4.4cm,不僅穿透了胃還扎到了肝,必須進行腹腔鏡手術,而且術前還需要插胃管。百克力翌日接受了腹腔鏡手術治療,所幸手術順利,成功取出魚刺。百克力在片出還曬出「罪魁禍首」,這麼大的魚刺在吃時竟然沒發現。 網民:同事誤吃雞骨 沒幾天就過世 「取尿管的時候真的…生不如死!」、「恢復期這個指標非常重要,放屁太難了!」雖然整段過程很丟臉,但百克力仍希望透過自身經歷,來呼籲大眾吃東西時一定要細嚼慢嚥。回頭想想,如果他當時強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一線搜查|私人泳池公開請無牌救生員 工作期間可玩手機? 業界怒斥:愈來愈混亂
人命悠關的工作,除了抱有使命感外,更需要專業及嚴格訓練。《一線搜查》近日就接獲觀眾報料,指有私人泳池公開聘請無牌救生員,當中不但列明無需拯溺牌,更可以工作期間低調玩手機。 救生員阿成向《一線搜查》表示,自己大約在4至5年前入行,獲泳池判頭招攬,時薪為55元,「佢(泳池判頭)話工作職責係坐係泳池到,咩都唔使做,望住啲人游水得喇。對比我出面返嘅兼職,可能得$40幾$50一個鐘,但做救生員可以有$55一個鐘,仲要坐係到唔使做喎,咁我咪去返工囉。」 他又指,當時自己並無救生員牌照,而泳池判頭亦未有提申請條件或面試,而是直接詢問他能否上班。「到我真係返工時候,佢就俾咗一張事先整好嘅證件,唔係我個名,咁就去登記返工。」他又說,幸好工作期間並無發生意外,現在回想起,如果當時真的發生意外,而自己亦不具備專業知識救人,可能會造成沒法挽救的後果。 作為泳池公司二判的阿King表示,曾經亦遇過立心不良的人士,向他自薦做救生員,「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曾經試過請一個救生員,佢俾咗救生章同身份證我哋,跟住7月份由拯溺總會核實身份,9月份對方先俾結果我哋,但嗰個無牌救生員已經返咗(工)兩個月,我哋都有報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