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俄羅斯國家杜馬確認烏四區入俄協議
【有線新聞】俄羅斯國家杜馬確認與烏克蘭四區簽署的入俄協議。 逾400名出席的議員以全體贊成確認全部四項協議,起立鼓掌慶祝。外長拉夫羅夫在表決前致詞時指,烏克蘭政府在過去8年一直摧毀東部頓巴斯的基建,實施各種封鎖,俄羅斯無可選擇下承認頓巴斯等地獨立,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去守護當地人,是要保衛國土和邊界,避免大屠殺上演。克里姆林宮則指將諮詢區內居民如何劃分新邊界。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波博 首為古人類骸骨基因排序 研究開創古生物基因學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研究古代人類演化遺傳的瑞典學者波博獲得,他將基因排序技術引入古人類研究,完成首個古人類基因排序,為人類演化研究開拓新方向。 現代人類只有一個物種,就是我們「智人」,但在歷史長河之中,智人不是唯一的人類,例如有種古人類叫「尼安德塔人」,數萬年前一度和當時的智人並存,傳統上要了解尼安德塔人,是靠骸骨和石器,透過頭骨形態和大小推斷他們和智人的分別。 不過,隨著基因研究技術興起,生於瑞典、於德國做研究的波博提出,為何不試試將基因學方法用在古人類研究?但實行並不容易,古人類留下的骸骨已年代久遠,DNA受嚴重污染、破壞,不過波博及同事想到,從大量粒線體的DNA有限度重組部分基因信息,結果於1997年,波博團隊憑一塊4萬年前的骨頭,為尼安德塔人做局部基因排序,是首次為已經滅絕的古人類成功排序。 到2008年,古人類DNA排序再下一城,波博發現一塊手指骸骨的DNA,來自前所未見的古人類,稱為丹尼索瓦人。波博的研究構成了新學科,稱為「古生物基因學」,為古人類研究開拓新方向,得到很多有趣的成果,例如DNA告訴我們,現代人類的免疫反應,可能源於尼安德塔人的基因,這些洞見靠傳統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伊朗示威持續德黑蘭多間院校示威據報學生被圍困
【有線新聞】伊朗女子因頭巾令被道德警察拘留後死亡,觸發的全國示威浪潮持續。德黑蘭的大學有學生示威,與警員起衝突,據報多人被圍困校園。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首次公開評論,質疑美國在背後策劃示威。 首都德黑蘭高等學府謝里夫理工大學,大批學生趁周日開學日聚集停車場示威。 網上片段見到大批乘電單車的防暴警察到場,把守學校正門,現場傳出多下槍聲,據報警員發射催淚氣體,不准學生離開。 在學校外多人被帶上警方電單車,前後由警員押住,有警員向拍攝情況的人開槍。 另一條在室內停車場的片段,大批學生慌忙逃跑,報道指他們遭圍困,警員從後追捕他們,似乎開了多槍。 校園一帶道路車龍延綿,有司機指到場堵塞道路,阻礙警方增援,亦有人接走學生。 除了德黑蘭,全國各地及多間院校均有民眾和學生走上街頭。 這一波持續3星期的全國示威,因22歲女子阿米尼違反頭巾令,被道德警察扣留期間死亡而觸發,示威矛頭擴大至對政府不滿。 人權組織相信示威至今超過130人死亡,指安全部隊以催淚氣體甚至實彈鎮壓。 伊朗議會議長警告示威旨在顛覆政府、造成不穩,要求安全部門更強硬應對。 示威持續半個月以來,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一直未有公開評論事件。他周一出席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查理斯三世到訪蘇格蘭鄧弗姆林授予城市地位
【有線新聞】英王查理斯三世到訪蘇格蘭,是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哀悼期完結後,他首次外訪。 穿蘇格蘭裙的查理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抵達鄧弗姆林市政廳外,首席部長施雅晴在場迎接。查理斯三世與在場民眾握手。他發表演說,標誌著鄧弗姆林成為蘇格蘭第八大城市。鄧弗姆林在中世紀曾是蘇格蘭王國的首都,女王今年5月已宣布當地獲得城市地位,今次是舉行儀式正式授予。查理斯三世其後轉到愛丁堡荷里路德宮,接待300名來自英國南亞裔社區的賓客。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研究古人類基因演化瑞典學者獲諾貝爾醫學獎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研究古代人類演化遺傳的瑞典學者波博獲得。 67歲的波博現時是德國萊比錫普朗克進化人類研究所的總監,他的研究焦點之一是尼安德塔人基因,多年來找到大量資料,找出現代智人與尼安德塔人的關係,主要成果包括從4萬年前的骨頭樣本排序線粒體DNA,讓我們能夠首次找出人類遠古近親的基因。他其後再進一步挑戰基因資訊更多的細胞核DNA,進一步補充人類演化歷史脈絡。他又研究了2008年在西伯利亞洞穴發現的指骨及牙齒化石,找到早期智人原來還有丹尼索瓦人亞種。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泰國巴育重返總理崗位
【有線新聞】泰國總理巴育在憲法法院裁定可恢復職務後重返崗位、 巴育先到內政部獻花。其後與各省官員視像會面。被問到他的政治前景,巴育表示未來的事仍未發生。憲法法院上月底受理反對派提出的釋憲案,暫停巴育的總理職務。現時憲法列明總理任期不得超過八年,呈請方指軍方2014年發動政變,巴育隨後就任總理,任期理應屆滿,但裁決指巴育的任期,應由2017年實施新憲法後開始計算。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蔡英文接見訪台德國國會代表團
【有線新聞】在台灣訪問的德國國會代表團到總統府與蔡英文見面。 蔡英文早上接見由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維爾施率領的跨黨派議員代表團。蔡英文提及解放軍8月於台海地區演習,感謝德國透過七國集團外交委員會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維爾施稱台灣民主在亞洲具有重要意義,德國國會在不同文件與討論提到,若台灣受武力威脅,會勇敢挺身協助和支援台灣。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布基納法索軍事政變後總統辭職出逃鄰國多哥
【有線新聞】西非國家布基納法索軍事政變被推翻的臨時總統達米巴宣布辭職,離境前往鄰國多哥。 政變的支持者繼續在法國大使館外示威,指控法國窩藏被推翻的達米巴。而成功奪權的軍方領袖特拉奧雷則試圖為局勢降溫,呼籲民眾避免暴力或破壞,亦不要針對法國使館和駐軍。這次是當地今年第二次軍事政變,在年初同樣靠政變上台的達米巴,被軍方質疑應對伊斯蘭武裝不力,並與前殖民宗主國法國關係密切。有新一屆軍政府的支持者主張布基納法索應轉向俄羅斯求助,以對抗伊斯蘭武裝威脅。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巴西大選盧拉、博爾索納羅得票接近需進入次輪投票
【有線新聞】巴西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左翼前總統盧拉優勢未如預期,未能取得過半票數勝出,僅以約48%得票稍微領先右翼總統博爾索納羅約5個百分點,要進入月底第二輪投票分勝負。 再次競逐巴西總統之位的左翼前總統盧拉,未能如民調預測般在首輪投票,一舉取得過半得票直接當選。他在聖保羅的支持者集會揚言最終一定會勝利,形容進入第二輪投票就如足球比賽踢至加時,休息過後更努力爭取勝利。他所屬的左翼勞工黨指,選舉結果沒令競選團隊難過,預祝取得逾560萬票的盧拉當選。 不過這次較預期緊湊的點票結果對巴西左翼進步陣營是一大打擊。 立場保守的現任總統博爾索納羅,選後隨即向基層拉票,與對手盧拉一樣打經濟牌,推扶貧政策,強調不防疫封城、保障經濟的政績。 博爾索納羅今屆任期尾聲受疫情和經濟困境拖累,選前民調一直大幅落後。他多次指民調不可靠,最終在國內東南部得票遠超預期,更吸納其他候選人票源,成功令外界「大跌眼鏡」,以緊湊形勢進入次輪投票決勝負。 分析估計右翼陣營會乘勝追擊,令第二輪投票進一步白熱化,收窄盧拉的勝算。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海地三年來首錄霍亂
【有線新聞】海地相隔三年再次錄得霍亂個案,至少七人死亡。 海地近期有幫派抗議油價上升,上月起佔據首都太子港的燃料港口,多間醫院因缺乏燃料而關閉,嚴重影響醫療系統和食水供應,無法適時治療霍亂患者。衛生部長呼籲示威者容許食水和救護車進入社區。海地2010年曾爆發霍亂疫情,過萬人死亡,外界擔心當地會否重現霍亂危機。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英國政府撤回爭議減稅方案
【有線新聞】英國政府決定撤回備受爭議的減稅方案。 財相關浩霆發聲明,形容撤銷45%富人稅的做法分散了政府應對挑戰的注意力,掩蓋強大的刺激經濟方案。政府已聽到民意,決定不會減稅,將會專注於刺激經濟增長計劃。英國政府日前公布涵蓋減稅方案的迷你預算案,觸發英鎊一度大跌,政界亦反對撤銷稅項。首相卓慧思稍早時受訪,承認減稅方案推出前基礎不足,又稱方案是由關浩霆決定,內閣事前不知情。
- i-Cable
- 2022年10月03日
印尼球場人踩人慘劇 至少125人死 生還者斥警射催淚彈引恐慌
【有線新聞】印尼足球場人踩人慘劇,當局修訂死亡人數至最少125人、另外300多人受傷,有生還者指是警方發射催淚彈引發恐慌,阿雷馬球會致歉,承諾承擔所有責任,當局成立獨立小組調查事故。 發生人踩人慘劇後,大批民眾聚集於東爪哇瑪琅事發球場外獻花悼念。上周六深夜,阿雷馬主場不敵帕爾斯巴亞,不滿賽果的球迷湧入球場,警方發射催淚彈驅散後發生人踩人,傷亡枕藉。首都雅加達有民眾穿黑衣聚集,燃點燭光悼念。 死者包括逾30名兒童,最小的只得3歲,當局修訂死亡人數,指早前公布的數字重複計算死者,但下調人數後仍確定過百人喪生,是近數十年來最嚴重球賽事故。警察總長和體育部長等到醫院探望傷者,印尼當局成立獨立事實查證小組調查事故。 有目擊者指,警員當時直接向觀眾席發射催淚彈,大批人慌忙湧向出口,因大煙影響視野,擠迫下許多人被踩死或窒息致死,警方曾指因應「騷亂」才發射催淚彈。有傷者則指當時沒有「騷亂」,而是催淚煙引發恐慌。 阿雷馬的智利領隊羅卡憶述,從記者會返回球賽時目睹悲劇,部分球迷帶到隊醫治療,有人更是在球員懷中離世,令他感到精神崩潰。他批評警方過分反應,認為應有其他更好處理方法,而球場無做足準備,無預計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