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日本當局擬擴大外地勞工簽證計劃
【有線新聞】日本內閣通過擴大外地勞工簽證計劃,紓緩勞動力不足問題。 當局計劃將二級工作簽證範圍,由現時只有建造及造船兩個行業,擴大至包括漁業、農業、酒店等11個行業。新增行業擁有一級工作簽證的外勞,只要通過語言及技能考核,便可申請二級工作簽證。成功申請者可以不限次數續簽及攜眷到日本生活,若滿足相關條件,最終可獲得永居資格。 日本現行簽證制度下,獲一級工作簽證的外勞最多只能在日工作5年,並不獲續簽。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美國參議院委員會要求終止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
【有線新聞】美國參議院一個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終止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在北京,外交部批評美方把剝奪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作為遏制中方發展的一張牌。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在無人反對下通過法案,要求國務院倡議終止中國在國際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避免中方享有相關的優待,下一步將提交全體參議員審議,眾議院三月亦以全票通過類似法案。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另外通過決議,要求華府就北京可能對台動武提出應對方案。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加山火煙霧持續籠罩美國東岸並進一步飄向北歐
【有線新聞】加拿大山火產生的煙霧持續影響美國東岸,紐約連續兩日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歐洲多國派人協助撲救山火,專家指污染物正飄向北歐地區。 美國東岸連日被加拿大山火產生的煙霧籠罩,在首都華盛頓,著名景點林肯紀念堂變得模糊不清,華盛頓紀念碑和國會等地標亦不能倖免。 當地周四的早上空氣質素一度高過「危險水平」,休憩設施、修路和垃圾收集等非必要的公共服務暫停,體育賽事取消,白宮亦推遲舉行本月同性戀平權活動。 紐約天空同樣灰濛濛一片,根據世界空氣質量指數,紐約市連續兩日成為全球空氣最差的城市。當局繼續呼籲民眾,無論室外室內都要戴上口罩。總統拜登發聲明,形容事件是氣候變化影響帶來的一次當頭棒喝。 在這片霧霾的源頭加拿大,全國400多處山火肆虐,兩萬人被迫疏散。繼美國派出600多名消防員後,法國、葡萄牙及西班牙亦加入增援的行列,派出逾280名消防員赴當地協助救災。 山火的煙塵進一步擴散至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挪威研究機構表示,格陵蘭和冰島上空本月初出現煙霧,估計周四飄到當地,但相信不會對民眾的健康構成威脅。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美媒稱中國擬古巴設間諜站 美國防部:內容不準確 中方:不知情不評論
【有線新聞】美國國防部指《華爾街日報》有關中國打算在古巴設立間諜監測站的報道,內容不準確。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關於那篇報道,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是不準確的,我們不知道中國和古巴正準備設立任何類型的間諜監測站。」發言人又指美方會密切留意中國和古巴的互動,和中國在各方面的動向。 《華爾街日報》周四的報道指這些間諜監測站將用來截取美軍的通訊。古巴外交部則駁斥報導內容毫無根據,批評是美方捏造,用來正當化對古巴幾十年的經濟封鎖,強調古巴不容在拉美及加勒比地區有外國的軍事部署。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對相關報道不知情,故此不作評論。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卡斯特羅展開展開一連六天訪華行程
【有線新聞】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抵達上海,展開一連六天訪華行程。 卡斯特羅在上海機場,由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迎接,是洪都拉斯與北京建交後,卡斯特羅首次訪華。她之後還會到訪北京,預料雙方將展開政商文化等多領域合作交流。她早前稱此行是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並指洪都拉斯要重建新視野。洪都拉斯3月底與台灣斷交,並與北京建交,表明堅定恪守一中原則。中國駐當地大使館周一在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舉行了開館儀式。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韓正北京晤倫敦金融城市長 梁佑思稱英中有廣泛共同利益
【有線新聞】國家副主席韓正在北京會見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梁佑思。 韓正表示中英兩國經貿合作勢頭良好,金融業合作日益成為雙方務實合作的新動力,當前中方正堅定不移擴大,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各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願與英國金融界深化互利合作,促進兩國經貿關係持續健康發展。 梁佑思則指英中兩國有廣泛共同利益,金融業合作前景廣闊,倫敦金融城願深化與中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辛偉誠赴白宮晤拜登 承諾繼續援烏、發表《大西洋宣言》 批中俄竊取知識產權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接見到訪的英國首相辛偉誠,兩人承諾會繼續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又發表《大西洋宣言》,加強美英經濟夥伴關係。 正在美國訪問的英國首相辛偉誠,周四獲總統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見,是他自去年10月上任後,首次到訪白宮。兩人談及俄烏戰事,辛偉誠重申英美會肩並肩,繼續支援烏克蘭。英國首相辛偉誠:「普京總統認為他能等到我們離去,認為盟友會厭倦並放棄,但現在情況並非如此,我們不僅此時此地為烏克蘭提供支持,更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支援,這能向他發出強烈信號,我們不會就此離去。」拜登則指即使國會有聲音質疑,不應該無止境支援烏克蘭,但美方承諾會長遠協助基輔政府,加強軍事力量,又稱北約盟國將致力共同防禦。 辛偉誠又批評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利用其他的國家自由開放竊取知識產權,將技術用於專制目的,直言他們不會成功。 兩人之後發表《大西洋宣言》,提出減少戰略依賴,構建美英在經濟、技術、商業、貿易等方面夥伴關係,內容涵蓋人工智能、信息共享、綠色能源、消除貿易壁壘等。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據報布林肯最快下周訪華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快下周訪華。 美國新聞網站引述知情人士指 ,正訪問沙特阿拉伯的布林肯將在結束中東之行後前往北京。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早前指,助理國務卿康達及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訪華目的之一是確保美中保持開放溝通,並為更高層級的接觸鋪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未證實消息,但早前曾指中方對與美方對話持開放態度。中美關係自2月初氣球風波起急劇轉差,布林肯訪華行程亦因而押後。
- i-Cable
- 2023年06月09日
美國得州行人天橋倒塌多人受傷
【有線新聞】美國得州一座行人天橋倒塌,至少20人受傷。 警方封鎖倒塌的行人天橋,檢查該位置的接駁口,並在現場蒐證。當地周四中午,得州海濱城市瑟夫賽德海灘,一條木製天橋突然倒塌,多名參加夏令營的青少年受傷,年齡介乎14至18歲。消防員接報到場,出動直升機將傷者送院,傷者沒有生命危險,當局仍在調查事故原因。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歐洲太空總署研新型隔熱罩 摺紙藝術為靈感 可回收人造衛星
【有線新聞】歐洲太空總署由摺紙藝術得到靈感,研發一款新型隔熱罩,除了保護太空船的返回艙,亦可以回收人造衛星。 太空船返回地球時,因為引力的關係以極高速度進入大氣層,產生攝氏過千度的高溫,所以返回艙底部有隔熱罩,保護裡面的太空人。為了發射時節省火箭空間,隔熱罩的面積只會和艙底一樣大,但歐洲太空總署想到一種新設計,就是以摺紙形式,製作可以伸縮的隔熱罩,在返回大氣層時才完全張開,面積遠大於返回艙本身,隔熱罩的材料是高溫合金,因為面積夠大,熱力可以攤分,加快散熱,如果沒受損,下次可以重用。 這款隔熱罩還有另一個用途,假設想在太空做植物實驗,現時只能於太空站做,不可以在人造衛星做,因為人造衛星返回地球時會燒毀,無法回收裡面的植物,但這種摺疊式隔熱罩可以加裝於人造衛星,令其免於燒毀,隔熱罩甚至有降落傘的效果,方便在海面回收,取得裡面的實驗成果。 歐洲太空總署表示,會在今年內將隔熱罩發射上太空,接受返回地球的考驗。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加拿大山火影響 紐約空氣污染創數十年紀錄
【有線新聞】美國東岸受加拿大山火產生的煙塵影響,煙霧瀰漫天際,紐約更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當局呼籲民眾留在室內,多班航機因能見度過低要延誤。 紐約天際瀰漫橙黃煙霧,對岸建築變得模糊不清。 由加拿大山火產生的煙塵席捲美國東岸,當局發出的空氣污染警報,幾乎覆蓋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超過7500萬人受影響。 多個州的衛生部門呼籲民眾留在室內,避免引發呼吸道問題,預料煙塵持續至周末,並進一步向西及南面擴散。 紐約市空氣污染指數一度超過480,為約六十年來的新高,市政府派發100萬個N95口罩。天色同樣灰濛濛的費城,空氣污染指數則錄得超過400,遠遠超過氣象部門定為危險的300水平。 不少人戴上口罩,恍如重回疫情時期。有人說:「我們打開窗戶睡覺,但早上感覺到有點頭痛,我想戴上口罩感覺會較好,透過口罩呼吸可吸入乾淨空氣。」又有人說:「從學校回來時有頭痛,頭痛很厲害還有流鼻血。」 首都華盛頓亦不能幸免,旅客要在煙塵下遊覽國會山莊。 多班航機因能見度太低延誤,數場百老匯歌劇取消演出,有政府辦公室提早關門,多間學校取消戶外活動,棒球、足球等賽事因空氣污染推遲,賽馬亦要取消。 白宮承諾向受影響地區提
- i-Cable
- 2023年06月08日
教宗方濟各接受小腸氣手術 醫生指手術成功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完成小腸氣手術後需留院多天,醫生表示手術成功,教宗甦醒後精神良好,相信康復後不影響外訪。 教宗方濟各周三在梵蒂岡出席公開活動,期間精神看似不錯,不過他之後就被送到羅馬一間醫院接受小腸氣手術。 教廷指86歲的教宗小腸氣反復發作,導致痛症惡化,醫療團隊決定為他進行手術,又稱這次手術需全身麻醉,歷時3小時,過程順利,不過教宗本月18日前的所有接見活動要取消。 主治醫生表示手術成功,教宗無出現任何不良反應,他說:「教宗很好地接受了手術和全身麻醉,現在他醒了,他很不錯,他已經在工作了。」 醫生估計,可能是教宗早年在阿根廷進行腹部手術,造成的傷口導致小腸氣,今次手術已移除了疤痕組織和修復腹部內壁。 醫生預料教宗需留院5至7天,目前需避免劇烈運動,康復後可繼續外訪,相信不影響教宗原定八月前往葡萄牙及蒙古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