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習拜元旦互致賀信 慶祝建交45周年 習近平:中美相處之道是合作共贏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元旦互致賀信慶祝建交45周年。 習近平指中美關係45年來經歷風雨但仍然前進,不但增進兩國人民福祉,也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證明中美相處之道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並應該成為兩國新時代的努力方向。 拜登就形容中美關係很重要,會致力負責任地管控,期待在之前會面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雙邊關係。
- 兩岸國際
- 2024年01月01日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宣布月中退位
【有線新聞】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宣布因年齡和健康理由退位,由王儲腓特烈繼承,瑪格麗特二世登基超過50年,是當今唯一在位的女王,亦是歐洲目前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在位逾半世紀,83歲的瑪格麗特二世按照傳統在除夕演說,宣布將在本月14日、即登基52周年當天辭去女王職務,交棒予長子、即王儲腓特烈。她透露去年2月接受背部手術後,開始考慮應否將責任交予下一代,認為現在是適合時機。她感謝丹麥人民多年支持,讓其得以成功履行職務,盼望新任國王和王后同樣可以得到人民信任,並效忠國家。 1940年出生於丹麥王室,當時憲法不容許女性繼承王位,直至1953年修憲,瑪格麗特二世才得到繼位資格。1972年父親腓特烈九世逝世,31歲的瑪格麗特二世正式登基,但當時只有約四成人民支持保留君主制。 不過瑪格麗特二世多年來鮮有醜聞,作風親民,包括容許兩個兒子與平民結婚,深受人民歡迎,時至今日逾八成丹麥人支持王室。 她曾說過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對自己影響深遠,希望與對方一樣奉獻國家。自英女王去世後,瑪格麗特二世是當今唯一在位的女王,亦成為歐洲和丹麥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形容現今大部分國民只經歷過一代君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習近平、金正恩互致新年賀電 同意加強合作關係
【有線新聞】中國和北韓領導人互致新年賀電,同意加強友好合作關係。 南韓的韓聯社引述北韓官媒報道,北韓領袖金正恩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兩國社會主義進入新階段,雙方的傳統合作關係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得以加強。金正恩認為進一步發展友好關係,符合兩國人民利益和願望,並要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交流,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習近平就說,中朝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雙方都支持關係不斷發展,中方會從戰略高度,長遠看待雙邊關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1日
元旦2024|日韓敲鐘迎新年 台北101煙花慶祝
【有線新聞】亞洲各地,包括兩岸及日韓,亦先後迎來新一年。 敲鐘迎新年是不少亞洲地區的傳統,南韓亦是以同一方式,作為迎接2024年的主要慶祝活動。首爾普信閣聚集大量民眾,見證市長吳世勳及市民代表敲響大鐘。 日本京都寺廟知恩院由僧侶誦經和敲鐘,全國各地寺廟神社都有民眾「初詣」,即在新一年初次參拜祈福。日本放送協會熊本放送局的攝影師河村信「搞搞新意思」,在水底和大家說「新年快樂」。福井縣新景點恐龍王國預計將於新一年3月開幕,真是「侏羅紀也要慶新年」。 海峽兩岸則和香港一樣,較日、韓晚一小時迎新年,北京的主要倒數活動,安排在石景山的首都鋼鐵園區舉行。台北101大樓一如往常放煙花慶祝,市長蔣萬安形容,台北的演藝慶祝活動精彩程度冠絕全台。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澳洲、新西蘭率先踏2024年 悉尼逾百萬人觀賞煙花 奧克蘭匯演加插激光、動畫
【有線新聞】大洋洲的澳洲和新西蘭等地率先踏入新一年,分別有煙花匯演。 五光十色、繽紛奪目,七彩斑斕、滔滔不絕。澳洲東岸較香港早3小時踏入2024年凌晨零時,地標港灣大橋的燈飾與煙花互相輝映。以白色為主色的悉尼歌劇院一帶,煙花劃破漆黑夜空,色彩格外分明。匯演歷時約12分鐘,過百萬人沿岸觀賞。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較悉尼再早2小時踏入新年,地標天空塔在午夜化身成煙花噴筒,如感到連珠炮發的煙花仍略嫌單調,5分多鐘的匯演還加插了激光及動畫,視覺衝擊大增。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1日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空襲邊境地區多人死傷
【有線新聞】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空襲邊境地區,至少21人死亡,包括3名兒童,另有百多人受傷。俄軍揚言對方施襲會有後果。聯合國應俄羅斯要求緊急開會。 網上流傳片段,炮彈落在市區馬路上爆炸,接連傳出多下爆炸聲,途人慌忙走避。民眾及消防合力抬走傷者,路旁汽車燒剩支架。 俄羅斯指控烏克蘭周六空襲邊境城市別爾哥羅德,擊中住宅、商場及一個兒童溜冰場等,多名平民死傷。莫斯科指控基輔政府,使用可搭載集束彈頭的多管火箭炮,發動無差別攻擊,揚言對方要為此承擔後果,已向總統普京上報事件。 烏克蘭則說行動只針對軍事設施,稱只是發射70多架無人機,以報復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多地。 俄羅斯連日向烏克蘭基輔等,發射過百枚飛彈,造成數十人死亡、過百人受傷,當局形容是兩年多以來最大規模的轟炸。 聯合國安理會應俄羅斯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助理秘書長希亞里譴責俄烏雙方,強調針對平民的襲擊違反國際法,必須立即停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1日
夏威夷山火|6千居民仍流離失所 團體批當局只顧重振旅遊 居民淪二等公民
【有線新聞】美國夏威夷山火造成嚴重傷亡,近日政府趁假期重振旅遊業,但有團體批評當局只顧吸引遊客,令居民變成「二等公民」。 夏威夷旅遊勝地毛伊島山火過了多個月後,西部拉海納鎮仍有居民未獲安排合適居所,於是上街示威表達不滿。善後未妥,政府已急於推動旅遊,但鎮上仍未復常,昔日玩沙、日光浴的地方借來臨時棲身。當局指約6,000名居民仍流離失所,佔全鎮人口近半。家園被毀之餘,學校停課,頹垣敗瓦並未清理,不少旅客取消原本去毛伊島的計劃以示尊重,客流減少兩、三成。 難題在於旅遊是當地經濟支柱,當局十月起已重開毛伊島,有機構指居民仍未走出傷痛,難以重拾款待遊客的工作,批評政策有損居民心理健康,亦漠視居民生活所需。有學者建議政府改以義工旅遊替代,旅客遊覽之餘亦協助重建社區,參觀島上其他未燒毀的地方。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1日
金正恩:必要時對南韓使用核武等
【有線新聞】北韓領袖金正恩說,半島局勢持續失控,隨時可能開戰,指示軍隊戒備,必要時對南韓採取行動。 北韓勞動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九中全會閉幕,領袖金正恩指示來年改變對南韓的政策方向,稱必要時動員所有手段,包括核武去「平定」南韓。金正恩批評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核動力潛艇等,令南韓形同美軍前線基地,平壤政府不能將與外部勢力勾結的族群視為和平、統一對象。金正恩又預告來年會發射三枚軍事偵察衛星,以推動太空科學技術發展。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1日
以哈戰爭|內塔尼亞胡:以軍佔上風會繼續作戰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就算付出沉重代價,也不會停止打擊哈馬斯。 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有反政府集會,數千人入夜後持以色列國旗,在特拉維夫市中心聚集。預備役軍人、陣亡以軍遺屬等發言,不滿政府處理加沙衝突的方式。加沙地帶過去一天最少165人喪生,但內塔尼亞胡說就算代價沉重,未來數個月也會持續打擊哈馬斯。他形容以軍形勢佔優,正使用新的裝備,在地面與地底戰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30日
內地元旦起 降美國人赴華旅遊申請要求
【有線新聞】內地由下周一、元旦起降低美國人申請旅遊簽證的要求。 中國駐美大使館等發出通知,表示為了進一步便利中美人員往來,明年1月1日起,駐美使領館將減免L字簽證,即旅遊簽證的申請資料。前往內地旅遊的美國人員申請時,不用再提供往返機票、酒店訂單、行程單或邀請函等資料,但因應個案不同,呼籲申請人以相關使領館要求作準。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0日
以哈戰爭|以軍持續轟炸加沙 南非向國際法院指控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
【有線新聞】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未有縮減跡象,持續轟炸多處地點,造成多人傷亡。另外南非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進行種族滅絕,以色列反駁指控無根據。 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並未因為外界的施壓而縮減規模,以軍坦克和導彈在周五持續轟炸汗尤尼斯,以軍和哈馬斯武裝份子不斷駁火,居民說單是過去24小時,已經有近200人死亡。 在中部代爾拜拉赫,有難民營在以軍空襲期間被炮火擊中,造成多人傷亡,死者包括一名巴勒斯坦記者和他的幾名家人。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說,自十月以色列對哈馬斯宣戰以來,已經有逾百名巴勒斯坦記者死亡。以軍過去一直宣稱從來沒有針對,亦不會以記者作為攻擊目標。 以軍的地面行動已經擴展到加沙南部,在一個社區清剿哈馬斯,以軍指十月七日突襲以色列南部的武裝份子,都是來自這裏。防長加蘭特說,以軍已經逼近哈馬斯的指揮核心和軍火庫,又說在加沙城搗破一個哈馬斯指揮部和隧道網絡,以軍指隧道連接一個領袖寓所的地庫。 另外南非向國際法院提出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進行種族滅絕 ,認為以軍違反《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要求法院頒布臨時命令,立即停止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外交部反駁指哈馬斯利用
- 兩岸國際
- 2023年12月30日
美國加州風暴潮引起巨浪導致多人受傷
【有線新聞】美國加州繼續有風暴潮,沿岸多個城市水浸有大浪湧上岸,最少8人受傷,氣象局警告周六將有新一輪風暴潮,帶來巨浪對居民有風險。 加州南部文圖拉市,有人拍攝到大浪湧上岸的一刻,民眾爭相走避,有人和汽車被捲入浪中。 近岸的街道亦無法倖免,餐廳的閉路電視片段見到,文圖拉市變成澤國。 今次風暴潮為加州帶來罕見巨浪,喜歡衝浪的人,當然不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不過都要量力而為,要勞煩救生員拯救就不太好。 氣象局指文圖拉市對開的北太平洋有大約3至5米高的大浪,部分地區預計可能會有7.6米高的巨浪。風暴潮導致多處水浸,氣象局一度在部分低窪地區,發出疏散警告。當局宣布周五起關閉文圖拉市,所有沙灘和沿岸公園又派人築起沙堤加緊防洪。氣象局指預計周六將有新一輪風暴潮來臨,並為南加州的海岸帶來最高約4米巨浪,到周日大浪會逐漸減退,當局提醒民眾遠離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