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埃爾多安簽署同意瑞典加入北約議定書
【有線新聞】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簽署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的議定書,提交國會審議確認。 總統府稱埃爾多安周一已簽署議定書,未知國會何時表決。瑞典歡迎決定,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希望土耳其盡快表決。 瑞典與芬蘭在去年俄烏戰事爆發後申請加入北約,但土耳其不滿瑞典沒盡力打擊庫爾德武裝而一直拖延確認程序。除了土耳其,另一個北約成員國匈牙利亦未核准瑞典的申請,芬蘭則在今年4月獲得所有成員國同意加入北約。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控中國「網軍」攻擊加國政要 加拿大:企圖減少批評聲音 中方批污衊抹黑
【有線新聞】加拿大外交部指,總理杜魯多及多名議員遭到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網絡水軍大規模造謠抹黑,企圖打壓針對中共的批評。中方強烈不滿,批評是誣衊,加方指控本身才是散布假消息。 在上月初的加拿大勞動節長假期間,社交平台湧現大量指控總理杜魯多施政犯錯、私生活不檢點等的帖文,內容均是聲稱引述同一名知名華裔網絡評論員的分析。 加拿大外交部周一發聲明指,發現有水軍網絡利用「深偽」人工智能偽造影片等,假借一名經常批評中國時政的知名華僑的名義跨平台「洗版」,抹黑杜魯多、在野黨領袖及各黨議員,企圖透過詆毀、離間手段,減少國內批評中共的聲音,形容這種外國資訊戰損害加拿大民主及人民自由,令議員或僑民更難發聲,相信這批水軍與中國政府有關。早前已曾因在英、美、澳、台灣等地進行有系統的外宣洗版,被社交平台Meta大規模封禁過,強調會加強防範未來選舉受外國干預,適時公布事件及透過外交交涉。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否認涉事,表明強烈不滿、堅決反對,質疑加方拿不出證據,是對中方污衊抹黑,反指加拿大與盟友干涉中國內政,在香港、新疆、西藏等議題上才是謊言製造者和假訊息傳播者,敦促加方摒棄冷戰思維,多做有利改善兩國關係的事。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以巴衝突|王毅分別與以巴外長通電話 歐盟將召開會議呼籲以巴暫時停火
【有線新聞】外長王毅分別與以巴外長通電話,提到各方都有自衛權,但要遵守國際人道法,中方會堅定支持有利和平的事。法國總統馬克龍出訪以色列,歐盟本周將召開峰會,據報多國就聲明是否提及以巴暫時停火有分歧。 國際社會擔心以巴衝突可能升級和擴大都加緊斡旋,外長王毅分別與以色列外長科恩和巴勒斯坦外長馬立基通電話。 王毅向科恩重申譴責和反對一切傷害平民和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認同各國有自衛權,但應遵守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安全。王毅稱中方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沒有任何私利,真誠希望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全面公正解決,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亦可徹底解決,強調只要有利和平及和解的事,中方都會支持並盡力而為。 王毅與馬立基通話時對加沙人民的處境表達同情,稱他們目前最需要的是安全、食品和藥品,而不是戰爭和武器彈藥,中方會根據需要繼續提供物資援助,並呼籲盡快召開更具權威、更大範圍及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推動和談。 而歐盟周四將在布魯塞爾召開峰會,正草擬聲明,呼籲容許更多人道物資運入加沙,但據報部分國家對應否提及短暫停火存有分歧,擔心會對以色列自衛權設下限制。 伊朗再次批評美國,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指美國運送大批武器支援以軍,加劇和擴大在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王毅將於周四至六訪美晤布林肯
【有線新聞】中央外辦主任兼外長王毅後日應邀到訪美國華盛頓,與國務卿布林肯會面,預計此行是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鋪路。 王毅在北京出席一個國際研究會,闡述中方的周邊外交理念,提到中方提倡與周邊國家和平共處,反對霸權主義。他說:「而冷戰思維只會破壞全球的穩定,霸凌強權只會危害世界和平。我們要讓合作共贏的成果普惠各方,亞洲發展奇跡的歷程表明成功的密碼,是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奕。」 中美官方公布王毅周四將到美國華盛頓訪問3天,與國務卿布林肯會面。外交部表示,王毅會向美方高層表明中方在中美關係上的原則立場和正當關切,期望美方能一同落實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拓展務實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美國國務院則稱兩人的會面是為負責任地管控美中關係和保持雙方溝通渠道開放,美國將繼續透過外交推進自身利益和價值觀,處理分歧。據報王毅還會與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見面,討論近日以巴衝突、俄烏戰事、南海等議題。 分析估計王毅此行亦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做準備。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下月在三藩市舉行,中方未宣布習近平會否出席,或趁峰會期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哈馬斯釋放多兩名人質
【有線新聞】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釋放多兩名人質,她們健康狀況良好,至今有4名人質重獲自由。美國總統拜登再敦促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以開展停火談判。 哈馬斯發布片段,蒙面持槍的武裝分子拖著兩名以色列人質、85歲的利夫席茨和79歲的庫珀去到拉法口岸的會合地點,又給她們小食和飲品。 在卡塔爾和埃及斡旋下,哈馬斯稱基於人道主義和人質健康欠佳,決定放人交給國際紅十字會人員,確認身份,片中武裝分子聲音經過特別處理。「(我是)利夫席茨。我幾多歲?85歲。」 確認身份後,終於再次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可以了,我們走吧。」利夫席茨轉身與武裝分子握手,稱祝願他平安。 兩人送上救護車先到埃及,再由直升機送回特拉維夫醫院治理。她們在本月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南部期間,與丈夫一同被綁架到加沙,但她們的丈夫仍未獲釋。醫院稱兩人看起來健康良好,已經與家屬團聚,家屬非常興奮。以色列感激各方協助,稱以軍也有努力營救。 國際社會繼續加快為加沙提供人道支援,連日至少有三批物資由埃及運入加沙。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貨車把食物等物資送到避難所,分發給民眾。美國稱正與以色列、埃及和聯合國談判,建立持續的物資運送機制。 以軍繼續準備地面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孟加拉兩列火車相撞逾百人死傷
【有線新聞】孟加拉東部兩列火車相撞,至少17死,過百人受傷。 被撞的載客火車最尾兩節車廂傾側,大批乘客被困,救援人員通宵搜救。 當地周一下午,一列開往首都達卡的載客列車駛至達卡東北面約80公里的吉紹雷甘傑地區,被一列貨運列車從後撞上。初步懷疑貨運列車車長衝燈,釀成意外。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4日
王毅籲日本確保兩國關係不受損動搖
【有線新聞】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表示,日本應銘記歷史教訓,確保中日關係政治根基不受損動搖,和平發展進程不偏航倒退。 王毅與訪華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以及約200名中日各界代表,昨晚於釣魚台國賓館出席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招待會。王毅致辭時表示在條約指引下,中日關係儘管歷經波折,但依然砥礪前行。兩國應牢固樹立夥伴意識,反對「脫鈎斷鍊」,不以所謂「經濟安保」旗號人為設限,為地區乃至世界發展繁榮作出應有貢獻。 福田康夫則表示希望與中方一起弘揚條約宗旨,克服困難,促進日中和平、友好、合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3日
【快訊】美媒:王毅本周出訪華盛頓
【快訊】美媒:王毅本周出訪華盛頓 新介面、新體驗!下載《有線新聞》盡覽焦點議題、接收最新消息! ▸iOS:http://apple.co/39ItXzJ ▸Android:http://bit.ly/3aA9Z9M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3日
科幻迷美夢成真 日企製駕駛艙機械人 設觸控式屏幕、可變車輛模式
【有線新聞】駕駛大型機械人是不少科幻迷的夢想,日本有初創企業令夢想成真,開發了一款超過4米高,更可以坐進駕駛艙控制的機械人。 高4.5米,重3.2公噸,爬入座位,關上艙門,你就是真正的機械人駕駛員。它是東京一間初創公司的旗艦產品,目標是建造科幻世界裡搭載機師操縱的大型機械人,它有一雙機械臂,肩膀、手肘及所有手指也可以活動,連同頸及腰,全身有26個關節。機械人的4條腿也裝有車輪,前後腳的角度可以改變,有需要時壓低重心變成車輛模式。駕駛艙除了滿足手感的操縱桿,還有四塊觸控式屏幕傳送各個監視鏡頭的影像,駕駛艙雖然沒窗,但有冷氣系統。 要當機械人駕駛員並不便宜,機械人售價是4億日圓,相當於約2,100萬港元。廠方承認現時定位是比名車更高級的富豪玩意,但將來如果技術普及,有機會用於救災及太空任務。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3日
福島核污水|日本福島核電站完成第二輪核污水排海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核電站完成排放第二輪核污水。 本月5日開始的第二輪排放共排出約7800噸核污水,與首輪相同。根據東京電力每日在核電站附近的海水樣本分析,氚濃度多數低過可檢測下限。上周六則在最接近核電站的地點驗出每公升22貝可,是排放以來最高,但仍低於停止排海標準的每公升700貝可。 東電計劃在今年度分四輪排放合共約3.12萬噸核污水,明年3月之前需進行多兩輪。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3日
中菲船隻南海碰撞 菲召華大使抗議:不會被嚇到 京促停海上滋事挑釁
【有線新聞】中國和菲律賓船隻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海碰撞,菲方再次呼籲中方停止挑釁,以免引致災難性後果。中方則批評菲律賓不斷派船擅闖是蓄意挑釁。 中國海警船和菲律賓補給船,以及雙方另外兩艘船,周日在有主權爭議的仁愛礁水域碰撞,雙方事後各執一詞。菲律賓當局在記者會播放早前已公開的片段 ,強調事發地點位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內,指控中方是侵略者,再次呼籲中國停止挑釁行為。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馬來亞說:「我們慶幸沒有菲律賓人員受傷,但我們關注不相關的中國船隻進入西菲律賓海,加劇緊張局勢和挑釁。」 菲律賓海岸衛隊說正評估補給船的受損情況,強調船身的損傷不是普通的刮痕。總統小馬可斯與安全部門開會後,下令徹查。 外交部召見中國大使黃溪連抗議,駐菲大使館只派首席館員周志勇回應傳召,並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菲方強調不會被中方行徑嚇到,會繼續向在仁愛礁擱淺的軍艦補給。 在北京,外交部表明菲律賓才是真正應該停止挑釁的一方,重申在仁愛礁問題上長期保持著極大的克制和耐性,但是菲方無視中方的善意和誠意,不斷派船擅闖;又批評美國為菲律賓站台背書、別有用心。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美國國務院罔顧事實,發表違背包括聯合國憲章
- 兩岸國際
- 2023年10月23日
阿根廷大選兩名候選人將在次輪投票決勝負
【有線新聞】阿根廷總統大選未有候選人得票達當選門檻,需舉行第二輪投票。 現任經濟部長、執政聯盟的馬薩得票逾36%,領先得票30%的極右候選人米萊伊。馬薩在競選總部外向支持者說,國家正經歷複雜和困難情況,承諾不會令他們失望。米萊伊則稱今次是過去100年以來阿根廷最重要的選舉,只要大家攜手努力就能獲勝。兩人得票同樣未達當選門檻,需在下月19日次輪投票決勝負。候選人須獲得45%以上選票,或取得四成選票並領先對手10個百分點,才能成功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