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美國對中國製半導體啟動「301調查」 兩周後公眾諮詢
【有線新聞】美國啟動對中國製半導體的301調查。 貿易代表戴琦指有證據顯示中方尋求支配全球半導體產業,並以廣泛的反競爭、非市場手段追求目標,威脅美國和其他經濟體,削弱美國產業和工人的競爭力,還有供應鏈和經濟安全。 調查起初將聚焦基礎半導體生產,包括這些零件融入下游關鍵產業成為國防、航天、汽車、電訊和電力零件的程度,亦會調查中方碳化矽生產是否對美國產業構成不合理、歧視或限制的情況。調查將於兩周後開始公眾諮詢等程序,並在3月舉行公聽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巴西大橋倒塌多人失蹤 硫酸洩漏入河礙搜救
【有線新聞】巴西北部一條大橋突然倒塌,至少2人死亡、8人失蹤。由於一架運載硫酸的車墮河,當局被迫暫停河中搜索行動。 大橋倒塌前,巴西一名市議員在場拍攝影片,指出橋樑有裂縫,已無法承受大型車輛駛經,要求當局處理問題。但語音剛落,隨即出現驚險一刻,大橋突然路陷,眾人慌忙離開現場,當時仍有汽車在橋上。其後大橋中段完全斷裂,橋身連汽車掉落逾50米深河流,包括貨車和電單車,還有一架化學品運輸車硫酸洩漏到河裡,令救援工作風險更高,當局暫停蛙人搜救,只能以橡皮艇搜索。 救援人員在嚴竣條件下仍救出生還者,有電單車司機則不幸喪生。大橋連接馬拉尼昂州及托坎廷斯州,1960年代落成,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全長533米。有居民曾警告大橋日久失修,存在危險。當局全面封鎖大橋調查倒塌原因,同時有專家指硫酸污水可能影響生態環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日本東部和北部繼續受大雪吹襲 料持續至周二
【有線新聞】日本東部和北部沿日本海地區持續受暴風雪吹襲。 山形縣機場被大雪籠罩,新潟縣佐渡亦一片白茫茫,當局出動鏟雪車清理積雪。氣象廳指日本海沿海受冬季氣壓和寒流影響出現大風雪,估計降雪會持續到周二,新潟縣等部分地區或有多達60厘米降雪,北海道等地會有50厘米,提醒民眾保持警剔、小心積雪、提防雪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菲律賓計劃購入美國中導系統 外交部批不負責任促撤走
【有線新聞】菲律賓計劃向美國購入「堤豐」中程導彈系統,中方堅決反對,批評菲方挑釁和不負責任。 美軍今年與菲方聯合演習時在菲律賓北部部署堤豐導彈,菲律賓軍方計劃向美方購入,保護海上利益。在北京,外交部批評菲方引入這款戰略性進攻武器是配合域外勢力,製造地區緊張對立、挑動地緣對抗和軍備競賽的挑釁和危險舉動。強調地區需要和平而非對抗,敦促菲方糾正錯誤做法,按照承諾盡快撤走堤豐導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日本上皇明仁91歲生日
【有線新聞】日本上皇明仁91歲生日。 宮內廳發放明仁本月中與上皇后美智子在東京元赤坂的仙洞御所交談的片段,指明仁身體狀況沒有大變化,正照顧骨折的美智子,同時亦過著有規律的平靜生活。宮內廳又指,明仁的日常生活仍與戰爭記憶緊密相連,與美智子共同默哀,他亦牽掛著石川縣能登地震的災民。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南韓戒嚴|尹錫悅拒收法庭文件 憲法法院:仍具法律效力 將如期舉行彈劾案聽證會
【有線新聞】南韓憲法法院指,總統尹錫悅拒收的法庭文件具法律效力,按原定計劃周五審理彈劾。 法院早前多次傳送彈劾案決議書及出庭傳票等,均被尹錫悅拒收。法院指,所有文件上周已送達總統官邸,具法律效力,會視作尹錫悅已收到相關文件,周五如期舉行彈劾案聽證會。 警方繼續調查戒嚴風波,正分析尹錫悅的私人電話紀錄,又發現前情報司令盧相元的筆記本寫上「誘使北韓發動攻擊」及封鎖國會等字眼,又把部分政治人物列為目標,估計要逮捕他們,但未證實有否採取實際行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TikTok助選建功? 特朗普傾向容許繼續在美國營運一段時間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傾向容許短片分享平台TikTok繼續在美國營運一段時間。 特朗普在集會活動指,他競選總統期間在TikTok發布的內容,瀏覽量達數十億、反應良好,認為應容許這社交平台營運多一段時間。 總統拜登今年4月簽署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在限期內出售TikTok業務,否則會在美國禁用。最高法院早前接納TikTok就申請臨時禁制令上訴,下月中決定是否暫緩執行強制出售法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斯洛伐克總理:普京確認繼續向西方供應天然氣
【有線新聞】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到訪的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二人就天然氣問題及俄烏戰事等交換意見。 菲佐會後說普京確認繼續向西方和斯洛伐克供應天然氣,克里姆林宮則指繼續經烏克蘭向歐洲國家輸出天然氣,會變得更複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前宣布不跟俄方續約,意味不能經烏克蘭出口天然氣,進口天然氣的斯洛伐克擔心屆時運輸成本會上漲。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巴西小型飛機墜毀撞建築物 機上10人全數罹難 地面17人受傷
【有線新聞】巴西有小型飛機失事,先後撞到多座建築物,機上10人全部罹難,地面亦有17人受傷,當局正調查事故原因。 閉路電視拍到飛機墜機一刻,被撞的建築物隨即起火,建築物頂部塌陷,遍地碎片和雜物,現場一片混亂。一架載有10人的小型飛機原定由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飛往聖保羅州,早上約9時起飛數分鐘後,在度假勝地格拉馬杜失事墜毀,先後撞到一座建築物的煙囪及另一座民居,最後撞到傢俱店引發大火,附近亦有旅館受波及。 飛機由61歲商人加萊亞齊擁有,當時亦是由他駕駛,同行的包括其太太、三個女兒及一名員工等,意外後全部喪生。地面亦有多人吸入濃煙送院,部分人情況嚴重。 警方指現場仍有爆炸風險,已封鎖鄰近一帶,當局指飛機起飛時天氣不好,會徹查事故原因。總統盧拉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並向遇難者家屬致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特朗普揚言收回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總統:運河主權不容談判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又警告運河不應由中國控制。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反駁沒有受外國勢力影響,重申運河永遠屬於巴拿馬。 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出席集會時批評巴拿馬運河通行費高昂,雖然美國90年代末,已將運河主權移交巴拿馬,但警告對方若不下調收費及不遵守相關法律和道德原則,會收回運河主權。「巴拿馬收取的費用非常荒謬和不公,特別是過去美方慷慨地將運河給予巴拿馬是十分愚蠢,這種掠奪美國的行為將立即停止。」他重申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資產,對保障國家安全與經商尤關重要,警告不應由中國等其他國家控制。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則強調,運河主權永遠屬於巴拿馬。「巴拿馬運河的每一平方米與鄰近地區均屬巴拿馬,巴拿馬的主權和獨立不容談判。」他重申並非一時衝動增加通行費,又指運河不受中國等外國勢力控制。 巴拿馬政府在20世紀初交由美國興建並控制,這條長達82公里、連接加勒比海與太平洋的運河及發展鄰近地區。美國與巴拿馬簽署獲國際社會承認的條約,1999年正式交還控制權予巴拿馬,部分港口由香港長和集團管理。美國和中國是主要用家,近年旱災嚴重令河道運輸量減少,通行費持續上升。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在月球產生人工重力 助人類移居太空
【有線新聞】移居其他星球,克服重力差異是其中一大難題。日本京都大學正研究在月球表面人工生產重力,帶動人類移居太空。 月球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6分之1,如果長時間在這種環境生活,可能會骨質疏鬆或肌力下降。日本京都大學和鹿島建設公司決定共同研發名為「新月玻璃」的月球居住設施,仿照陀螺旋轉的方式產生人工重力,擁有旋轉拋物面的結構,直徑約200米、高約400米,每20秒旋轉一圈,可提供如地球一樣的1G重力,人們可在拋物面的內壁居住,能夠容納多達一萬人。 研究團隊會先以模型和電腦模擬探討建造時的難題,稱計劃目前需要重大的技術飛躍爭取在2030年代於地球表面建造樣板設施。 團隊更提出長遠建立人工重力交通系統,例如可利用磁軌砲技術發射大小與新幹線相若的列車,再以火箭引擎推動加速,在星球車站停靠,每節車廂分開進入六邊型太空囊,太空囊會自旋保持人工重力,並在地球、月球及火星之間移動,構成人工重力交通網絡。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23日
走過2024|以哈戰事擴至中東 剿哈馬斯、真主黨高層 巴沙爾政權終倒台
【有線新聞】加沙戰事持續至2024年後,以軍擴大行動,劍指南部拉法。 巴勒斯坦人失去北部家園後,在南部亦無退路,至少數萬巴人喪生,以色列即使飽受外界批評,更面臨與數萬喪生巴人相同的命運,頹垣敗瓦和平民死傷的畫面,令以色列飽受外界批評,但剷除哈馬斯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終於透過針對性打擊取得重大進展,仍未放棄剷除哈馬斯領袖哈尼亞在伊朗遇襲身亡。 接任的辛瓦爾亦被攻打加沙的以軍小隊發現擊殺,以色列聲稱在中東區內無遠弗屆,一再以行動自證。異想天開的手法甚至震驚全球,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傳呼機等器材連環爆炸,原本以為舊科技可避開監控,反被利用將計就計,滲透供應鏈動手腳、藏炸藥,組織一時草木皆兵,據報是精心布局持續兩年的行動,為免夜長夢多,以色列提早收網。 軍事攻勢緊接而來,真主黨高層近乎一網打盡,領袖納斯魯拉命喪空襲。以軍亦展開地面行動,黎巴嫩平民死傷、流離失所,呼天搶地場面不絕,仿如加沙悲劇重演。 與以色列敵對的伊朗亦終於在今年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發動彈道導彈和無人機攻勢,以報復駐敘利亞大使館遭空襲及哈尼亞遇刺,並支援真主黨等親伊武裝,以色列亦有反擊,令外界憂慮全面戰爭爆發,雙方最終點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