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5日
內地展開行動整治互聯網演算法 包括「信息繭房」、大數據「殺熟」等問題
【有線新聞】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展開專項行動,整治互聯網平台演算法的典型問題,防範用戶沉迷、消費者被商家差別待遇等問題發生。 近年內地有不少關於演算法的投訴,國家網信辦等4部門即日起至明年2月中,聯合展開專項治理行動,目標令演算法向正確方向發展,建設正能量的網絡環境。行動將會聚焦網民關切的「信息繭房」問題,嚴禁推送高度同質化的內容,誘導用戶沉迷,改善未成年及長者的信息推薦。 禁止超範圍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用於內容推送,並且要求全面公開熱搜榜單的算法原理,監管不法份子利用榜單排序規則,操控榜單炒作熱點等行為,健全識別「水軍」帳號技術。 針對網購方面,當局亦規定平台禁止利用用戶年齡、消費水平等調整商品價格「殺熟」,意思是防止商家「劏熟客」,保障消費者能夠公平交易。 專項行動同時亦要嚴防一味壓縮配送時間,導致事故發生率上升等問題,保障派送員的利益和申訴渠道。 農夫山泉近年淪為網絡攻擊對象,創辦人鍾睒睒日前亦批評部分平台為增加流量,推送一些不實消息,呼籲平台公開演算法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台南發生5.4級地震 震源深度7.7公里
【有線新聞】台灣台南市晚上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7.7公里。 網傳片段可見,地震發生時有吊燈搖晃,更有網民家中牆壁出現裂縫。台灣的氣象署指地震發生於晚上8時40分,震央位於台南市佳里區,當局針對台南、雲林及嘉義發布地震警報。受地震影響,高鐵台中至左營區間部分列車延誤。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低空經濟|邱達根︰配合內地無人機硬件 本港有能力試行無人機送遞
【有線新聞】本港積極發展低空經濟,明年初起推行「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香港移動通訊佈局領先,配合上內地無人機的硬件,完全有能力試行無人機送遞。 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近日首次開會,討論在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整體策略。內地部分城市低空經濟發展成熟,有立法會議員來到內地考察,他認為香港發展低空經,目前主要缺乏法例支持以及試行的機會。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我們更加需要是場景,在政策方面和場景方面要給多一些企業去嘗試,應用在市場上讓大家看是做得到的。你的條例或者法規未完善,變成你很難去測試,大家都不會想犯法去做這件事,所以這方面最主要是我們條例的先行。」 對於明年初起將陸續推行「監管沙盒」試點項目,首階段以無人機載貨為主,邱達根認為香港完全有能力試行無人機送遞,建議首先嘗試送藥給住在離島區取藥比較麻煩的病人。 邱達根:「在移動通訊商來說,我想我們各方面具備的功能,科技的技術和力量都完全擁有。內地也已經見到送藥做了幾十萬單,如果你說送外賣,超過數以百萬計的單數,沒見到出現任何問題或意外。」 好像這部無人機,每一次工作可以噴灑50公斤農藥,在內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閉幕 大會秘書長︰未來在更多地方舉辦活動
【有線新聞】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閉幕,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提到參與大會的國家及地區創歷屆新高,未來會在更多地方舉辦一系列活動。 一連四日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指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及地區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峰會,創歷屆新高;又指大會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 任賢良:「以此次峰會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探索形成開放多元的國際交流合作新局面,加快推動網絡空間的創新發展、安全發展、普惠發展,促進網絡空間形成命運與共的新格局,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任賢良提到,峰會為各國提供交流的平台,本次舉行的部長級會議,有15個國家的部長參與。大會亦有特別聚焦人工智能舉辦了24場分論壇,有超過90間企業參與交流。大會表示明年除了在浙江烏鎮舉辦峰會,亦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福建泉州以及香港舉辦一系列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雲南昆明大牯牛山遊客「縱火燒山」 12人被行政處罰
【有線新聞】在雲南昆明大牯牛山,有登山觀看日出的遊客因天氣寒冷而點火取暖,最終縱火燒山,12人被行政處罰。 「火把節啊直接就是,天啊,這些人把草點了。」昆明東川區的大牯牛山是著名的觀賞日出景點,近日有大批遊客凌晨登山時因天氣寒冷,有人點燃草地上的野生植物生火取暖,即使一度有人阻止,但遊客未有理會。 事發後翌日現場滿地垃圾,經調查組勘查和核實,受損植物總面積約165平方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當局已對12名涉事遊客予以行政處罰,並要求限期進行植被恢復,提醒違規野外用火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台公務員輕生案 賴清德表明會嚴查嚴辦 謝宜容拍片道歉承諾配合調查
【有線新聞】在台灣,勞動部公務員懷疑受職場霸凌輕生案,涉事的勞動力發展署北署署長謝宜容拍片公開道歉,賴清德承諾會嚴查嚴辦。 賴清德:「我要再度向日前離世的勞動部同仁表達哀悼與不捨,向家屬道歉,同時也向受影響的同仁表達歉意。政府對這個事情的處置態度是第一嚴查嚴辦,還給離世同仁以及家屬一個公道,並且向社會大眾交代。」 謝宜容在片段中哭著,向輕生者和他的家屬道歉,解釋這幾天沒有公開露面是因為她非常悲痛、正深切檢討,又就個人言行、領導方式、溝通方法等對北署同仁造成不安和恐懼鄭重道歉,她會配合調查和承擔相關責任。謝宜容周三晚曾出聲明,她雖然承認情緒管理不佳,但強調事件跟她領導管理風格和行為無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外交部:已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免簽
【有線新聞】外交部指已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免簽,下一步將為中外人員尤其是商務人員往來創造更多便利。 外交部領事司負責人童學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最近一年同新加坡、泰國等6個國家簽署互免簽證協定,目前已同25個國家實現全面免簽,並與157個國家和地區締結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而為方便外籍人員來華,新版中國簽證申請表優化簡化項目達34%,填表時間大幅縮短;中國駐外使領館亦已全面取消簽證預約制度,並進一步擴大免採指紋範圍調減簽證規費。 另外,當局為港澳特區外籍居民審發五年多次簽證,有助便利往來,積極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中企參加歐盟十億補貼電池競標或須分享技術
【有線新聞】歐盟下月將為電池開發展開10億歐元補貼招標,據報有意入標的中國企業必須同意在歐洲設廠和分享技術。 《金融時報》日前引述歐盟官員報道,這個運作模式也將推廣到歐盟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其他補貼項目中,相關前設條件適用於有意申請補貼的外國或中國企業。機制跟中國以往要求外國公司須向本地合作夥伴轉移技術,以獲取中國市場准入類似。如果落實執行將是歐盟工業政策的首次,北京和歐洲委員會目前未對報道作出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2日
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李吉平被提起公訴
【有線新聞】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李吉平涉嫌受賄,被提起公訴。 李吉平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河南省信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信陽市人民檢察院向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李吉平被指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李吉平1994年起在國家開發銀行系統任職,今年3月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受查,8月被開除黨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1日
橫琴口岸年客流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
【有線新聞】橫琴口岸年客流量首次突破兩千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三成八,其中澳門居民佔兩成二。 橫琴口岸作為琴澳兩地居民「雙城生活」的重要樞紐,琴澳民生跨境通行人數持續上升,今年以來有逾1,332萬人次出入境,佔年度客流總量近七成。隨著「琴澳遊」愈來愈受內地居民歡迎,經橫琴口岸出入境的內地遊客數目同比增長三成一,尤其是在重要節假日期間,單日客流量已先後五次突破歷史新高,其中10月3日是高峰,當天內地居民赴澳門人次逾10萬。而受惠「免簽政策」,今年以來出入橫琴口岸的外籍旅客有約2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九成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1日
中國載人航天發布宣傳片 包括載人登月動畫演示
【有線新聞】中國載人航天發布宣傳片,介紹載人航天工程一系列最新進展,當中包括載人登月動畫演示。 「中國人首次登上月球,就是要發揮航天員在月面開展探測活動的獨特優勢。」據宣傳片介紹,工程計劃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將展開較大規模的太空科學實驗,初步規劃了月球科學、月基科學、資源勘查利用三個領域、九大方向的科學目標。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登月航天服等都正按計劃展開初樣產品生產,以及相關地面試驗。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21日
世界互聯網大會大灣區分論壇 創科局︰推進河套園區成新質生產力重要策源地
【有線新聞】政府昨日公布《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促進港深兩地園區交流的政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分論壇致辭時稱,會與國家相關部委探討便利交流措拖。 在浙江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其中一個分論壇,討論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發展。鄰近落馬洲口岸的河套香港園區,政府剛剛公布了發展綱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致辭時指會與有關國家部委探討,方便兩地人員交流的措施,「讓包括港深兩地園區的特定人員便捷過境,利用無人低空運輸實現物資跨境流動,便利落戶香港園區的內地企業基金跨境流動,以及擴大內地科研數據跨境至香港園區使用的措施。這些措施、政策將有力推進更多的科技和產業創新,打造合作區成為大灣區乃至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 廣東省政府去年發布建設「數字灣區」的三年計劃,提出要推動粵港澳數據、人才、資金等方面暢通流動,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香港在數據基礎上具備先天優勢,還有良好營商環境,下一步需要的是「追政策」。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政策方面來說,在數據管制的政策、法例,內地應該算是世界上走得最前的,在不同的數據監管的一些治理方案方面,香港我們最近才開始提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