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返回
按輸入鍵開始搜尋
馬會亦捐助香港仔坊會、醫護行者及樂善堂擴展配藥及用藥護理服務,為出現個案的院舍安裝空氣淨化器和過濾網、為隔離的基層人士提供食物援助。因應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轉作指定診所,馬會亦正與非政府機構商討,在社區內提供其他普通科門診,以及必需品送遞、健康支援等服務。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正研究參照冬奧模式在一些城市推出旅遊氣泡,讓完成接種全程疫苗的國際旅客免隔離進入閉環區,但每日接受檢測。閉環區除了會與城市其他地區隔開,也會有單獨的住所和交通線路。另外,亦會考慮對外國學生採取特殊入境安排,不過若出現新的變種病毒,放寬的時間或會改變,至於嚴格防控的大方向在明年春季前都不會放鬆。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日前在微博發文表示,動態清零不會永久不變,會在合適時間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路線圖。
另外,報道又引述內地專家指,目前將香港的疫情視為壓力測試,希望了解在不採取嚴格封鎖措施下如何對抗疫情,以及獲得治療方法的有效數據。
而針對國產mRNA疫苗的生產,報道指,當局正在國外物色生產基地。值得注意是內地首個mRNA疫苗生產車間,去年9月已在雲南落成並交付使用,但至今內地民眾仍未能接種mR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