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聖人配反坦克導彈 「聖標槍」成援烏象徵 產品籌百萬加元、利潤捐助烏克蘭
【有線新聞】俄烏戰事爆發至今,全球各地都有聲援烏克蘭的活動,一名曾在烏克蘭採訪的前記者以宗教聖人為靈感,創作出名為「聖標槍」的角色,推出產品銷售籌款,短短數星期已籌得過百萬加元。 傳統的聖人肖像配上美製「標槍」反坦克導彈,成為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的象徵。「標槍」的出色表現令俄軍吃盡苦頭,加上各地民眾支持烏克蘭抗敵,各式各樣的「聖標槍」產品近日熱賣,無論貼紙、衣服、旗幟以至是手袋,還衍生出以其他西方援助武器作題材的「聖人」產品,例如拿著「刺針」防空導彈的「聖刺針」,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我要子彈,不要逃跑」這句經典發言,亦成為商品之一。 有份創作「聖標槍」和相關產品的,是在加拿大從事市場工作的博雷斯,35歲的他做過數年記者,採訪過2014年爆發的烏克蘭東部衝突,看到戰亂令婦孺失去倚靠,感受很深。到上月中他眼見俄烏形勢進一步緊張,決心多行一步,為關注烏克蘭的慈善組織籌款,他找設計師設計出「聖標槍」印製貼紙籌款,最初的目標只是500加元,初時反應已經很不錯。去到上月24日,俄羅斯宣布出兵烏克蘭,「聖標槍」及相關產品更爆紅,試過一日間賣出17萬加元產品,利潤全數捐作善款,現時已籌得超過100萬加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人大代表陳勇北京返港 料特首選舉維持5月舉行
【有線新聞】由北京返港的港區人大代表陳勇表示,中央認為目前抗疫壓倒一切,只要戰勝病毒,其他工作可按部就班,又相信特首選舉繼續押後至五月。 港區人大代表陳勇:「現時大家見到(特首選舉)時間是五月,目前三月見到疫情進展,大家的力量、信心、做法是持續改善,應該有信心可以按部就班。」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俄軍西移闢新戰線 首攻西部城市 普京准中東兵參戰 稱與烏談判進展正面
【有線新聞】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開闢新戰線,包括首次攻擊西部城市盧茨克,英國警告俄軍正重新組織攻勢,未來幾日可能再進攻首都基輔;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意讓1.6萬名中東志願者到烏克蘭作戰,又透露與烏克蘭的談判有正面進展。 俄軍戰線向西推移,首次以導彈攻擊盧茨克的軍用機場,猛烈爆炸形成巨大火球,烏克蘭指有兩個鍋爐室爆炸,有士兵喪生,市長指防空警報未有響起,懷疑因為導彈以超低空飛行或其他原因,會叫軍方研究及解決,盧茨克距離波蘭僅80公里,西南部另一邊境城市也首次受到襲擊。俄軍證實對兩個軍用機場進行遠程攻擊。 中部大城市第聶伯亦第一次遇襲,發生多次爆炸,鞋廠起火,火場面積500平方米,炮彈亦落在幼稚園和住宅附近。第聶伯是重工業城市,設有火箭工場,中彈地點附近有金屬用品廠,但不是軍事目標。 北部哈爾科夫不斷受轟炸,一間有330人的精神科醫院中彈。 烏克蘭國防部批評俄軍殺死的平民比軍人更多,俄軍繼續從東西兩面向首都基輔推進,衛星圖片顯示集結在西北面延綿數十公里的俄軍車隊,包括牽引式火炮、火箭發射器等已離開馬路,轉移到附近樹林部署。 英國國防部最新評估俄軍可能正重整旗鼓,準備未來幾日對基輔發動新一輪攻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報道指港大研究稱禁晚市堂食或無助抗疫 林鄭稱收梁卓偉澄清屬斷章取義
【有線新聞】港大研究指禁晚市堂食可能無助減少病毒傳播,特首林鄭月娥說收到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的澄清,指有報道斷章取義,她又說報道的講法不合邏輯。 這篇由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在一本學術月刊發表的文章,近日在網上被不同人轉發,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都有引用,說明政府以禁晚市堂食來防疫是沒有用。 特首林鄭月娥說就此事與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了解過:「我亦感到有點驚訝,對這個一些報紙引述的研究,我這天早上得到梁卓偉教授的澄清,那份報告提到晚市禁堂食對遏制疫情及病毒傳播是無效,是斷章取義的,如果你認真思考,這說法不合邏輯,我們不讓市民進入餐廳,一定會有更佳效果,對比起讓人除下口罩、一起堂食。」 這份研究的邏輯到底是怎樣?團隊是依政府數據,分析了香港第三和第四波疫情實施晚市堂食禁令後,病毒繁殖率的改變。政府當時推出多項社交距離措施,研究取用了其中六項,包括晚市禁堂食、限聚令和餐廳人數上限等,作為影響病毒繁殖率的因素。團隊發現當六項措施一起執行,病毒繁殖率會明顯下跌,但如果只是執行晚市禁堂食,病毒繁殖率則不會改變,用了兩個不同的模型計算,結果都一樣。 研究的結論是在食肆入座人數有限制的前提下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於公院治療才合資格申5,000元津貼 僅約1,200人獲批 社署稱暫沒計劃調整
【有線新聞】本港確診宗數累計超過60萬,不過政府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的一筆過津貼,只有約1,200人申請獲批。 政府前年11月透過關愛基金為有經濟困難的確診者,提供5,000元津貼,不過申請人必須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換言之入住社區隔離設施或居家隔離的確診者不符合申請資格。 社署表示截至周一,共接獲1,463宗申請,當中1,203宗已經發放津貼,現時無計劃調整申請資格。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新型肺炎死者遺體積壓 殯儀業界嘆增火化仍難應付 批喪事遇制肘、局方不允裝身
【有線新聞】連日來有數以百計新型肺炎患者離世,大量遺體積壓未能處理。殯儀業界指,全港可辦喪事的靈堂應付不了每天的死亡人數,即使增加了火化時段,都解決不到問題。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禮堂合共只有121個、每天有200人死亡,變相要選擇殯儀館的話,人人都要選就會延遲,變相衍生到積壓在公眾殮房的遺體不斷增加、消化不了。官僚政府永遠用的只是數字,但他沒想過需要其他配套,例如到醫管局或公立醫院,為先人做喪事有制肘、不讓我們替先人裝身,我們有阻滯的話,其實整個喪事都會有影響。」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增29,381宗確診 當局稱疫情未見降勢 網傳病人睡遺體旁照片 醫管局致歉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超過29,000宗確診,本月內第二次跌穿3萬宗,當局說疫情似乎有跡象受控,不過未知是否有下降趨勢。另外,單日多294人死亡,網上有相片見到病人與遺體共住病房,醫管局致歉,說事件已經處理。 確診個案連續第二天下跌,單日多29,381人確診,三月至今第二次跌穿3萬宗,分拆數字來看,核酸檢測佔逾1.8萬宗,快速檢測佔1萬宗左右。 前一天評估疫情似乎有機會開始向下的衞生防護中心,跟隨特首講法說要再觀察,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近日疫情似乎有少少跡象受控,沒有爆發性上升,雖然較二月底或三月初時每兩、三天個案數字有倍數上升,這情況沒出現,現時似乎好像平穩了,但暫時見不到有跡象顯示有開始下降的趨勢,暫時看不到,可能要再觀察多一段時間。現時個案仍好多,稍為放鬆可能疫情會逆轉。」 死亡個案方面,單日新增294宗。當中最年輕的是一個24歲男子,他患有先天性遺傳綜合症,住在院舍,曾經嘔吐、抽筋,在急症室檢測陽性,之後情況惡化死亡。 第五波疫情累計有逾3000名患者死亡,近日網上流傳多張病房擺滿遺體的相,其中一張有3名病人與7名遺體同住。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我們問過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日日有頭條:00年港府未立法禁止叛國、煽動等行為
【有線新聞】《基本法》規定香港特區應自行立法禁止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等行為,但回歸三年,當局一直未有展開立法相關工作。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內地新增397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
【有線新聞】內地周四多397宗新型肺炎本地確診,另外新增703宗本地無症狀病例,合共超過千宗感染個案,創下武漢爆發疫情兩年以來單日新高。 內地周四新增397宗本地確診,涉及全國18個省市,另新增703宗本地無症狀感染個案,合計新增感染達到1100宗,創下自湖北武漢兩年前爆發疫情以來單日新高。本地確診方面,山東最多,有121宗,其中青島佔了103宗。青島萊西市通報,當地市委書記和市長等人因防疫不力被處分。青島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通報,周四起所有中小學和幼稚園改為線上教學。 至於吉林省有98宗,江蘇36宗,甘肅26宗,天津和陝西各有18宗,廣東11宗,當中9宗在深圳,2宗分別在廣州和東莞。其他省市,河北、浙江、上海、黑龍江、北京、雲南和遼寧等都錄得確診。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李克強稱對烏克蘭局勢深感擔憂 盼中美對話大門不應關上
【有線新聞】外交方面,李克強稱中方對烏克蘭局勢深感擔憂,希望早日回歸和平,強調中方主張各國主權應得到尊重。李克強又希望中美對話的大門不應關上,更不能脫鈎。 烏克蘭局勢成為李克強記者會外交方面的焦點。有記者問到,中方是否無論如何也不會譴責俄羅斯,以及會否在經濟、金融上支持俄方等問題。 李克強說:「烏克蘭局勢確實令人擔憂,應當盡最大努力,支持俄烏雙方克服困難進行停火談判,談出和平的結果,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我們都支持和鼓勵。當務之急要避免,緊張局勢升級甚至失控,國際社會和各方都是有共識的。中方呼籲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李克強又回應西方聯合制裁俄羅斯:「當前世界經濟受疫情衝擊等,影響已經很艱難了,有關制裁會對世界經濟復甦造成衝擊,對各方都不利。中方願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發展繁榮作出自己建設性努力。」 李克強說,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真誠希望烏克蘭局勢能夠得到緩解,早日回歸和平,又強調中方主張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 外交部星期四再次指,烏克蘭危機是北約連續五輪向東擴展造成。外長王毅星期一亦指,美國的印太戰略其實是搞印太版北約,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稱停派手帶因確診眾多 陳肇始提醒市民須守隔離令
【有線新聞】政府說現時要家居隔離的人眾多,不會再派發手帶,提醒市民仍要遵守隔離令。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手帶方面,由於(確診)數量非常多,亦留意到大家佩戴手帶有部分人士有困難,現在不會派手帶,但仍然要提醒大家如果要隔離,是法例上的要求。」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李克強:用登山形容中國經濟發展 稱5.5%左右經濟增長不容易
【有線新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後見記者,指中國經濟增長要達到5.5%左右不容易,就如登山爬得愈高,難度就愈大。 在去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110萬億下,李克強表示,5.5%左右的增長目標是高水平的穩,形容「穩就是進」,比以前也有更重分量。 李克強說:「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今年得有8至9萬億名義GDP增長,就好像登山,如果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爬100米就可以了,如果你要爬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條件也變了,氣壓低,氧氣少,看似放緩了,實際上分量更重。」 他強調,中國現代化仍是一個長期過程,需以發展解決當中的問題。李克強說:「我們今年採取的應對舉措是短期的,那也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決不預支未來,是可持續的。中國還有應對氣候變化、收入差距、債務包括人口等眾多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中長期過程中,包括今年去有力地應對的。」 新型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他說在不少於2萬億的新增支出中,主要會用來減稅降費,以協助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緩解資金緊張的困難,相當於在登高山時輸氧。 就業方面,他說今年城鎮新增勞動力達1600萬人是多年來最高,需要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