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太古廣場企圖謀殺案疑兇還柙小欖精神病院、月底再訊 七旬傷者仍危殆
【有線新聞】金鐘太古廣場70歲男子遇襲案,一名男子被控企圖謀殺提堂,案件押後月底再訊,被告須還柙小欖精神病院。 23歲被告王海星期四在梅窩被捕,由警車押送到東區裁判法院提堂,控罪指他三月九日在金鐘太古廣場一期三樓301號舖外,企圖謀殺男子阮國柱。被告聽完控罪後以英文回答說明白,控方在庭上指被告跟案中事主互不相識,警方調查時發現被告持有瑪麗醫院精神科診所的預約便條,控方申請先索取兩份精神科報告及其他建議,考慮被告是否適合答辯,裁判官批准將案件押後至今個月25日再訊,被告要還柙小欖精神病院作特別監管。 案發在星期三,一名70歲退休男子在金鐘太古廣場坐在公眾椅看手機,被人突然從後箍頸,面及頭部被襲擊、倒地昏迷,現時情況危殆。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六廈解封錄992宗確診
【有線新聞】昨日圍封強檢的六幢大廈解封,共發現992宗初步陽性個案。 屯門友愛邨愛智樓約1,720人接受檢測,發現295宗初步陽性個案,陽性比率達17%。深水埗幸福邨福月樓1,304人已檢測,發現215宗初步陽性。青衣長亨邨亨麗樓有43宗初步陽性,觀塘安達邨俊達樓有134宗初步陽性個案。另外,何文田愛民邨敦民樓及黃大仙東頭(二)邨安東樓,分別發現223宗及82宗初步陽性個案。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指確診回落或因市民快測無申報 許樹昌稱疫情正頂峰橫行︰放寬防疫措施是天方夜譚
【有線新聞】近日確診數字稍為回落,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估計或與市民未有申報快速測試陽性有關,認為現時處於頂峰橫行,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是「天方夜譚」。 確診宗數連日來均有減少,是否意味本港的疫情開始受控?許樹昌:「驟耳聽好像是下跌了一點,但大家都要明白,現在市面不少市民都是用快速抗原測試作為確診工具,而十分多市民未必會申報、又或者沒有一個誘因申報,有很多退休人士毋須取病假紙甚至不會呈報。現在頂多只是在高峰橫行也不足為奇,會有好一段日子也未能回落到低水位,所以現階段你希望放寬防疫措施是天方夜譚。」 醫管局訂購的口服藥暫時只得數千劑到港,許樹昌說如在患者發病5天內處方藥物,可大大減低入院機會,建議於指定診所處方予輕症病人。 不單止感染的人數多,死亡人數同樣高,而且集中在年紀大、沒有打針,有專家建議逆向隔離沒有接種疫苗但健康的長者。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不接種疫苗的長者就另外處理,或者是將來劃一條線,你以後都不可享用老人服務,將這百分之十的長者用另一方法處理,放在另一個地方,倘若受感染就互相傳染。」 不過許樹昌說這樣做,並非完全沒有風險,許樹昌:「逆向隔離是一個十分新鮮的概念,但你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凌晨薄扶林道爆鹹水管噴逾10米水柱 部分行車線水浸
【有線新聞】西營盤有鹹水管爆裂,噴出十多米高水柱。 現場在薄扶林道近般咸道,凌晨3時許,地底一條鹹水管爆裂噴出水柱,大量鹹水夾雜沙泥由地底湧出馬路,往中環方向部分行車線水浸,警方通知水務署派人到場關總掣及搶修。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美撤俄貿易最惠國待遇 歐將推擺脫俄能源計劃
【有線新聞】美國宣布聯同七國集團和歐盟計劃取消給俄羅斯的「最優惠國待遇」,同時不再在俄羅斯入口海產和酒類,亦禁止對俄出口奢侈品,但總統拜登強調不會在烏克蘭和俄軍直接對抗。 繼禁止俄羅斯能源進口後數日,美國宣布和日本、加拿大等七國集團成員國以及歐盟推動新一波制裁,尋求撤銷對俄羅斯的「最優惠國待遇」;在美國即指撤銷「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美國總統拜登指:「對俄羅斯來說取消『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即是更難和美國做生意和佔全球經濟過半的國家合作,再次重創俄羅斯經濟,他們已因之前的制裁大受打擊。普京是侵略者,必須付出代價。」 要撤銷「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須得到國會通過,民主共和兩黨已表態支持,一旦通過,俄羅斯在美國的貿易地位就會和現時北韓、古巴等同,入口美國的貨品受制高關稅和門檻。 拜登也簽署行政命令,即時禁止從俄羅斯入口海產、酒類和非工業用鑽石,同時禁止向俄羅斯和白俄出口奢侈品,包括名錶、名車及珠寶等。 美國禁止俄國能源入口後,進口到美國的貨品總值大幅下降6成,白宮指新措施實施後俄羅斯再減少約10億美元收益,外電分析新措施象徵意義居多,更重要是帶出團結對抗俄羅斯訊息。 至於其他制裁措施,包
- i-Cable
- 2022年03月12日
聯合國糧農組織料糧食價格最多增兩成
【有線新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衝擊全球糧食安全。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今年國際糧食及飼料價格,可能升逾兩成,並再多逾千萬人營養不良。 隆隆炮火摧毀無數家園,對糧食的衝擊更加大。俄羅斯與烏克蘭佔全球穀物出口量近3分1,兩大世界糧倉交戰,不論生產、運輸都受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初步估計,烏克蘭在冬季栽種的穀物到6月可收成。但衝突不斷,農夫難以下田耕作,部分人亦逃亡到鄰國,產量會減少,亦不夠人收割;估計有兩至三成穀物,包括粟米和葵花籽的種植區受影響。4184938 即使生產順利,國內鐵路受破壞,物流運輸大受干擾,烏克蘭的黑海港口關閉,都難以出口。至於俄羅斯農業及港口,亦間接受戰事影響,因為西方經濟制裁,多少產品能出口成為疑問。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兩大大宗商品出口國農業活動受干擾,加劇全球糧食不穩,特別是埃及、土耳其、巴基斯坦等50多個國家極度依賴俄烏進口糧食,糧食供應不足。 糧農組織指二月時全球食品價格已創新高,預計未來幾個月會繼續上升8%至22%;今年全球營養不良的人可能增加760萬人至1310萬人,最多是亞太區,其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鄰近東非和北非地區,建議各國不要對食品實施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毋須香港車牌 內地貨車直送防疫物資至貨櫃碼頭
【有線新聞】內地派貨車運送防疫物資,無須香港車牌直駛到香港。 運物資的貨車只有內地車牌,沒有香港車牌,由交通警引領駛進葵青貨櫃碼頭的臨時貨物接駁場,與香港貨車司機交接。 運房局局長陳帆說,措施減低兩地播疫風險,載貨試運會持續至本月底。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公僕新指引 復陽可如常上班 家人未癒、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亦可復工
【有線新聞】公務員事務局更新指引,公務員毋須等待確診家人康復,只要完成檢疫就可恢復上班;至於曾確診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檢測再呈陽性,都可以如常上班,但有專家說不排除有機會二次感染。 確診過的公務員復工後,即使之後快速測試或核酸檢測陽性,都不會再次視為確診或密切接觸者,部門可以按情況安排他們工作。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一、兩個月內再檢測呈陽性的個案,應該是復陽個案,一般而言這些復陽個案在核酸檢測帶有低病毒量,傳染性極之低,以目前情況可以接受。」 雖然接受到安排,但他說不能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遇到這些情況要特別小心,梁子超:「病徵很明顯、本身(核酸)檢測呈陽性,可能不知道病毒量高低,可以做抗原測試看看病毒量高低,如果(病毒量)高可能要小心。對於一些免疫系統有問題,或者有特殊問題都可以出現(二次感染),如果另外受到一個很強的免疫逃逸品種感染,例如以前有Delta感染,現時再受Omicron感染,(二次感染)機會不是絕對沒有,絕大部分二次感染似乎病情、病毒量、傳染性可能比較低。」 他說有關上班安排只涵蓋一般情況,提醒市民如果不適就要請病假看醫生。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夏寶龍指香港疫情仍處高位 要像針灸精準抗疫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說香港疫情仍處於高位,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夏寶龍在全國兩會閉幕後繼續開視像會議,協調香港抗疫工作,他說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在兩會期間紛紛表達對香港疫情的關心,夏寶龍形容香港疫情仍然處於高位,形勢嚴峻複雜,抗疫要像針灸般精準、到位。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研究發現螞蟻可「嗅出」誰人患癌 半小時「習得技能」比狗學得更快
【有線新聞】狗的嗅覺足以嗅出人類有否癌病,原來螞蟻也可以。法國一項研究發現螞蟻也懂得靠嗅覺區分癌細胞及健康細胞,準確度和狗不相伯仲,有望成為另一種偵測癌症的方法。 狗的嗅覺極度靈敏,甚至能夠嗅出疾病的氣味,包括人類的多種癌症,但狗隻訓練需時,成本亦比較高。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將注意力轉向昆蟲,最近終於找到新幫手,就是螞蟻,而且不是甚麼稀有品種,只是在包括中國等歐亞各地常見的黑山蟻。 學者將人類的癌細胞和健康細胞放在培植碟不同位置,螞蟻走向癌細胞,就以食物獎勵,幾次訓練之後,螞蟻就明白選癌細胞可得到獎勵,主動走向癌細胞。研究亦找到螞蟻辨認癌細胞的原理,因癌細胞散發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螞蟻的嗅覺和狗一樣,足以辨認這些化合物的氣味,所以能夠嗅出癌細胞,而且和狗相比,訓練螞蟻快得多,最快30分鐘就完成,但今次發現只是起點,下一步是設計臨床實驗,將螞蟻的測癌能力用於病人身上。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腦退化八旬翁氣喘發燒送明愛醫院 快測呈陰性 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院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一名男病人等候檢查結果期間自行離開。 明愛醫院該名80歲男病人有腦退化症,今日因氣喘及發燒由救護車送到明愛醫院急症室求診,病毒快速測試呈陰性,他其後被安排在等候區,等候檢查結果時自行離開醫院。 院方隨即派員在醫院及附近地區搜索,並報警求助。
- i-cable
- 2022年03月11日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EP 5 Professor Tony Mok
Episode #5 of ‘Friday Beyond Spotlights’ is hosted by businessman, entrepreneur and philanthropist Mr. Patrick Tsang On-yip, and features Professor Tony Mok Shu-kam, Chairman of Department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Li Shu Fan Medical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Clinical Oncolog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of Mok elucidat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Hong Kong in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Greater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