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長沙6層高樓宇倒塌多人被困 目擊者稱事發非常突然
【有線新聞】湖南長沙一幢6層高樓宇中午突然倒塌,據報多人被困,暫時未知傷亡情況和出事原因。有目擊者稱,事發非常突然,裏面的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從網上片段所見,現場有大量瓦礫散落,附近亦有民居受損。有疑似是露台的殘骸壓在瓦礫上,現場冒出大量沙塵,附近汽車都受波及。大批民眾在場圍觀,有民眾從倒塌大樓及時逃出,亦有傷者被抬出現場。 涉事樓宇位於長沙醫學院附近,有目擊者表示,事發時現場很混亂。目擊者曾先生稱:「居民樓就是那種比較老式的,它突然就倒塌了。是突然性的這個情況,就是很混亂,然後哭喊聲,那種哭聲就是能聽到。」 有目擊者就稱,現場有很多人被困,樓下當時有設置靈堂,事發之後連棺材都給壓爛。目擊者廖先生說:「裏面還有人被困嘛,然後現在很多交警、特警都在。那個樓下正好在辦喪事,那個棺材都被打翻了。」 據央視報道稱,涉事的樓宇是6層半高,屬於磚混結構,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一樓是門面,二樓是餐廳,三樓為私人影院,四至六樓為家庭旅館,六樓以上和閣樓就是民居。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新巴、城巴首輛雙層電動巴士 由內地威馳騰製 下月巡遊展出、料下半年投入服務
【有線新聞】新巴、城巴引入全港首輛雙層電動巴士,預計今年稍後投入服務。 這輛電動雙層巴士驟眼看與傳統柴油巴分別不大,司機位配備電子顯示屏,可以看到車速及用電量等資訊,全部座位都配有安全帶,還有USB充電裝置。不過最多只可接載113名乘客,原因是下層車尾要擺放大電箱,少了約10個座位。 巴士由內地公司威馳騰(福建)汽車製造,充滿電要約三小時,可以行駛超過200公里,這數字相較競爭對手九巴購入的電動雙層巴士,行到320公里少三分之一。 匯達交通營運及工程總監馮家輝:「未測試是很難說得準,因為續航率很取決於載客量、天氣情況、行駛路段,例如走長途與行走市區會有不同,平地與上山落斜又會有不同,所以現時給予較保守的數值,200公里。但究竟是否如此呢?我們測試完會有更多數據,到時會給予大家。」 想坐這輛電動巴士遊車河或者要再等一等,因為巴士公司下個月會安排這輛車在各區巡遊展出,預計下半年才投入服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柴灣車廠參觀巴士及主持啟動禮,新巴、城巴說目標2045年全面使用零排放巴士,較政府的碳中和目標提前五年,今年7月亦會有首輛氫能巴士抵港,將連同電動巴士一同測試。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祝融號火星車即將在火星度過第一個冬季
【有線新聞】火星車祝融號在去年開始展開火星探測工作,而火星即將踏入冬季,面對極低溫及步頻繁出現的沙塵天氣,「祝融號」如何應對呢? 作為中國首個登陸火星磡測的火星車祝融號,在火星執行任務已超過三百個火星日。其實火星和地球一樣有四季之分,但不同的是火星一年相當於地球兩年,每個季節會持續6個月左右,而火星即將步入冬季,夜間溫度會降到攝氏零下100度以下,出現沙塵天氣機率會變得頻繁,祝融號將面臨新挑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目前火星車主要的電力獲取、儲存,供給符合我們原來設計的預期,所以對於後續度過(冬季),我們也做了相應的一些預案和策略。」 為應對火星上的極端天氣和沙塵,團隊當初設計祝融號時已經加強抗低溫、抗沙塵以及電力保障等功能,確保祝融號探測火星時的安全。由祝融號去年5月和今年1月拍攝的照片可見,火星車表面被沙塵覆蓋,會否影響之後探測呢?天問一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彭松:「它(沙塵)會影響太陽翼的發電,因為它蒙的灰肯定發電效率就降低了,可能會導致它能源不足。」 祝融號主要通過太陽翼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灰塵令太陽翼可收集的陽光減少,更有機會影響火星車的溫度,造成影響。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習近平:內地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上升
【有線新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受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內地經濟運行雖實現平穩開局,但在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 疫情方面,會議強調疫情要防住,要根據病毒變異和傳播的新特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經濟方面,會議要求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 亦要及時回應巿場關切,穩步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積極引入長期投資者,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並推出支持平台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會議又審議了《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為他們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和保障,並為各類人才搭建創業平台。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增366宗確診 包括170宗快測呈報、14宗輸入個案 再多6名患者離世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66宗確診,輸入個案有14宗,多11人死亡。 新增個案核酸檢測佔196宗,170宗由快速測試平台呈報。多9間學校呈報9宗個案,涉及7名學生、2名教職員,其中一名確診學生同校家人早前亦確診。死亡個案方面,單日有6人離世、介乎71至96歲。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查逸超接替梁乃鵬任中大校董會主席 下月生效、為期三年
【有線新聞】政府委任查逸超為中大校董會主席,接替即將卸任的梁乃鵬。 身兼中文大學校監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中大校董會提名,委任本身是校董的查逸超為下任校董會主席,下月1日起生效、為期三年。 查逸超是福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資深顧問,現時亦是港大牙醫學院榮譽臨床教授,曾出任科大校董會副主席及理工大學校董會成員。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被指將Omicron帶入社區 兩國泰前空少認隔離期間違規外出 求情指相信獲法例豁免
【有線新聞】兩名國泰前空中服務員被控在港隔離期間違規外出,在東區法院承認共三項控罪。 被告45歲黃昱龍及44歲劉諾宏,被指將Omicron變種病毒帶入社區,引發又一城望月樓群組,兩人承認沒有遵照衞生主任所指明的條件罪。辯方求情說,被告相信外出是獲法例豁免,但主任裁判官對理據存疑,稱交由法庭決定,不接受他們的答辯,押後至6月預審、8月中開審,兩被告獲准保釋。 去年12月底,兩人在隔離期間違規聚餐及外出,之後確診。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李家超指港人因防疫措施移居 認為香港仍具吸引力、競爭力
【有線新聞】李家超回應移民潮,說市民離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防疫措施。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香港在歷史上經歷人員流動,尤其是過去25年,這是香港持續地面對的事。我認為重要的事是香港仍然是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地方,其中一個原因市民考慮移居去其他地方,是因為控制疫情的措施。」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本地客機機組人員下月起 返港檢疫期縮至三天、貨機機組人員毋須檢疫
【有線新聞】星期日起,海外回港的客機機組人員檢疫期縮短至3日,貨機機組人員毋須檢疫,國泰航空歡迎有關調整。 周日起,從海外返港的本地客機機組人員在檢疫酒店的檢疫期由原來14日縮短至3天,餘下11日只需進行醫學監察,貨機機組人員毋須檢疫。 至於在香港短暫停留的機組人員會有「閉環式」安排,登機來港前要有快測陰性結果,只能使用專屬通道及交通工具來往機場和酒店。 另外,政府說考慮到與香港有密切來往的國家疫情亦有下降趨勢,同日會取消所有海外國家就疫情發出的紅色外遊警示,不過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避免不必要外遊。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政綱倡培育愛國愛港新一代 被問會否特赦反修例定罪青年 李家超強調所有人須守法
【有線新聞】李家超又提出,提高青年的國家意識及民族認同,培育愛國愛港的新一代。被問到會否特赦在反修例事件中定罪的青年,他說要建立守法意識,否則所有人會受到惡霸欺凌。 由施政方向到具體政綱,李家超都提到要提升競爭力,配合十四五規劃綱要,將香港發展成創科中心、文化之都;增加青年本地就業機會,亦鼓勵他們走入大灣區。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首先會制定青年政策及發展藍圖,提供更多職業培訓及就業機會,培育愛國愛港新一代,提高國家意識及民族認同。」 他又提出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透過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為一千名居住在劏房的初中生提供培訓及資助,為期兩至三年。 至於會否特赦在反修例事件中定罪的年青人,李家超強調任何人都要守法。李家超:「如果不守法即是不守規矩,香港變成弱肉強食,老百姓可能受到惡霸欺凌。守法及守規矩是必須要建立的,縱然我們可能很同情某些人士,但如果整個社會不建立守法意識,最終受害的是所有人。」 被問到當選後,會否委任民主派人士加入政府的諮詢架構,李家超說會以用人為才的原則,考慮是否有共同理念為香港做事。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中國往來北韓跨境貨運列車暫停
【有線新聞】中方證實,與北韓之間的跨境貨運列車暫停服務。 韓聯社早前引述消息指,在中國接壤北韓的丹東市出現新型肺炎病例後,平壤方面要求暫停列車服務。丹東通報,當地周四新增超過90宗確診,絕大部分屬於無症狀感染。 北韓自疫情兩年多前爆發後封鎖邊境,今年初才開始放寬限制,恢復連接丹東的貨運列車,但不足四個月就叫停。有國際組織指北韓鎖國加劇經濟問題,更威脅國內糧食供應。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美國政府擬禁售薄荷煙及調味香煙
【有線新聞】美國計劃禁止銷售薄荷煙及調味香煙,當局指薄荷煙在非裔人口及青少年之間特別普及,期望40年內煙民少一成半。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公布禁止銷售薄荷煙及調味香煙法案,冀可以幫助煙民戒煙,及減低年輕人接觸這類煙草產品的機會,相信規例實施後,40年內吸煙人數可減少約一成半。 美國逾三分一煙民吸食的薄荷煙,多年來受反煙團體猛烈抨擊,指煙草商針對有色人種等少數族裔銷售薄荷煙,對非裔社群構成更大健康負擔。根據疾控中心數據,白人煙民中只有三成選擇薄荷煙,但非裔煙民則有近八成五人吸食。 青少年吸食薄荷煙問題亦不容忽視,疾控中心指未成年吸煙人士中過半人吸食薄荷煙,他們較吸食傳統香煙的青少年,更大機會轉變成每日吸煙的煙民。對成年煙民的調查亦指,過半人都是由食薄荷煙開始。而調味香煙聲稱「易入口」的味道,亦成為誘使年輕人吸煙的一大因素。 不過煙草商批評,在合法市場趕走薄荷煙,只會令顧客轉投黑市,又引用加拿大及歐盟等地區數據,指類似禁令對整體煙草消耗量幾乎沒有影響。 亦有人權組織憂慮,禁令對非裔群體造成不合比例的影響,呼籲當局摒棄一刀切做法。 當局強調禁令只針對業界,消費者將不受影響,下月初開展為期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