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李家超政綱結語稱深信香港可重新出發 會誠懇聆聽溝通、凝聚社會
【有線新聞】李家超在結語說,深信香港可以重新出發,會以誠懇的態度團結社會。 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我深信香港經過過去三年的困難及磨煉,會變得更有活力,香港奮發自強、重新出發。香港會是一個安定穩定的社會,會多元包容。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我會以誠懇的態度多聆聽多溝通,我會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大家團結起來。」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去年第四季 醫管局收公院九宗呈報醫療風險事件
【有線新聞】醫院管理局去年第四季,收到公立醫院呈報9宗醫療風險事件。 醫管局在新一期《風險通報》,列出去年10至12月九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包括6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工具,或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的個案、1宗產婦分娩死亡個案等。重要風險事件類別呈報有28宗,包括23宗藥物事件及5宗錯誤辨識病人身分。醫管局說已深入檢討及分析事件,希望透過刊物與醫護人員分享個案及改善建議,防止再發生同類事件。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涉趁禁售電子煙前囤貨 海關月內檢1,500萬走私加熱、電子煙 拘捕11人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價值1,500萬元走私的加熱煙和電子煙,相信有走私集團想在禁售電子煙條例生效前囤積貨物。 海關過去一個月在全港各區拘捕了九男兩女,介乎28至52歲,懷疑分銷走私的電子煙。海關指近期走私集團多數經陸、空兩路將未課稅的電子煙產品運到香港,再存放在迷你倉或工廈,然後以客貨車派送或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交收。 海關在今年首四個月檢獲近270萬支走私加熱煙及相關產品,稅收調查科助理監督蔡景恒:「加熱煙的走私趨勢,近幾個月因為新法例即將生效,不法分子的確就這方面加緊囤積貨物,然後在非法市場中謀取暴利。一條200支的加熱煙來貨價約300元,到港後零售價約500元。海關會全力協同衞生署執行新的法例,阻截另類吸煙產品流入香港。」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19年涉參與油麻地暴動 23歲主婦囚兩年六個月 21歲男學徒判入教導所
【有線新聞】兩人2019年國慶日在油麻地參與暴動,分別被判入教導所及監禁兩年六個月。 其中23歲的女被告報稱是家庭主婦。辯方求情指,被告案發時只有20歲,但要獨自撫養5歲兒子,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希望盡快服畢刑期與兒子相聚。法官認為她有真正悔意,決定扣減四分之一刑期,判監兩年六個月。21歲報稱冷氣學徒的男被告,法官認為應給予年輕犯人更生的鍛煉,接納辯方意見,判處教導所代替監禁。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李家超政綱未提輪候公屋、劏房議題 劏房戶及團體指失望 促重新承諾三年上樓目標
【有線新聞】李家超的政綱未有提及「告別劏房」,及縮短輪候公屋的時間表,有劏房戶及關注團體說感到失望,認為應要重新承諾三年上樓的目標。 陳女士一家三口住在一個約150呎的劏房單位,月租5,600元、佔薪金一半。邊住邊等公屋,一等就等了六年多,劏房住戶陳女士:「一句說話等等等等,沒有盡頭,都不知何時才到岸。希望早點上樓,因為始終在這裏住、地方又小,一個廚房都是在客廳煮食,空氣不好,煮食又焗。」 有關注團體認為,政綱提及的房屋措施涉獵面太小,認為政府至少要訂下告別劏房的時間表,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五至十年要先做好籠屋、板房,起碼不要再有人住十多廿伙的籠屋、床位。未來劏房如何規管,一年會增加多少供應,公屋也好、社會房屋也好,令居民可以搬遷,然後凍結單位,令單位不要再有這些情況。」 李家超的房屋政綱只提及會加快起屋,但無提到實際還要等多久才可以上樓,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今次的政綱發佈會都提到一些指標,就三年上樓這個關鍵績效指標,何時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呢?會否有個時間表、路線圖可以提供出來?都說到希望可以以結果為目標,這都是這麼多年政府對公屋的一個承諾。」他期望李家超可以多點著墨監管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貨車司機酒後駕駛輾斃勸阻友人 承認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等三罪 囚一年十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貨車司機去年酒後駕駛輾斃勸阻的好友,承認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等三項控罪,判囚一年十個月、停牌五年。 41歲被告羅兆堅,去年3月尾在文錦渡與朋友燒烤及飲酒,之後駕車離去,27歲友人勸阻時遭被告兩度駕車輾過。他承認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醉駕及肇事後不顧而去罪。法官判刑指,被告友人好心勸阻反而遭輾斃,斥責被告並非一時疏忽、罔顧他人安危,不顧而去且拒絕即時自首是加刑因素。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李家超政綱 蔡子強指倉卒參選致空泛、沒新亮點 劉兆佳稱為突出施政作風不同
【有線新聞】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李家超參選時間倉卒、沒對手,下令政綱空泛、沒新亮點。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說,李家超想突出施政作風不同,不可能推翻現屆政府政策。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短時間內李家超已經可以提出比較清楚的政綱,已經很難得。香港各方面,對特區政府應著重甚麼政策已有共識,特別李家超自己來自政府前政務司司長,他不可能推翻舊政府施政方向。他希望突出一點,不是政策或施政路向上大不同,而是施政作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整份政策寫得比較空泛,以及觸及政策範疇比較少,有相當部分承襲現屆政府,所以你說有沒有新亮點看不到。他參選時間太倉卒,導致客觀上他很困難寫得詳細。沒人會質疑他不能當選,沒有競爭對手的壓力,可能留多一些彈性給自己。」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上海有大學容許男生用女浴室引罵戰 校方兩度解畫
【有線新聞】上海一間大學近日容許男學生使用女生浴室,結果引發男女生之間罵戰,校方兩度解畫去平息爭議。 有內地網民周四發文稱,上海理工大學有男生公然進入女生浴室,拍照上傳網上,並聲稱在浴室內安裝了10個攝影鏡頭。事件迅即引發熱議,校方事後在微博解釋,為減少等候時間,降低聚集風險,學校因此採取臨時措施,同時開放男女浴室,供學生在不同時段使用,盡量善用資源。 不過事件沒有因此平息,有疑似該校男學生在社交群組討論此事時,就用上各種侮辱字眼來形容其他女學生,部分更涉到性騷擾,再次引發大批女學生不滿。校方其後再就事件解話,有上海理工大學職員說:「正在調查這些男生,進行批評教育。多一些理解吧,大家都有一些情緒,有一些誤解。語言不當的都道歉了,都要道歉,都要寫檢討。」 有女學生想問校方怎樣投訴和跟進,職員這樣回答:「那為甚麼會引起男生這麼大情緒呢?你們有些女生,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呢?我不認為那個是行為有問題。」 有網民指,身為校方代表,竟然講出這些言論,實在匪夷所思。亦有人認為,校方應該嚴肅處理事件,給學生一個交代。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李家超倡內部訂KPI 有團體認為可提升公務員效率 公僕工會憂倘政策不達標會問責
【有線新聞】李家超提出在政府內部訂立「關鍵績效指標」,工會擔心是將高官施政責任推到公務員身上,亦有人認為有助提升效率。 不只在商界,未來政府僱員可能都要講「KPI」,即是關鍵績效指標。公務員梁小姐:「我認為不是『跑數』的理念,是想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或有不好的地方可以改善,很多私人公司都有。」 有公務員團體同意訂立指標,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李方冲:「我相信一般正常的公務員就如他(李家超)今早說的,都是想見到目標、成果達標。壓力一定有,我相信每一個工作都有。政策的研究和整體統籌能力如果都提高,相信目標是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不是憑空想像的目標。」 有工會希望一旦有政策不達標,問責的不是前線。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如果目標定了出來,逹不到的時候,當然市民有權質疑局長的施政政策。我不希望看到政策執行不到的時候,推卸到公務員身上,說他們辦事不力,這會造成大家矛盾。」 梁籌庭又說,如果真的設立新的動員機制,要講清楚每次動員多少人、哪些人,多久做一次培訓,如果公務員超時工作都要有適當補償。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長沙6層高樓宇倒塌多人被困 目擊者稱事發非常突然
【有線新聞】湖南長沙一幢6層高樓宇中午突然倒塌,據報多人被困,暫時未知傷亡情況和出事原因。有目擊者稱,事發非常突然,裏面的人根本來不及反應。 從網上片段所見,現場有大量瓦礫散落,附近亦有民居受損。有疑似是露台的殘骸壓在瓦礫上,現場冒出大量沙塵,附近汽車都受波及。大批民眾在場圍觀,有民眾從倒塌大樓及時逃出,亦有傷者被抬出現場。 涉事樓宇位於長沙醫學院附近,有目擊者表示,事發時現場很混亂。目擊者曾先生稱:「居民樓就是那種比較老式的,它突然就倒塌了。是突然性的這個情況,就是很混亂,然後哭喊聲,那種哭聲就是能聽到。」 有目擊者就稱,現場有很多人被困,樓下當時有設置靈堂,事發之後連棺材都給壓爛。目擊者廖先生說:「裏面還有人被困嘛,然後現在很多交警、特警都在。那個樓下正好在辦喪事,那個棺材都被打翻了。」 據央視報道稱,涉事的樓宇是6層半高,屬於磚混結構,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一樓是門面,二樓是餐廳,三樓為私人影院,四至六樓為家庭旅館,六樓以上和閣樓就是民居。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新巴、城巴首輛雙層電動巴士 由內地威馳騰製 下月巡遊展出、料下半年投入服務
【有線新聞】新巴、城巴引入全港首輛雙層電動巴士,預計今年稍後投入服務。 這輛電動雙層巴士驟眼看與傳統柴油巴分別不大,司機位配備電子顯示屏,可以看到車速及用電量等資訊,全部座位都配有安全帶,還有USB充電裝置。不過最多只可接載113名乘客,原因是下層車尾要擺放大電箱,少了約10個座位。 巴士由內地公司威馳騰(福建)汽車製造,充滿電要約三小時,可以行駛超過200公里,這數字相較競爭對手九巴購入的電動雙層巴士,行到320公里少三分之一。 匯達交通營運及工程總監馮家輝:「未測試是很難說得準,因為續航率很取決於載客量、天氣情況、行駛路段,例如走長途與行走市區會有不同,平地與上山落斜又會有不同,所以現時給予較保守的數值,200公里。但究竟是否如此呢?我們測試完會有更多數據,到時會給予大家。」 想坐這輛電動巴士遊車河或者要再等一等,因為巴士公司下個月會安排這輛車在各區巡遊展出,預計下半年才投入服務。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柴灣車廠參觀巴士及主持啟動禮,新巴、城巴說目標2045年全面使用零排放巴士,較政府的碳中和目標提前五年,今年7月亦會有首輛氫能巴士抵港,將連同電動巴士一同測試。
- i-Cable
- 2022年04月29日
祝融號火星車即將在火星度過第一個冬季
【有線新聞】火星車祝融號在去年開始展開火星探測工作,而火星即將踏入冬季,面對極低溫及步頻繁出現的沙塵天氣,「祝融號」如何應對呢? 作為中國首個登陸火星磡測的火星車祝融號,在火星執行任務已超過三百個火星日。其實火星和地球一樣有四季之分,但不同的是火星一年相當於地球兩年,每個季節會持續6個月左右,而火星即將步入冬季,夜間溫度會降到攝氏零下100度以下,出現沙塵天氣機率會變得頻繁,祝融號將面臨新挑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目前火星車主要的電力獲取、儲存,供給符合我們原來設計的預期,所以對於後續度過(冬季),我們也做了相應的一些預案和策略。」 為應對火星上的極端天氣和沙塵,團隊當初設計祝融號時已經加強抗低溫、抗沙塵以及電力保障等功能,確保祝融號探測火星時的安全。由祝融號去年5月和今年1月拍攝的照片可見,火星車表面被沙塵覆蓋,會否影響之後探測呢?天問一號巡視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彭松:「它(沙塵)會影響太陽翼的發電,因為它蒙的灰肯定發電效率就降低了,可能會導致它能源不足。」 祝融號主要通過太陽翼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灰塵令太陽翼可收集的陽光減少,更有機會影響火星車的溫度,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