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內地再放寬生育政策 廣東5月起生育子女無須審批
【有線財經】廣東決定由今個月1號起,生育子女無須再審批,有分析認為廣東所頒布政策,已表明了內地政府某程度開放生育限額。另外,廣東省政府為了減輕生育子女的負擔,向符合條件的三孩家庭,提供買樓貸款的額度寬免。這些條件除了一定要是三孩家庭外,其次必須要是首次購房,第三就是要還沒使用過公積金。業內人士指,廣州能夠受惠於新政策的家庭為極少數。 四月以及五一假期期間,內地有不少露營營地爆滿,有旅遊平台的訂單激增3倍。而內地現時已有4個露營品牌獲得融資,據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露營作為旅遊的替代選擇,相關企業註冊數量會持續飆升,有機構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將會突破350億人民幣。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梵蒂岡高層貪污案 教宗被揭准向武裝分子付贖金 遭擄走修女獲釋
【有線新聞】梵蒂岡高層貪污審訊令教廷秘密曝光,教宗方濟各被指,曾同意向阿蓋達分支組織支付100萬歐元贖金,救回一名被擄走的修女,但無提及交易有否完成。 哥倫比亞修女納瓦埃斯去年底重獲自由,她於2017年在西非馬里被阿蓋達分支組織擄走,納瓦埃斯被劫持4年才安全獲釋,內情在最新的教廷貪污審訊曝光。 教宗前首席顧問貝丘樞機周四就貪污濫權控罪出庭作供,指2018年透過同案另一女被告意大利「情報專家」馬羅尼亞牽線,與英國情報公司策劃救援人質。當時仍是聖座副國務卿的貝丘,向教宗方濟各提議透過情報公司接觸武裝分子,支付最多100萬歐元贖金,方案獲得方濟各同意,不過方濟各要求他完全保密,連梵蒂岡保安首長也不能透露。他表示是因為方濟各擔心事件外洩將招致國際輿論抨擊,亦會危及在外的傳教士安全。 直到貝丘貪污案去年開審,方濟各在今年3月解除其「宗座保密法規」,容許貝丘就人質事件作供。貝丘沒透露有否成功繳付贖金,所以最終有沒有教廷公款落入伊斯蘭武裝組織手中仍是未知數。 貝丘在這場貪污審訊,面臨的其中一項指控包括協助同案被告馬羅尼亞中飽私囊。被意大利媒體稱為「樞機的女人」的馬羅尼亞,被指以人道援助名義取得教廷共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據報「莫斯科號」被擊沉 烏克蘭曾獲美方定位情報 國防部:無參與任何決定
【有線新聞】美國傳媒報道,上月烏克蘭部隊以導彈擊沉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美方曾提供定位情報。至於有俄軍將領傳出被擊殺,美國國防部指是烏克蘭方面的行動,美方並無參與。 烏克蘭軍方上月中表示,以導彈擊中俄軍巡洋艦莫斯科號,這艘黑海艦隊旗艦最終沉沒。事隔三星期,美國傳媒報道,美方當時曾向烏克蘭部隊提供定位數據,協助擊沉莫斯科號艦艇,但消息指美方不清楚烏克蘭會發動攻擊,亦無參與任何決定。報道引述兩名美國官員消息指,烏克蘭本身已掌握目標行蹤,美國只是加以確認;但有官員認為美國的情報才是關鍵。 烏俄戰事持續超過兩個月,美國一直有向烏克蘭提供有關俄軍在烏克蘭境內移動的情報,包括截取通訊以獲得俄軍動向。但有設下底線,不會提供俄羅斯境內目標或特定人物的位置情報,以免被俄方視為挑釁或直接參戰。 對於近日有消息指美軍提供情報協助烏克蘭殺死俄軍將領,五角大樓強調是烏克蘭自行綜合各方情報決定行動。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我們沒有提供戰場上高級軍官的位置情報,也沒有參與烏克蘭軍方的攻擊決定,事實上烏克蘭比我們掌握更多資訊。」 有傳媒認為,雖然美國一直強調並非要攻擊俄羅斯,但「莫斯科號」事件,加上總統拜登提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特首選舉周日會展投票 灣仔北將有特別交通安排 警方據悉部署七千警力
【有線新聞】星期日是特首選舉投票日,在灣仔會展舉行,灣仔北將有特別交通安排。 中環及灣仔繞道通往博覽道,會由早上7時封閉至傍晚6時,部分巴士路線改道,據了解警方當日會部署7,000警力。投票在後日早上9時開始,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會早一小時巡視票站,之後會見傳媒。 11時半投票結束後,馮驊會與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倒出票箱的選票,然後點票。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李家超造勢大會 梁振英站台 政商界運動員撐場 湯家驊料取九成票當選
李家超造勢大會 梁振英站台 政商界運動員撐場 湯家驊料取九成票當選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唯一候選人李家超舉行千人造勢大會,出席的政商界星光熠熠,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商界有長和主席李澤鉅。有選委預計李家超會取得九成選票當選,競選辦說沒去估計。 特首選舉投票前兩日,李家超聯同17位競選辦正副主任在會展舉行造勢大會,千名選委、競選辦主席團、顧問團出席。 李家超大約十分鐘發言重申政綱理念,又提到為何參選特首。李家超:「有次在山坡被人打劫,我當時沒錢,所以胸口捱了幾拳。我是害怕的,第一次感受到怒不敢言的無助感覺,所以我選擇職業第一份是警察,保護市民,保護弱勢社群。我政綱裏提出要建立一個安全穩固的環境,讓大家無後顧之憂,全面向前發展。如果我成功當選,我會與香港市民共同做一件事,就是同為香港開新篇。」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都有站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遵守法律,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他將基本法列明特首的責任和特首產生辦法等條文讀一次,呼籲選委要去投票。梁振英:「全香港社會更需要上下同欲,要減少空轉內耗,要有大局思想。請大家在後天踴躍投票,多謝大家。」 競選辦安排李家超前同事警務處前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下周一起機場抵港須先做快測 再赴檢疫酒店候核酸檢測結果
【有線新聞】下星期一起,搭飛機抵港人士要在機場先做快速檢測。 最新安排下,抵港人士在機場要做核酸檢測。同時有專人採樣做快速抗原測試,取得陰性結果後可辦理入境手續,再坐指定車輛去檢疫酒店,等候核酸檢測結果。 住酒店期間亦要每日做快測,於抵港第5天及第12天做核酸檢測,有關安排不適用於從內地或澳門經機場抵港,或經「回港易」或「來港易」人士。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增324宗確診、29宗輸入 多11死 當局籲海外確診者康復初期勿急來港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324宗新型肺炎確診,29宗是輸入個案,多11人死亡。 5男6女死者68至93歲,大部分是長者及有長期病患,多23間學校有確診個案,涉及15名學生和8名教職員。衞生防護中心說,過去一星期有7間學校,同校有2至3人確診,相信只是在社區感染,學校沒有爆發風險。 至於輸入個案,來自英國、加拿大、澳洲和台灣等,中心呼籲海外確診人士,康復後初期不要來港,強調任何人來港前,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才可登機。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不鼓勵一些剛剛感染了或者近期感染個案那麼快來香港,個案感染了最穩妥的做法先隔離直至康復為止,來香港之前已經陽性的話,來到(香港)化驗都是陽性的話,我們會做風險評估。如果懷疑他是復陽個案時,我們容許他回到檢疫酒店繼續接受隔離和檢疫。當然檢疫是一視同仁,無論是否復陽個案,都需要接受至少7天檢疫。」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上海港人稱未收到復工復產安排 胡錫進發文指中國不能不斷封城
【有線新聞】上海加快推動各行業復工復產,不過有在當地營商的港人表示,他們暫未收到相關安排,擔心復業遙遙無期。另外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周四在網上發文稱,中國不能透過不斷封城來抗疫,但文章發表後不久即遭刪除。 住在浦東、從事廣告的港人Kimmi跟我們說,當地雖然支持復工復產,但目前仍未有具體落實的安排。上海港人Kimmi說:「是沒有的,(包括)任何一個我認識的,或者聽他們說的,沒有任何一個消息是他們(當局)已在做事(復工復產)了。他們就是說分三批,然後那三批就有些甚麼(行業)去逐步放寬。大家其實最生氣的是,你沒有一個很清楚的消息去告訴人家知道。」 而在長寧區經營餐飲的另一名港人Catherine就說,該區仍受封控影響,餐廳所在的商場也未重開,短期內她也無法部署,擔心不知何時才能復業。上海港人Catherine說:「還是不知何時才能重開(餐廳),昨日跟商場的負責人聊過,商場方也未收到消息,商場可以何時重開。所以你問我有何部署,我可以告訴你,是零,都是只能在等。」 內地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過去有過不少爭議,一方面有效更快遏制疫情,但亦無可避免對民生經濟帶來影響。內地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周四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椅背藏釘 六旬婦搭新巴被刺傷
【有線新聞】一架新巴座位被插釘,女乘客受傷。 新巴下層一個座位椅背發現插上一枝約5厘米長的釘,事發在下午兩時許,一輛柴灣往勵德邨的81號線新巴,沿勵德邨道行駛,駛到近德全樓對出,一名60歲女乘客向巴士司機報稱在座位上被刺傷。 警員接報到場調查,女傷者經敷治後毋須送院,警方正調查事件。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行會接納政治委任官員薪酬建議 將交候任特首辦考慮
行會接納政治委任官員薪酬建議 將交候任特首辦考慮 【有線新聞】行會接納第六屆特區政府政治委任官員薪酬條款建議。 政治委任官員過去兩年因應疫情影響凍薪,政府說考慮後,接納獨立委員會建議新一屆政府政治委任官員調整薪酬,但強調只是回復至應有水平,不應被視作加薪。建議亦維持司長與局長之間薪酬差距維持在3.5%水平,副局長薪酬是局長的65%至75%,政治助理最高以局長薪酬35%為限。另外,政治委任官員可累積年假,上限由22日增至33日,又容許離職後未放假期,部分折算為現金。有關建議將會交予候任特首辦考慮。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
公院恢復非急症探訪 伯伯四個月來首見太太 一靠床邊相視而哭
【有線新聞】疫情放緩,公立醫院非急症病房恢復探訪。家屬每星期可以探病一至兩次,黃竹坑醫院首日安排大約30名家屬探病。 病人家屬陳伯伯:「我一靠近她床邊,她哭、我都哭,因為四個多月無探望過,她真的很辛苦。」 陳伯伯的太太六年前腦出血,在黃竹坑醫院療養。共偕連理半世紀,卻因為第五波疫情,令兩老首次這麼久不能見面。 陳伯伯:「我很擔心,亦很開心,我早上四時已不能睡。在母親節前是份很大的禮物,看她『啊啊』,她的表情已告訴我,她見到我很開心。知道她很喜歡吃巧克力,用熱水開些巧克力,離遠給她嗅一下她都很開心。」 公立醫院恢復探訪首日,黃竹坑醫院安排了約30名家屬探訪病人,佔約兩至三成。家屬一星期可以探訪病人一至兩次,每次一個人、限時一個鐘,醫院會主動聯絡家屬約時間,不用自行聯絡醫院。 黃竹坑醫院護理總經理陳明鳳:「一星期一至兩次,其實我們都覺得不足夠。如果有家人在、病人見到家人,對他們的情緒及身心健康很重要,所以會繼續做視像探訪。」 家屬必須打過兩針、探訪前要做核酸或快速測試,及在網上填寫健康申報表。
- i-Cable
- 2022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