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漢鼎書院債券疑違約 學校發通告冀延遲還款 律師:用不誠實手段拖延或違法
【有線新聞】漢鼎書院被指拖欠償還債券至今12人報案,共涉約620萬元。學校請求家長簽協議,同意推遲五年還款,有家長表明不接受。有律師說如果明知無力償還,用不誠實手段拖延,有可能違法。 私立學校漢鼎書院星期三以辦學團體益利樂生教育基金名義發通告,說懇請債權人支持,將債券押後5年償還,已到期的部分,利息按3厘左右計算,要求債權人同意簽署協議。債權人陳女士:「大部分都應該,我認識的家長都不同意,她的說話太多都信不過,我認為她這個5年是拖延時間,招生已影響到,給予她5年時間辦好學校,我覺得難度大,這麼多年,我們家長心中知道錢很難追回。」 校方日前承認欠債約一億元,身兼基金創始人的創校校監徐莉接受本台專訪稱有信心還款,前提是收生回升。漢鼎書院創校校監徐莉:「所謂白武士或投資人,我們確實聯絡了不少,接觸了不少投資人,我們也拒絕了不少投資人提出削債即債務打折或債務切割的,就是把基金會和學校剝離的,我們都拒絕了。你今天要我說未來五年會怎樣,還是有些不可控力,我們就沒法說。」 有律師提醒,家長不一定要簽署同意書。律師會前會長熊運信:「通告會有法律效力,就好像庭外和解的協議。你做些不誠實、欺騙手段叫追債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浸大成立籌委會與中山大學第一醫院合作 爭取開設新醫學院
【有線新聞】浸大成立籌委會並與中山大學第一醫院合作,爭取開設新醫學院。 籌委會將為建立新醫學院,擬定落實計劃,由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李心平以及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文遜領導,成員包括行會前召集人陳智思、肝臟科權威黎青龍。 浸大亦與中山一院建立戰略聯盟,中山一院將為新醫學院,提供意見及臨床培訓資源,包括教學及實習機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鄧謝配」1比2不敵鄭思維、黃雅瓊
【有線新聞】 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港隊的鄧俊文、謝影雪混雙A組一勝一負。 上場擊敗中華台北組合,白衫的「鄧謝配」不敵奧運金牌得主國家隊的鄭思維、黃雅瓊,比數是21比14、13比21、18比21,下一場要擊敗蔣振邦、魏雅欣才有出線機會。 女雙方面,紫衫國家隊的譚寧、劉聖書以21比7、21比14擊敗日本的志田千陽、松山奈未,A組兩連勝。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內地將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 推出多項稅收優惠政策 包括延遲納稅
【有線新聞】內地星期日起全面實施屬自願性質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將國債、指數基金等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參加者可享有延期徵稅等優惠。 內地自2022年11月起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等36個地方試行至今已有兩年。自周日起,除退休人士外,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自願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每年繳費不超過一萬二千元。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延遲納稅、個人繳費享受稅前扣除優惠等,實施範圍亦會同步擴大至全國。 當局還優化產品供給,除了現有的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800多款理財產品,還將國債、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又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對金融消費者、投資者的保護,保障參加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參加者到了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可申請領取個人養老金,屆時需繳納3%個人所得稅。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南水北調」通水十年逾1.8億人受惠
【有線新聞】內地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啟動「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一期通水至今10年,局說工程沿線有45座大中城市,超過1.8億人受惠,北京、天津大部分供水都是來自「南水」。 在河北邢台市,以往因地下水源超採,導致不少泉水乾枯,但在「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後,不少泉眼再次復湧,北方50多條河流和湖泊亦因調水工程逐漸恢復生態。 內地北方地區因缺乏水資源,當局於是在2002年正式啟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將南方的水資源調運到北方,包括京津冀、江蘇、安徽、山東等地,水利部說「南水北調」已成為不少北方城市的「供水生命線」,飲用的水質都有提升。 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北京市自來水的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每升,降到了現在的120毫克每升,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家家裏面燒開水的水壺,裏面水垢明顯少了。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告別了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喝高氟水、苦鹹水的歷史。」 目前天津主城區和雄安新建城區全部供水都是用「南水」,北京則有近八成。當局說十年來,累計已調水超過767億立方米,沿線45座大中城市超過1.8億人受惠,日後將繼續完善工程規劃,包括推進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建設。至於目標從長江上游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入境處自助服務站明推新功能 可免預約申請身份證
【有線新聞】入境處的個人證件服務站除申請或換領特區護照外,明日起還可以自助申領身份證,新證簽發可由現時7個工作天,縮短至5個工作天。 入境處將軍澳總部這個個人證件服務站,原本只能申請特區護照,現在可以同時自助申請身份證,毋須預約及取籌。 首階段接受三類換證申請,包括換領成人身份證、永久性居民身份證以及新款智能身份證。只要帶同舊證,套取指摸,再按照指示填寫表格,簽名,就完成手續,預計只要15分鐘。拍照步驟都會在自助機處理,拍照前機器會提醒儀容要求,確保相片符合規格。 入境處稱,新證簽發會由7個工作天,縮短至5個工作天。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 (人事登記) 周佩玉:「全新服務站不單提升市民體驗 ,有助提高身份證申請處理量,我們預計每日可以,額外處理900宗身份證申請,即是每星期額外處理超過4,600宗身份證申請,比起將軍澳人事登記辦事處,處理量多出1.5倍。」領證都可以自助,只要帶同舊證及相關文件,去到領證機辦理就可以。 入境處估算仍有8萬人未換領新智能身份證,「申請個人證件服務站」明年初會增加多6部,這6部還會開放至晚上10時,之後會視乎需求,將服務擴展至其他分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李家超北京晤在京香港商會領袖、內地高校代表 據悉明日向領導人述職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北京述職行程第二日,會見香港商會及內地高校代表,據了解他明日會向領導人述職,政務司司長陳國基 將參與同部委的會面。 李家超中午到商務中心區與在京香港商會代表午宴,他們交流了大約兩小時。李家超說高興見到商會發揮領頭羊作用,推動京港兩地優勢互補,期望彼此繼續加強合作,助力兩地交流。 商會在會後說,李家超期望他們能幫助香港企業、年青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吸引內地企業投資香港。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楊莉珊:「其實現在經濟發展都困難,就算無論在各個城市,尤其是在北京,他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特首都希望我們商會可以作為一個大使平台幫助,跟駐京辦和貿發局一起幫助這些企業可以更好在香港發展。」 李家超下午到特區政府駐京辦事處,與北京高校代表交流,參與交流的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各院校介紹畢業生及校友參與「高才通」計劃,以及在校港生的就讀情況,這天兩場會面都是閉門活動。 消息指,李家超周五會向國家領導人述職,匯報香港經濟、社會及政治等最新情況。去年李家超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述職,同場聽取述職還有總理李強及多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改變以往分開接見的慣例。 過往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十四屆全國政協原常委苟仲文被「雙開」
【有線新聞】十四屆全國政協原常委、曾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苟仲文,因涉嫌受賄、濫用職權等罪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紀委指經過調查,苟仲文嚴重破壞體育系統政治生態,違規收受禮品,在體育項目建設或收購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私自留存涉密文件,並公器私用,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職務調整等方面謀利,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加上隨意決策、濫用職權,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當局決定開除他的黨籍和公職,收繳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周五訪華兩天 將晤王毅交換中法戰略意見
【有線新聞】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周五訪華兩日,期間將與外長王毅舉行中法戰略對話,外交部說雙方會就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25年是中法關係新甲子的開局之年,中方期待通過此次對話推進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鞏固政治互信,加強務實合作,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持續深化,引領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共同維護多邊主義,應對全球挑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港大研發新人工塗層 骨科手術植入物融合時間快一倍
【有線新聞】港大醫學院研發新的人工塗層,令骨科手術的植入物融合時間快一倍。 新研發的「光電流感應塗層」,用於骨科手術,包括最普遍的膝關節置換手術,令到植入物在體內與骨骼融合時間縮短至兩星期,同時減少排斥。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期望塗層可廣泛應用於骨科手術,提升患者手術後的康復效果。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假冒官員騙案猖獗 有內地碩士生與「公安」通話八小時 被騙50萬再勒索其家人
【有線新聞】警方今年首十個月錄得874宗假冒官員騙案,涉款達14.2億元。警方指近月大學生受騙趨勢上升,強調執法部門絕不會要求市民轉帳。 K同學今年8月來港就讀碩士一年級,上月15日收到自稱入境處及內地公安電話,指她涉及洗黑錢及詐騙,騙徒先要求她繳交50萬作保證金,再要她前赴泰國,令她跟家人中斷聯繫,繼而想勒索其家人1,000萬,騙徒的服飾令她深信不疑。K同學(化名):「我與偽冒的公安人員斷斷續續地進行了長達八個小時的通話,讓我沒有時間思考,他們要求我進行視頻通話,在過程中我看到疑似公安的制服,他們身處的背景也有疑似公安警徽,也曾向我出示聲稱是公安人員的證件,以及一張中國公安局對我發出的通緝令。」 警方今年首十個月錄得874宗假冒官員騙案,比去年同期增加93宗,騙款更達14.2億,增幅超過一倍。最大單一損失金額案件為一名71歲女商人兩年前收到假冒入境處職員來電,指她涉及跨國洗黑錢,被上海公安局通緝,直至今年年初,該女子合共向騙徒轉帳2.6億。 警方留意到受害人中,有三成為大學生,當中大部分為內地來港學生,又指10月大學生墮入騙案數,由7至9月每月平均24宗,突然升至91宗。反詐騙協調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2日
土瓜灣酒樓女工遭攪肉機夾手 連人帶機送院
【有線新聞】土瓜灣一名酒樓女工遭攪肉機夾著手掌,受傷送院。 消防員用工具拆除攪肉機組件,女工連人帶機送院。酒樓在炮仗街欣榮花園,中午12時許,24歲女工在廚房清潔攪肉機,懷疑攪肉機突然開動,將她的右手手掌夾著。消防災難應變救援專隊到場,醫管局亦派醫護人員協助,大約一小時後救出女工。警方列作工業意外,通知勞工處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