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孫東:首要確保河套香港園區下半年開園 正全速提升配套
【有線新聞】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現時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河套香港園區在下半年有序開園,正全速提升園區配套。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兩座濕實驗室大樓上周五平頂,其中一座人才公寓亦全面落成,孫東在社交平台表示這標誌河套香港園區快將進入營運期,政府會修改法例,讓預先登記工作人員通過落馬洲站禁區往返園區,園區營運半年後,會逐步有序開放予訪客。孫東指園區今年內會選取合適地塊徵求私人發展計劃,借助市場力量加快發展,而園區第二期發展詳細規劃亦會在今年內完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NBA|雷霆作客103比101險勝快艇
【有線新聞】NBA,聯盟「一哥」雷霆作客2分險勝快艇。 賽前同樣5連勝,藍衫雷霆初段未入局,守不住交出「雙雙」15分、11籃板的蘇百治,完首節落後10分。亞歷山大29射得7中,11次罰球全部射入,攻入最高26分。篤定以西岸頭號種子晉身季後賽,雷霆無放軟手腳,第2節打出33比17,半場反先6分。 換邊後被快艇追著不放,分差不超過10分,李安納封阻後再接應快攻上籃,貢獻「雙雙」25分、10籃板。夏登攻入17分,生涯總得分達到27,416分,進佔史上第11位,但未能贏波慶祝。 雷霆缺少兩大主力,謝倫威廉斯、賀根都有6人得分雙位數,多快艇3人,艾朗域堅斯貢獻19分。尾段一度被快艇反先3分,卡路素成為雷霆救兵,第4節獨取8分,全場有14分,包括最後1分54秒「零度位」射入三分,帶領球隊打出4比0反超前。西岸榜首雷霆守住勝局,險勝103比101,連贏6場,快艇排第8。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西環金行一度報稱被盜近3萬元 事後證實屬店員誤會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向金行出售金幣,期間被指盜取近3萬元逃去,案件列作誤會。 警員在金行調查,現場是皇后大道西425號,下午2時半左右,金行報稱一名年約60歲女子到金行出售三枚共重約1.1両金幣,雙方議價後店員支付約29,000元,期間有人走入店內查問,女子被指趁店員分神取走現金逃去,案件一度列作盜竊。至黃昏,金行向警方表示於店內尋回三枚金幣,案件改列誤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政府年底公布數碼平台工作者保障方向 有議員不滿勞福局拖慢進度
【有線新聞】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討論保障數碼平台工作者,政府表示年底會公布未來方向,有議員不滿勞福局拖慢進度。 近年外賣平台盛行,不少人都做外賣速遞員賺取生計,而平台經濟的勞工權益一直受到關注。勞工處及統計處早前發布對平台工作者的調查報告,議員對結果仍然不滿意。 九龍東(民建聯)顏汶羽:「勞工處兩份調查都沒有觸碰一些關鍵的問題,例如他們有沒有僱傭關係?有沒有簽合約?有沒有工傷?有沒有保險?有沒有糾紛?甚或有沒有交稅?」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陸頌雄:「完全沒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哪怕方向都沒有。主席我真是覺得非常失望,特區政府勞福局有沒有決心在這屆政府完成這件事?」 根據統計處數據,推算有1.29萬人過去一年曾從事外送平台工作,當中有62.7%認為「黑工」問題需要最優先處理。他們亦重視收入穩定性和希望提升工作意外補償,高達91.3%受訪者是因為容易入行或離職、彈性工作方式等原因而成為外送員。議員關注平台與外賣員如何釐定僱傭關係去保障權益或處理糾紛。 勞工界(工聯會)郭偉强:「好簡單是它『走數』如何處理,將來平台是否要預留保證金,如果有『走數』就要動用保證金來處理,不需要員工去小額錢債追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公院加價|改革方案明公布 擬非危重服務加價 林正財透露設「封頂」機制
【有線新聞】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方案明日公布,據了解非危重服務會加價。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透露將設有「封頂」機制,即病人每年的門診住院費用超出指定金額,就可以申請「封頂」。 據了解收費改革涵蓋公立醫院所有服務,由急症、住院、專科、普通門診,以至日間醫療程序等,方向是非危重服務都會加價。急症室現有收費180元會劃一上調,但危殆及危急病人免費。目前專科門診的病理檢驗服務及非緊急放射造影都毋須另外收費,但成本最多可以高達逾20,000元及6,000元,未來將會成為收費項目,水平有待公布,不過急症及住院病人仍然免費。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指改革是要將各項收費拆得精準,「公營醫療收費分類不是很仔細,很多是一劃過,因此病人有時思考沒有太周詳。及沒有利用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用收費去改變市民就醫習慣,是部份原因令公私營失衡。」他又透露改革後,收費會設「封頂」機制,長期及重病人士毋須擔心無力負擔醫療費用。 林正財:「都有頗多中產人士擔心得到重病,舉例癌症要接受化療、要食藥及接受檢查,擔心費用是天文數字,特別藥械在醫管局都要自費的話,負擔會更加大。『封頂』機制不只是中庸之道,亦是更精準幫助有需要人士。(不論貧富、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戒煙大贏家」頒獎禮 湯修齊籲各界支持控煙措施
【有線新聞】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舉行「戒煙大贏家」頒獎禮。 委員會去年6月至10月成功推動逾1,300人戒煙,成功率約三分一。今屆「戒煙大贏家」的冠軍是一名電影廣告從業員受行業文化影響吸煙,看到長輩患上肺癌及女兒出生,下定決心戒煙。委員會主席湯修齊稱政府去年公布十項控煙措施即將進入立法程序,呼籲社會各界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1+機制|11款新藥獲批 衞生署將推會面諮詢服務 冀提高註冊效率
【有線新聞】衞生署會為「1+」藥物審批機制推出會面諮詢服務,期望透過講解申請要求,提高新藥註冊效率,署方又指至今已有11款新藥獲批在港註冊,相關病人的藥費能夠減少。 「1+」藥物審批機制去年11月起擴展至所有新藥,只要符合本地臨床數據要求,經本地專家認可後,提交一個參考藥物監管機構的註冊許可便可在港申請註冊。衞生署指截至3月中,收到超過110間藥廠、400個查詢,因應有海外公司未必熟悉申請要求,下周一推出首階段簡介講座。 衞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過往經驗他們不太熟悉我們要求,導致提交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發現文件的質素已經不符合我們要求,所以要重重複複地詢問以及要求再補交,希望可以提升整個速度。」 第二階段計劃在6月舉辦指導和分享工作坊,第三階段就安排與有意遞交申請者一對一會面諮詢。衛生署指新諮詢服務首兩個階段將不會收費,最後階段的會面諮詢因涉及人手做初步審批 ,正研究會否收回成本。 機制推出至今已有11款藥物獲批注冊,其中5款更被列入藥物名冊,包括治療轉移性大腸癌、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等藥物。這兩款藥物價格經成本評估小組與藥廠談判後,都降價超過30%,預計每年節省約1,500萬至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本港僱員每月工資中位數為20,500元 按年升3.6%
【有線新聞】政府統計處公布本港僱員每月工資中位數為20,500元,按年升3.6%。 有關中位數為2024年5至6月,較前一年同期19,800元高,時薪中位數為82.9元,按年增加3.5%。男僱員比女僱員月薪中位數高約兩成九,男士是23,400元、女士是18,100元。在不同年齡、職業、教育程度組別等均錄得升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日方否認石破茂曾說「尊重中方立場」 外交部:兩國交往尊重彼此立場很正常
【有線新聞】日本政府日前指首相石破茂會晤外長王毅時,未有提及「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抗議中方錯誤記錄相關內容。在北京,外交部認為兩國交往會尊重對方立場。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國與國交往當中,尊重彼此的立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據我了解,中日間這場重要而有意義的會晤和互動,正是體現這樣的精神。」 訪問日本的王毅上周五會晤石破茂後,日本外務省抗議外交部網站公布雙方談話內容,指石破茂沒有如中方所指,提及「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要求中方刪除與事實不符的記錄。外交部網站至今未有刪除相關表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港鐵油麻地站男子疑偷拍裙底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懷疑在港鐵油麻地站內偷拍裙底被捕。 被捕男子坐在油麻地站A出口通道,雙手鎖上手銬。下午約2時,消息指他在站內偷拍裙底被人發現,逃走時撞到一名女人,其後被乘客及趕到警員制服,女人頭部受傷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廣州機構被揭安排未成年彝族少女代孕 誕下雙胞胎並偽造出生證明牟利
【有線新聞】廣州有非法代孕機構被揭發安排未成年彝族少女代孕,誕下雙胞胎並偽造出生證明牟利。 據打拐志願者上官正義披露,涉事的男子龍某50歲,以逾90萬元人民幣通過廣州代孕機構獲取「指定雙胎」服務。由於龍某是單身,代孕機構用代孕少女的身份,以他「太太」的名義辦理出生證明和落戶申請,形成嚴密的非法代孕產業鏈。根據推算,涉事少女接受胚胎植入手術時年僅16歲,相關行為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 由於彝族女性經濟困難,調查發現她們從事代孕的比例極高,而且年齡有下降趨勢,部分更屬於未成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4日
一線搜查|石籬商場天橋壞燈數月冇人理 管理公司、房屋署互相卸責 街坊怒斥:無王管
石籬商場一期及二期之間設有天橋連接,是街坊日常往來的便捷通道。不過《一線搜查》接獲觀眾投訴,指天橋有三支光管長期損毀,導致燈光昏暗,安全堪憂。投訴人曾多次聯絡商場管理公司及房屋署處理,然而陷入雙方互相推卸責任的「拉鋸戰」,問題拖延數月仍無人處理。直至《一線搜查》介入後,事件始獲解決。 家住葵青區石籬邨的黎先生,每天途經該天橋。他憶述,自去年11月起,天橋上有三支光管損壞,導致夜晚照明不足,於是以電郵向管理公司反映情況。兩周後,對方回覆指該位置由房屋署負責,已即時通知有關部門跟進。然而,黎先生苦等無果,遂於12月21日致電1823投訴,卻在兩天後收到回覆,房屋署指天橋不屬其管轄範圍,建議他自行聯絡管理公司。 黎先生認為兩邊不斷推卸責任,於是再次電郵查詢管理公司,對方則再次重申商場對有關位置沒有管理權,所以未能跟進情況,但強調會聯絡房屋署及1823,以釐清管理權問題。直至上月,黎先生收到石籬邨物業服務辦事處回覆,稱天橋保養由商場業主負責,並已多次催促管理公司處理。原以為致電1823就能解決問題,怎料雙方互相推卸責任,黎先生無奈道:「其實係非常唔滿意,覺得佢哋用官方答法耍我哋啲居民。感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