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落馬洲方艙醫院高球車撞欄釀四傷 一人拋出車外昏迷
【有線新聞】落馬洲方艙醫院有高爾夫球車失事,四人受傷,其中一人拋出車外昏迷。 受傷三女一男都是方艙醫院保安,其中65歲女傷者拋出車外,頭部受傷昏迷,由救護車送到威爾斯醫院治理;男司機額頭撞傷貼上紗布,自行步入急症室,另外兩人輕傷送往北區醫院。 上午大約11時半,男司機駕駛高爾夫球車,載著三名女同事,經過一處彎位懷疑輾過石塊後失事撞欄,一人拋出車外。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涉旺角綁架及襲擊一名男子 兩男否認控罪
【有線新聞】兩名男子前年在旺角街頭涉嫌綁架及襲擊一名男子,他們否認控罪。 29歲被告曾俊杰及30歲被告蕭安格到荃灣法院應訊,控罪指兩人聯同其他人前年3月17日,在旺角朗豪坊外的上海街綁架一名姓劉男子,將他推上車帶到屯門青山寺徑,並企圖傷害他,事主獲救後雙眼有瘀傷,頭皮三處破裂要縫針,手掌亦骨折。 警方在天水圍一個停車場尋回懷疑涉案的車,車上發現事主的血液及毛髮,兩名被告不認罪,案件預計審訊4天。
- News Editor
- 2023年04月18日
簡陋「太空椅」崖邊突鬆脫 秘魯男連人帶凳墮崖
【有線新聞】世界各地不少人喜愛追求刺激,秘魯有營運者有見及此,不惜工本把遊樂設施建在懸崖邊,惟安全意識不足,讓玩家差點樂極生悲。 據英媒報道,秘魯早前有一名男子在懸崖邊體驗360度旋轉的「太空人訓練凳」時,懷疑設備部分組件鬆脫,令男子連人帶凳一同墮崖,幸好該名男士倖免於難,逃過一劫。 人手推「太空椅」 男子墮崖險象環生 網上流傳約30秒片段,畫面可見該名男子身處崖邊,坐在一組由金屬框架組成、模仿太空人訓練椅的遊樂設施,沿雙軸「天旋地轉」、體驗失重狀態,惟設施全程由旁邊的工作人員不斷用手翻動,看起來非常簡陋。 甫開始,男子臉帶興奮笑容,片段中更不時傳出旁觀者的笑聲。惟當工作人員第四次大力推動,「太空椅」支架突然鬆開,男人連同框架隨即跌落懸崖,於鏡頭上消失。旁人笑聲頓時變成驚呼,現場一片混亂。據當地媒體報道,男子事發後立即送院治理,並僥倖存活,或因頭盔、金屬框架抵銷了部分衝擊。 當地湧現同類型設施 官員下令安全測試前禁運作 事發地點位於秘魯阿雅庫喬市(Ayacucho)的觀景台,該遊樂設施模擬太空人的失重狀態,讓玩家可一邊挑戰極限,一邊欣賞俯瞰山下美景。據知當地湧現類似設施,非常受遊客歡迎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中超開鑼 深足多名前國腳離隊、戴偉浚罷踢 球迷:未顧全大局
【有線新聞】2023年中超聯賽已陸續開鑼,今個賽季全面恢復主客場制,但多支球隊受欠薪等問題困擾,未能獲得准入資格,令賽事規模縮減至16隊,深圳就是其中一支獲准參賽的球隊。 綽號「不死鳥」的深圳隊周日晚在首場中超賽事,主場迎戰升班馬青島海牛。我們開賽前一小時左右,來到位於龍崗區的大運中心體育場,發現門票幾乎搶購一空:「120(元)的票還有嗎?」「沒有了,120的賣完了。」 今場除了是中超首仗,更是疫情3年多後,深圳當局再容許球迷進場觀賽。不少球迷都表現興奮,提早到場:「深圳加油!」、「深圳隊!深圳隊!」 今年多支中超球隊都受欠薪影響,深圳雖是獲准參賽,但不少國腳級主力如郜林、隊長李源一都不再留效,年輕球員能否擔起大旗?深圳球迷彭先生說:「盡自己的能力去踢就可以了,這個升降、升級降級,我們都是很支持的。」 另一焦點,是在香港出生的國足中場戴偉浚。自深圳隊傳出欠薪後,戴偉浚已向中國足協追討欠薪,並申請恢復自由身,但至今與球隊仍未有共識。最終在開幕戰,戴偉浚選擇罷踢,去北京看另一名香港球員茹子楠所代表的梅州客家,對陣北京國安。球迷又怎麼看呢?深圳球迷王先生:「畢竟戴偉浚也已經代表國足,出場過好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咬甩趙家賢耳案 被告陳真獲批刑期上訴許可
【有線新聞】男子陳真四年前咬甩時任區議員趙家賢耳朵,判囚14年半,他向高等法院申請刑期上訴許可獲批。 陳真在2019年11月3日在太古城外先後襲擊一對夫婦,並咬甩趙家賢耳朵,高等法院早前裁定他蓄意傷人及普通襲擊等四罪罪成,判監14年半。上訴庭法官彭偉昌指,案件肯定要判10年以上監禁,但14年半是否過重有斟酌餘地,決定批出上訴許可,案件交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處理。
- News Editor
- 2023年04月18日
咬甩趙家賢耳案 被告陳真獲批刑期上訴許可 官:判14年半有啲重
【有線新聞】趙家賢被咬甩耳案被告陳真早前被判囚14年半,他不服刑期申請上訴,獲法院批出上訴許可。 官:判14年半有啲重 陳真今到高等法院申請刑期上訴許可,上訴庭法官彭偉昌指:「單案判超過10年就肯定㗎啦,但14年半睇落有啲重。」認為刑期有斟酌餘地,決定批出上訴許可,交由合議庭處理。 劏肚傷人、咬甩趙家賢左耳 案發在2019年11月3日,52歲男子陳真於太古城中心外咬甩趙家賢左耳,又持刀襲擊一對夫婦,男子被劏肚、女子背部中五刀,被告亦拳打腳踢另一名女子。他去年被裁定蓄意傷人等四罪罪成、判監14年半。 法官判刑時說趙家賢事後左耳外廓壞死要移除,戴假耳亦有不便,認為被告咬甩耳仔行為非常野蠻,事件令人難以置信,另外三名受害人亦有創傷後遺症。法官又說,被告似乎與受害人持不同政見才引發傷人事件,但不認為他受抑鬱症影響犯案。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CBA季後賽 浙江114:91廣州(場數1:0)
【有線新聞】CBA季後賽8強展開,浙江主場以23分擊敗廣州,場數領先1比0。 常規賽第一、白衫浙江,面對首次打入季後賽8強的廣州,開局就打出20比8。 吳前取得28分及9助攻,浙江半場領先6分。 打完第3節已拋開到16分優勢,廣州無法追上。 浙江5位球員得分雙位數,贏114比91,星期三移師廣州打第2回合。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中疾控首次監測發現Omicron新變種病毒「大角星」
【有線新聞】 中疾控公布截至4月13日,內地新冠病毒感染情況。在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方面,首次監測到15例被稱為「大角星」的Omicron XBB.1.16,以及2例XBB.1.16.1病毒分支,不過並未公布個案分布在哪些省巿。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夏寶龍訪港|李家超引述「六個相信」 稱要打破土地房屋樽頸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結束6天訪港行程、返回北京,行政長官李家超引述夏寶龍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充分肯定本屆政府施政,將來會繼續安排考察香港。 夏寶龍最後一日考察,早上到訪港大,行政長官李家超、校長張翔等陪同,又到校長寓所出席午宴。下午考察小西灣一間中學以及紅磡一間小學,了解學生學習國情及中史的心得,觀看合唱團表演、乒乓球練習等。下午4時許到機場返回北京,他透過特首李家超傳話,行政長官李家超:「第一,向全港700多萬市民問候;第二,多謝各位傳媒朋友連日來辛勤採訪。夏主任在香港期間多次表示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我感謝他對本屆特區政府在過去九個多月以來的工作及施政表示充份肯定,夏主任都說他將來繼續會有考察安排。」 他引述夏寶龍提出「六個相信」,包括相信司法界擔起維護國安的使命,相信香港是孕育機遇和財富的熱土及天堂等。李家超:「我們要共同努力,決心走在其他城市前列,要利用好所有機遇,為香港人住得更好住得更大、工作得更好。我們要打破土地房屋的樽頸,敢於突破、要建立自信,共同建立一個屹立世界,令大家都引以為傲的香港。」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趙家賢指各陣營意見拉扯 抗爭派欲藉墨落聲明施壓否決預算案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民主動力趙家賢繼續作供,說不同光譜的人「很畀面」戴耀廷。每逢有細微爭議,大家都會接納他的建議,又說抗爭派透過墨落無悔聲明,向傳統民主派施壓。 趙家賢繼續接受辯方盤問,庭上提到抗爭派的墨落無悔聲明書,要求初選參加者認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以及沒有足夠支持度的團隊必須停止選舉工程。趙家賢說傳統民主派與本土抗爭派對這兩點沒爭議,唯一爭議及有立場差異的只有「否決預算案」。 趙家賢覺得聲明書的語境,似乎想將所有參加了協調會議的人都納入抗爭陣營,想向傳統民主派施壓,若不簽就不是同一陣營的人,但事實上雙方有不同意見互相拉扯。又說協調初選期間 無訂立規則說明如何達成共識,因為不同光譜的人都「很畀面戴耀廷及很信任區諾軒」,當有一些細微爭議,戴耀廷會建議一些解決方法,在場的人都不會提出異議。趙家賢又說衛生服務界從來沒開協調會議,不知道戴耀廷如何與參選人達成協議。 到民協施德來一方盤問,說施德來最初交提名表格,並無簽署共同綱領,是在民主動力的職員要求後才補交。趙家賢說他不清楚,無指示過職員,要求九龍東參選人交共同綱領。法官李運騰打斷盤問,說重點不是施德來以甚麼形式簽名,而是他簽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許正宇訪英|出席創新金融峰會 致辭指香港對虛擬資產業務持開放、共融態度
【有線新聞】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繼續倫敦訪問行程。 他昨日出席在倫敦金融城舉行的2023創新金融全球峰會,參觀投資推廣署大型宣傳攤位。他致辭時說香港對全球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創新人員抱持開放和共融的態度,去年發布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為促進行業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提供有利環境。他又與智庫和國際投資管理公司高層會面。
- i-Cable
- 2023年04月18日
港府擬支援醫管局病人大灣區求診 有組織倡因應情況提供額外資助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下月推出支援大灣區醫管局病人先導計劃,病人預計可到港大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有病人組織認為可因應病人情況提供額外資助。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現時香港的情況,醫管局基本上不需有費用或成本上的考慮,不論病人或醫生都不需有特別考慮。現時有2,000元的資助額,不論是病人或醫生,可能會因為經濟上的因素有考慮,從病人角度,如果多於2,000元,要由病人自行負擔醫療費用,會否影響他們接受醫生的建議,例如做醫療程序時有特別考慮,或者有點影響。希望政府研究2,000元以外,有否額外資助,或者病人無法負擔時,如何銜接他們在醫管局跟進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