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U20亞洲盃 中國1比2不敵澳洲 A組次名晉級
【有線新聞】U20亞洲盃足球賽,東道主中國1比2不敵澳洲,A組次名晉級。 兩隊同樣兩戰全勝提早出線,今場爭首名,紅衫中國23分鐘失守,門將劉騏瑋化解不到,美密迪搶回球轉身射入,為澳洲領先。兩分鐘後,阿高斯迪起腳省中守衛照入,澳洲拉開兩球優勢。中國之後反撲,蒯紀聞接應傳中一控一抽,29分鐘追回一球,但未能再增添紀錄。中國輸1比2,次名晉級八強,3戰全勝的澳洲就首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哪咤之魔童鬧海》登上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有線新聞】央視報道內地電影《哪咤之魔童鬧海》登上全球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根據網絡平台實時數據,《哪咤之魔童鬧海》全球票房已突破16.98億美元,超越《玩轉腦朋友2》,成為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冠軍,同時進入全球票房榜前八。《哪咤2》此前已連續創造多項紀錄,包括成為亞洲首部票房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影片,並刷新全球單一電影市場最高票房紀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菲律賓飛機非法闖入黃岩島領空 南部戰區海空兵力警告驅離
【有線新聞】解放軍指菲律賓一架C-208型飛機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空,南部戰區海空兵力依法跟蹤監視,並警告驅離。 菲律賓官方公開片段指飛機當時正在海上巡邏,遭解放軍直升機多次逼近。解放軍南部戰區發言人田軍里反駁,飛機未經允許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空,菲方更顛倒是非黑白,散布虛假敘事,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嚴重違反國際法和中國法律相關規定。發言人重申菲方妄圖以軍事挑釁,謀求其非法主權主張,以煽宣炒作誤導國際認知,注定是徒勞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警破太空油製毒工場 26歲無業男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搗破太空油製毒工場,拘捕一名無業男子,為刊憲後首宗太空油毒品工場案。 毒品調查科星期一在火炭一座工業大廈埋伏,拘捕一名離開大廈26歲男子,將他押返一個單位搜查,檢獲1.6公升液態依托咪酯、408支太空油毒品和38瓶香味甘油,以及一批製毒工具,估計可製成1,600粒含太空油煙彈,市值約80萬。警方相信單位是太空油毒品製造工場,疑犯涉嫌「販運危險藥物」及「製造危險藥物」。政府已於2月14日刊憲將太空油列為毒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政府擬修例提升膠樽、紙包飲品回收率 環團:回贈一元一個才有吸引力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計劃提出修例,擴大生產者責任制至膠樽及紙包飲品,建議供應商提供每個不少於0.1元的回贈,藉以提升回收率,環保團體援引外國案例指1元一個才有吸引力。 政府及環保團體推動回收多年,現時膠樽回收率約14%,紙包飲品盒回收率少於1%。環境及生態局計劃修例,擴大生產者責任制至膠樽及紙包飲品,藉此提升回收率,建議以市場主導模式,由飲品供應商提供膠樽及紙包飲品的退還點,每退回一個可獲不少於0.1元回贈。 修例後首階段膠樽及紙包飲品的法定回收率定於30%及10%,但並未定下明確時間表,只預期在計劃推出六至八年後將回收率提高75%及50%。有議員支持修例,認為首階段達標回收率已有大幅增長。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首先我認為一毫子是合理,坦白說以現在的經濟狀況,如設定得太高,對生產飲品的供應商可能是會太大負擔,太大負擔只能轉移給消費者,最後由市民買單,而現在有一些入樽機,膠樽先導計劃,也是入一個膠樽有一毫子的回贈。」 環保團體指參考外國案例,回贈水平有需要提高。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好像在歐洲,雖然是使用其他貨幣,但平均是以港幣1元為單位的按樽制比較廣泛,在不同國家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黎智英案|黎冀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反修例遊行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質疑黎智英利用蘋果資源開設網上直播節目,黎智英稱蘋果提供協助,英文版部份高層有份參與,但堅稱只是個人節目。 黎智英繼續接受控方盤問,稱從來沒有指示蘋果員工刊登網上直播節目內容。控方之後展示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在英文版群組說過刊載節目的目的,是打國際線和宣傳英文版,黎智英稱是忘記了,確認有兩名員工負責技術支援,有時會在辦公室開直播,認為有員工牽涉所以張志偉才在群組通知。控方指出節目由製作、宣傳、準備都動用蘋果資源,質疑高層之間達成共識,黎智英堅稱這是他的個人節目,蘋果只是提供協助,再三盤問下又同意英文版部份高層有份參與。 2019年6月9日民陣遊行前民主黨李卓人開設群組,提到發起「一人一相」行動,稱要找大學生和中學生參加。黎智英在庭上說行動是希望所有人參與遊行,同意想讓更多學生加入,同年11月蘋果全版刊登「撐學生抗暴政」計劃海報,是想呼籲捐款給學生訂閱蘋果,至少讓他們知道發生的新聞。 七一衝擊立法會事件,黎智英認為示威者只是針對有象徵意義的物件,例如在立法會歷屆主席的照片塗鴉,所以在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形容事件造成的破壞很小。法官杜麗冰問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俄烏戰爭|美俄沙特會談 中方:樂見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
【有線新聞】在北京,外交部表示樂見致力於和平的努力。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關於烏克蘭危機, 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終堅持勸和促談,我們樂見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和談共識。同時,我們期待所有當事方和利益攸關方都能適時參與到和談進程中。」 外交部又稱一向遵循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點主張,就烏克蘭問題積極展開外交斡旋,提升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下一步將繼續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與各方保持溝通。被問到會否考慮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外交部稱不評論假設性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14名南亞人持「行街紙」送外賣被捕 10南亞裔本港居民涉租售平台帳號
【有線新聞】入境處拘捕14個持「行街紙」在三大外賣平台從事送餐的南亞人,以及10個租借及轉售外賣員帳號的南亞裔本港居民。 入境處特遣隊根據情報及巡查,年初起展開12次打擊非法勞工行動,被捕14人來自孟加拉、印度及巴基斯坦,年齡介乎21至54歲,他們透過做外賣每日可賺取五至六百元。 另外,被捕8男2女南亞裔香港居民是外賣員帳戶持有人,年齡介乎17至41歲,涉嫌協助及教唆他人從事非法工作,串謀詐騙外賣平台。據了解,有人收取3,000元借出平台帳號給他人使用,行動又檢獲多電動單車、手機及銀行月結單等,入境處指外賣平台核實登記程序仍有漏洞,要求進一步加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下月啟德上演 卓林普冀獲球迷視作「主場球手」
【有線新聞】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下月在啟德體藝館上演,「一哥」卓林普期待「主場」出擊。 世界第一桌球手卓林普:「今次以香港居民身分參賽,希望球迷可以支持我,將我視作主場球手為我打氣,我感到非常興奮。而桌球的發展,我在香港見到桌球非常流行,有很多人認得我,我希望自己可以提升香港桌球發展至更高水平。」 賽事首次在香港舉行,世界排名前32的球手角逐,卓林普首圈鬥加利威爾遜,又期待與另一位香港居民奧蘇利雲交手。「火箭」首圈對手是中國的斯佳輝,賽事下月4日至9日於啟德體藝館上演,兩位港將傅家俊、吳安儀到時會亮相表演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俄烏戰爭|魯比奧與拉夫羅夫會晤
【有線新聞】美俄高層官員在沙特阿拉伯會晤,討論烏克蘭局勢,俄羅斯強調對話旨在俄美關係正常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重申不會承認沒有烏方參與的協議。 美俄恢復高層對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和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及總統外交顧問烏沙科夫舉會談。東道主沙特阿拉伯外相和國家安全顧問亦在場,傳媒報道兩人之後會離席,由美俄雙方自行磋商。 烏沙科夫早前稱對話旨在推動俄美關係正常化,會以嚴肅態度進行雙邊接觸,聚焦如何開展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談判。《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會前釋放一名美國公民,克里姆林宮不否認與雙方重啟會談有關。 沒有受邀出席會談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轉到土耳其訪問,他重申不會承認任何沒有烏方參與的協議,強調歐洲需要參與談判,亦不排除中國參與的可能性,並表明只有能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阻止俄方入侵的國家才可加入談判。烏克蘭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則批評俄方阻撓烏方進行三邊和談,指薄弱的協議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相反只會引發更大的戰爭,尤其是犧牲領土完整和主權平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台灣藝人王大陸涉嫌逃兵役及偽造文書被查 15萬新台幣交保
【有線新聞】台灣藝人王大陸涉嫌逃兵役及偽造文書被帶走調查,以15萬新台幣交保。 王大陸下午被帶到新北地檢署複訊,他獲准保釋,離開時被大批記者包圍。新北地檢署早上派人到王大陸住所搜證。台灣傳媒報道,王大陸涉嫌委托專門協助逃避兵役的集團偽造心臟假病歷,他已達到33歲緩徵年限,當局將他列入3月入伍梯次,現已被限制出境。案件中3名集團人員和7名涉嫌逃役男子亦被警方帶走調查,據估計另有類似個案多達80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8日
美國多個城市舉行反特朗普及馬斯克示威
【有線新聞】美國多個城市有集會示威不滿新政府施政,亦要求富豪馬斯克停止干預。 加州薩克拉門托州議會外大批民眾響應民間組織號召,趁總統日假期集會示威,警方稱人數有1,500人。波士頓亦有近千人冒著嚴寒在州議會大樓外集會,他們稱美國不需要國王及要趕走馬斯克。 這次是民間組織「50501」本月內第二次發起全國性集會,代表全國50個州同一日舉行50場抗議,反對特朗普政府及財閥盟友的反民主和非法行為。示威者曼寧:「美國價值觀不是富豪階級或少數富人的價值觀,我擔心(美國人的價值觀)會遭到現屆政府侵蝕。」在亞利桑那州,有示威者不滿聯邦移民法案,一度試圖闖入州參議院,被保安人員阻止。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繼續整頓聯邦機構,消息指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約20人遭解僱,主要負責審視馬斯克旗下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及其他公司植入人腦的裝置,有前官員擔心相關的安全審查受影響。聯邦航空管理局300多名未過試用期的僱員亦被解僱,運輸部稱不涉及空中交通管制員和關鍵安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