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教宗方濟各兩度急性呼吸困難 重新使用呼吸機
【有線新聞】教宗方濟各兩度出現急性呼吸困難,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機。 教廷指方濟各的支氣管出現大量粘液,亦再出現支氣管痙攣,導致他兩度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已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清除支氣管內的分泌物,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機協助呼吸。方濟各的血液報告各項數據亦都穩定,相信支氣管內的異物同肺炎有關,並沒有新感染。教廷指方濟各保持機靈,配合治療方案,醫生對他的病情繼續保持審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大國科技|中國「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研發刷新世界紀錄
【有線新聞】科院等離子體所研究員李建剛:「太陽是自然界存在的,我們就是要在地球上來模擬太陽這個過程,為未來提供更大的能源。」 所謂的「人造太陽」,就是模擬太陽內部通過核聚變反應過程釋放出能量的一個裝置,科學家多年來持續研究用核聚變發電,為的不單止是可持續和潔淨的能源,長遠亦希望藉高效能源實現星際航行的夢想。 位於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陽」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刷新世界紀錄,首次實現1億度下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穩定運行1,066秒。中科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所研究員龔先祖:「圍繞能夠真正地把聚變能能夠為民所用,我們真正地利用聚變能,未來的反應堆必須運行在千秒量級以上,這一個結果是我們EAST裝置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磁約束聚變界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它是標誌著托卡馬克從實驗基礎研究到工程之間的重要里程碑。」 裝置在2006年建成,研究團隊進行了15萬次實驗,把運行時間從30秒一直遞增至過千秒,擁有的相關專利約2千項。專家認為,研究已由基礎科學轉向工程實踐,是聚變能源的應用研發進程的一大步。 距離真正用核聚變發電,目前仍有漫漫長路,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已完成工程設計,現正朝著建設世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俄烏戰爭|據報美國暫停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有線新聞】據報美國暫停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多間傳媒引述白宮官員,指總統特朗普已表明將致力促使和平,期望華府的夥伴亦致力實現這目標,已下令國防部暫停並審視烏克蘭的軍援,直至烏方展現對和平的承諾。彭博報道,目前未運抵烏克蘭的軍援將全部暫停。 特朗普早前在白宮記者會表示暫未討論暫停援烏,但認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應更感激華府過去三年的援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台積電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 增建5廠房
【有線新聞】台積電公布在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增建5間廠房。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宣布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在亞利桑那州增建5間廠房及1間研發中心。魏哲家指連同去年的投資計劃,公司將在美國注資1,650億美元,預料可以創造數以千計的高薪職位,4年內亦可帶動4萬個建築相關就業機會。 特朗普指推動半導體發展關乎國家和經濟安全問題,亦是21世紀的經濟支柱,強調必須以美國工人和技術生產所需晶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4日
貿易戰|美國如期向中加墨加徵關税 加拿大隨即反制 中方表示強烈不滿
【有線新聞】美國如期落實加關稅措施,即日起將來自中國貨品的關稅加至20%,至於加拿大及墨西哥貨品則加徵25%關稅,加拿大宣布對美國貨品徵收25%關稅作反制。在北京,商務部表示強烈不滿,敦促美方撤回單邊關稅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如期向中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加徵關稅,經談判推遲一個月徵稅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美方會按原定計劃向部分貨品加徴25%關稅,加拿大的能源產品則徵收10%對等關稅及部分外來產品關稅,將於下月生效。特朗普指加墨兩國應在美國設廠,就可以免被徵收關稅。特朗普:「墨西哥和加拿大已再沒有談判餘地,所有關稅措施已預備好,明日生效,亦會向中國徵收額外10%關稅,即是10%加10%。」 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由10%提高至20%,批評中國未採取足夠措施阻止芬太尼等毒品流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等,又相信中方不會反徵太高關稅報復。在北京,商務部堅決反對美方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再向中方加徵關稅,將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敦促美方撤回有關措施。 加拿大與墨西哥亦分別預備好反制,但墨西哥未有透露細節。墨西哥總統辛鮑姆:「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耐心(應對美方關稅),我們已預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兩會|夏寶龍北京接見港區政協 寄語應對政府施政有信心、不必過份擔心財赤
【有線新聞】全國政協今午開幕,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晚接見抵達的港澳政協委員,希望他們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加快推動香港由治及興。與會委員稱夏寶龍講話約70分鐘,有提到特區的財赤,認為不用太擔心,要對特區政府施政有信心。 廿多輛小巴接載著包括香港在內的政協委員抵達政協禮堂,政協常委高永文、委員黃國等出席,獲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接見。夏寶龍希望委員積極參政議政,更好發揮「雙重積極作用」,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依法施政,加快推動香港由治及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助力強國建設,為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與會委員說夏寶龍講話約70分鐘,提及特區政府的財赤狀況,鼓勵他們對政府有信心,局外觀察之外,亦要成為局中人。 全國政協委員何漢權:「帶出團結精神,對於財赤他略略提過,其實跟全世界先進經濟體比較,香港特區政府財赤其實是溫和,他覺得大家應該對香港經濟、對香港各方面發展要充滿信心。」全國政協委員邵家輝:「要對國家有信心、對特區政府有信心,要繼續全力支持李家超特首依法施政,作為立法會議員,在今次兩會中會很留心,看看國家發展將如何部署,以發揮我們的作用,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俄烏戰爭|特朗普轉載分析文章 提及美方對俄烏盤算
【有線新聞】外界一直猜測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烏克蘭危機有何盤算,他本人則轉載網民分析,提到尋求達成礦產協議,正是要令俄羅斯投鼠忌器,但這次轉載同時令外界進一步揣測美烏元首不歡而散是事先設計。 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白宮爭執一幕震驚國際,輿論作出大量分析,亞利桑那州的特朗普支持者麥丘恩亦上載文章分析,主要認為特朗普和副總統萬斯均希望至少表面上與俄羅斯保持戰略一致才能夠達致和平,所以特朗普精心布局,在傳媒面前為難澤連斯基打消對方加入北約的念頭。 特朗普本人亦有看到麥丘恩的分析,並轉載節錄的另一段內容,即是澤連斯基在白宮爭執後只可退讓,被迫接受特朗普的條款,達成和簽署礦產協議。俄軍之後則不敢貿然攻擊烏克蘭,因為一旦損害美國礦產利益,勢必招致強烈報復,最後更形容特朗普是棋藝大師,將俄烏玩弄於股掌。特朗普的轉載令教授空手道的麥丘恩突然受關注,多家傳媒訪問他。 另外,《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特朗普會與國務卿魯比奧及防長海格塞斯等人商討是否暫停、以至取消對烏克蘭的軍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興田邨有單位漏煤氣爆炸釀三傷 窗花連冷氣機飛墮地面 消防:起因有可疑
【有線新聞】藍田興田邨有單位洩漏煤氣後爆炸,三人受傷,部分單位一度暫停煤氣供應。 爆炸單位鎖上鐵閘,門窗及屋內雜物被移到走廊。機電署初步調查懷疑單位一條接駁煮食爐的煤氣軟喉被人鬆脫導致煤氣洩漏,警員將煮食爐帶走調查。 警方下午約一時半接報美田樓懷疑洩漏煤氣,消防員到場搜索,約個半小時後27樓有單位爆炸,單位玻璃窗碎裂、窗框變形,連同冷氣機飛墮落樓。52歲男戶主救出時清醒,臉及手燒傷,情況危殆。另一名76歲鄰居胸口受傷,街上一名老婦亦懷疑遭碎片割傷手部。 消防調查後發現單位內有不尋常情況,引致漏氣及爆炸原因有可疑,案件交由觀塘警區重案組接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德國曼海姆有汽車疑高速撞行人 釀至少1死、多人傷 據悉司機已被捕
【有線新聞】德國西南部城市曼海姆,有汽車懷疑高速衝撞向行人,最少1死、多人傷,據報司機已被捕。 多名傷者在路邊等候救援,有途人等上前協助,多架警車和救護車先後趕到現場救助傷者和善後,並追捕疑犯和調查。有德國傳媒報道指司機已被捕,又指當局派出配備輕機槍的警員在出入曼海姆的各處要道把守盤查,警方則呼籲市民暫時避免前往市中心。 有目擊者稱雖看不到事發經過,但看到大批人驚慌走避,又指警員蜂湧而至到場,在多處屋頂部署,並有警方直升機在上空盤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預算案2025|社福機構撥款大幅削減 孫玉菡:會盡量減輕行政負擔 社聯:冀財赤改善可恢復
【有線新聞】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未來三個財政年度因應財赤要大幅削減,除了大機構減足7%,中小機構首次受影響、亦要削減3%,勞福局希望它們爭取多些慈善捐款。 政府緊縮開支,社福機構的撥款額削幅再擴大。目前有179間社福機構正接受社署一筆過撥款,58間是每年撥款額逾5,000萬元的大型機構,25/26年度要削減2%,一路到27/28年度,撥款額要減到7%,看齊政府削減經常性開支的幅度。而121間中小機構撥款額不超過5,000萬元,25/26年度毋須削減,之後兩個年度分別削減1%及2%,累減3%、社署為他們承擔4%。 去年預算案已經宣布一筆過撥款要削減3%,中小型機構不受影響;事隔一年目標增至7%,首次向中小機構開刀。勞福局局長孫玉菡與社福機構會面後強調已經盡全力,「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承擔,因為除了幫助社福機構外,還要在減少資源封套下希望有些範疇不減,例如照顧者津貼我們不想減。今日我和盤與他們交代了,我們計算好,最多做這麼多。」 社聯指撥款額一旦削減就是永久,目前社福界人手流失率高達兩成,薪金成本持續上升,不希望見到中小機構停辦。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到底使用甚麼方法,減人手、減人工還是減服務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聯合國專員憂美平權進展倒退、提港疆藏人權狀況 中方:抹黑污衊
【有線新聞】聯合國官員在新一屆人權理事會總結全年各地人權狀況變化,提及內地及香港等,又稱擔憂美國的方向正基本轉變。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向第58屆人權理事會會議報告全球的人權狀況變化,包括美國似乎出現令人擔憂的轉變,「我們已享美國兩黨支援人權事務數十載,有賴於美國人民的慷慨和同情心,我現在擔憂其方向的基本轉移,包括在其本土及對國際所發生中,在諷刺性的鏡像裡反映,原為保護免受歧視的政策,現卻被貫以歧視標籤。」他指美國的性別平權進展正減退,對新聞工作者及公職人員的假資訊、恫嚇和威脅,構成損害傳媒工作和機構效能的風險,又指分化的言論正用作扭曲、欺騙和製造兩極化,引發許多人的恐懼和焦慮。 蒂爾克又重申雖然中國與國際人權體系有交流,但仍希望看到對人權有意義的進展,提及繼續有維權人士和民間記者等被任意拘留的情況,亦深切關注新疆反恐和勞動政策的相關情況,還有西藏的教育政策及限制言論、宗教自由的影響。他對香港則作出一句描述,「在香港特區積極應用國安法,繼續扼殺公民空間。」 中方官員則指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重申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各國應就人權問題展開建設性對話和合作,堅決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3日
北都公路展開勘查研究 爭取新田段2036年前開通
【有線新聞】路政署展開北都公路的勘查研究。 路政署與兩間公司簽署北都公路勘查研究顧問合約,目標25個月內完成北都公路新田段的工作,2027年具備技術條件可以招標,會適時向立法會尋求撥款,進行前期工程和詳細設計,以開展新田段的主體建造工程,爭取2036年或以前開通新田段。 北都公路全長約23公里,由四個路段組成,除新田段外,還包括天水圍段、古洞段及新界北新市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