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教大成立國安教育研究中心 林定國:社會需要「守法的自覺性」
【有線新聞】教育大學成立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研究中心,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致辭,提到社會需要有守法的自覺性。 林定國:「我相信關鍵的核心就是要通過灌輸一些有關香港憲制秩序,包括《國安法》、《普通法》的制度,一般法治概念等等的基本知識,從而培養和促進大家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的意識,令到大家產生和擁有對尊重和遵守所有法律,包括憲制性法律和國家安全法律的自覺性。」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南韓立法禁食狗肉 設三年寬限期 最高可判囚三年
【有線新聞】南韓國會通過法案禁食狗肉。 國會以208票贊成、2票棄權,通過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飼養、繁殖、宰殺狗隻及售賣以狗肉為原料的加工食品,預計在三年寬限期後、即2027年實施。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3年及罰款3,000萬韓圜,折合約18萬港元。 相關商戶要向當局登記,法案建議補貼他們轉行。南韓約有1,100個狗場及1,600間餐廳出售狗肉食品。有關注團體歡迎禁令,認為是南韓對動物保護態度的轉捩點。
- 中國在線
- 2024年01月09日
涉重大責任事故罪 巴拿馬籍雜貨船「義海」輪船長囚兩年緩刑兩年
【有線新聞】巴拿馬籍雜貨船「義海」輪船長,被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判囚兩年、緩刑兩年,是首宗因船舶碰撞,導致財產損失追究船長責任的案件。 案件在青島海事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指經審理查明,被告2021年4月駕駛「義海」輪途經青島東南水域時,在海面大霧、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未保持正規瞭望及使用安全航速等,導致與利比里亞籍油船發生碰撞。事發後採取應急措施不當,油輪溢油擴大污染海域。法院認為被告作為船長和值班駕駛員,在船舶航行過程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指揮、操縱不當導致船舶碰撞,發生特大船舶溢油污染事故,造成重大財產損失。鑑於被告自首、自願認罪認罰,並賠償部分損失,故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深水埗工人墮樓困天井 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深水埗有工人墮樓被困天井,消防出動升降台拯救。 現場是鴨寮街近楓樹街一座大廈,中午12時許,一名男工人在三樓外牆進行拆卸工程期間懷疑失足,墮下5米深天井被困。消防出動升降台,派員進入二樓平台,再到天井救出工人,他頭和腰受傷,由救護車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半小時兩宗搶刧案 華貴邨七旬翁被箍頸搶銀包
【有線新聞】今早半小時內發生兩宗搶刧案,兩名男子分別在大圍及香港仔被搶去身上財物。 上午9時52分,一名男子在沙田大圍街市內,被一名女子搶金鏈,由燒臘店代為報警。警方正調查事發經過。 約半小時後,一名70多歲老翁(見圖)在香港仔華貴邨華孝樓的梯間,被人從後箍頸搶走銀包,內有700元現金,由女兒報警求助。老翁由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驗傷。警方正追緝涉案男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明愛專上學院獲准升格 正名「聖方濟各大學」 研究推酒店及旅遊等學位課程
【有線新聞】明愛專上學院通過學術評審,獲准升格並正名為聖方濟各大學,是本港第四間取得大學名銜的自資專上院校,今個學年有3,500名學生,3,000人是全日制。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升格充分印證政府致力推動資助和自資專上教育並行發展,相信自資院校會擔當培育人才的關鍵角色,支持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明愛專上學院1985年成立,2001年獲准開辦副學位,2010年獲准開辦學位課程。校方感謝各界支持,表示會與更多行業合作,研究推出酒店及旅遊等應用學位課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波音737 MAX 9甩門|乘客憶述驚險一刻 鄰座少年遭氣流扯走衣服 再有MAX 9組件鬆動
【有線新聞】美國波音737 MAX 9客機門塞飛脫事故,阿拉斯加及聯合航空均發現有多架MAX 9客機的門塞有組件鬆動,路透社引述消息指聯合航空近10架飛機發現有問題。 再有乘客憶述阿拉斯加航空波音737 MAX 9客機飛行途中門塞飛脫的經過,巴特利特坐在門塞前三排稱突然聽到巨響,之後原本坐在門塞同一排中間位置的15歲少年,沒有穿上衣,坐到巴特利特旁邊。「他的衣服被扯走,當門塞因氣壓問題而飛脫,因他繫上了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救他一命,他坐在我旁邊,我看到他的皮膚泛紅,身上還有些傷口。」 巴特利特稱,氣流湧入風很大,引擎聲亦很吵耳,於是她用手機打字跟少年溝通,確認少年沒大礙,只不時詢問同行媽媽在哪裏。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在波特蘭一間民居的後院尋回飛脫的門塞,並送到華盛頓的實驗室進一步檢查。當局早前下令停飛及檢查所有波音737 MAX 9客機,約涉及171架。阿拉斯加航空表示,初步檢查發現部分飛機的門塞有硬件鬆動。 消息亦指,另一間有用MAX 9客機的聯合航空亦發現多架飛機門塞有安裝問題,包括螺絲鬆動,技術團隊正在處理,以確保飛機可安全復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段崇智辭任中大校長|明年1月卸任 段崇智:履行創校使命為畢生光榮 校方:感謝六年盡心服務
【有線新聞】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昨天(8日)收到校長段崇智請辭決定,將於2025年1月卸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職務。 段崇智表示:「按照修訂後的大學條例,中大落實新的管治架構,我認為此時是讓大學物色一位新校長的合適時機。」他稱:「香港是我出生及成長的地方,能夠回到我的家,並獲委以重任服務這所偉大學府及整個大學群體,履行中大的創校使命,是我畢生的光榮。我衷心感謝中大社群在過去六年來給予我的支持。在未來12個月,我將不遺餘力確保大學的管理及運作得以暢順延續及過渡。」 中文大學十分感謝段崇智過去六年來盡心服務及領導大學,與大學同事共同努力之下,創立了全港首個「在學.在職計劃」、監督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及音樂學院的成立、帶領中大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創新高及獲得卓越的研究表現、在內地及國際合作上取得重大進展、以及領導大學的創新創業及可持續發展。 中大校董會將按照《香港中文大學條例》規程6.1,設立委員會,就招聘新校長事宜向校董會提供意見。該委員會由大學校董會主席、3名大學校董會成員及3名大學教務會成員組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社署資料外洩 約1,300名津貼申請人英文名遭複製至網上 涉事職員被終止合約
【有線新聞】社署有員工將1,300名津貼申請人的英文姓名外洩至互聯網,署方致歉。 涉及的是嚴重殘疾人士特別護理津貼計劃的申請人,社署說一名合約員工沒跟從指引,不當地將申請人的英文姓名複製至互聯網,已經逐一向受影響人士發信及致電解釋情況,提醒他們提防詐騙。 社署說今次外洩資料不包括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或聯絡方法等,強調署方十分重視保障個人私隱,已終止該職員的合約。私隱專員公署知悉事件,已按程序循規審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旅客除夕經羅湖入境深圳 被揭行李箱「暗格」藏20盒美容針
內地海關總署微信公眾號「海關發布」發文,在上月31日中午,一名旅客經羅湖口岸旅檢入境大廳入境時,其行李機檢影像異常,被海關關員攔截檢查。 透過開箱查驗,關員在行李箱內發現改裝的特製隔層,其四周及底部塞滿了美容針及包裝盒,共查獲美容針20盒。
- 中國在線
- 2024年01月09日
內地鐵路去年共發送旅客人次36.8億 周三起實行新列車運行圖
【有線新聞】 內地鐵路去年共發送旅客人次36.8億,高峰日發旅客突破2千萬人次,內地鐵路周三起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進一步提升客貨運輸能力。 內地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鐵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車11149列,增加233列,每日開行貨物列車22264列,增加40列。 其中包括來往福田站和香港西九龍站的列車,將由74趟增加至98趟,亦會延後尾班車開出的時間。 調整運行圖的目的,是充分運用鐵路新增線路、車站等運輸資源,提升路網整體功能,便利人民生產生活,幫助經濟回升向好。 如利用麗香鐵路、川青鐵路等,優化西部地區鐵路運行圖,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 運用杭昌高鐵等新線資源,則可以密切中部地區和長三角地區聯繫,首次安排杭州西經由杭昌、京港高鐵至廣州東間的動車組列車,進一步密切中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經濟帶的聯繫。 而優化廣州地區主要客運站功能,增開廣州地區至南京、杭州、合肥等方向動車組列車,便是藉華南地區的新站和新線開通,完善地區路網結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為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升首都鐵路樞紐綜合服務能力,優化北京鐵路樞紐客站功能,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朝陽站等始發終點站辦理有大調整,並增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9日
公屋租金|房委會料有11億赤字 麥萃才冀不動用儲備:加一兩百元租戶應可負擔
【有線新聞】公屋租金每兩年檢討一次,今年第三季可能會調整租金,若不加租預期會有11億元赤字。房委會財務小組主席麥萃才稱不希望動用儲備,即使加租亦相信是租戶可接受水平。 房委會最新財政預測,假設公屋不加租,明年租住房屋會有逾11億元赤字。在現有機制下,今年第三季會再檢討公屋租金。財務小組主席麥萃才重申公屋租金只是用作日常維修開支,而檢討機制已考慮市民的可負擔能力,相信即使加租都可接受。 麥萃才:「隨着復常,過去的原有機制應該要恢復,及看租金的計算,已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租金釐定視乎住戶的入息中位數,計算不超過某百分比作計算,所以現在每個單位的租值是2,200元,即使加幾個百分點或一成都是100多至200元,相對市民可負擔能力應可接受。」 麥萃才又說如果不加租,房委會將動用儲備扣除赤字,他表明不希望發生。而財政預測又提到房委會建築開支未來五年會逐步遞增至408億元,儲備就會大減300億元。 有房委會委員建議應用新科技減省建屋成本。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梁文廣:「現在運用組裝合成法或設計與建造的新規劃設計模式這刻仍在起步階段,還未大規模投入到公營房屋建設。未來成本能否因應新技術或方法減輕,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