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貿易戰|特朗普下令商務部調查進口關鍵礦產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商務部對進口關鍵礦產展開國家安全風險調查,並加強美國供應。 商務部會於270天內根據《1962年貿易法擴張法》第232條款,評估包括稀土在內的進口關鍵礦產及其衍生產品對國家經濟和安全的影響提出減少依賴外國供應,加強國內生產及潛在貿易補救措施等建議。若商務部確認相關產品進口威脅到國家安全,而特朗普決定徵收關稅,將取代目前對等關稅稅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貿易戰|白宮:球在中國手中 重申需由中方採取主動
【有線新聞】美國白宮稱總統特朗普已表明,對與中國達成關稅協議持開放態度,但需由中方採取主動。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球在中國手中,中國需要和我們達成協議,我們不必與她們達成協議,中國和其他國家沒有區別,只是她們規模較大。中國想要的是我們所擁有的、每個國家想要我們所擁有的——美國消費者,換句話而言,她們需要我們的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機場入境大堂第三季推新款e道 香港居民毋須證件、面容識別即可過關
【有線新聞】e道的使用年齡上月底由11歲降至7歲,兩個星期多了27,000個小用家。入境處呼籲一家大小復活節出遊都盡量用e道,減少輪候時間。 機場周四起每日出入境人次預計會多達15萬。入境特別提醒,中午前後可能比較繁忙。除了會加開櫃位,亦建議一家大小出遊盡量使用e道。入境處機場管制科指揮官王志華:「每逢假日香港居民使用e道比率會下降,相信很大機會是同行小朋友未達到使用e道年齡,全家人需要用傳統櫃位。有見及此,剛剛三月底將e道適用年齡調低至7歲。香港居民來說,需要15秒行傳統櫃位,7秒行e道。」 e道降低使用年齡後,大約兩星期已有27,000名7至未滿11歲的兒童使用e道,使用率達三成。 入境處指第三季會在入境大堂推出新款e道,香港居民毋須證件,單靠面容識別技術就可以輕鬆過關。現時除了香港居民,合資格的中國過境旅客,亦可以使用機場e道。機場管制站過去三年所有香港居民及逾99%訪客都能於15分鐘內完成出入境手續,已經第五度獲頒「全球最佳機場出入境服務大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哈佛大學拒聯邦政府整頓管治要求 遭凍結逾22億元撥款 特朗普威脅或取消免稅資格
【有線新聞】美國哈佛大學拒絕按聯邦政府要求整頓管治,被凍結超過22億美元撥款與合約。總統特朗普再威脅,或連大學的免稅資格也應該取消。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站發文再向哈佛大學施壓,稱如果大學繼續推動政治、意識形態以及恐怖主義啟發和支持的「疾病」,或者應失去免稅地位,作為政治實體交稅,並重申免稅地位應取決於公眾利益。 教育部轄下的打擊反猶太主義聯合工作組早前去信哈佛大學,要求整頓管治,打擊校內反猶太主義、改革校董會、管理層及收生政策、加強學術監管等,警告若不遵守,最終可能喪失多達90億美元的撥款與合約。 不過哈佛周一拒絕白宮要求,校長加伯指任何政府都不能決定私立大學可以教甚麼、可以招收及聘用甚麼人,不會允許自己被聯邦政府接管,成為第一間拒絕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大學。 工作組同一日發聲明,指哈佛的回應顯示大學有特權心態,認為政府的投資不應附帶維護公民權利的責任,宣布凍結哈佛22億美元撥款與6千萬美元合約,重申校園內干擾學習的行為不能接受,呼籲校方認真處理。 美國常春藤名校被視為美國大學校園聲援巴勒斯坦及反猶太示威的焦點。特朗普早前向另一間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出招,批評學校是反猶示威活動中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關稅戰|香港郵政停收寄美內載貨品平郵郵件 4.27停空郵 批美霸凌無理
【有線新聞】香港郵政即日起暫停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平郵郵件,本月27日停收空郵,批評美方霸凌無理、濫施關稅,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 在中環郵政總局張貼最新通告,即日起,暫停接收內載貨品的平郵郵件,空郵亦會在本月27號起暫停接收。如市民早前投寄內載貨品的平郵郵件,而又未能付運往美國,香港郵政稱會聯絡寄件人,下周二起安排退件和退款。 香港郵政稱,美國政府下月2日起向香港小額包裹徵收120%關稅,是霸凌無理、濫施關稅,不會代收所謂關稅。因此停收寄往美國內載貨品的郵件,只是內載文件的郵件就不受影響。又提醒市民寄件前往美國要有心理準備,要繳付高昂和不合理的費用。 今年2月美國政府曾經宣布停收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包裹,並要求付運載貨郵件前須先向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提交完整及正確的正式報關。香港郵政一度停收寄往美國載貨郵件,之後因應美國確定毋須向香港郵件加徵關稅而恢復郵遞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6日
港島4.22起試行錄影交通執法 發現違規即發告票 警:不排除用作處理刑事罪行
【有線新聞】警務處下周二起在港島區試行利用運輸署道路監察鏡頭進行錄影交通執法,加強阻嚇及確保交通順暢,試行三個月再檢討成效。 繁忙時間遇上交通意外或者違規阻塞,警員要接報到場處理同時疏導交通,否則會嚴重擠塞。警務處下星期二、即復活節長假後首個工作天開始,會利用運輸署現有實時監察路面的鏡頭錄影和用作交通執法。4個交通黑點率先試行,針對在限制區內裝卸貨物、進入「黃格」以及違例停車。 港島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警司麥中傑:「過去我們已經不斷安排同事,無論在巡邏、執法和疏導交通用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但是涉事地點的交通違例以及塞車的情況,往往在同事離開後不久重新出現,發覺同事下去的成效是很短暫。造成的交通擠塞只要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就會影響周邊的主要道路,甚至回到主幹道。」 不過並非所有鏡頭都用得到,警方會挑選解像度高、可辨認車牌號碼的鏡頭,例如於車流高峰時段不定期在控制台錄影,如果發現違規會記錄下來,確認司機身份後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當局不排除錄影會用作處理刑事罪行。警務處交通總部交通管理組警司聶凱鵾:「當然如果他們在交通執法期間發現有其他事件,例如刑事罪行,我相信作為一個警察他一定會去處理,亦相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中方指控菲方海警船企圖「碰瓷」 菲方反駁
【有線新聞】中方指控菲律賓海警船企圖「碰瓷」中國海警船隻,菲方反指中方人員危險操作。 菲方發放片段,指控中方海警船周一在黃岩島附近海域高速駛近菲方船隻。中國海警指當時正在依法巡邏,菲方海警船在無預警下四次穿過中方航線,突然危險接近中方海警船,多次警告之下,對方其後駛走。中方重申操作專業規範、正當合法,責任全在菲方,面對菲方海警船挑釁「碰瓷」,中國海警將一如既往堅決反制,進一步加強有關海域管控力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習近平訪馬來西亞 冀開啟雙方關係新的黃金50年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馬來西亞展開為期三日的國事訪問。 習近平東南亞之行第二站,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總理安華及多名官員到場迎接。習近平發表書面講話,稱此行會跟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以及安華就雙邊關係,與共同關心議題深入交換意見,相信將取得豐碩成果,開啟中馬關係新的黃金50年。 他亦發表署名文章,願與馬方及其他東盟國家一同抵禦地緣政治與陣營對抗,衝破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習近平今次應邀相隔12年再訪問當地,預料雙方會簽署多項發展合作協議與諒解備忘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政府擬修訂加快公務員紀律程序 擴停職扣薪安排至被發通知書人員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訂加快公務員紀律程序及擴大停職扣薪安排。 簡化紀律程序的建議包括容許聆訊在涉事公務員缺席下進行,如果當事人被定罪亦毋須再等法庭紀錄,已經可以作出懲處。而停職涵蓋範圍則會擴大到接獲「擬令退休通知書」的人員,他們與正接受調查而停職的人都會被扣起最多一半薪酬,涉事公務員如果在程序完結前離職,扣起的薪酬可被全數沒收。當局目標2026年落實新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受賄逾2.07億人民幣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殷美根被判死緩
【有線新聞】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殷美根受賄罪成,一審被判死緩。 案件在福建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經審理查明,殷美根在2003年至2023年2月間利用職務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工程承攬、企業經營等事項上提供幫助,受賄超過2.07億元人民幣。鑑於他受賄犯罪中有未遂情節,認罪悔罪、積極退贓,依法可從輕處罰,法庭最終判處死緩,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周二在北京調研。 李強先到外貿優品中華行、西單大悅城展銷現場,與參展企業負責人和銷售人員交流,詳細了解產品出口及內銷情況。他強調要沉著冷靜應對外部衝擊帶來的困難挑戰,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進一步釋放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潛力。 李強之後去到北投科創社區人才公寓項目現場,察看樣板間和周邊環境,並與入住公寓的專家交談。他強調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國安部揭部委人員勾結境外間諜 竊近30萬內部文件企圖叛逃被捕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部披露重磅案例,有國家部委工作人員主動投靠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累計竊取近30萬份內部文件並企圖叛逃出境,最終被捕。 國安機關指,涉案的張姓女子從高中起便通過境外網站接觸反動思想,進入國家部委工作後更因個人矛盾,將出賣國家秘密當作報復同事、單位的手段,通過手機拍攝等方式竊取涉密文件,甚至潛入內部會議室安裝錄音設備,最終因錄音筆意外墜落事敗被捕。案發後,其所在單位因防諜保密不落實,12名領導幹部分別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