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九倉系料中期業績「見紅」 九倉置業:本港零售業狀況嚴峻
【有線財經】九龍倉置業直言,本港零售業狀況嚴峻,受投資物業重估虧損影響,預期連同同系的九龍倉中期業績均會「見紅」。 經營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等的九龍倉置業及同系的九龍倉,雙雙預告中期業績「見紅」。九倉置業指出,去年第一季開關後,本港零售銷售有所復蘇,但很快又陷入停滯,今年市況更趨嚴峻,預料中期業績會由去年賺18億元,轉為蝕至少9億元。重估虧損總額可能超過基礎淨盈利。 同系的九龍倉亦受投資物業重估虧損影響,預料中期蝕至多28億元。有分析認為,九倉系發盈警在預期之內,在美國有機會年內減息下,預期九倉置業下半年將有改善,但有較多內地業務的九倉則難受惠。 銀河證券海外中國及香港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九龍倉置業有不少浮動債券,如果美國減息利息支出應該比預期少,對公司正面。至於九倉方面,因為內地物業開發仍然受制於內地物業市場較挑戰性大,所以整體而言,減息對於內地房屋市場影響不是好像香港這麼大。」 九倉置業及九龍倉指出,重估虧損為非現金及未變現的項目,強調整體財政狀況仍然穩健。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周末十大屋苑成交重返單位數水平
【有線新聞】過去周末黃金海灣·意嵐第二輪加價5%推售,首日沽出逾八成,一手成交約140宗,但二手交投乏力,代理統計的藍籌屋苑成交,重返單位數水平。 今個星期未有全新盤開售,但發展商加推只是輕微加價,項目繼續有承接。旭日國際旗下屯門青山灣段新盤黃金海灣·意嵐,周末第二輪推售139伙,開售當日賣出119伙,佔可揀選單位逾8成,但較首輪推售即日沽清,銷售速度放緩。當中成交價最高的是一個三房單位,售價811萬元。 發展商持續低價推盤,二手成交只能「捱打」,過去周末代理統計的十大屋苑成交重返單位數水平,部分統計指出再有更多屋苑沒有成交,代理認為新盤持續搶佔市場焦點及美國9月減息預期升溫。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加上天氣不穩亦令二手交投受壓。 康怡花園周末錄得2宗成交,打破連續3周零成交局面。一個中層三房單位,實用面積616平方呎,以833萬元易手,呎價13523元,原業主在2002年以263萬元買入,持貨22年帳面賺570萬元,單位升值逾兩倍。 太古城一個高層三房單位,實用面積662平方呎,以960萬元獲承接,呎價14502元,原業主在1991年以198萬元買入,持貨33年轉手獲利762萬元,物業升值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滙控季績周三出爐 稅前盈利及淨利息收入料跌11%
【有線新聞】滙控周三將公布第二季業績,市場預期息差收窄,信貸減值反彈,列帳基準稅前盈利倒退一成一,但估計本季繼續股份回購,至少20億美元。 美國減息預期升溫,加上本港銀行同業拆息回落,市場預期滙控上季業績倒退。 綜合15間大行預測,列帳基準稅前盈利和淨利息收入,按年都分別跌一成一,其中第二季淨息差將減少0.19個百分點,但派息維持,而本港房地產商業貸款減值金額增加,令預期信貸損失回升0.5%。 有市場人士憂慮內地經濟不景,會打擊信貸前景。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及首席投資總監陸庭龍:「現時香港借貸環境,那批客都是中港兩地的客人,香港借入的資金,實際上可能帶到內地開工廠,或者做生意做投資,變相若果內地經濟情況差,他們的資金回籠少了,甚至有盈利不理想的時候,償還這筆錢的進度將減慢,加上息口高企。」 滙控已完成30億美元股份回購,其中,於英國按平均價每股6.8817英鎊,共回購近1.72億股股份,於香港按平均價每股68.1428港元,共回購1.71億股股份以作註銷。大行預期,滙控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維持15%,有助集團今季再回購至少20億美元股份。 此外,艾橋智將正式就任行政總裁,市場預期集團策略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6月官方樓價指數跌1.24% 創近8年新低
【有線新聞】本港樓價連跌兩個月,跌穿撤辣前水平,並創近8年新低。相反,租金創4年半新高。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當減息周期開始後,樓價及租金的走勢便會逆轉。 全面撤辣對樓價的刺激只是短暫維持兩個月,便宣告無效。差估署樓價指數6月報301.8,按月跌1.24%,連續兩個月回落,將撤辣後的樓價升幅全數蒸發,並創近8年新低,上半年累計樓價跌3%。各類面積單位全線下跌。大約1,000平方呎以下的單位樓價按月都跌逾1%,其中430至752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跑輸大市跌1.4%,大型單位抗跌力則較高。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本港仍有住屋需求,只是短暫「轉買為租」觀望後市,相信當減息周期開始資金將回流買賣市場。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如果租金上升,利息下跌的話,存款利息沒有租金回報吸引,如果這樣的話,在銀行的存款,便就會有一部分流向物業投資市場,便就會出現供樓的負擔,是開始低於租樓的負擔,之前就說住屋需求去了租就會改變。」 租金指數繼續造好,6月報189,按月再升0.15%,連升四個月兼創四年半新高,總結上半年租金升1.6%。施永青說當租客回流買樓之後,租金會隨著租樓需求一同下降。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碧桂園清盤聆訊押後至明年1月
【有線新聞】碧桂園清盤聆訊再度押後。 彭博報道,高等法院將碧桂園清盤呈請聆訊押後至明年1月,碧桂園預計,債權人9月前就建議條款達成一致,並計劃在10月前公開發布債務協議,碧桂園股份繼續停牌。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9日
恒大汽車兩附屬被債主申請破產重整
【有線新聞】恒大汽車兩間附屬公司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 恒大汽車指出,兩間附屬公司上周五收到地方人民法院通知,個別債權人申請 對兩間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公司預期生產經營受重大影響。 另外,恒大汽車指出,潛在股份轉讓討論仍在進行中。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德勤接管泰禾人壽 保監:保單不會受影響
【有線新聞】保監局委任德勤接管泰禾人壽,所有保單不會受影響。 德勤將全面接管泰禾人壽在香港的所有事務、業務及財產。截至三月底,泰禾的有效保單超過9.2萬份,保監及德勤強調泰禾將維持正常運作,包括保單行政、索賠和客戶服務。保監發言人指,提出接管旨在保障保單持有人利益及維護公司資產,因泰禾未能兌現引入新投資者的承諾,主要股東亦涉及多宗債務訴訟。 保監在2020年就泰禾若干投資尋求證監會協助,證監視察後發現泰禾持有的涉事資產,已被轉入泰禾內地關連公司的金融工具,證監就事件亦展開調查,並聯同保監向一家基金公司採取聯合行動,是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後首次同類行動。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一手私樓潛在供應輕微回落至10.9萬伙
【有線新聞】政府放慢推地,加上撤辣後成交回升,本港一手私樓潛在供應,從高位輕微回落至10.9萬伙。 撤辣後新盤市場氣氛好轉,另一邊廂政府放慢推地,令一手私樓潛在供應從歷史高位輕微回落。 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六月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樓住宅潛在供應有10.9萬個,按季減少3000個,其中現樓貨尾同樣由高位略為縮減2000個至1.9萬個。 已預售單位數目由上季的7000伙,增加至今季的一萬伙,反映第二季市場氣氛好轉。建築中但未售樓花有7.7萬個,創新高。已批出可隨時動工的「熟地」單位有1.3萬個,按年及按季都減少6000個。 雖然土地供應放慢及撤辣對去貨有支持,但樓價尚有壓力,有測量師認為,發展商推貨步伐仍會審慎。萊坊大中華區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方耀明:「發展商都要計一計數,例如是買回來的地價,甚至加上建築成本,現在都比較高昂,再加上財務成本,尤其是現在賣的樓,樓花也好現樓也好,說上來是三年前,起碼是五、六、七年前買回來的地皮,當時的地價相信都偏貴一點。」 第二季開始施工的單位有9900個,創兩年半新高,按年增加超過六成,按季亦倍增。期內已落成私樓住宅數量有2100個,是一年來最少,按年增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CCL連跌六周 再創近8年新低
【有線新聞】代理編製的二手樓價指數連跌六周,再創近8年新低,最新報140.81,但跌幅略為收窄,按周跌0.06%,過去六周累跌2.57%;分區指數方面,新界東轉跌逾1%,九龍區靠穩。 代理預料,二手樓價呈拉鋸局面,預料指數短期內在140點水平徘徊。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中國據報有意將高頻交易費提高至少九倍
【有線新聞】中國據報考慮大幅提升高頻交易費。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就高頻交易收費,諮詢部分市場參與者意見,建議將被視為高頻交易的買賣指令收費標準,由0.1元提高到至少1元人民幣,即上調至少9倍,取消交易費由0.1元增至5元人民幣。另外,若果戶口每月換手率低於其持有量4倍,可能給予豁免。報道指出,提升高頻交易費等有望遏制被監管機構認為威脅股市公平性的量化交易策略。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港股扭轉三連跌險守萬七關 全周跌近400點
【有線新聞】觀望美國通脹數據表現,港股反覆上升,恒生指數扭轉三連跌,於17000點關口爭持,總結一星期恒指跌近400點。 恒指高開後,曾回落至16924點的三個月低位,其後在萬七點爭持,收報17021點,升16點,成交輕微回落至1047億元。 中資電訊股受壓,中聯通跌逾4%,是最弱勢藍籌,中移動亦跌逾2%。 內地加大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新能源車股有支持,小鵬及理想升1至約2%。 受惠家電補貼政策,海爾智家升6%,是最強勢藍籌。 東方甄選直播主播董宇輝離職,股價急挫23%,同系的新東方亦跌4%。
- 財經資訊
- 2024年07月26日
「學生宿舍」租盤增加 分析:料不會推高整體市場租金
【有線新聞】因應「港漂」等非本地學生數目將顯著增加,市面上出現不少包裝為「學生宿舍」的租盤。有分析認為,整體租務市場租金不會因此被搶高。 今個新學年開始,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學額將倍增至四成,這批學生將成為本港租務市場的生力軍。 仲量聯行報告顯示,非本地學生的學生人數,已由2018年約三萬人,大幅上升至去年約六萬人,預計五年內人數進一步增長約一成一。但六間教資會資助的大學,只有不足三萬個宿位,提供予非本地學生的,亦只有約1.6萬個。 在僧多粥少情況下,市面上近日出現不少以「學生宿舍」為包裝的租盤,期望攻佔這個宿生市場。 有分析認為,即使宿生對住屋需求大增,亦不會推高整體租務市場的租金水平。仲量聯行資產市場部主管陳國章:「沒有特別大影響,因為我說過就算它轉了作(宿舍),因為整個住宅租金市場不是租予學生,即是租給學生的部分很少。所以你問我對住宅租金,我不覺得有很大影響,因為比例只得很少如果只有學生。」 他解釋「學生宿舍」租盤,一般只會租予學生,與普通租盤不會構成正面競爭,又指來港就業的專才數目增加,才是推高整體租金的主要原因。